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被献上的以撒
引言:
大家平安。之前我们讲了罗得与所多玛。神要毁灭所多玛的时候,天使吩咐罗得往山上去逃命,但罗得选择了琐珥,因为这个城又小又近,容易逃到。然而,当罗得逃到琐珥之后,他并没有继续住在琐珥,因为他害怕住在那里。罗得曾经对天使的话不以为然,不够害怕。但当他真的经历过毁灭之后,他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罗得经历过毁灭之前,罗得一点也没有害怕毁灭降临。虽然说是毁灭要降临,罗得也信了,但信的并没有那么真,不太在意。
创世纪 19-16 但罗得迟延不走。二人因为耶和华怜恤罗得,就拉着他的手和他妻子的手,并他两个女儿的手,把他们领出来,安置在城外;
罗得在没有经历毁灭之前,他也相信了毁灭要降临,也去这样和别人说了。他向别人传达这毁灭的消息,别人不信,罗得虽然相信了,却也没有那么相信。他知道了毁灭要降临,却没有那么在意。只是因为,他没有亲身经历过毁灭降临而已。就像今天的我们一样,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要被毁灭,但,没有经历过毁灭降临,只能是不在意。我们不能说罗得不相信,但确实,他没有那么在意。
然而,当罗得经历过毁灭降临之后,他就非常在意了。他根本不敢住在琐珥城,因为这个城市原本也是要被毁灭的。只是因为罗得要往那里逃,所以神没有毁灭而已。但这个城市,确实是在原本的毁灭计划之中。
创世记 19-21 天使对他说:“这事我也应允你,我不倾覆你所说的这城。
天使应允了罗得,因此琐珥城得以保留。神对所多玛俄摩拉的毁灭,只是作为一种样本,因此,少毁灭一个城市,也不是大问题。只是作为样本而已。
耶稣的时代,更加清晰的向我们表明了所多玛俄摩拉只是作为样本而已。有很多比所多玛俄摩拉更加过分的城市,但,只有所多玛俄摩拉被毁灭了,作为样本,向我们展示将来整个世界的毁灭。
路加福音 10-12 我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所多玛所受的,比那城还容易受呢!”
有些城市比所多玛更过分,但没有像所多玛一样被毁灭。因为那只是作为一个样本而已。有所多玛蛾摩拉被毁灭,就足以向我们展示将来这个世界的毁灭了。因此,神应允了罗得的请求,没有毁灭琐珥城,保留了那个城市。
但其实,这些城市都差不多。如果所多玛是一个应该毁灭的城市,那琐珥城其实也是一个应该毁灭的城市。而且确实,这个城市原本正是在毁灭计划中的,只是因为罗得要往那里逃的缘故,天使不毁灭那城而已。虽然有了样本之后,不再进行毁灭了,但,经历过毁灭的罗得,就算没有人提醒他,他也害怕了。一开始天使让他往山上逃跑逃避毁灭,他不以为然,不太在意。但后来,天使不再毁灭了,罗得反而在意起天使的话来了。他离开了琐珥城,逃到山上去了。
创世纪 19-17 领他们出来以后,就说:“逃命吧!不可回头看,也不可在平原站住,要往山上逃跑,免得你被剿灭。”
创世记 19-30 罗得因为怕住在琐珥,就同他两个女儿,从琐珥上去住在山里。他和两个女儿住在一个洞里。
对样本的毁灭,已经结束了。但这个时候,罗得反而害怕起来了。没有经历过毁灭的罗得,虽然相信毁灭要降临,他也去传达这样的消息,但其实,连他自己也并不在意。
然而,经历过毁灭之后的罗得,就算不再毁灭了,他也害怕,最终是按着天使一开始的指示,逃跑到了山里。我们如果没有经历过毁灭,就算再怎么相信,也只能是像罗得一样:相信归相信,但却没有那么在意。直到,我们亲身经历过毁灭,那时,我们的心态就不一样了。我们现在对这个世界的恋恋不舍,正像罗得对所多玛的恋恋不舍一样。如果我们经历过彻底的毁灭,那时,我们就能一点也不留恋这个世界了。因为根本没有意义。
经历过所多玛的毁灭之后,罗得宁愿住在山洞里也不住在平原的城市里。他害怕住在那里。但其实,神并不继续毁灭琐珥城了,虽然琐珥也是和所多玛相似的平原的诸城之一。
按着后来的角度看,所多玛城其实是很委屈的,因为和他类似的城市并没有被毁灭,甚至比他更过分的城市也有能保留的。按着后来的角度看,所多玛确实是挺委屈的。
马太福音 11-23 迦百农啊,你已经升到天上(或作“你将要升到天上吗?”),将来必坠落阴间,因为在你那里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所多玛,它还可以存到今日。
马太福音 11-24 但我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所多玛所受的,比你还容易受呢!”
