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9.跑路的利未人
引言:
大家平安,我们继续我们的救恩的历史,救恩的历史,就是耶稣的历史,耶稣的名,就是耶和华是救恩。他是我们的救恩。
上一次我们讲了“信仰的内在与外在”,信仰的外在有很多种表现,比如在阿摩司书中告诉我们的,有节期,有严肃会,有燔祭,有素祭,有平安祭,有歌唱的声音,有弹琴的响声。这些都是信仰的外在表现。就人所能看见的说,这可以说是信仰的全部内容了。但,耶和华一个也不看。这些外在的,我们能看到的所有的外在的信仰表现,耶和华一个也不看。他只看我们的内心。如果我们有了大卫的内心,那么,再加一点外在的仪式,就非常好了。但如果没有大卫的内心,外在的仪式反而让耶和华厌烦。只是,这样否定别人信仰的话,除了先知之外,谁敢说呢。。。我也常常觉得很多人歌唱赞美的声音很吵人,觉得他们的聚会很厌烦,但我一句话都不敢说。
我就算觉得他们歌唱赞美的声音很吵人,觉得他们的聚会很厌烦,我也不敢说。毕竟,他们有他们的宗教,他们有他们的信仰,不需要我多嘴。他们的神很喜欢他们的歌唱赞美,很喜欢他们的聚会,而我的神不喜欢,我的神算什么呢。唉。。。
我们虽然喊着同一位神,但我们的神却完全不一样。他们有着一个名字,有着同一本书,但,除了这些之外,他们完全不一样。他们性格不一样,他们爱好不一样,他们脾气不一样。除了名字和书本之外,我们的神完全不一样。我不知道这能不能称之为同一位神,因为他们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性格与脾气。但根据历史来说,反正犹太人是不承认他们和北国以色列人拜的神是同一位神。虽然,名字都是以色列的神。更何况,北国以色列人还更多。
1.无田地的跑法
到底谁信的神才是真神呢?不说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三位信仰独一的神的宗教所信的神是不是同一位神了,就连基督教内部的很多教派,他们所信的神是不是同一位神,我们也不得而知。我们都以为我们所信的神是真神。这是很理所当然的。北国以色列人,他们直到耶稣时期,直到耶稣遇见撒玛利亚妇人和他们对话的时期,他们还是觉得自己的才对。从北国被亚述灭亡的BC722年,一直到耶稣和撒玛利亚妇人对话的AD30年左右,总共有750年左右的时间,他们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在他们眼里,恐怕犹太人拜的才是假的。犹太人说他们拜的是虚无之神,他们还说犹太人拜的是虚无之神呢。
约翰福音 4-19 妇人说:“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
约翰福音 4-20 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礼拜,你们倒说,应当礼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
这个妇人他看出来了,耶稣是个先知。但就算如此,这个妇人他觉得自己错了吗?一点也没有。他可没觉得自己错了。他说:“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礼拜,你们倒说,应当礼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如果从他们分裂的BC931年那时候开始算起,直到耶稣和撒玛利亚妇人对话的AD30年左右,也就是说,这将近960年的期间,他们一直是觉得,犹太人才是拜错了。他们拜的才是对的。
