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耶稣啊的历史

S17.天国,拥有的多?想要的少!

S17.天国,拥有的多?想要的少!

大家好,我们继续我们的救恩的历史,救恩的历史,就是耶稣的历史,耶稣的名,就是耶和华是救恩。他是我们的救恩。
上一次我们讲了“行善与传道”,行善是我们要结出的生命的果子,传道是我们要做的收割的工作,关于收割的工作,最重要的是时候。时候不到,硬收也收不到,反而让自己和对方都难受。我们的名声在社会上变得恶劣,不正是因为我们对收割的贪心吗?按着主的命令,我们不得已的去收割了一波,把成熟的割下来了,然后我们一看,这能收割到很多,于是,天天去收割。剩下的可都是没熟的啊亲爱的兄弟。

我们种庄稼,是知道这一点的,今天我们能去收割,于是我们就知道,得给下一茬庄稼留成熟的时间,然后再去收割。但在收割天国的庄稼的事情上,我们就总觉得能去天天收割。这样倒是有个好处,就是一旦庄稼成熟,就能立刻收割掉,但坏处也是很明显的,庄稼很烦,工人也很累。大家都觉得是自己受了委屈。
工人对收割庄稼的贪心,是因为有工价。儿子是不必对收割庄稼有贪心的,因为所有的庄稼都是父的,父的庄稼被收割掉就行,不管是被谁收割的。但工人之间就会开始竞争,因为谁收到,这工价是谁的,他们就会开始争着去收,不管熟没熟的就硬收。能收到就收到,收不到明天继续去收。但不管怎样吧,主人的庄稼收到就好。至于这些硬收没成熟的庄稼的工人,他们对庄稼没有爱心,他们只想收割对方,赚取工价。毕竟,不是他们自己家的庄稼。但儿子对庄稼则是有怜悯的,因为是自己家的。

神的家,神的国度,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也因此,我们收割的庄稼,都会把他们引入到另一个世界,因为神的家,神的国度,不在这个世界上,神的庄稼,也不会一直在这个世界上。之所以暂时保留在这地上,是为了让我们结出果子来,让这庄稼不至于成为空壳子。收上来的庄稼,有饱满的,还有空壳的。我们在这地上,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填充我们的生命,以善行。
我们说到行善,是说,把自己的多的,分给那些没有的。耶稣则是更彻底的,他要我们把自己的多的,除了自己身上正在穿的一套衣服鞋子,一切所有,都要变卖分给穷人。明天的食物呢?这正是耶稣的目的,让我们连明天的食物也不要储存。他教导的祷告是说,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

出埃及记 16-19 摩西对他们说:“所收的,不许什么人留到早晨。”

吗哪就是这样的一种“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是的,每天只能收当天的份,留到第二天早晨的都是不许可的。这种不许可,是强制性的,因为,留到第二天的,都生虫了,不能吃了。吗哪能留到第二天的情况,只有安息日前的那一天,因为第二天是安息日,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安息日,是神的安息,神安息了,不作工了,于是他们可以自己储存一天的食物。因为神在安息日不作工,神要休息。
神的休息是值得我们思考很多的。因为,他把休息看为是圣的。分别为圣的。必须得休息的。不管世界怎样,他要休息,是得休息的。

马太福音 13-24 耶稣又设个比喻对他们说:“天国好像人撒好种在田里,
马太福音 13-25 及至人睡觉的时候,有仇敌来,将稗子撒在麦子里就走了。

撒种的人,他撒种,然后,就睡觉,等种子长起来。他不知道有敌人要来吗?他知道。但,他要休息。其实他知道敌人要来。

马太福音 13-28 主人说:‘这是仇敌作的。’仆人说:‘你要我们去薅出来吗?’

