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3.两种食物,两种劳力
引言:
大家好,我们继续我们的救恩的历史,救恩的历史,就是耶稣的历史,耶稣的名,就是耶和华是救恩。他是我们的救恩。
上一次我们讲了巴兰的诗歌与渴望。他题起诗歌,表示了神对以色列的祝福,也表示了自己的渴望。巴兰有着一个美好的渴望,就是义人之死,义人之终。他渴望着一个美好的结局,但他却被摩押王巴勒的金银诱惑了,最终没有得到他渴望的美好的结局。
其实我们中间有很多巴兰这样的人,准确的说,在出发点上,我们都是巴兰这样的人。我们有着和巴兰一样的出发点,有着成为义人的渴望。但,走着走着,我们就走偏了。之所以走偏,就是因为,有人诱惑我们。但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充满着美好的渴望。
面对诱惑,耶稣教导我们,不要面对诱惑。耶稣并没有指望我们能胜过试探,他知道我们的软弱。他教导了我们该怎样祈求,不是祈求胜过诱惑,而是祈求,“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是的,不是祈求遇见了能胜过,而是祈求,不叫我们遇见试探。他成为了软弱的人,他知道了人的软弱。
我们有着和巴兰一样的出发点,但我们中间的很多人,之所以没有能够走到巴兰的终点,不是因为意志力坚定胜过了巴兰所面对的诱惑,而是因为,根本没有那样的诱惑临到我们。
摩押王巴勒的金银赏赐,这个诱惑我们谁能承受得了呢?试着想一下,如果某个省的省长,派手下尊贵的大臣,带着丰厚的赏赐来找我们,我们谁能拒绝?我们之所以能拒绝,是因为,根本没有这样的诱惑临到我们。我们没有什么比巴兰更加值得骄傲的,反而,正是因为我们不如巴兰,所以才能免去许多的诱惑。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求我们脱离凶恶,他要我们祈求的不是胜过,而是,避开,脱离。胜过试探也没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与试探纠缠呢。巴兰遇见了摩押王巴勒的试探,一开始他拒绝了,胜过了,但,有什么好处吗?没有,反而是有了很大的损失。虽然他并没有得到过巴勒的赏赐,但,拒绝了,就等于得到了再失去一样。胜过试探并不能给我们什么好处,反而是产生了巨大的损失感。直面试探,怎么也不是个好主意。耶稣教导我们祈求父神,不叫我们遇见试探。
耶稣是面临过许多的试探的,他成为了像我们一样的人,面临过那些试探,他就知道怎样教导我们祈求。不遇见试探当然更好,但,遇见了,也是没有办法的。耶稣因着试探受了很多的苦难。这些试探并没有给耶稣加添什么,他原来是怎样的丰富,后来还是怎样的丰富,因着这些试探,耶稣受了许多的苦难。但,这些试探也证明了,耶稣受得了这些试探,耶稣是真金。然而就算是真金,被火烧一遍,怎么也不是个舒服的事情。求主叫我们不遇见试探。
耶稣遇见的第一个试探,是食物的试探。耶稣在旷野40天受魔鬼的试探,那些日子没有吃什么,日子满了,他就饿了。耶稣饿了,这时,那试探人的进前来,试探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
面对这个试探,耶稣的回答是引用的申命记8章3节的内容,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申命记 8-3 他苦炼你,任你饥饿,将你和你列祖所不认识的吗哪赐给你吃,使你知道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这句话的背景,是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到了旷野,没有吃的了。没有食物的以色列人,他们忍饥挨饿,生活非常痛苦。他们出了埃及,是顺着耶和华神的带领的。他们顺着耶和华的带领出了埃及,来到了旷野,可是,耶和华却让他们饥饿。这正是耶稣面对试探的背景,耶稣顺着圣灵的带领,圣灵把耶稣领到了旷野,可是,神却任凭耶稣饥饿。耶稣所经历的,正是以色列人所经历的,就是,神带领人来到旷野,却使人饥饿,任凭人饥饿。