日光之一没有新事。没有人会觉得自己拜错了神。今天也是一样。我觉得我拜的神才是正确的,大家又有谁不是这样呢。北国以色列,从他们分裂的时候开始,一直到耶稣的时代,他们都觉得自己的敬拜才是对的,至于南边的犹太人,他们才是拜错了。当然了,犹太人也一样,认为自己拜的才对,北边的兄弟才是拜错了。耶稣是个犹太人,当然也站在犹太人这边。
约翰福音 4-22 你们所拜的,你们不知道;我们所拜的,我们知道,因为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
耶稣说的话,就像960年前的亚比雅说的话一样,他们都是犹太人,都认为自己拜的才是对的,而北边的兄弟他们拜的不对。
历代志下 13-4 亚比雅站在以法莲山地中的洗玛脸山上,说:“耶罗波安和以色列众人哪,要听我说,
历代志下 13-9 你们不是驱逐耶和华的祭司亚伦的后裔和利未人吗?不是照着外邦人的恶俗为自己立祭司吗?无论何人牵一只公牛犊、七只公绵羊,将自己分别出来,就可作虚无之神的祭司。
历代志下 13-10 至于我们,耶和华是我们的神,我们并没有离弃他。我们有侍奉耶和华的祭司,都是亚伦的后裔,并有利未人各尽其职,
从后来人的角度来看,耶稣和亚比雅为自己这边的宗教辩护,而否认了北国以色列的宗教,在后来人的角度看来,他们和北国的人没啥区别,北边的人也是为自己的宗教辩护,然后认为南国犹大的人拜的是错的。这和我们今天也正是一样,大家都觉得自己才对,而别人,都是错的。
所以我觉得别人不对,是不是可能我自己错了呢?可能是吧。但正常来说,我也是不可能承认的。正如南国犹大和北国以色列都认为自己的对,对方才错了。
北国的人是为何认为自己的对呢?我们看撒玛利亚妇人说的话,他说:约翰福音 4-20 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礼拜,你们倒说,应当礼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
北边的人信仰正确的来源,是传统。从祖宗开始就是这样的,大家都是这样的,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于是,他们就认为,这才是正确的。北边的人信仰正确的理论依据,是他们的先祖,是他们的传统。
南国犹大认为自己的信仰正确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亚比雅说到他们南国的人的信仰正确,其理论依据,是祭司利未人。
历代志下 13-10 至于我们,耶和华是我们的神,我们并没有离弃他。我们有侍奉耶和华的祭司,都是亚伦的后裔,并有利未人各尽其职,
然而,北国不也有祭司吗。你有祭司,我也有祭司,谁没有祭司啊。北国的人也完全可以套用亚比雅的话来回复亚比雅,只是需要修改几个单词而已。比如北国的人可以这样说:“至于我们,耶和华是我们的神,我们并没有离弃他。我们有侍奉耶和华的祭司,都是雅各的后裔,并有以色列人各尽其职,”
只需要修改两个词,北国的人就完全可以套用亚比雅的话来论证自己的信仰。这两个词就是:把亚伦换成雅各,把利未人换成以色列人。这样的论述,完全是事实。有什么不可以的吗。南国有祭司,北国也有祭司。南国祭司是亚伦的后裔,北国祭司是雅各的后裔,南国服侍的人是利未人,北国服侍的人是以色列人。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这完全可以。如果不可以,他们如何能从分裂的时候一直坚持着信仰直到灭亡的时候呢。正是因为完全可以,所以,他们的信仰,从分裂的时候,一直坚持到他们灭亡为止。