主人知道他的仇敌会来干这事,但,他要休息。他不着急。他心里自有计划。仆人想要去做什么,但,他有更好的计划。他一点也不着急。他要休息。
在他眼里,休息是圣的,因此,休息就成为了一件神圣的事情。他常常说,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他的休息也是如此,他休息了,他要我们也休息。

诗篇 46-10 你们要休息הַרְפּוּ,要知道我是 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

神看重休息,也因此,创世纪的记录都是说,“有晚上,有早晨”,这是一天,先从休息开始。新的一天,从晚上的休息开始。他看重休息,他自己休息,他要我们也休息,正如他自己圣洁,他要我们也圣洁。在律法中,他极其强调休息,人第七天要休息,土地在第七年也要休息,并且,土地在第七个七年,要大大的休息。土地得连续休两年。并且要归回各人的土地。
他们这样休息רָפָה,他们天天就休息了,他们吃啥啊?他们怎么这么懒呢?是的,外邦人的思维就是我们这样,得要自己勤快才行。不仅我们觉得他们懒,法老王也是这么觉得的。

出埃及记 5-17 但法老说:“你们是懒惰的נִרְפִּים!你们是懒惰的!所以说:‘容我们去祭祀耶和华。’

法老王就觉得,这些人怎么这么懒呢?竟然还想着去祭祀耶和华,怎么这么闲呢?怎么这么没有事儿干呢?天天不干活吗?法老说的对,他们是懒惰的,并且,得再重复一遍,强调一下,他们实在太懒了,实在太懒了。
让我们不得不感慨的是,就是一些懒惰的人,改变了这个世界。在法老的眼里,想要去祭祀耶和华的以色列人是懒惰的,被祭祀的耶和华神又何尝不是懒惰的呢?一个休息的神,配上一群休息的百姓,这是一个懒惰的国度。

法老不愿意让百姓闲着,法老是个勤快的王,至少,是个愿意让百姓更加勤快的王,他就喜欢看着百姓勤快的干活。但以色列百姓是追求休息的,他们不愿意那么勤快,他们觉得,这样勤快,命太苦了。

出埃及记 1-14 使他们因作苦工觉得命苦;无论是和泥,是作砖,是作田间各样的工,在一切的工上都严严地待他们。

法老让百姓干活,严严的待他们,加给他们重担,让他们干一件大活重活,就是建造两座积货城,比东和兰塞。这些活是很累的,法老就是让他们干这些活。他们干的活太累了,他们就觉得命苦。但摩西的到来,让他们命更加苦了,因为摩西让法老觉得百姓还有时间去想着祭祀耶和华,法老觉得百姓还是不够忙,还是太闲了,又给百姓加了点活,以前是给他们草让他们作砖,后来是不给他们草,让他们自己找草,然后还得上交一样数量的砖。这下百姓更忙了,活更多了,更累了。他们命更苦了。但即使是这样,他们在旷野的时候,还是想要回到埃及,埃及命苦啊,作工累啊,不能休息啊,但,他们还是想要回到埃及。一切的原因,在于,埃及的物质丰富。是的,埃及的活多,人勤快,所以,物质丰富。

民数记 16-13 你将我们从流奶与蜜之地领上来,要在旷野杀我们,这岂为小事?你还要自立为王辖管我们吗?

百姓对摩西的抱怨之一,就是摩西把他们从流奶与蜜之地领了出来,虽然摩西口口声声的说着,要把他们领进流奶与蜜之地,但,他们都有眼睛,都看到了,摩西是把他们从流奶与蜜之地领了出来。迦南地是一个见不到影的流奶与蜜之地,但埃及地,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可以看的见摸的着的流奶与蜜之地。不仅流奶与蜜,还有肉和各种的美味。

民数记 11-4 他们中间的闲杂人大起贪欲的心,以色列人又哭号说:“谁给我们肉吃呢?
民数记 11-5 我们记得在埃及的时候,不花钱就吃鱼,也记得有黄瓜、西瓜、韭菜、葱、蒜。