饥饿的耶稣与饥饿的以色列人处于同样的场景,但,有个不一样的地方是,以色列人饥饿了真没有办法,没有食物就是没有食物。但耶稣饥饿了却可以作弊,就是,他能把石头变成食物。这是以色列人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然而,耶稣他限制了自己,他也没有这样做。他是自限的神。
撒旦的试探,想要用食物使耶稣屈服,他把“石头变成食物”的选项摆在耶稣面前,耶稣有这个权限,他有这个能力,因为,他是神的儿子。换成我们,我们可能会说,“唉,对啊,我可以把这些石头变成食物嘛,这不就有食物吃了吗是不是”。我们可能还得感谢一下撒旦的提醒呢。但,耶稣不感谢撒旦的提醒,甚至,拒绝了撒旦的建议。他把自己限制到了人的角色,把自己限制在了和以色列人同样的处境之中:没有食物,并且,靠着自己得不到食物的处境。
耶稣拒绝了撒旦的建议,这让他的处境彻底的和以色列人一样了,一样的没有食物,并且,没有办法靠自己弄到食物。他若不这样限制自己,他就没有办法带领我们。因为,我们无法和他走一样的路,我们没有把石头变成食物的能力。他要教导我们怎样在没有食物的环境中生活,他就必须限制自己的能力,限制到和我们一样软弱的程度,只有这样,他的经历对我们来说才有学习的价值,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在我们前面走过的人,才能带领我们。他选择的是如实的走过那些困难,而不是作弊一样的飞过去,因为,我们没有飞的能力,我们只能一步一步的走过那些困难。感谢神,耶稣拒绝了撒旦的作弊建议,他限制了自己,这样,他的经历对我们来说,就有了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1.肉体的食物
耶稣面对没有食物的处境,就像以色列人没有食物的处境一样,他却没有像以色列人一样因为没有食物而抱怨耶和华神,反而,是给出了以色列人四十年在旷野学习得到的答案,就是,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这是以色列人在旷野40年,面对没有食物的处境,他们所学习到的内容。但,以色列人所学习到的,与我们而言,还是有些不太彻底。因为,以色列人他们终究还是有吗哪可以吃的,这样看,不还是靠着食物吗。摩西的律法,终究还是不太完全,虽然告诉了我们答案,却仍然不够完全。
耶稣的到来,完成了摩西的律法。摩西的律法之中,虽然告诉了我们“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着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但还是,给出了吗哪作为解决方案。
而耶稣,他拒绝了任何的解决方案,他完全可以凭着神的话语把石头变成食物,就像吗哪作为神的话语的代表一样,但他拒绝了。他不要任何的妥协,他完全的,单单的,只依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是的,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在耶稣的旷野处境中,没有变成吗哪,也没有把石头变成食物,没有任何的食物,单单的,就是他的话。
耶稣给的答案,是个不妥协的答案。在他的答案中,耶和华的话语本身,不需要变成吗哪,也不需要把石头变成食物,耶和华的话语本身,就足以使他满足了。他在旷野的经历,对我们来说,是有意义的,比以色列人在旷野的经历更有意义,因为,吗哪作为食物终究还是我们无法得到的,以色列人在旷野的经历,终究还是不如耶稣在旷野的经历对我们来说更加有意义。
耶稣在旷野的经历,告诉了我们,耶和华的话语,不需要变出食物,也不需要把什么东西变成食物,而是,其本身,就足以。这对我们来说,才是有意义的,因为,我们没有办法把神的话语变成吗哪,也没有办法用神的话语把石头变成食物,而耶稣,给出了在这种处境之下的答案,就是,不需要变成食物的单纯的神的话语,就足以。这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实实在在的。耶稣对他自己能力的限制,使软弱的我们能从他身上学习到我们可实践的东西。