这里有一些比所多玛更过分的城市,但他们却没有被毁灭。今天我们所住的这个世界,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被毁灭。这很容易给我们一种错觉,就是,让我们觉得:所多玛被毁灭,是因为太恶了,我们没有被毁灭,是因为足够好。其实并不是。所多玛就是倒霉而已,或者说,他只是被选中了作为鉴戒,仅此而已。抽样毁灭作为鉴戒,恰好抽到了他。仅此而已。
彼得后书 2-6 又判定所多玛、蛾摩拉,将二城倾覆,焚烧成灰,作为后世不敬虔人的鉴戒。
神毁灭所多玛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能救更多的人。神毁灭了那两个城市作为鉴戒,给后世不敬虔的人看,以此来给人悔改的恩典。有一些神要拯救的人,他们看到那鉴戒,就能因此而悔改,不再留恋这个世界,反而从这个世界中得到拯救。
所多玛并不是多么恶的城,这原因并不是因为他真的不那么恶,而是因为,其他的城市也并没有多好,仅此而已。在比哪个城市更恶之中,我们只能说,所多玛并没有那么的恶。但所多玛很幸运的被神选中,被神判定,作为后世不敬虔人的鉴戒。罗得他亲身经历过这个鉴戒,就不敢再住在像所多玛城一样的地方了,即使,只是一个小小的琐珥城,他也不敢住在那里。
然而,住在山上的罗得,并没有等到神的烈火审判来把琐珥也给灭了,并没有。神并没有继续的像灭所多玛一样的灭琐珥。直到今天,神也没有像灭所多玛一样的毁灭这个世界。虽然他说要来毁灭这全地,但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毁灭这全地。到目前为止,毁灭还没有来。就像所多玛被毁灭的前夜,毁灭并没有来。直到毁灭来临之前,毁灭都没有来。
罗得距离这个世界被毁灭的时候还很远,但经历过一次样本的毁灭之后,他就有了心理阴影了,或者说,能真正的相信烈火要毁灭世界了。从这一点看,他比我们要警醒的多,我们有谁会觉得,“啊!神要灭了世界了,赶紧撇下所有一切,跟随耶稣的话语吧”,我们有谁能这样觉得呢?罗得一开始也不能,但经历过一次毁灭之后,他变得极其的谨慎了,没有客人再让他离开琐珥,也没有人再拉着他的手给拉出琐珥城,但他自己就不敢住在琐珥了。这就是经历过毁灭和没有经历过毁灭的不同。
没有经历过毁灭,真是一点也不会害怕的,就算再怎么相信也是不会害怕的。我们经常重复经上的话说这世界要被烈火毁灭,但没有经历过,谁都不会在意的,能拖就拖,坚决不走。然而经历过毁灭之后,不需要有人提醒,更不需要有人拉着,罗得他自己就有了敬畏之心了,自己就对这些事情有了害怕之心了。
我们今天没有经历过罗得的经历,所以一点也可能产生害怕的。就算我们再怎么相信这个世界要被烈火毁灭,也不会害怕到撇下这个世界的所有一切。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毁灭。罗得没有经历过的时候,难以离开所多玛,需要天使的力量给拉出所多玛,我们又如何比罗得更加的相信呢。没有经历过毁灭,我们再怎么相信,也不会害怕。就像罗得一样,迟延不走的留在所多玛。
经历过毁灭的罗得开始害怕了,去住到山上了。但他还带着两个女儿,这是个大问题。他如果是自己住到山上,或许能成为一个修道士一样的人物,但他还带着两个女儿,这两个女儿成为了很大的问题。生养众多遍满全地的命令,依然发挥着效力。直到这个世界被毁灭为止,神对这世界的命令,都会持续发挥着效力。不管人是义还是恶,不管人是信还是不信,都被这命令驱动着。罗得的两个女儿被这命令驱动着,想要生养,想要存留后裔。
关于这个命令,也被我们很多人拿来教导要结婚要生养众多。对这个世界来说,确实如此。这世界有娶有嫁,这个世界要娶要嫁,因为要生养众多,遍满全地。直到,这个世界被毁灭为止。纵观历史,人类生养众多之后,往往就是毁灭降临。最终也将会如此,人类遍满这个世界,而神要毁灭这个世界,连同其上生养的人类。
约翰一书 2-17 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
