分类
耶稣的历史

4.3.罗得与所多玛

4.3.罗得与所多玛

引言:
大家平安。在之前我们讲到亚伯拉罕遇见三个客人,他们是神的使者们。他们的目的其实是要去所多玛和蛾摩拉看一看。但在路上他们被亚伯拉罕遇见了,或者说,他们刻意的遇见亚伯拉罕,然后把以撒的应许再次重申给亚伯拉罕。
之后,他们就继续起行了,亚伯拉罕就要送他们一程,跟他们一起走了一段路,就在这路上,神决定把他要做的事情透露给亚伯拉罕,不能瞒着他。亚伯拉罕是被神放在非常高的位置上的一位,甚至,神把自己的儿子赐给他作为儿子,神特别的恩待了亚伯拉罕,称他为朋友。另一个有此待遇的是摩西,但论到摩西也只是说,好像人与朋友一般,而论到亚伯拉罕,是真的被称为神的朋友的。

雅各书 2-23 这就应验经上所说:“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他又得称为神的朋友。

亚伯拉罕得称为神的朋友,不是儿子,不是百姓,而是,朋友。亚伯拉罕的儿子,是神的应许的儿子,神的应许的儿子,成为亚伯拉罕的儿子。就像我们称神为父,又称亚伯拉罕为父一样,我们是神的儿子,又是亚伯拉罕的应许的后裔。亚伯拉罕,被称为神的朋友。圣经中仅此一位。
亚伯拉罕被拣选为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特殊到,神要审判,都说不可瞒着亚伯拉罕。神要做的事情,还告诉了亚伯拉罕。

创世记 18-17 耶和华说:“我所要作的事岂可瞒着亚伯拉罕呢?
创世记 18-18 亚伯拉罕必要成为强大的国,地上的万国都必因他得福。
创世记 18-19 我眷顾他,为要叫他吩咐他的众子和他的眷属遵守我的道,秉公行义,使我所应许亚伯拉罕的话都成就了。”
创世记 18-20 耶和华说:“所多玛和蛾摩拉的罪恶甚重,声闻于我。
创世记 18-21 我现在要下去,察看他们所行的,果然尽像那达到我耳中的声音一样吗?若是不然,我也必知道。”

耶和华的使者们在亚伯拉罕送他们一程的路上,说到耶和华要作的事情,就说不可以瞒着亚伯拉罕。于是就告诉了亚伯拉罕,他要去所多玛和蛾摩拉看一看,是不是真的那样的恶,要施行审判。
说到这里,再结合上我们的题目,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就已经非常明显了,是的,就是关于所多玛和蛾摩拉的灭亡。因为他们的罪恶甚大。他们的罪恶的大的程度,就像他们的财富的多的程度一样。他们的财富有多多,他们的罪恶就有多大。

我们之前说过一些很激进的话,直接把玛门等同于罪恶,把富人等同于恶人。这在本质上是不对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实践上,往往只能这样。
关于钱财引发的世间所有的丑恶,我们往往会认为:“这不是钱不好,是用钱的人不好”。这样就把钱和恶分开了,钱本身不是恶,人因为钱而作恶才是罪恶。本质上确实是这样的,玛门不是罪恶。但在实践上,我们往往必须得把玛门等同于罪恶。

我们先看本质,我们的洁净也罢污秽也罢,都在于心,这是本质。玛门算什么呢,玛门什么也不是。他不是我们的心灵。而问题的关键点在于,玛门能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污秽变得罪恶,这才是罪恶的根本问题,在于我们的心灵。
既然玛门是无辜的,我们为何要在实践中把玛门定为罪恶的呢?为何又把财主等价为恶人呢?耶稣又为何要让人变卖一切分给穷人之后再来跟随他呢?因为在实践中,我们的心灵,必然会因为玛门而产生罪恶。即使玛门本身不是罪恶,玛门本身也不可能成为罪恶,善与恶,都是我们的心灵的事情,但我们的心灵,会因为玛门而变得罪恶。