反正大家都觉得自己对,没办法。但我们有了先入为主的判断,就是我们认为,南国犹大的信仰才是正确的信仰。虽然我们这个判断不一定对,当然了,从圣经的角度来说肯定对,因为这判断就是圣经提供的,而现在所用的圣经旧约历史,是文士以斯拉选取编辑的。而以斯拉,是个犹太人,南国犹大的人。所以,我们所有的从圣经中得来的判断,都是从犹太人的角度得来的判断,在这个角度之下,犹太人当然认为自己是正确,而北国以色列是错误的。虽然,这并没有什么用。北国以色列依然坚持着他们的信仰直到灭亡。
但我们并没有北国以色列人编辑的圣经,我们只有一本犹太人编辑的圣经,所以,我们只能得到犹太人的角度,只能从犹太人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犹太人的信仰是正确的,而北国以色列的信仰是错误的。我们只能从犹太人的角度,因为,圣经只提供了这一个角度。
从犹太人的角度来论证犹太人的信仰是正确的,而北国以色列的信仰是错误的,其依据,就是亚伦和利未人。大家都有祭司,北国以色列的祭司是雅各的后裔,而南国犹大的祭司是亚伦的后裔。亚伦不也是雅各的后裔吗。大家也都有服侍神的人,北国以色列的服侍神的人是以色列人,而南国犹大的服侍神的人是利未人。利未不也是以色列人吗。就这一点细微的区别而已。因此,犹太人论证他们信仰的正确性,就建立在这一点细微的区别之上,就是建立在亚伦和利未人之上。因为亚伦是利未的族长,我们就合并称之为利未人。南国犹大认为自己的信仰正确,就是因为,他们有利未人。而北国,虽然也有祭司,但,他们都是凡民。
凡民与利未的区别是什么呢?耶稣的门徒和普通的信徒的区别是什么呢?就是有产业与否。
民数记 18-20 耶和华对亚伦说:“你在以色列人的境内不可有产业,在他们中间也不可有份。我就是你的份,是你的产业。”
路加福音 14-33 这样,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南国犹大和北国以色列的信仰不同的论证依据,就是这些。南国犹大认为自己的信仰是对的,因为他们有利未人。利未人从族长到普通利未人都在他们那里,所以,他们认为自己的信仰是正确的。虽然,北国以色列也并不理他们。。。
不管北国以色列理不理他们吧,他们就是这样论证了自己信仰的正确性:因为他们有利未人。而北国,虽然也有祭司,但都是凡民担当这个角色。这就像是彼得的教会和别的教会的区别一样,彼得的教会,都是耶稣的门徒,而别的教会,都只是信耶稣的人。耶稣的门徒和信耶稣的人有什么区别呢?正是利未人和普通以色列人的区别:有没有产业,有没有撇下一切。
耶和华神本来是让利未人散居在全体以色列境内的,也就是说,本来北国也是有利未人的,为什么南国犹大说,他们有利未人呢?北国难道没有吗?很抱歉的是,北国真的没有。他们曾经有过利未人,但,这些利未人都跑路了。都跑到南国犹大去了。
这正是我们标题的来源:跑路的利未人。本来利未人是遍布在以色列境内的,但后来,北国的利未人都跑路了,都跑到南国犹大蹭着住去了,因此,北国就没有了利未人,而南国,可以很坦荡的说自己的信仰是正确的,因为,利未人都在他们那边。只是北国在意吗?他们根本不在意。不就是一些无份无业的人嘛,有什么可珍贵的。巴不得他们赶紧走呢。耶稣的门徒就是这个价值,撇下一切所有,一无所有,谁能稀罕呢,要走赶紧走。
利未人就赶紧的就走了。利索的跑路了。还好,南国犹大愿意接纳他们,利未人还算不太惨。不过我想,如果神要利未人跑路,那就肯定会给利未人预备要跑路的地方。不可能说没有人接纳。南国犹大的接纳,并不是对利未的拯救,反而是,神借着利未对南国犹大的拯救。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确实,这是神对南国犹大的拯救。南国犹大的生命,可比北国以色列的生命长久的多了。
我们还是看看利未人的跑路吧。在旧约中记录的利未人跑路的事情,共记录了两次。这是利未人第一次跑路,原因是,北国以色列人不愿意通过他们祭祀耶和华。
列王纪上 12-31 耶罗波安在邱坛那里建殿,将那不属利未人的凡民立为祭司。