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和其中的一切生养,都要过去。这一切,都要被毁灭,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
那么,既然神要毁灭这世界和其中所生养的,为什么还要创造这个世界,并且让他们生养呢?正是为了那遵行神旨意的人。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但,其中会有遵行神旨意的人出现,他们,是永远常存的。为了这些人,神创造了这个世界,并让这个世界生养众多,遍满全地。
我们可以举一个形象的例子,来描述这个事情。情欲的生养本身,就是生养的事情的最好描述。一个肉体的生命的出生,只需要一个精子就行了。但事实上,需要几亿的精子,才能产生一个生命。从这个角度来说,生命产生的概率,大概是1/2亿。
神的生命,也是如此。需要很多的人,才能产生一个神要的生命。这个概率,如果我们也算为1/2亿的话,那就代表着,中国一代14亿人,只能产生7个神要的生命。这概率实在太低了。我们不知道神要的生命的产生概率,因此,这个只能作为参考。
神要的生命并不多,其他的,都成为了那些生命的代价。神要的生命并不多,也可以看为,神要的儿女并不多。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地方是有限的。神的城市,是一个有限的城市,虽然很大,但仍然,是有着限制的。长宽高4000里的新耶路撒冷,非常巨大,但仍然,是有限的。因此,神要的生命,是有限的。
这和人类一样。或者说,人类像神一样,生养的限制,就是资源的限制。如果不加节制,那就只能生下来扔掉,因为养不活。在之前的时代,生下来之后,弄死,或者扔掉的,实在太多了。生养的限制,就是资源的限制。
神的城市是有限的,神要的生命也是有限的。神生了,就决不撇弃,因此,因为神的城市的限制,神的生养,神的儿女,也是有限制的。这个世界的生养,也会有一个相应的限制。因为这个世界的生养,是为了那个世界生养儿女。
因为神要的儿女的产生的概率很低,我们按着人类的精子成为生命的比例,算为1/2亿的话,那就代表着,2亿的人,才能产生一个神要的生命。因此,这个世界,需要生养众多,有了足够多的人,才能产生足够的神要的生命。1/2亿的概率非常低,但神设计的人类精子成为生命的比例,就是这么低。因此,虽然夸张,却可以参考。
为了神所要的生命产生,需要人类生养众多。在其中,会有神要的生命产生。因此,惟独遵行神旨意的人永远长存,之前,需要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生养众多人。这个世界,确实需要生养众多,为了神要的生命能够产生。因此,如果有人是神要的人,那他可以嫁娶,也可以不用嫁娶,因为他本身就是神要的。但如果,有人不是神要的人,那他就必须得嫁娶,必须得生养,因为或许能从他的后代中出现神要的人。不然的话,他的人生,就毫无意义。
很多人的人生意义,就是为了嫁娶,就是为了生养。这正是出于神的设计。惟独遵行神旨意的人永远常存,但首先,得有人,然后,才有遵行神旨意的人。因此,这个世界,必须嫁娶,必须生养,这是神所命令的。而人类,也确实按着这个命令,渴望着生养。神的旨意,成就在人的心意之上。至于属于那个世界的人:你们里面已经有了那永存的话语,嫁娶也好,不嫁娶更好。因为你们是目的,而不是工具。你们本身,已经达成了神要的目的,就是,那永远常存的遵行神旨意的人。
但罗得的两个女儿,很明显,不是神要的目的,因此,他们必须得成为生养的工具,生养众多,遍满全地。他们必须为这个世界生养众多,他们的人生,才有意义。生养的工具,他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生养。因此,他们渴望着生养,渴望着,满足他们作为工具的意义。