提摩太前书 6-10 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钱财本身不是万恶之根,他也不可能成为任何罪恶,因为钱财只不过是纯粹的物质,罪恶却是关于心灵的事情。所以,钱财不是万恶之根,贪财,是万恶之根。人的心,喜欢钱财,爱钱财,这就会成为万恶之根,驱使着人们做出各样丑恶的事情来。
钱财与万恶之根的关系,就是这样。钱财自己并没有能力成为万恶之根,而是,人的心,喜欢钱财,爱钱财,这样的心,就成为了万恶之根,能生出所有的罪恶来。钱只是外在而已,我们的内心,才是关键。耶稣也并不是把钱与神对立起来,而是把“侍奉玛门”和“侍奉神”对立了起来。人心对钱的侍奉,才是不能侍奉神的关键因素。钱不是神的对立面,但,对钱的侍奉,与对神的侍奉,是对立的。

马太福音 6-24 “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侍奉神,又侍奉玛门(“玛门”是“财利”的意思)。”

耶稣不是说有钱的人不能侍奉神,而是说,侍奉钱的人不能侍奉神。因为人心如果侍奉两个主人,就必然有轻有重,必然会重这个轻那个。侍奉玛门的同时侍奉神,必然只能重视其中一个,如果能重视神轻视玛门的话那还好,但往往,钱比神,更加让人看重。因为,钱比神,更加能让人看到。
而且,最关键的是,神要当唯一的主人。因此,我们不能又侍奉神,又侍奉玛门。

玛门并不等价于罪恶。玛门只是物质而已。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往往需要直接把玛门和罪恶划上等号,把财主与恶人划上等号,这不是本质上如此,而是在实践中,往往只能是这样。
在原理上,我们可以有很多钱但不爱钱也不侍奉钱,就爱神就要侍奉神,这在原理上是可行的。但在实践中,我们却需要尽可能的逃避金钱,因为我们很容易爱钱,如果我们接触了,我们很难不去喜欢他不去爱他不去侍奉他。

再者,如果我们不爱钱,不侍奉钱,我们又怎么可能有很多钱呢。
如果财主不爱钱财,不侍奉玛门,他又如何能成为财主呢。继承遗产倒是一个方案,在这样的人身上没有积累钱财的罪恶,青年财主是被耶稣所爱的,但仍然,爱他的耶稣要他变卖他所继承的遗产。

钱在人类社会中显得很可爱,也是很有用的,钱能用来支撑我们的肉体的生命,甚至,延长肉体的生命,直到死为止。
钱在人类社会中那么有用,那么可爱,因此,人们很容易爱钱。但,对钱的爱,却是让我们的心灵成为万恶之源的事情。一个爱钱的心,会驱使着人做出各样丑恶的事情来。我们能看到的社会中的所有的丑恶,几乎都和让人喜爱的钱有关。

贪财,是万恶之根,侍奉玛门,是侍奉神的对立面。这是真正的问题所在,是万恶之根的本质。
而在实践中,我们常常需要把钱财本身,把玛门本身,当成万恶之根来去逃避。虽然钱本质上不是罪恶,但在实践中,我们必须要如此谨慎的对待。把钱当成万恶之根,谨慎的对待,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实践方案。毕竟,钱能引发非常多的丑恶的事情。本来美好的关系,本来挺好的人,因为钱,而变的丑陋不堪。我们实在需要谨慎对待钱。

钱是钱,心是心,这是两个存在,但在接触中,我们爱钱的心,就会变成万恶之源,我们侍奉钱的心,就会成为敌对神的根源。
在本质上,心是心,钱是钱,是两个独立的存在,但在接触中,因为爱钱和侍奉钱,我们的心就成为了万恶之源,成为了敌对神的存在。因着这样的问题,纵然钱归钱,心归心,在实践中,却完全可以直接把钱等价为万恶之源。钱能让可爱的人,变成可恶的人。万恶之源,可真是名不虚传。

继承而来的遗产,没有积累钱财的罪恶的过程,因此,虽然耶稣对钱表现的很反感,但他仍然是表现了对少年财主这个人的爱。
只是钱的威力实在太大,耶稣虽然爱那少年财主,却仍然是建议少年财主变卖掉他的产业分给穷人,然后来跟从自己。或者说,正是因为耶稣爱他,才让他变卖一切。