埃及的活累,给法老王打工必须得非常勤快,命很苦,为什么以色列人还是想着回埃及去?因为,埃及的物质丰富,有肉,有鱼,有黄瓜,有西瓜,有韭菜,有葱,有蒜。如果他们曾经在中国打工,那么,还能再加上姜。葱姜蒜,有调料,有配菜,还有肉和鱼。使以色列人想回埃及地去的,就是这些东西。
今天也是一样,使我们一边感慨命苦,一边继续过命苦的生活不愿意离开的,就是这些东西。以色列人是愿意休息,但,他们更愿意吃各种的美味。尤其是,肉。因为有这些东西,就算法老让他们作苦工,就算他们干活辛苦,他们还是愿意,甚至,极其的渴望回到埃及。以色列人被神带出了埃及,是得到了自由了,是不用给法老打工了,但,也得不到给法老打工的时候所得到的那些丰富的物质了。这是好事吗?是天天闲着没事干祭祀耶和华神好呢?还是天天忙着给法老打工得到丰富的物质好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以色列百姓觉得埃及太好了,拿石头打死摩西也要回埃及。只是因为神的保守他们没能把摩西打死而已。

马太福音 7-13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
马太福音 7-14 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耶稣讲到了窄门小路,说找着的人少。我们看以色列百姓的经历,祭祀耶和华,无疑就是这样的一条引到永生的路,并且,是一个小路,窄门,以色列人找着了,他们可以去进这个窄门,走这条小路,去过一个祭祀耶和华神的生活。然而,他们就算是找着了,他们真的找着了吗?他们就算是进去了,他们真的是进去了吗?大多数的他们,死在了路上,倒在了门前,无法进入那应许之地。
神的旨意,成就在我们的心意之上。如果神说一条路小,那么,就算这条路再宽,大多数的人们也会直接忽略掉。这条路的小,是主观上的,这个门的窄,也是心灵上的。人们就算看到,也会忽略,就像看不到一样。找着的人少,这是一个成就在我们的心灵之上的事情。

以色列人被摩西带领着,进到了旷野,在那里,有耶和华神作为君王统治,有以色列百姓作为接受统治的百姓,有神的律法在他们中间,并且,他们有着从神而来的食物,吗哪。天国的所有必须的要素,在旷野的百姓那里,全都具备了。然而,这样的天国,真的是一个路非常小,门非常窄的天国,想要进入的人,非常的少。不用说外人不想进去了,就算是已经进去的人,他们也想退出,想重新回到过去的世界。这个小,这个窄,是心灵上的。
旷野的生活,神统治的天国百姓的生活,也不用担心没有吃的,但,这样的生活,看似谁都能进,看似像一条大路,却是一条极其窄的小路,是一条极其难进入的路。有很多人,想都不会去想进入这样的生活,就算他们看到,他们也看不到。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条找不着的路。看到了,但,根本不会去认为这是天国的路,看到了也找不着。

这一条路,那么的小,物质那么的贫乏,怎么可能是通向天国的路呢?这一个门,那么的窄,装饰的那么的贫穷,怎么可能是进入天国的门呢?于是,很多人看到了,就直接忽略了,然后,继续去寻找他们的天国的门,天国的路。
他们找啊,找啊,找到了这样的一条路,路很宽,人多热闹,交易频繁,物质丰富。他们找啊,找啊,找到了这样的一个门,门很大,进去的人多,装饰着金子银子。他们找到了他们想要的天国,天国嘛,不就是物质丰富的地方吗?难道还能是一个物质缺乏的地方吗?别人都这样走,这不就是正确的道路吗。

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
把物质丰富当成是天国,那就不需要天国了,不需要神了,在这地上就能建立起来了。共产主义的最终理想不就是这样的一个物质丰富的天国吗?物质极其的丰富,于是可以按需分配,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因为物质极其丰富。

现在已经是了。我们的物质已经足够丰富了,只是,为什么仍然没有成就物质丰富的天国?我们拥有的足够多了,为什么还没有像是活在天国一样幸福?物质丰富,绝不是天国的特征,恰恰相反,他是埃及的特征,正是因为埃及的物质丰富,这才使得以色列人就算生活在神的统治之中,也想要回到法老的国度里面。物质丰富,绝不是天国的特点。
我们的物质已经足够丰富了,但,社会之所以仍然很恶劣,是因为,我们的自私与贪心。我们想将一切所有的物质都据为己有,不愿意分给他人任何的一点点,所以,就算物质再丰富,与其他人也毫无关系。有人的狗吃肉吃到撑,有人的儿子连口米饭都吃不上。物质不丰富吗?狗都能吃到肉了,甚至狗粮比人的饭还贵。但,成就了天国了吗?或许成就了一部分人的天国了吧。