为了生养众多,罗得的女儿们把父亲灌醉,然后和父亲同房得了后裔。他们的后裔,是摩押人和亚扪人,神所不喜悦的外邦人。但从这外邦人中,也会产生神要的人。这就是他们生养的意义。神要的人的数量限制,就是这个世界和其上的情欲的限制。这个限制,来源于新耶路撒冷的限制,那个城市,是个有限的城市,虽然长宽高四千里,但仍然,是有限的。那个城市有限,神要的人就有限,因此,按照比例,这个世界的情欲,就是有限的。直到限制之前,他们都必须生养,好能产生神要的生命,就是,那遵行神的旨意的生命。
神要的生命,不是我们出于情欲的生命。也就是,神要人生养众多,但生养的众多人,神并不是都要,而是,只要其中的一小部分。并不是所有的生殖细胞都能成为人的生命,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神的生命。为了这少数的神要的生命,需要多数的人作为代价。
这出于情欲的,出于肉体的,就是肉体。但,神是灵,是话语。神要的,不是出于肉体的,而是,出于那灵,出于那话语的。那话语,在今天的时代,记录成书给了我们。但在以前的时代,只是神向人传说这话语,作为对他们的应许。对我们的应许记录在书上,但他们并没有书,对他们的应许,只是说给他们听而已。有价值的,正是出于神口中的:那话语,那应许,那出于神口中的气息。
罗得的女儿们,他们凭着肉体所得的后裔,都是肉体的后裔。但神要的,却是那出于话语,出于应许的后裔。神的话语应许给亚伯拉罕,亚伯拉罕按着这话语的应许,所得的后裔,才是真正的神要的后裔。
亚伯拉罕当然也有血气的后裔,并且还很多,更多。但神并不认可那些是亚伯拉罕的后裔。神是那话语,只有那话语中产生的后裔,才是神要的后裔。今天也是一样,只有那话语中产生的生命,才是神要的生命。那话语,也就是神的旨意。这正是在说:惟独遵行神旨意的人,是永远常存。因为那话语,永远常存。因为那神,永远常存。
1.血气与应许的价值
罗得的女儿们凭着肉体得了肉体的后裔,之后,创世记的记录又转回到亚伯拉罕的身上了,那个在神看来,仍然没有后裔的亚伯拉罕。其实在那个时候,亚伯拉罕已经有了以实玛利了,这在他看来,当然是他的后裔,但在神看来,那不是亚伯拉罕的后裔。
亚伯拉罕所生的,成不了亚伯拉罕的后裔,神的话语应许的后裔,或者说,神的后裔,才能成为亚伯拉罕的后裔。亚伯拉罕和其后裔所代表的含义,是继承那产业的应许。通俗的说,就是上天堂,得着天国为产业。因此,只有神所认可的后裔,才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亚伯拉罕的产业,只可以给神所应许的人。至于亚伯拉罕生的,那不行。
创世纪 21-10 就对亚伯拉罕说:“你把这使女和她儿子赶出去!因为这使女的儿子不可与我的儿子以撒一同承受产业。”
亚伯拉罕所生的,不能承受亚伯拉罕的产业。只有神所应许的儿子,才能承受产业。
那在上的耶路撒冷,他是我们的母亲。只有他所生的儿女,才能承受产业。至于亚伯拉罕的肉体所生的,亚伯拉罕自己要把他赶出去。那在上的耶路撒冷,那不怀孕不生养的城市,要儿女充满。而那城市他自己,作为那产业,被他的儿女承接。那城市他自己,就是他儿女的产业。
那在上的耶路撒冷,他不怀孕不生养,我们如何成为他的儿女呢?这不在乎我们,而是,只在乎父神。我们成为谁的儿女,不是我们能决定的。这是父神决定的。
诗篇 87-6 当耶和华记录万民的时候,他要点出这一个生在那里。(细拉)
我们不是生在那个城市的。这不是因为我们不想生在那个城市,而是因为,那个城市就是一个不怀孕不生养的城市。没有人能生在那个城市。但,我们将来要生在那个城市。当耶和华记录万民的时候,他要点出这一个,生在那里。由此,我们成为了他的儿女。
那城市不怀孕不生养,但耶和华要点出我们,生在那个城市。因此,我们就成为了那个城市的儿女,得以继承那个城市作为产业。亚伯拉罕的后裔,不是亚伯拉罕能决定的,而是,神决定的。神记录万民的时候,点出谁,谁就成为那城市的儿女,作为亚伯拉罕的后裔。这一切,是由神来点出的,由神来决定的。