本来以色列人要通过利未人作为祭司来祭祀耶和华的,但耶罗波安却把凡民立为了祭司,让百姓通过这些祭司祭祀神。按理说也没什么的,凡民不就是比利未多了一点产业嘛。但就这一点不同,使得他们通过这些祭司所祭祀的,变成了虚无之神。他们所祭祀的神的性格,能甘心当个第二产业,很明显,这不是犹太人的神的性格。犹太人的神的性格,决不当人的第二产业,第一产业都不行,只当人的唯一的产业。犹太人的神的性格,不容许他的祭司有地上的产业。
所以,南国犹大和北国以色列,虽然都是以色列人,虽然都有祭司,都有宗教,但他们所信的神,性格却不相同。北国以色列的神,能容忍他的祭司拥有产业,而南国犹大的神,不许他的祭司有产业,只准让无份无业的利未人当祭司,他只当利未人的产业。他们所拜的神,虽然叫法都是以色列的神,但性格却不一样。这不是同一位神。在犹太人看来,北国以色列人所拜的,是虚无之神。他们可真敢说。不怕挨打一样。不过,当时他们已经是敌对的关系了,所以也确实不用怕挨打。但不管南国犹大的人怎么说吧,北国以色列人在意吗?他们并不在意。他们如果不在意他们所拜的神的性格,那自然,也就不用在意这位神所定下的祭司是怎样的人了。
利未人只能跑路。这第一次的跑路,是因为他们不被当成祭司,百姓不通过他们来祭祀耶和华,那他们只能跑路。毕竟,他们总得吃饭的。他们又没有产业,只能是吃百姓所献的。而百姓不愿意通过他们来向耶和华献祭,那他们只能跑路。
这第一次的跑路,是在他们没有地的情况下进行的跑路,是整个利未支派的跑路。反正也没有地,他们跑起来是更容易的。他们很容易的就撇下了原有的一切,跑路来到了犹大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可以当祭司来侍奉耶和华神。也算是能得一点吃的。还好犹大的人多,犹大人的地盘大,不然,接纳他们真的是负担太大了。但就算如此,他们也成为了犹大国中的最贫穷的一些人。然而,就在这贫穷中,本来没有地的利未人,竟然得到了地。有地之后,他们的跑路,就不用换地方了,他们可以跑回自己的地去。
2.有田地的跑法
尼希米记 13-10 我见利未人所当得的份,无人供给他们,甚至供职的利未人与歌唱的俱各奔回自己的田地去了。
在南国犹大的人从巴比伦被掳中归回之后,这些利未人,他们竟然有地了。然后,他们仍然得去侍奉神,只能撇下自己的田地不管,去侍奉神去。
就像上一次北国以色列的百姓不愿意通过利未人祭祀耶和华一样,这一次,南国犹大的百姓竟然也不愿意通过利未人祭祀耶和华了。他们不愿意通过给予利未人来向耶和华献上。人总得吃饭啊,利未人又得跑路了。但这次的情况比上次好点,上一次他们是只能跑到别人的地盘,这一次他们自己有了地了,他们都跑路回到了自己的田地去了。这次他们可以说:哼,你不供给我又如何,我自己有。
利未人这次竟然有地了。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是不应该有地的,可是,为什么他们竟然有了地了呢?我们得回到南国犹大被巴比伦掳去的那时候来了解这个事情。
列王纪下 25-11 那时护卫长尼布撒拉旦将城里所剩下的百姓,并已经投降巴比伦王的人,以及大众所剩下的人,都掳去了。
列王纪下 25-12 但护卫长留下些民中最穷的,使他们修理葡萄园,耕种田地。
巴比伦把犹大国掳去的时候,留下了一些民中最贫穷的人,使他们修理葡萄园,耕种田地。犹大国中谁是最贫穷的人呢?是那些本来就无份无业,还跑路来到犹大地寄居的利未人。本来他们是最穷的,都没有田地的。但现在,他们被留下来了,这些田地都给他们管理了。
直到被掳归回的时候,大部分的人归回之后,又从那些最贫穷的人手中夺回了原有的田地。本来利未人就不该有田地的,被夺去也没啥。但在这之中,他们终究还是给利未人留下了一些田地。再加上,被掳的人也并没有全部回来。比如但以理他就没有回来。然后尼希米是犹大地和巴比伦来回跑。回来的人并不多。这也是利未人能够有田地的原因之一。