在耶稣的逻辑里,人活着,与食物是无关的,只与神的话语有关。并且,神的话语不需要变成吗哪,也不需要把石头变成食物,神的话语,其本身,就足够了。
人活着与食物的无关,这个结论是我们也能从实践中得到的。没有食物,人一定会死吗?并不一定。只要满足了身体的能量需求,没有食物人的身体也能活着。没有食物,人不一定会死。同样的,有了食物,人一定能活着吗?答案也是不一定的,甚至,是完全的否定的。如此,我们的结论就出来了,没有食物,人不一定会死,有了食物,人不一定能活,总结就是,食物与我们的死活,完全无关。与我们的死活完全相关的,是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在比喻中,我们常常把耶和华口里所出的话,比喻成我们所吃的食物。其实这是有点轻视了耶和华的话了,因为,他的话语远比我们所吃的食物更加的高级。但也没办法,我们实在找不到更恰当的比喻了,这是我们的局限。在这样的局限中,耶稣给我们做了一点区分,打上了不同的标签,来让我们分辨他们的不同,他们的天壤之别。
约翰福音 6-27 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就是人子要赐给你们的,因为人子是父 神所印证的。
在耶稣的话语中,他把这两种食物作出了区分,一种,是必坏的食物,而另一种,是存到永生的食物。并且,在耶稣的价值观里,前一种必坏的食物,毫无价值,甚至,没有为之劳力的必要。而后一种永生的食物,占据了所有的价值,占据了永远的价值。
2.劳力的方向
我们在世上辛苦劳力,很多时候就只是为了一口食物而已。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就是糊口度日。这正是亚当的命运,神所指定的命运。
创世纪 3-19 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亚当的命运,就是为了糊口,并且,是汗流满面,才得糊口。这就是亚当的命运,一个劳力辛苦,汗流满面的命运。这也是所有在亚当里的人的命运,就是,汗流满面,才得糊口。辛苦劳力,为了必坏的食物。
耶稣的到来,不在亚当的命运之中。他不求糊口,甚至,他不求神的话语变成吗哪或者把石头变成食物,他不求任何必坏的食物,他所求的,就只是,单纯的,神的话语。耶稣基督,他不在亚当的命运之中,他也要把我们从亚当的命运之中拯救出来。
耶稣给我们提到了两种食物,必坏的食物,和永生的食物。与此对应的,是两种劳力的方向,一种是为了必坏的食物劳力,一种是为了永生的食物劳力。
我们从前都是属于亚当的,每天的生活就是为了必坏的食物去劳力,辛苦劳力,为了得到必坏的食物来糊口。但耶稣来了,他要扭转我们的命运,他让我们不要为了必坏的食物劳力,而是要为了永生的食物劳力。汗流满面才得糊口,是神给亚当的惩罚,但在耶稣里,他将他永生的话语作为食物赐给了我们,作为奖赏。我们从前活在亚当的惩罚之中,但如今,我们可以活在耶稣的奖赏之中。
耶稣教导说,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为了必坏的食物劳力,那是神给亚当的惩罚,在亚当里的每一个人,都要接受这样的惩罚。但,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这是神给耶稣的奖赏,在耶稣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得到这样的奖赏。只是,我们如何才算是为永生的食物劳力呢?我们只懂得如何为了必坏的食物劳力,就是辛苦干活,汗流满面,才得糊口。但,什么是为了永生的食物劳力呢?有这问题的,不止是我们,而是,每一个要从亚当里进入到耶稣里的人。
约翰福音 6-28 众人问他说:“我们当行什么,才算作 神的工呢?”
当耶稣教导众人要为了永生的食物劳力的时候,众人敏锐的觉察到了,这是在说要为了神而劳力,要为了神去工作,因为永生的食物只能出于永生的神。他们就问耶稣说,当行什么,才算作神的工呢?