马太福音 19-21 耶稣说:“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
马太福音 19-22 那少年人听见这话,就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
马太福音 19-23 耶稣对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财主进天国是难的。
马太福音 19-24 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
马太福音 19-25 门徒听见这话,就希奇得很,说:“这样谁能得救呢?”
马太福音 19-26 耶稣看着他们,说:“在人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

有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的难啊。钱如果少的话,我们的心很容易就能躲开了避开了,但钱慢慢的多了起来,就越来越难躲开钱。并且,凡有的,还要加给他。有钱财的人,就会越来越有钱。对心灵的挑战,也就越来越大了起来。有钱财的人,他们进神的国,是难的。
但在神,凡事都能。总有些人,他们在拥有钱财的同时,还能进神的国。比如亚伯拉罕,比如罗得。他们都是很富有的人,但,他们并不喜爱钱。他们拥有,而不喜爱,甚至,能直接撇下。

我们今天要讲的主题,正是这样一个能撇下的人。就是亚伯拉罕的弟兄罗得。我们的标题是罗得与所多玛,所多玛其实是一个相当富裕的城市,罗得和亚伯拉罕家产相似,但仍然是被所多玛吸引过去了。所多玛所在的地方,实在太好了。

创世纪 13-10 罗得举目看见约旦河的全平原,直到琐珥,都是滋润的,那地在耶和华未灭所多玛、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华的园子,也像埃及地。

所多玛所在之地,实在是一个非常富饶的土地。就像耶和华的园子,也像埃及地。非常的富饶。因此,吸引了罗得。
所多玛是个富饶的地方,也是个罪恶的地方。就像埃及地一样,富饶,但罪恶。至于耶和华的园子,那也是一个富饶的地方,但其中,没有人住。仅有的两个人还被赶了出来,因为那两个人在其中犯罪了。我们将来会回去的,等我们不再喜爱物质的时候,会回去的。

但在这个世界,我们还是很容易喜欢物质。就算亚当夏娃在耶和华的园子当中,也没有能脱离对物质的喜爱,他们喜爱食物,过于耶和华的命令。而之后的人类社会,一切,都与钱财挂钩了,各样的物质,都与钱财挂上了钩。
在这样的世界中,我们还是直接把富有当成罪恶吧,所多玛非常富饶,也非常罪恶,他的物质非常丰富,他的罪恶也非常丰富。在所多玛的百姓,都是要灭亡的,因为其中的罪恶,上达于天。然而在那里,神展示了他的能力。就算所多玛富饶的像耶和华的园子,犯罪的人在其中居住,罪恶在其中发酵,越来越大,也有人能够从其中得救。那就是罗得,一个毫不留恋所多玛的人。

有钱财的人进神的国非常难,在人是不能的,但在神,凡事都能。就算罗得很富有,神也能让罗得撇下一切,甚至,连回头看一眼都不回头。神要拯救,必能拯救。
当然了,在罗得的女婿和罗得的妻子身上,我们能看到,要从那里面得救,实在太难了。撇下富饶的所多玛,撇下在所多玛的财富,实在太难了。整个所多玛城,也没有几个人能这样。在人,确实是不能的。我们只能仰望神。

所多玛城的灭亡,是因为其中的罪恶实在太大了。但,所多玛城有很多人,因此,在其中,或许有几个义人。那么,因为其中有恶人,就把整个城市都灭了,把其中的义人也一起灭了,这合适吗?这不合适。神从来不这样。
在稗子的比喻中也是如此,田地里有稗子,就要拔出来吗?这不合适。因为,会伤到麦子。因此,如果一块地上有恶人的同时,也有义人,那么,恶人也就能得以保留。神是这样的一位神,而神的朋友,也相信,神是这样的一位神。亚伯拉罕相信,神不会因为恶人,就把义人也给灭了。反而,神会因为义人,而保留恶人。亚伯拉罕如此相信,就在神面前,为所多玛代求。准确的说,是为义人代求。