当神决定点出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不再是原来的人了。我们都是出生在这个世界的。但当我们被带到那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就不再是这个世界的人了,而是,那个世界的人。我们的身份将要改变,以继承那产业。而能改变身份的,都是女的,他们随着出嫁,身份被改变,成为了另一个家里的人。我们的新妇的角色,正是为此,因为我们要改变身份,成为那里的人。
罗得的女儿们,他们生的,出于肉体的后裔,是神不要的。但,其中会有神要的人出现。然而,不是男人,只是女人。女人会随着出嫁改变身份,成为神要的人。
大卫的后裔,耶稣基督,在他的家谱上,有过一个摩押人,就是摩押人路得。而摩押人,很明显,是与神的家庭无份的,和神不是一家的人。
申命记 23-3 “亚扪人或是摩押人不可入耶和华的会;他们的子孙虽过十代,也永不可入耶和华的会。
摩押人与神的家是无份的。但女人是例外的,因为女人随着出嫁,他不再属于原来的家,而是属于新的家。
我们作为新妇的含义,正是在此。我们曾是这个世界的人,但随着我们的出嫁,我们不再是属于这个世界的人。这个世界确实是我们曾经的家,但,我们不再属于这个家,而是属于我们所嫁到的那个家,神的家。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世界,是我们的养育之处。这个世界养育我们,但我们要离开这个世界,嫁给神,去到那个世界。我们要背叛这个世界。因此,不要想着被这个世界所爱。不可能的。
约翰福音 15-19 你们若属世界,世界必爱属自己的;只因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
耶稣拣选了我们,是要嫁给他的。也是要离开这个世界的。因此,这个世界要恨我们。因为我们不再属于这个世界,却要属于耶稣的世界。
但就算这个世界恨我们,又有何妨呢。耶稣拣选了我们,而我们也喜欢耶稣,因此,离开这个世界,去到他的世界,这是我们所喜悦的,所愿意的,所向往的,所盼望的。
我们要嫁的对象,是亚伯拉罕的儿子。由此,我们就能成为亚伯拉罕的后裔了。就像利百加,嫁给了以撒,于是,成为了亚伯拉罕的后裔,进入了亚伯拉罕的家庭。我们也是要嫁给亚伯拉罕的儿子,成为亚伯拉罕的后裔,得以继承那份产业。
我们要嫁给亚伯拉罕的儿子,来成为亚伯拉罕的后裔。但,我们如何能嫁给以撒呢?并且,我们中间有男的,男的如何嫁人呢?男的当然也能嫁人。嫁人,这是一种托付终身。我们也可以将我们的终身,托付给那亚伯拉罕的儿子。
马太福音 1-1 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耶稣基督的家谱(“后裔”、“子孙”原文作“儿子”。下同)
原文作儿子,下同。亚伯拉罕的儿子,大卫的儿子,耶稣基督的家谱。
耶稣基督,他正是亚伯拉罕的儿子,而我们,要嫁给他。这个儿子,在今天的本文里,是说:撒拉给亚伯拉罕生了一个儿子。那个儿子,叫作以撒,意思是,笑。那正是神所应许的儿子。
2.笑,喜笑,一同喜笑
创世记 21-3 亚伯拉罕给撒拉所生的儿子起名叫以撒。
创世记 21-4 以撒生下来第八日,亚伯拉罕照着神所吩咐的,给以撒行了割礼。
创世记 21-5 他儿子以撒生的时候,亚伯拉罕年一百岁。
创世记 21-6 撒拉说:“神使我喜笑,凡听见的必与我一同喜笑。”
这个儿子被起名叫作以撒,这个儿子的名字的意思,是笑。撒拉说,“神使我喜笑,凡听见的必与我一同喜笑。”这个儿子,正是亚伯拉罕欢欢喜喜的仰望的儿子,即看到了,就快乐。就喜笑。
约翰福音 8-56 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地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