约翰福音 6-29 耶稣回答说:“信 神所差来的,这就是作 神的工。”
耶稣给的答案,让我们感到惊讶,惊讶之余,是困惑。让我们惊讶的是,信,也能成为一种工作吗?信神所差来的,就是作神的工,这如何能成为工作呢?工作不是得劳力干活吗?信却能成为工作。真是让人惊讶。
但惊讶之余,是困惑。信他,就是作神的工了,这也太简单了吧?一下子就能完成了不是吗。这怎么能算是工作呢,顶多算是心里的一个想法,一个信念。
信神所差来的,就是作神的工,这工作,远远不是简单的事情。关于心灵的工作,才是最难做的。亚当的工作是关于土地的,使点力气,出点汗,汗流满面,就能得以糊口了。但,耶稣的工作,是关于我们的心灵的,是关于意念的,是关于想法的,这个工作,往往更加的难。
信的工作,难就难在,不知如何发力。但我们可以从别的信的工作上去类比,来看看,“信”的工作,是如何作的。
比如,人们信玛门神,信他,口里承认一句他信玛门神,就能得到玛门神了吗?这是个笑话我们都能知道。一个人,嘴里再怎么相信玛门神,如果不去为之工作,也是没有意义的,他不可能得到玛门神的认可。那么,人们如何去做“信”玛门神的工作呢?就是谁能给人们玛门神,人们就按着谁的话语去行动,去做事。按照耶稣说话的风格,就是说,“信玛门所差来的,这就是作玛门的工”。
耶稣回答了众人关于神的工作是如何作的,耶稣回答说,信神所差来的,这就是作神的工。我们信神所差来的那一位,那一位告诉了我们一些要做的事情,我们要去按着他的话语去行动,去做事,去实践,那么,这就是信神所差来的。这就是做神的工。这就是为存到永生的食物而劳力。
永生的食物不是神的话语吗?怎么得要去行动去做事才能得到呢?我们读一读不就得到了吗?这话实在太可笑了,就不用说神的话语了,我们随便拿起一本书,比如数学书,里面有些作者要讲的话,有一些公式,有一些法则,我们读一读就能得到了是吗?这是绝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我们早已实践了作者讲的内容。
永生的食物是神的话语,但,我们要想得到这话语,除非我们按着这话语去研究,去行动,去做事,去实践,否则,我们绝不可能得到这话语。就算我们自称为明白,也绝不可能正确的明白。中文有个词叫做知行合一,要有知识,也要有行动,知识指导行动,行动的结果又反过来校正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在不断的知识与行动的并行中,我们才能得到正确的认知。神的话语,永生的食物,如果真的是毫无实践的读一读就能得到了,那得到的就只能是自己曾经实践过的知识,而不是神的知识。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想到信心之父亚伯拉罕,他是活在没有圣经的年代。他的存在,向我们强力的证明了,实践才能真正的明白神的话语,就算,连圣经也没有。
这就像是教人料理的书籍一样,亚伯拉罕没有书,但,他有着充分的实践,得到了永生的食物。而我们,有着书,看看书,就得到了永生的食物了是吗?这是不可能的。再看也不能从书中把食物看出来。有书当然比没有书要好,至少有个参考有个学习的案例,但终究,神的话语,永生的食物,是需要实践才能得到的。
3.最高的价值
无论是要得到必坏的食物,还是要得到永生的食物,都是需要实践的。只看料理的书籍,是无法把食物从书中看出来的,我们需要实践,也就是,按着书中教导的去行动。
然而在耶稣的价值观里,这两种食物,并不是同等的价值。我们或许会觉得,一个是肉体的食物,一个是属灵的食物,一半对一半,价值相当。但耶稣不这样看,在耶稣的价值观里,肉体的食物,毫无价值,甚至没有为之劳力的必要。而永生的食物,有着最高的价值。
约翰福音 6-27 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就是人子要赐给你们的,因为人子是父 神所印证的。”
耶稣告诉我们,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这必坏的食物,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然后,就好了吗?并不是,这是必坏的食物,好不了,我们仍然得重复着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我们归了土。这真是极其的劳苦,重复的劳苦,并且,没有任何剩下的价值。这是神给亚当的惩罚,作为他不听神的话语的咒诅。