总之,利未人现在翻身了,有田地了。这一次,百姓们不通过他们献祭给耶和华,他们也不用跑路到异国他乡了。他们自己有地了,百姓们不愿意通过他们来献祭给耶和华,那他们就干脆的又跑路了,这次他们有地了,他们跑回了自己的田地了。这是不应该的。
不应该的意思,不是说他们不应该跑回自己的田地,而是说,他们不应该有自己的田地。因为,他们是利未人。他们不该有自己的地的,他们应该无份无业的。他们跑回了自己的地,这是不应该的。如果他们没有自己的地,或许,他们这次的跑路,就能跑到我们外邦呢是不是,我们就可以通过他们祭祀耶和华了。但因为他们这次有地了,他们的跑路,就跑到了自己的田地里。
3.耶稣教导的跑法
直到,耶稣来了,他们这些有田地的贫穷人啊,都要变卖掉他们所拥有的,成为真正的利未人。不管他原来是不是利未人,他们都要变卖所有的,成为真正的利未人,真正的,无份无业,只以耶和华为产业的人。
路加福音 14-33 这样,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耶稣来了,他作为祭司的国度的大祭司,他要呼召他的众祭司,让大家和他一同,无份无业,单单以耶和华为产业。而那些有了产业的利未人,他们就算在肉体上是利未人,他们也要悔改成为真正的利未人。他们必须悔改,必须无份无业。
使徒行传 4-36 有一个利未人,生在塞浦路斯,名叫约瑟,使徒称他为巴拿巴(“巴拿巴”翻出来就是“劝慰子”)。
使徒行传 4-37 他有田地也卖了,把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
作为利未人,是不应该,不可以有产业的。耶稣来传一个让人撇下所有的道,这不是奇怪的,因为,圣经就是这样记录的。我们或许会很惊讶,竟然真的能有人撇下所有跟随耶稣。但在我愚昧的理解中,我觉得,他们本来就有这个想法。他们有了产业,他们每一次读圣经,良心都要受到鞭打,而耶稣来了,让他们变卖产业跟随他,这不正是对他们的拯救吗。从此,他们可以有底气的读圣经了,因为,他们照着行了。
马可福音 1-22 众人很希奇他的教训,因为他教训他们,正像有权柄的人,不像文士。
那些文士,也多是利未中的一些人,就像文士以斯拉,他就是个祭司利未人。耶稣时代的那些文士为什么教训百姓没有底气?他们凭什么有底气,他们念圣经都得怀疑自己,他们能有什么底气。就像巴拿巴一样,他是个利未人,他每次读圣经,天天都得读着“利未人不可有产业,耶和华是他们的产业”。但他们却有了产业,他们有什么底气教训百姓!
直到,耶稣来了,耶稣教训人可是有着十足的底气的,他教训百姓,正像有权柄的人,不像文士。他来了,他撇下了所有,单单的以耶和华为产业,他教训百姓,有着十足的底气。他让人撇下所有,这不是要坑那些人,而是,要把他们从良心的谴责中拯救出来。不然,他们每次读圣经都得受到良心的谴责。他们怎么可能有底气教训人呢。
耶稣来了,新的利未人正在形成,不是按着血统,而是,按着定义:无份无业,只以耶和华为产业。不然的话,就算肉体上是利未人,也没有底气教训百姓,何必呢。肉体上作为利未人,并没有什么用处。除了读圣经的时候受点良心谴责之外,并没有什么别的用。
但,按着定义,按着神的话语,按着神的灵所成为的利未人,是可以有着十足的底气教训百姓的。他们无份无业,只以耶和华为产业。每次读圣经,都不是对他们的良心的谴责,反而,是鼓励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有着十足的底气教训百姓,正像有权柄的人。
耶稣来了,那新的利未人正在被分别出来,新的,祭司的国度,正在形成。他们无份无业,单单的以耶和华为产业。他们所拜的神,其性格,是独一的,决不当第二。第一也不当,只当独一。