亚伯拉罕欢欢喜喜的仰望的儿子,正是神为他所应许的儿子,那出于神的话语的儿子。那是一个让亚伯拉罕喜笑的儿子,既看见了,就快乐,就笑。那儿子的名字,以撒,正是“笑”。亚伯拉罕和撒拉曾经因为这事情的不可能而笑,但后来,却因为这事情的成就,而笑。从头到尾,那儿子,都是让他们笑的儿子。
关于这个儿子,撒拉说:凡听见的,必与我一同喜笑。是的,普天之下,万民之中,他作为我们大喜的信息,传给我们,使我们大大的喜笑。他的到来,是我们大喜的信息。凡听见的,都要一同喜笑。亚伯拉罕也要一同快乐。
在我们外邦人的文化中,讲到大喜的日子,一般来说是指着结婚的日子,这是外邦人的大喜的日子,是肉体的欲望得以成就的日子。但圣经中讲的大喜的日子,向来与肉体无关,是指着神的应许成就的日子。真正的大喜的日子,不是肉体的情欲得以满足的日子,而是,神的应许得以成就的日子。
也唯有神所应许的后裔,才能成为亚伯拉罕的后裔,得着神应许给亚伯拉罕的产业。
3.死而复活的那一个后裔
那个让我们喜笑的儿子,也是让我们哭泣的儿子。他让我们喜笑,因为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神的应许的成就,他让我们哭泣,也正是如此,因为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神的应许的成就。
我们看到神所应许的那一位到来,我们喜笑。而我们看到神应许的苦难临到那位让我们笑的儿子身上,我们就哭泣。我们因他而喜笑,又因他而哭泣。因为神的应许的成就,我们喜笑,我们哭泣。
我们是因那儿子喜笑哭泣的人。但也有一些人,是戏笑那个儿子的人。他们戏弄他,嘲笑他。而这,正是神所应许的苦难的成就,是我们哭泣的原因。我们因为他所受的戏弄,嘲笑,而难过。
创世记 21-9 当时,撒拉看见埃及人夏甲给亚伯拉罕所生的儿子戏笑,
创世记 21-10 就对亚伯拉罕说:“你把这使女和她儿子赶出去!因为这使女的儿子不可与我的儿子以撒一同承受产业。”
那个儿子,是让撒拉喜笑的儿子,是让亚伯拉罕快乐的儿子,甚至,是让天下大喜的儿子,但却仍然有人戏弄他嘲笑他。然而,那戏弄他嘲笑他的人,终将被赶出去,不得承受神所应许的产业。就算同样是亚伯拉罕的儿子。
我们都是神所造的,都可以说是神的儿子。但他的产业,他的天国,却只给一部分人。这原因,正是因为,我们对那个儿子的态度。戏弄嘲笑那儿子的人,要被赶出去,不得和那儿子一同承受产业。虽然他们也确实都是神所生的,但不得和神的儿子一同承受产业。
亚伯拉罕所生的,不得和亚伯拉罕的儿子一同承受产业。这是神向我们展示的奥秘。那产业,是神应许给亚伯拉罕的,因此,只有神所应许的儿子,才能承受那产业。应许的产业,只属于应许的儿子。
至于那戏笑应许之子的人,就算他们是亚伯拉罕所生的,也不得承受产业,反而,要被赶出去。这不仅是撒拉的要求,更是神的命令。
亚伯拉罕照着神的话把他所生的儿子给赶出了,现在他就只有一个儿子了,就是神应许给他的以撒。
创世记 22-1 这些事以后,神要试验亚伯拉罕,就呼叫他说:“亚伯拉罕!”他说:“我在这里。
创世记 22-2 神说:“你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往摩利亚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献为燔祭。”
神呼叫亚伯拉罕,让他带着他的儿子,并且强调,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往摩利亚地去,在神所指示的山上把他献为燔祭。其实亚伯拉罕还有别的儿子呢,但在神的话语中,亚伯拉罕只有一个儿子,就是他独生的儿子,以撒。其他的儿子,都不能算是亚伯拉罕的儿子。
然而,在这里,神要让亚伯拉罕献上这个儿子,这个神给他的儿子。神给的,还要收去,这个痛苦,更大于神从来没有给过的痛苦。神给了,再收去,这是更大的痛苦。
列王纪下 4-28 妇人说:“我何尝向我主求过儿子呢?我岂没有说过,不要欺哄我吗?”