1.为义人的代求
在亚伯拉罕送客人的过程中,有一个人对他说了关于要去灭所多玛和蛾摩拉的事情,关于这个客人说的话,都被记录为“耶和华说”,就像摩西和其他先知们传达神的话语一样,话是他们嘴里出来的,但在记录中,都是记录为“耶和华如此说”。因为他们是传达神的话语的,所以都是耶和华说。他们只是神传话的信使而已。就像手机说话一样,我们不会认为是手机说,那只是一个传话的而已。
借着传话的使者,耶和华说他要作的事情不可以瞒着亚伯拉罕,于是就告诉了亚伯拉罕他要去看一看所多玛,是不是要灭掉。然后三个人中的两个人就转身离开,向所多玛走去。而代表神说话的那个人没有走,亚伯拉罕也就没有走,站在耶和华面前。之后,亚伯拉罕就做了一个动作,近前来,代求。

创世记 18-23 亚伯拉罕近前来说:“无论善恶,你都要剿灭吗?

亚伯拉罕这样的靠近耶和华,近前来和耶和华说话。这位要把所多玛蛾摩拉灭亡的耶和华,是可怕的,但对爱他的人来说,虽然可怕,也是可爱的。他可敬可畏,可怕可爱。
亚伯拉罕近前来,就开始了为义人的代求。亚伯拉罕之所以敢于这样的开口求,因为他知道神是怎样的一位神。作为神的朋友,亚伯拉罕了解神。

创世记 18-25 将义人与恶人同杀,将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这断不是你所行的。审判全地的主岂不行公义吗?”

亚伯拉罕知道神是公义的,他的代求也是很实在的,因为神不会将义人和恶人一样看待,因此他这样的祈求了,他所祈求的,正是神所愿的,因为神就是不会把义人和恶人同杀的。
亚伯拉罕为义人的代求,是所多玛的希望,如果那城里有一定数量的义人,那整个城市就都能得以保留。亚伯拉罕开始和神讨价还价,先是说,有50个义人,还灭了那地方吗?不为了那城里的50个义人饶恕整个城吗?答案是肯定的,确定的,如果有50个义人,就能保留所多玛。

亚伯拉罕一点一点的讨价还价,从50, 降低到45, 又降低到40, 30, 20, 直到10个。那城里只要有10个义人,整个城市,就都能得以保留。

创世记 18-32 亚伯拉罕说:“求主不要动怒,我再说这一次,假若在那里见有十个呢?”他说:“为这十个的缘故,我也不毁灭那城。”
创世记 18-33 耶和华与亚伯拉罕说完了话就走了;亚伯拉罕也回到自己的地方去了。

亚伯拉罕的讨价还价非常成功,只要有十个义人,只要有十个,神就要为此保留整个城市。然而可悲的是,整个城市中,连十个义人也没有。这个城市,没有保留的价值。这块地,没有存在的意义。
在那富饶的所多玛,义人的数量,和他的财富成反比,财富极多,义人极少。关于所多玛的罪恶,在创世纪的记录中,我们能看到的是同性恋,是强奸的罪恶。但这只是罪恶的一个症状而已。其内部的罪恶,已经病入膏肓。

罪恶的本质向来不是某一件事情,而是,导致那一件事情的心灵。导致罪恶的事情的心灵,才是罪恶的本质,而所多玛的罪恶的本质,正是他们的心灵,那和钱财紧密相关的心灵。

以赛亚书 1-10 你们这所多玛的官长啊,要听耶和华的话!你们这蛾摩拉的百姓啊,要侧耳听我们神的训诲!

以赛亚书 1-21 可叹忠信的城变为妓女。从前充满了公平,公义居在其中,现今却有凶手居住。
以赛亚书 1-22 你的银子变为渣滓;你的酒用水搀兑。
以赛亚书 1-23 你的官长居心悖逆,与盗贼作伴,各都喜爱贿赂,追求赃私。他们不为孤儿伸冤,寡妇的案件也不得呈到他们面前。

所多玛蛾摩拉的罪恶,有着各样的症状表现出来,但其本质,却是他们追求钱财的心灵。这样的心灵,成为了万恶之根,生出了各样的罪恶,作为症状,表现了出来。各样的丑恶,都生于那喜爱钱财的心灵。
这万恶之根的心灵,使得整个城市,充满了罪恶。但,在神,凡事都能。他要拯救,就能拯救。就算所多玛充满罪恶,在其中,仍然有神保留的一个义人。就是罗得。