路加福音 16-19 “有一个财主,穿着紫色袍和细麻布衣服,天天奢华宴乐。
路加福音 16-20 又有一个讨饭的,名叫拉撒路,浑身生疮,被人放在财主门口,
路加福音 16-21 要得财主桌子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并且狗来舔他的疮。

有人天天奢华宴乐,有人得些他人的零碎充饥。物质难道不丰富吗?不丰富如何能天天奢华宴乐呢。世界的物质已经足够丰富了。但世界却无法成为天国。
对于讨饭的拉撒路来说,这世界肯定不是他的天国,然而,对大财主来说,这世界就是天国了吗?大财主的心态我们不知道,因为他没有记录给我们。然而,我们知道另一位大财主,他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心态,都记录了下来,虽然我们不是大财主无法知道他是不是像活在天国一样,但我们有一位大财主,告诉了我们,他丰富的物质生活,是不是像活在天国一样。

传道书 2-1 我心里说:来吧!我以喜乐试试你,你好享福。谁知,这也是虚空。
传道书 2-2 我指嬉笑说:这是狂妄;论喜乐说:有何功效呢?
传道书 2-3 我心里察究,如何用酒使我肉体舒畅,我心却仍以智慧引导我;又如何持住愚昧,等我看明世人,在天下一生当行何事为美。
传道书 2-4 我为自己动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种葡萄园;
传道书 2-5 修造园囿,在其中栽种各样果木树;
传道书 2-6 挖造水池,用以浇灌嫩小的树木。
传道书 2-7 我买了仆婢,也有生在家中的仆婢;又有许多牛群羊群,胜过以前在耶路撒冷众人所有的。
传道书 2-8 我又为自己积蓄金银和君王的财宝,并各省的财宝;又得唱歌的男女和世人所喜爱的物,并许多的妃嫔。
传道书 2-9 这样,我就日见昌盛,胜过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我的智慧仍然存留。
传道书 2-10 凡我眼所求的,我没有留下不给他的;我心所乐的,我没有禁止不享受的;因我的心为我一切所劳碌的快乐,这就是我从劳碌中所得的份。
传道书 2-11 后来,我察看我手所经营的一切事和我劳碌所成的功,谁知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在日光之下毫无益处。

所罗门作为一个大财主,他所拥有的实在是极其丰富,按着他的话来说,是胜过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他愿意享受什么,就享受什么。他活在了天国不是吗?这不就是我们人所追求的天堂吗?但所罗门得到这一切,他的心是绝望的,他觉得,这些,毫无益处。毫无益处。
物质丰富的世界,即不是一无所有的拉撒路的天国,也不是应有尽有的大财主的天国,因为,物质丰富,根本就与天国,毫无联系。神的国,不在乎物质丰富。

路加福音 12-15 于是对众人说:“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

罗马书 14-17 因为 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

物质丰富,想吃就吃,想喝就好,这些,都与神的国毫无联系。神的国不在乎这些东西。
我们回看我们的标题,天国,拥有的多?还是想要的少?答案是,天国不是拥有的多,而是,想要的少。

耶稣教导众人,要免去一切的贪心,一切的贪心,甚至,包括明天的食物,也不可以贪心。他为什么要我们免去一切的贪心?是因为他不能满足我们,所以如此吗?他不能让我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吗?以色列人在旷野,他们抱怨神,想要回到物质丰富的埃及地去,耶和华神难道不能满足百姓的物质需求吗?不能按着百姓想要的给百姓吗?
我们人说到,你不要要这要那,是因为,我们会因为得不到而痛苦。我们要这要那,却不一定能得到,所以会有痛苦。但耶稣说,你们要免去一切的贪心,难道也是因为,他给不了我们,所以让我们不要去要这些吗?