在先知以利沙的时期,他应许给一个妇人儿子,但后来,这个儿子生病快死了。然后那妇人就来找以利沙,说:我何尝向我主求过儿子呢?我岂没有说过,不要欺哄我吗?
神如果不给,那也还行。但如果给了再收去,就是令人更加痛苦的了。因此那妇人说:我何尝向我主求过儿子呢。没有求过,非要给,给了再收去,这简直是欺哄人了。但以利沙并不愿意欺哄人,因此又向神祈求,复活了那个妇人的儿子。
给了再收去,比没有给过的痛苦更加的大。神给了亚伯拉罕独生的儿子以撒,但神又要收去这个儿子,并且,是让亚伯拉罕主动的献上。这份痛苦,还不如不给他儿子更好受呢。
但亚伯拉罕对神的敬畏,超越了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感情算什么呢,亚伯拉罕对神的敬畏,无视了自己的感情。在亚伯拉罕的眼中,他连自己都无视了,他狠心的对待自己,无情的对待自己,只为敬畏神的话语。
创世纪 22-3 亚伯拉罕清早起来,备上驴,带着两个仆人和他儿子以撒,也劈好了燔祭的柴,就起身往神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了。
创世纪 22-4 到了第三日,亚伯拉罕举目远远地看见那地方。
亚伯拉罕清早起来,无视了自己的感情,遵行着神的旨意,就带着儿子出发了。到了第三日,亚伯拉罕去到了神所指示的那山上,准备把儿子献为燔祭。惟独遵行神旨意的人,永远常存。亚伯拉罕实实在在的遵行了神的旨意,甚至,无视了自己的感情。在献祭他的儿子之前,亚伯拉罕首先献祭了自己的心灵。
以撒在这里表现的很单纯,傻傻的问,“父亲哪,请看,火与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里呢?”亚伯拉罕的回答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简短的话,亚伯拉罕说:“我儿,神必自己预备作燔祭的羊羔。”于是二人同行。直到神所指示的地方。
神自己预备作燔祭的羊羔。神要让亚伯拉罕献上儿子为燔祭,这儿子,正是神所预备给亚伯拉罕的。亚伯拉罕尊敬了耶和华,神所赐给他的,他并没有觉得是自己的,仍然,是神的。
以撒是怎么得来的,亚伯拉罕比我们都更加清楚,那正是神所应许的儿子,是神的,是神自己预备的。那不是亚伯拉罕所预备的,却是神自己预备的。亚伯拉罕要献上的,是神自己预备的以撒。亚伯拉罕在神面前,敬畏了神。
亚伯拉罕献上以撒,首先是对神的敬畏。耶和华所赐予的,耶和华当然也可以收取。并且,这是对神的相信。在他没有以撒的时候,神应许他以撒作为后裔,就算献上了,神也完全可以再赐给他以撒。在那个时候,他以为,他献上以撒之后,神还能让以撒活过来。他相信神有叫人复活的能力。
希伯来书 11-19 他以为神还能叫人从死里复活,他也仿佛从死中得回他的儿子来。
他是这样的以为的,也正因为他相信神有使人复活的能力,他才能献上以撒。就像他之前敢于离开故乡去过飘流的生活一样,正是因为有着将来的应许的产业,所以,他才敢于撇下故乡的一切。
如果我们不相信撇下后会得着,我们就不可能撇下。亚伯拉罕相信他撇下后能得着,所以,他敢于撇下。亚伯拉罕相信了神。
亚伯拉罕献祭的事情在进行着,亚伯拉罕把他的儿子以撒捆绑了,放在坛的柴上,准备要杀。然后等着神使以撒复活。但天使没有许可他。神没有这样大费一番周折。到这里,就能看到亚伯拉罕心中对神的态度了。够了。