2.住所多玛的罗得
罗得一家和亚伯拉罕分开,搬迁到了富有的所多玛,原因不是因为他穷,而是因为他家太富有了,富有了,才能搬到富人区居住。然而罗得在那里,也并不是一个地位多高的人,只是被看为一个来寄居的而已。罗得虽然富有,但和所多玛相比,还是差远了。

创世记 13-6 那地容不下他们,因为他们的财物甚多,使他们不能同居。

罗得和亚伯拉罕的财物太多了,多到不能一起住了,就因此分开了。分开了之后,罗得就选择了一个好地方,一个像耶和华的园子的地方,也是一个像埃及地的地方。那是一个滋润的好地方。
罗得的选择是我们可以理解的,因为那地方更富饶,更好,所以罗得那样选择。

创世记 13-10 罗得举目看见约旦河的全平原,直到琐珥,都是滋润的,那地在耶和华未灭所多玛、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华的园子,也像埃及地。
创世记 13-11 于是罗得选择约旦河的全平原,往东迁移,他们就彼此分离了。
创世记 13-12 亚伯兰住在迦南地,罗得住在平原的城邑,渐渐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

罗得选择往更好的地方去,更好的,更好的,直到最后,到了所多玛。更好的地方的尽头,就是所多玛,罗得已经到了最好的地方了,罗得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
在所多玛的罗得,有一天,遇见了两个客人。亚伯拉罕接待三个客人的那天,其中有两个人向着所多玛前进,那时,罗得正坐在城门口,正好接待到了这两个客人。

创世记 19-1 那两个天使晚上到了所多玛。罗得正坐在所多玛城门口,看见他们,就起来迎接,脸伏于地下拜,
创世记 19-2 说:“我主啊,请你们到仆人家里洗洗脚,住一夜,清早起来再走。”他们说:“不!我们要在街上过夜。”

罗得的接待和亚伯拉罕的接待如出一辙,非常热情的接待客人,邀请他们稍微停留下,拿出食物招待他们。他们招待客人,非常的热情。和所多玛整个城市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耶稣说,人若不接待你们,你们就离开那城或是那家,并要跺下脚上的尘土。相关联的,正是所多玛。整个所多玛,也只有罗得接待了神所差来的使者。

马太福音 10-14 凡不接待你们、不听你们话的人,你们离开那家或是那城的时候,就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
马太福音 10-15 我实在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所多玛和蛾摩拉所受的,比那城还容易受呢!”

面对神所派来的使者,我们必须要接待。如果不接待,如果像所多玛城的人一样,不接待神的使者,那下场,也就和所多玛城的下场一样。甚至,更严重。所传的话语更加完善,那么,拒绝的下场也就更加凄惨。
在所多玛城,罗得却是一个接待的例子。面对神所派来的使者,罗得接待了。只是,就罗得自己接待了,人实在太少了,不足以保留所多玛。整个城市,接待神的使者的人,只有罗得而已。

创世记 19-3 罗得切切地请他们,他们这才进去到他屋里。罗得为他们预备筵席,烤无酵饼,他们就吃了。
创世记 19-4 他们还没有躺下,所多玛城里各处的人,连老带少,都来围住那房子,
创世记 19-5 呼叫罗得说:“今日晚上到你这里来的人在哪里呢?把他们带出来,任我们所为。”

所多玛的罪恶甚大。他们不仅不接待客人,甚至,罗得接待了,接待进他的屋子里的客人,这些所多玛人都要罗得交出来,供他们享乐。他们不仅不接待神的使者,还要欺凌神的使者。
他们的罪恶之大,就像他们的财富之多。今天的社会,其实更过分,因为有着科技的帮助,他们行恶,也更加快速。他们聚集在一起,行恶,也完全不害怕。他们要任意而行,因为他们人多势众,力量强大。