民数记 11-21 摩西对耶和华说:“这与我同住的百姓,步行的男人有六十万,你还说:‘我要把肉给他们,使他们可以吃一个整月。’
民数记 11-22 难道给他们宰了羊群牛群,或是把海中所有的鱼都聚了来,就够他们吃吗?”
民数记 11-23 耶和华对摩西说:“耶和华的膀臂岂是缩短了吗?现在要看我的话向你应验不应验。”

摩西觉得,神不能按着百姓所要的给予百姓,因为需要的物质实在太多了,耶和华不可能满足这样的物质需求。摩西就论证了一番,怎么也不可能满足百姓的物质需求的。摩西的论证,就像五饼二鱼的神迹中,腓力的话一样,耶稣说要给这些人吃的,腓力说,就是二十两银子的饼,叫他们各人吃一点,也是不够的。摩西在这里也是同样的,就是牛群羊群,或是那附近的海中的鱼都聚来,也不够吃的。因为人实在太多了。
神要我们不要有任何的贪心,我们会觉得,这是因为神不能满足我们所要的,不仅是我们这样觉得,摩西,腓力,都这样认为,认为对方不可能满足这么多人的物质需求。但,神向我们展示了他的能力,他能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完全可以满足,可以满足的够够的。然而,虽然他能满足人的贪心,但他不喜欢人的贪心。非常不喜欢。

民数记 11-32 百姓起来,终日终夜,并次日一整天,捕取鹌鹑,至少的也取了十贺梅珥,为自己摆列在营的四围。
民数记 11-33 肉在他们牙齿之间,尚未嚼烂,耶和华的怒气就向他们发作,用最重的灾殃击杀了他们。
民数记 11-34 那地方便叫作基博罗哈他瓦(就是“贪欲之人的坟墓”),因为他们在那里葬埋那起贪欲之心的人。

耶和华神满足了百姓的贪心,但,他非常不喜欢百姓的贪心,百姓的贪心,使得耶和华发怒,用最重的灾殃击杀了他们,那地方便叫作基博罗哈他瓦(就是“贪欲之人的坟墓”),因为他们在那里葬埋那起贪欲之心的人。
他能满足人的贪欲之心,但,他非常不喜欢人的贪欲之心。他能满足我们所有的欲望,但,他极其厌恶我们的欲望。他为什么这样?他能给予我们想要的一切,为什么不给予我们?因为,拥有的多,绝不是他的国度的特点。反而,他的国度,是一个没有贪心的国度。

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想要拥有的多吗?这样的话,我们也只能回埃及去。因为,神连吃肉的欲望都不喜欢。他能给百姓肉吃,但,他不喜欢百姓想要吃肉。我们想要拥有的多,只有法老能满足我们,给法老打工,当法老的奴隶服侍法老,就能得到丰富的物质。也正因此,以色列人都想要回去服侍法老。
但耶和华神却不像法老一样,法老会给予百姓想要的东西,法老不仅不会想让百姓没有贪心,反而会想让百姓有更多的贪心,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以此奴役百姓。法老奴役百姓,是利用的百姓的贪心。但耶和华神,却不想百姓有任何的贪心,难道,他不想要奴役我们吗?我们有贪心,他才能利用我们的贪心来奴役我们啊,但他却想要我们没有任何的贪心,那他怎么可能奴役我们呢?那他怎么来让我们服侍他呢? 他要的,不是欲望,却是真爱。

神的国度,是一个真爱的国度,而不是一个欲望的国度。利用人的欲望,比如,利用人吃肉的欲望,法老就能以此来奴役以色列百姓,但,耶和华神不喜欢这样。法老的国度是一个充满着欲望的国度,所有的人,都被欲望的锁链捆绑着,不能得以自由。这正是今天的社会的写照,所有的人,都被欲望的锁链捆绑着,想要的太多,环环相扣,把大家都绑定在了一起,谁也别想脱离。
但神的国度,是一个自由的国度。谁也没有欲望,谁也不被捆绑,大家都有自由。物质上是挺贫乏的,但,所罗门说,箴言 17-1 设筵满屋,大家相争,不如有块干饼,大家相安。