在亚当里的每一个人,都同样承受这个惩罚,也同样承担这个咒诅。但,耶稣不在亚当的里面。耶稣是与亚当同级的,他是作为我们的拯救的第二个亚当。
耶稣要拯救我们脱离这个咒诅,就是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的惩罚,这是极其辛苦的。耶稣要拯救我们,他要救我们脱离这种为了必坏的食物的劳力,他要使我们为了永生的食物劳力。这个是没有那么辛苦的,这个担子是轻省的,这个轭是容易的。
并且,这个轻省的,容易的,在耶稣的眼里,反而是最有价值的。永生的食物,有着最高的价值。为此劳力,才是最有意义的。
然而,耶稣的价值观,往往是充满神性的。并且,神性是带着对人性的反对的。耶稣作为神所差来的,我们信他,就能得到永生的食物,就是,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然而,我们看看耶稣,耶稣是带着永生的食物来的,甚至,是作为永生的食物来的,可是,在旷野中,他40天饥饿,没有食物,并且,在他的处境中,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既没有变成吗哪,也没有把石头变成食物,这是我们想要的吗?
我们想要的,究竟是活着呢?还是必坏的食物呢?必坏的食物,能添满我们的必坏的肚腹,但,我们已经论证了,食物与活着,完全无关。我们要的,是活着,还是食物呢?我想,我们要的都是活着,只是,我们以为,食物就代表活着。这是我们的无知。
食物并不能代表活着,没有食物也并不能代表死亡。耶稣已经亲自向我们证明了,他在旷野40天,没有食物,并且,不用他的权力把石头变成食物,向我们证明了,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着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没有食物,耶稣仍然活着。
我们有些人纠结在“不是单靠食物”的“单靠”一词上,意思是说,也得靠耶和华的话,也得靠食物。二者共同起作用,来让我们活着。然而,就算从中文的逻辑上,这样也是说不通的,因为,后面的是说,乃是靠着。是的,否定了前面,而肯定了后面。这首先是在否定“只要有食物就能活”的观念,然后,是肯定了,“靠着耶和华口里的一切话就能活”的观念。“并非只依靠食物人才活着,而是因为依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活,人才活着。”
路加福音 24-39 你们看我的手、我的脚,就知道实在是我了。摸我看看,魂无骨无肉,你们看,我是有的。
耶稣向门徒们复活显现的时候,门徒们以为那是耶稣的灵,中文在这里翻译为了魂,我们稍加注意就可以了。门徒们以为耶稣只是灵活着,但,耶稣告诉他们,灵是无骨无肉的,而耶稣是有的。为了证明,耶稣向他们要吃的。因为,灵是不需要吃东西的,也是不能吃东西的,因为灵无骨无肉,不吃食物。
士师记 13-16 耶和华的使者对玛挪亚说:“你虽然款留我,我却不吃你的食物,你若预备燔祭,就当献与耶和华。”原来玛挪亚不知道他是耶和华的使者。
耶和华的使者去见玛挪亚,玛挪亚以为对方是人,能吃食物的,但,他不吃。玛挪亚的食物最后是怎么处理的呢?火焰中烧掉了。耶和华的使者也就在火焰中升上去了。这是灵,灵是不吃食物的,而肉体,是吃食物的。所以,人活着,到底靠不靠着食物,因为人活着的本质是在于灵,这个问题就等价于,灵活着,靠不靠着食物?答案是明显的,灵活着,并不靠着食物,乃是靠着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创世纪 2-7 耶和华 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
约翰福音 6-63 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
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亚当的尘土的身体,是无益的,叫他活着的,乃是神口里所出的灵,就是,他对我们所说的话,那就是灵,就是生命。