创世记 19-4 他们还没有躺下,所多玛城里各处的人,连老带少,都来围住那房子,
创世记 19-5 呼叫罗得说:“今日晚上到你这里来的人在哪里呢?把他们带出来,任我们所为。”

他们聚集在一起,要罗得交出客人,任他们所为。他们不仅不接待客人,还要欺凌客人,任意而为。不接待客人就算了,还要欺负客人,这实在太过分了。
虽然罗得也住在所多玛,却和那些人不一样,得蒙了神的保守,成为其中的仅有的义人。罗得一家很愿意靠近所多玛,很愿意住在所多玛,但却不是被所多玛的罪恶吸引过来的,而是被所多玛的富裕吸引过来的。然而,在实践中,完全可以把罪恶和财富划上等号。所多玛极其富裕,也极其罪恶。罗得看到了他们的富裕,被他们吸引,但,他们的富裕之下,却是罪恶。罗得靠近富裕的所多玛,也就看到了他们富裕之下的罪恶。他很忧伤。

彼得后书 2-7 只搭救了那常为恶人淫行忧伤的义人罗得。
彼得后书 2-8 因为那义人住在他们中间,看见听见他们不法的事,他的义心就天天伤痛。

罗得渐渐挪移帐棚,靠近富裕的所多玛,因此,就看到了那个地方充满了淫行,充满了不法的事,充满了罪恶。但他却仍然没有离开。天天忧伤,义心伤痛,那么难受也不愿意离开。他不愿意离开不是因为那个地方的罪恶,而是因为那个地方的财富。
所多玛的财富让人靠近,但他的财富有多么吸引人,他的罪恶就有多么的恶心神。外来的客人进了他们的城市,他们不仅不接待,反而,要对客人任意而为。

在他们想欺负客人的事情中,罗得想保护客人,但因为他没有能力保护,所以他的策略很是让人无奈,他竟然是想要把自己的两个女儿交出去代替两个客人。
虽然他的行动很无奈,但他的内心很可爱。他想要保护两个客人,只是因为能力的限制,在行动上显得很无奈。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我们在那个位置,如果想要保护客人,我们又能怎么做呢?罗得的做法是牺牲自己的女儿,我们能怎么做呢?牺牲自己吗?这更不好。罗得的女儿,罗得的妻子,罗得的客人,还有罗得自己,牺牲哪一个都是不好的,但,不好之中,牺牲他的女儿,确实是最不坏的了。虽然很不好,但已经是最不坏的了。没办法,那个环境实在太恶劣了,罪恶发酵的冒泡,一切都彻底的腐烂了,稍微不那么腐烂的,已经算是好的了。

但罗得终究不能保护两个客人。就算他很努力了,很牺牲了,也没有用,因为他在所多玛,地位实在不高,人看不起他,他的话又怎么可能被人听呢。

创世记 19-9 众人说:“退去吧!”又说:“这个人来寄居,还想要作官哪!现在我们要害你比害他们更甚。”众人就向前拥挤罗得,要攻破房门。

罗得虽然很富有,但在所多玛,不过是一个寄居的而已。一个流浪的罗得,住进了所多玛,算不了什么大人物,只是一个寄居的而已。他是很富有,但和所多玛比起来,就什么也不是了。这样的人,是被所多玛轻视的人。在所多玛人的眼里,罗得,只不过是一个来寄居的而已,还想当个大人物,还想要作官哪,这让他们很不满,要害罗得比害客人更甚。
罗得无能保护他接待的两个客人,反而因为要保护两个客人,自己要被所多玛人攻击。罗得为了保护两个客人,不仅是要牺牲两个女儿,甚至要牺牲自己。但其实仍然没用。在富裕的所多玛,他一个寄居的而已,没有足够的能量来保护那两个客人。不过让我们受安慰的是,那两个客人能保护自己,甚至,还能拯救罗得一家,拯救那毫不留恋所多玛的人。