所罗门虽然拥有一切,却早已明白天国并不在于拥有的多。所罗门说话多么像保罗说话啊,保罗说,罗马书 14-17 因为 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
而所罗门说,箴言 17-1 设筵满屋,大家相争,不如有块干饼,大家相安。 虽然形式不同,灵却只有一个,就是,和平喜乐,胜于吃喝。

神的国度,不是一个吃喝的国度,却是一个和平喜乐的国度。以色列人在旷野,就是这样的生活,吃喝的都不怎么样,和埃及是没法相比的,但,他们不再受压迫了,他们从法老的奴役中得到了自由。然而可惜的是,他们没有从自己的欲望中得到自由,他们没有和平喜乐。他们虽然吃喝的不怎么样了,但,他们想要吃喝的好,想要肉,和各种的菜。
神的国度,只适合神的人。天国,只适合属天的百姓。不然,进去了也是受罪。神的国度不在乎吃喝,那些在乎吃喝的人,进去了,可不就得受罪吗。进去了也想要退出,想要打死那个坑他们进去的人。神的国度,路小,门窄,限制在我们的心灵之上。这小路,这窄门,只有放下一切贪心的人,才能得以进去。

神是仁慈的。他所造的,万物各有自己适应的环境。他们乐意在其中生活。
无底坑,这正是贪欲之心的写照。那些进入无底坑的人,他们有着无尽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他们的心永远无法到底,然而这正是他们所愿意的,他们所追求的。硫磺火湖,这不正是欲望饥渴之人的写照吗?中文有个词叫做欲火焚身,被这火焰折磨,却正是他们所追求的,他们所愿意的。神是仁慈的,他造万人,各有自己适应的环境,他们乐意在其中生活。

有时候,我们去传道,好像是在救人一样,但其实,在对方的角度,我们是在害他们。他们根本就不喜欢神,不喜欢神的国,传道给他们,他们别说骂我们了,不拿石头打死我们,就算是仁慈的了。以色列人要拿石头打死摩西的场景,我们需要记得。

出埃及记 17-3 百姓在那里甚渴,要喝水,就向摩西发怨言,说:“你为什么将我们从埃及领出来,使我们和我们的儿女并牲畜都渴死呢?”
出埃及记 17-4 摩西就呼求耶和华说:“我向这百姓怎样行呢?他们几乎要拿石头打死我。”

百姓要这要那,百姓要满足自己的各样的欲望,摩西不能给予他们,他们就抱怨摩西,并且,当他们实在是太想要了,甚至要拿石头打死摩西。摩西是把这些人拯救出了埃及地吗?这些人可不这么看,在这些人看来,摩西是把他们坑了,把他们骗出了流奶与蜜之地,把他们害惨了。而且确实,最后他们确实的是死在了旷野,不得进入应许之地。对不配进入应许之地的人来说,摩西把他们带出了埃及,他们又不得进入应许之地,摩西确实是坑了他们。

民数记 14-29 你们的尸首必倒在这旷野,并且你们中间凡被数点、从二十岁以外向我发怨言的,
民数记 14-30 必不得进我起誓应许叫你们住的那地;惟有耶孚尼的儿子迦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才能进去。
民数记 14-31 但你们的妇人孩子,就是你们所说要被掳掠的,我必把他们领进去,他们就得知你们所厌弃的那地。
民数记 14-32 至于你们,你们的尸首必倒在这旷野。

对于充满贪欲的人来说,让他们进入神的国度,那就是在把他们引向痛苦的地狱。因为,天国是一个休息的国度,是一个安息的国度,却不是一个满足欲望的国度。
耶稣让我们免去一切的贪心,保罗告诉我们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因此,对于那些以贪心的满足为喜乐,以吃喝为享受的人来说,神的国,门实在太窄了,路实在太小了,那不是他的人生大道。

传福音被厌恶的原因,就是在此。我们认为,我们是在传福音,是在把对方的灵魂,从贪欲的地狱里,拯救到免去贪心的神的国度里,但在对方看来,这简直是在坑他,坑他还装的为他好的样子,让他实在厌恶,让他不得不骂人。
神的国度,只适合神的人。无论是彼得,还是保罗,他们在传道之后,总结的话就是,凡预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不信的人,也是预定要跌倒的。传过一遍,把预定得永生的人收割了之后,再去收割,剩下的,麦子就几乎没有了。传福音不是一个把不信的人改变成信的人的过程,而是一个,收割那些本来就要信的人的过程。也因此,传福音会有一个大丰收的阶段,信的非常多。但过了这一茬之后,信的人都信了,剩下的,几乎都是不信的人了。保罗有一个志向,是说,