亚伯拉罕献祭以撒之前,首先,献祭了自己的感情,并且,献祭了自己的亲情。他献祭的,不仅是自己的感情,也是撒拉的感情。神给予之后,神再收取,亚伯拉罕能接受。但一般来说,女人的感情更加丰富一些。因此,也会因为失去而更加痛苦。亚伯拉罕献祭的事情给亚伯拉罕的家里带来的影响,我们并不能具体的得知,但我们还是能大概的知道一点点的。就是,撒拉和亚伯拉罕分开住了,并且,以撒在撒拉死后就没了安慰,直到得到利百加的时候。亚伯拉罕并不能成为以撒的安慰。他太无情了。
创世记 22-19 于是亚伯拉罕回到他仆人那里,他们一同起身往别是巴去,亚伯拉罕就住在别是巴。
在献祭的事情之后,亚伯拉罕所住的地方,是别是巴。但撒拉,却住在另一个地方,并且死在了那个地方。
创世记 23-2 撒拉死在迦南地的基列亚巴,就是希伯仑,亚伯拉罕为她哀恸哭号。
在撒拉死后,就没有能安慰以撒的人了。以撒并没有从亚伯拉罕那里得到安慰,直到,他得到利百加的时候,才得了安慰。
创世记 24-67 以撒便领利百加进了他母亲撒拉的帐棚,娶了她为妻,并且爱她。以撒自从他母亲不在了,这才得了安慰。
这几节经文给我们稍微的展示了一下他们的家庭矛盾,以及以撒的内心世界的状态。在这事件中,亚伯拉罕表现的相当无情,并且,没有能够成为以撒的安慰。亚伯拉罕或许并不需要人来安慰,在漂流的生活中,他的心早已坚定。但以撒并没有那样的成熟,稚嫩的以撒,暂时还没有亚伯拉罕那么坚强。直到他逐渐成长,成为刚强。
希伯来书 5-7 基督在肉体的时候既大声哀哭,流泪祷告,恳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诚蒙了应允。
他在肉体的时候,曾经那么的软弱,大声哀哭,流泪祷告,恳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诚,蒙了应允。
这一段内容是在描述耶稣基督,但用来描述以撒,却也正是恰当。他们的身份正是相同,同样是神所应许的儿子,同样是亚伯拉罕的儿子,也同样,是被献祭的儿子。
被献祭的儿子,大声哀哭,流泪祷告,恳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诚,蒙了应允。神让他免了死亡。那要被献祭的儿子,是亚伯拉罕独生的儿子,是亚伯拉罕的那一个后裔,这指着以撒,但,更是指着耶稣。
耶稣基督,正是那独生的儿子,是神所爱的儿子,是那一个后裔,是使万民大喜,使地上万国都因他得福的那个后裔。那一个后裔。
加拉太书 3-16 所应许的原是向亚伯拉罕和他子孙说的。神并不是说众子孙,指着许多人;乃是说你那一个子孙,指着一个人,就是基督。
那一个儿子,是亚伯拉罕独生的儿子,但更是神独生的儿子。神要亚伯拉罕献上的,正是神所赐给亚伯拉罕的独生的儿子,神的独生的儿子。神献上他的独生的儿子,有着明确的目的,是要叫他的后裔多起来,使地上万国,都因他的那一个后裔得福。他的那一个后裔,一个子孙,指着一个人,就是基督。
那历史的预言预示了真正的实体。神所应许的儿子,要被献上,使万国因他得福。那应许的儿子,万国都必因他得福的那后裔,亚伯拉罕的那一个后裔,正是神的独生的儿子,耶稣基督。他是我们的救主。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