罗得想要保护两个客人,两个客人却反而保护了罗得,让害他们的人眼睛昏迷找不到房门。接下来,两个客人就让他们离开所多玛。罗得一家,能离开吗?我们可以设想自己在当时的那个场景下,我们能相信两个客人的话吗?那是要让他们离开所多玛,离开那个富裕的,吸引着罗得渐渐靠近的所多玛。
耶稣让人撇下一切来跟随他,他的名字是拯救,他的目的是拯救,但我们真的能相信耶稣让我们撇下一切是要拯救我们吗?罗得相信客人的话的难度,就等同于我们相信耶稣的话的难度。都是让人离开,都是让人撇下。并且,同样的,都让人不准回头看,不准有留恋。

天使很仁慈,要拯救罗得,并要拯救与罗得有关的所有亲人,要让他们也一起离开所多玛。罗得就出去了,告诉了他的女婿们,让他们离开所多玛。但他女婿们认为他在讲笑话。然而,如果这事情临到我们身上,我们又有谁能不认为这是在讲笑话呢。比如,“这个世界要灭亡了,我们撇下所有的跟随耶稣吧”,我们有谁能够不认为这是笑话呢?
虽然罗得没有认为这是笑话,但罗得真的相信了吗?罗得真的能够离开所多玛吗?罗得真的能够撇下所多玛吗?在人是不能的。就像我们不能撇下所有的跟随耶稣一样,靠着自己,是不能的。

创世记 19-15 天明了,天使催逼罗得说:“起来!带着你的妻子和你在这里的两个女儿出去,免得你因这城里的罪恶同被剿灭。”
创世记 19-16 但罗得迟延不走。二人因为耶和华怜恤罗得,就拉着他的手和他妻子的手,并他两个女儿的手,把他们领出来,安置在城外;
创世记 19-17 领他们出来以后,就说:“逃命吧!不可回头看,也不可在平原站住,要往山上逃跑,免得你被剿灭。”

罗得传达天使的话,被人当成笑话。但罗得自己又真的能相信吗?或许罗得相信了,但罗得仍然是舍不得离开,毕竟,这是他慢慢挪移,才迁过来的所多玛。
我们舍不得所多玛的原因,也正是如此。那是我们努力得来的,要撇下离开,谁能做到呢。所多玛,埃及,巴比伦,这指着一个地方,就是富裕富饶的地方。我们舍不得离开这地方的原因,不是因为这地方的罪恶,而是因为,这地方充裕的物质。罗得不舍得离开所多玛,甚至,离不开所多玛,不是因为让他的义心天天伤痛的所多玛的罪恶,而是,吸引他慢慢挪移,住到其中的所多玛的财富。

罗得他无法离开所多玛,他离不开所多玛,他无法撇下他在所多玛的一切所有。就算天使催逼了,也是没用,罗得还是迟延不走。于是天使就直接动手了,直接拉着他的手,拉着他妻子的手,拉着他两个女儿的手,把他们拉出了所多玛,让他们赶紧逃命去。不要回头看的逃命去。
罗得并不是舍不得离开罪恶,而是舍不得离开财富。撇下所有,这实在太让人痛苦了。太让罗得纠结了。但还好,耶和华怜恤罗得,天使就去拉着罗得的手,把罗得给拉出了所多玛。我们无法撇下所有的跟随耶稣,谁也不能,罗得也不能的,但神要拯救我们,会成就的。

罗得不能离开所多玛,但还是离开了,因为神要救他,神要救他,他再舍不得离开所多玛,也得要被迫离开罪恶的所多玛了,其中提到,不要回头看,免得被剿灭。

3.灭所多玛的火与硫磺
罗得无奈的被拉到所多玛城外,被迫的出了所多玛。但罗得觉得天使指的地方太远了,就选了一个又小又近的城,叫做琐珥。因为这个地方近,容易逃到。
天使也应允了他,说不倾覆琐尔城,然后让他速速的逃到那里,因为罗得没有到那里,天使不能作什么。这正是亚伯拉罕一开始讨价还价的理论基础,因为神不会把义人和恶人一同灭掉。义人罗得如果不逃出来,天使就不能灭掉所多玛。

如果所多玛人知道了这样的事情,应该赶紧请求罗得同住才对,但所多玛人轻视来他们城市寄居的罗得,又怎么可能看重罗得呢。这就是无法可救之处。
罗得其实也想和所多玛人同住,但,神要拯救他,就强迫他离开了所多玛。拉着他的手给拉出了所多玛城。已经离开了所多玛之后,再远离就比较容易了。强行让我们失去之后,再让我们撇下,就比较容易一点了。