耶稣来了,旧的利未人,也在慢慢的变成新的利未人。他们本来是血统上的利未人,外表上的利未人,但现在,他们是属灵上的利未人了。他们变卖了一切,只以耶和华为产业,成为了真正的,里面的,属灵的,祭司利未人。耶稣来了,从良心的谴责中拯救了他们。
只是,新的利未人,还要不要跑路呢?旧的利未人有过两次跑路,第一次是北国以色列的百姓不以他们为祭司,不通过他们来献给耶和华神的时候,他们集体跑路了,整个支派都跑路了,跑到了南国犹大。然而,后来的后来,南国犹大的百姓也不愿意通过他们来献给耶和华了,他们只能再次跑路,跑回到自己的田地里。他们竟然有自己的田地了这一次。从此,他们的教训,就没有什么权柄了。他们每次读圣经,只能承受良心上的谴责,因为,他们竟然有产业了。
但,耶稣来了。耶和华的救恩,他来了。旧的利未人,也要变成新的利未人。肉体的利未人,也要变成属灵的利未人。他们必须得成为真正的利未人,那按着神的话语,按着神的灵所成为的祭司利未人:无份无业,只以耶和华为产业的人。耶稣来了,他们终于可以把产业都卖掉不要了。他们早就想这样了,谁想天天读圣经受良心的谴责啊,多难受啊,教训百姓都没有底气。耶稣来了,他们得救了。他们从此,可以安心的读圣经了,可以坦荡的,当个真正的利未人了。一个真正的,无份无业,只以耶和华为产业的人。
但这次,他们还会遇到要跑路的事情吗?当然也会。利未人一直都会遇到要跑路的事情,当那地的百姓不愿意接纳他们,不愿意通过他们来认识他们的耶和华神的时候,他们仍然得要跑路。
路加福音 9-3 对他们说:“行路的时候,不要带拐杖和口袋,不要带食物和银子,也不要带两件褂子。
路加福音 9-4 无论进哪一家,就住在那里,也从那里起行。
路加福音 9-5 凡不接待你们的,你们离开那城的时候,要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见证他们的不是。”
那属于耶和华的人,不应该有着任何的别的依靠,不要带拐杖和口袋,不要带食物和银子,也不要带两件褂子。不可带有任何一点点的贪心。只要等候神的供应。通过那些百姓的供应。
但,历史就是现实。历史中,很多百姓不愿意供应他们,现实中也是如此。会有很多百姓不愿意供给他们。怎么办呢?跑路。这是他们所熟悉的应对方法:人们不愿意供给他们的时候,他们就跑路。
耶稣认可了这个方法:跑路。耶稣还指点了该怎样跑路,耶稣教导了一个正确的跑路的方法,说:凡不接待你们的,你们离开那城的时候,要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见证他们的不是。
人不接待的时候,人不愿意供给他们的时候,他们就跑路,并且,离开那城跑路的时候,要把脚上的尘土跺下来,见证他们的不是。他们不愿意接待,那就连他们的尘土也不沾。再见,再也不见。
利未的支派,跑路的支派。他们是一直处于跑路的状态。他们是真正的,寄居在这世界上的人。不是他们不想固定呆在某个地方,而是,人不愿意供给他们的时候,他们就得跑路,换个地方,换一批人。
利未的支派,跑路的支派,但却真的是,神让他们这样跑路的。神定意要让他们寄居在这个世界,居无定所,只能寄居。既然如此,当利未人有什么好处呢?当利未人的好处,就是当利未人的条件:无份无业,单单以耶和华为产业。这算是什么好处呢?然而,除了耶和华,还有什么可算为好处的呢?
诗篇 16-2 我的心哪,你曾对耶和华说:“你是我的主,我的好处不在你以外。”
除了耶和华,还有什么可算为好处的呢。当利未人的条件,其本身,就是当利未人的好处。单单的以耶和华为产业,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好处呢。除了耶和华,还有什么可算得上是好处的呢。耶和华,他是唯一的好处。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