罗马书 15-20 我立了志向,不在基督的名被称过的地方传福音,免得建造在别人的根基上。

保罗的志向好,至少,能为基督教保留一个好的名声,免得招人嫌弃的太严重。其实保罗能这样做,不怕有什么损失,是因为他非常坚信,预定信的人听到就会信了。所以,基督的名被称过的地方,他不去传福音,也不担心有什么损失。

天国是一个预定信的人才能进入的国度。那些人,必然是愿意免去一切的贪心的。耶稣的教导,有些人听了会嘲笑,有些人则会信以为真。听了他的话信以为真的人,就是适合进入他的国度的人。而那些嘲笑他的教导的人,他连耶稣的教导都嘲笑,要是进入耶稣的国度,给耶稣当百姓,那不得痛苦的要死。
耶稣要我们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神的国不是在于拥有的多,而是在于其国民想要的少。因为想要的少,就算只有两件衣裳,都能分一件给那没有衣裳的。因为想要的少,就算只有两份食物,也能分一份给那没有食物的。这,才是神的国度。

看哪,通向永生的门是那么的窄,路是那么的小,找着的人,是那么的少。天国,不是拥有的多,而是,想要的少。是的,天国想要的,也不多。找着的人少,天国也乐于如此。因为天国,想要的少。

约翰福音 6-66 从此,他门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他同行。

有很多人愿意当耶稣的门徒,愿意跟随他,他若是想要的多,他完全可以说些好听话留下那些人,但,他偏偏不这样,甚至,反着来,说些难听的话,使得他的门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他同行。那么多人愿意跟随,他想要的,却是少的。

士师记 7-4 耶和华对基甸说:“人还是过多。你要带他们下到水旁,我好在那里为你试试他们。我指点谁说:‘这人可以同你去。’他就可以同你去;我指点谁说:‘这人不可同你去。’他就不可同你去。”

基甸要召兵打仗的时候,第一次是3万2千人,耶和华看着,人太多了。不行。就筛选掉了一批人,直接筛选掉了2/3, 2万2千人都回去了,只剩下一万。但仍然,神看着,还是太多了,他又进行了一次筛选,这下就只剩下300人了。
按我们人来看,当然是人越多越好,但神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人多了,他不仅不看为好,反而,要给刻意的为难下,就是要少数的人。

约翰福音 6-65 耶稣又说:“所以我对你们说过,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赐,没有人能到我这里来。”

我们看着基甸,看着耶稣,可能会以为,我们想到他那里,就能到他那里。因为他缺人啊,多个人,他怎么可能拒绝。但事实上却是,若不是神的拣选,就算人到了他那里,也不能到他那里。只有神所恩赐的人,才能真正的到他那里去。
看着像是谁都能进的小路窄门,其实从设计上,就已经决定了,他只是为少数人而设计的。看着好像谁都能进,但,他会让大多数人在主观上拒绝进入。并且,主观上愿意进入的人数,他还是嫌多,仍然用苛刻的条件,拒绝掉少数人中的多数。他留下的,是少数中的少数,就这,也还是他的恩赐才得以进入的。

若不然,没有人能到他那里去。是的,若不是神的恩赐,没有人能到他那里去。若不是他把我们造为他国度的百姓,我们是不可能进入他的国度的,从主观上就不会喜欢。我们本都是一样的尘土,他却把我们造为适合他国度的百姓,这是他对我们的恩赐。因着他把我们造为他国度的百姓,我们才得以适合他的国度,才得以愿意进入他的国度。我们的意愿,也是他的恩赐。
在一切被造之中,他恩待了我们,将他的恩赐,单单的赐给了我们。我们无话可说,只能将一切的荣耀归于他。他是,是他。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