毁灭所多玛的是从天上耶和华那里降下来的硫磺与火,时间点则非常有意思,是在新一天的开始,充满希望的时候。

创世记 19-23 罗得到了琐珥,日头已经出来了。
创世记 19-24 当时,耶和华将硫磺与火,从天上耶和华那里,降与所多玛和蛾摩拉,

日头已经出来了,新的一天开始了,充满希望的早晨。但,却是灭亡临到的时刻。希望,与灭亡,靠的这么近,甚至,就在同一个时刻,这让我们不得不感慨。
而更令人感慨的是,已经从所多玛逃出来的罗得的妻子,回头一看,变成了一根盐柱。他的心留恋所多玛,他就永远的留在了所多玛。神是看人内心的神。

罗得的女婿们,他们的心在所多玛,他们不舍得离开所多玛,于是,他们的人也没有离开。他们连心带人,都呆在所多玛。
而罗得的妻子,天使已经把他拉出了所多玛,他的人已经离开了所多玛,离得远远的了。可是,他的心还是留恋着所多玛。罗得虽然尝试过拯救他的亲人,但拯救,单单在于耶和华。罗得连他的妻子都不能拯救。甚至,回头看一眼都不能。我们只能仰望耶和华。

所多玛是被硫磺与火所灭,时间则是在一个充满希望的早晨,这样一个日头出来的清早,所多玛蛾摩拉就被天上的火与硫磺所灭。

创世记 19-27 亚伯拉罕清早起来,到了他从前站在耶和华面前的地方,
创世记 19-28 向所多玛和蛾摩拉与平原的全地观看,不料,那地方烟气上腾,如同烧窑一般。

一个充满希望的早晨,又一个照常的一天开始了,然而,这一天却很不照常,因为,末日降临了。
谁能想到啊,正是寻常的一天的开始,正是充满希望的清早,灭亡却临到了。就是在这样的时候,谁都想不到的时候,就像罗得的日子一样,人子的日子要来到。

路加福音 17-28 又好像罗得的日子,人又吃又喝,又买又卖,又耕种又盖造。
路加福音 17-29 到罗得出所多玛的那日,就有火与硫磺从天上降下来,把他们全都灭了。
路加福音 17-30 人子显现的日子也要这样。

说到人子降临的日子,像挪亚的日子一样,又像罗得的日子一样。这两个日子是一样的。一样的罪恶,一样的平常。耶稣提到这样的日子,更加强调的,是那日子的平常。因为要突出,那日子的不可预测,忽然来到。
罗得的日子,大家的生活都是很平常的,吃喝,买卖,耕种,盖造,这都是很平常的活动,但到了罗得出所多玛的那日,就有火与硫磺从天下降下来,把他们全都灭了,人子显现的日子也要这样。

很平常的一个日子,又一个日头出来了的早晨而已,却是末日的时候。这谁能想到呢。谁也想不到。因为这日子,和往常一样。突然的毁灭降临,谁也想不到。
但罗得却提前想到了,因为天使告诉他了。罗得提前知道了所多玛要被毁灭,就像我们提前知道了这个世界要被毁灭一样。我们不知道具体的时间,就像罗得不知道具体是几点钟毁灭临到一样,于是就一直拖延着。我们也是如此,不知道具体的时间,就只能拖延,拖延到,神强迫我们撇下所有,离开所多玛。

人子显现的日子就是这样,他已经告诉了我们了,他要显现出来,这个世界要灭亡,这个世界要被烈火所灭,我们已经被告知了。然而,因为我们不知道具体的时间点,所以我们就一直拖延着不愿意撇下。但罗得的拖延不意味着能把那日子给拖没有,我们的拖延也是如此,那日子,我们可以拖延,但,那日子,必定要来到。就像已经来到过的一样,必定要来到。神既然决定了,就必要成就。
人子显现的日子必要来到,我们主的日子必要来到。若有人不爱主,这人可诅可咒。主必要来。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