人活着,与食物完全无关。并且,与耶和华神,完全相关。耶稣完全的否定了肉体的价值,对应的,耶稣把灵的价值视为至高。叫人活着的乃是灵。
因着灵是最高的价值,灵所吃的食物,也就是最有价值的食物,为之劳力,是最有价值的事情。耶稣的价值观是完全统一的。
约翰福音 6-27 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就是人子要赐给你们的,因为人子是父 神所印证的。”
耶稣的价值观是统一的,肉体在他眼里,是无益的肉体,肉体的食物,在他的眼里,就是必坏的食物,甚至,是不值得为之劳力的。他教导我们,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他看肉体为无益的,他看必坏的食物是不值得的。
与之对应的,他看灵是唯一的益处,他看永生的食物为最高的价值。他要我们劳力的方向,是那最高的价值,就是,永生的食物。
虽然,耶稣为了我们的缘故,还是选择了拥有着无益的肉体,还是赐给我们必坏的食物,但他愿意我们劳力的对象,是有价值的东西。就是,灵和永生的食物。至于无益的肉体和必坏的食物,这些东西是没有价值的,完全不值得我们在意的,我们只要追求那最有价值的东西,这些一文不值的东西,如果需要,他怎么会不给我们呢。
路加福音 12-31 你们只要求他的国,这些东西就必加给你们了。
他若认为自己的国度是有着最高的价值的,最值得,甚至,是唯一值得追求的,那他就不会让我们追求食物,只会让我们追求他的国度,他会为我们提供那些必须用的食物。他若让我们追求他的国度的同时追求食物,那就说明,他认为,他的国度和食物一个价值,食物和他的国度同样值得追求。如果他让我们单单追求食物,那就说明,他认为,他的国度不如食物有价值,食物才是值得追求的,他的国度则毫无价值不值得追求。
神会怎样看待自己的国度呢?我们又会怎样看待他的国度呢?耶稣让我们只要求他的国,这些东西就必加给我们了。在耶稣的眼里,神的国度,有着最高的价值,并且,是唯一应该追求的。
必坏的食物,无益的肉体,这是没有价值的。而永生的食物,永存的灵,这是有着最高的价值的。我们被造为人,有着肉体,又有着灵,我们在世上被训练,他要的最终目的,是耶稣那样的人,就是,虽然有着肉体又有着灵,但,看肉体为没有价值,看灵为最高的价值。
与此对应的食物,则是,肉体的食物没有价值,灵的食物有着最高的价值。神把我们造为有肉体的人,但他要的目的,却是我们不属于肉体。他把我们造在肉体里面,又要我们不属于肉体。
创世纪 6-3 耶和华说:“人既属乎血气,我的灵就不永远住在他里面,然而他的日子还可到一百二十年。”
有肉体的人成为了属于肉体的人,他就不喜悦。要灭掉人类。他虽然把人造在肉体里面,但他并不喜欢人属于肉体。他把人造在肉体里面,就像他给耶稣预备身体一样,他要的,是耶稣的态度,就是,肉体是无益的,叫人活着的乃是灵。
他把人造在肉体里面,又把肉体造为需要食物的,但他并不喜欢人依靠食物。他把肉体造为需要食物的,他要的,却是耶稣的态度,就是,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着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他造的最初的状态,和他要的最终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地上活着。我们要改变。
以弗所书 4-13 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 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
他造的,是个无知的婴儿,但他要的,是一个成熟的,满有基督长成身量的人。他造的,和他要的,总是这么的不一样。所以,他使我们生活在地上,学习,成长。直到将来那一天,固定下来不再改变,永远的活在天上。
天上没有改变,天上存到永远。我们在天上的永不改变的父神,愿人都尊你为唯一的价值,最高的价值。你是我们最高的价值。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