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60.取去一个,撇下一个
大家平安,我们继续我们的救恩的历史,救恩的历史,就是耶稣的历史,耶稣的名就是,耶和华是救恩。他是我们的救恩。
上一次我们讲了神的洁净之法,因为神是灵,所以,他的洁净,也是对我们的灵的洁净。奇妙的是,当我们的灵,当我们的思想,被洁净了之后,我们整个人,从言语,到行为,甚至连我们的生活,都会变得洁净。神对我们的洁净,是对我们的根本上的洁净,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这才是根本。
我们里面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然而,里面的,才是根本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在一般人看来,是不存在的。那些人只相信眼睛能看到的东西,眼睛看不到的,他们就不相信。他们相信的,只是他们的瞎眼。一个瞎子,只相信自己的瞎眼,他看不到的,他就不相信。这可真是无奈的事情。
并且,最可怕的,是他们不瞎,他们能看见。这是最可怕的。可怕到,连耶稣也救不了的。
约翰福音 9-41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若瞎了眼,就没有罪了;但如今你们说‘我们能看见’,所以你们的罪还在。”
耶稣就在他们中间,与他们对话,但,他们的罪,还是在他们身上。这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他们能看见。
一个瞎子,还能看见,这是最可怕的。因为,他绝不会承认自己的瞎眼,绝不能接受别人讲的真话。就连耶稣在他们中间,也没有除去他们的罪。我们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不要自大。能看见的瞎子,谁都拯救不了。因为他根本不需要拯救,他能看见。
我们是需要耶和华的救恩的人,我们或许会觉得,耶和华只拯救我们,是偏心。但其实啊,那些人,他们根本不需要耶和华的救恩。对他们来说,这份拯救,不临到他们,反而才像是拯救。
就像以色列人在埃及地,是耶和华把他们拯救出了埃及地。但埃及人呢?耶和华为什么不把埃及人拯救出埃及地呢?因为那对埃及人来说根本不是拯救。那埃及地就是他们的,他们根本就不需要被拯救出埃及地。反而,让他们留在埃及地,才是对他们的拯救。
我们要离开这个世界,也是如此。神要拯救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去到另一个世界,耶稣的国度在其中的那个世界。但,对于这个世界的居民来说,离开这个世界,是拯救吗?换句话说,撇下这个世界,对他们来说,是拯救吗?很明显,这对他们来说,不仅不是拯救,反而,是祸害。我们以为自己在拯救对方,但其实,在对方眼里,我们是在害对方。他们被造为适合这个世界。就像鱼儿被造为适合水中生活。我们自以为的拯救对方,反而,是害了对方。
埃及人不需要耶和华拯救他们离开埃及地。因为埃及地本来就是他们的,他们就是埃及地的人。但以色列人却需要耶和华拯救他们离开埃及地,因为,埃及地不是他们的,他们在埃及地,是奴隶。对他们来说,那是为奴之家,他们需要拯救。
耶稣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拯救他的百姓。然而,他自己也明说,有些人,根本不需要拯救。
马太福音 9-12 耶稣听见,就说:“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
耶稣是拯救者,是医生,但,康健的人,用不着他。那些能看见的人,不需要耶稣。他们能看见,他们就不需要耶稣。
他都没病,不需要医生。何必去医治他没有的病呢。他都能看见,又不是瞎子,何必去讲他看不见的呢。他们连耶稣都用不着,他们连神的话语都不需要,我们,和我们说的话,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们总以为大家都需要拯救,但其实,埃及人,根本不需要被拯救出埃及地。就像,所多玛的人,根本不需要被拯救出所多玛。我们总是容易自作多情。但耶稣并不是这样。耶稣从来不自作多情。他很明白: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谁用不着他,他心里清清楚楚。他并不自作多情。
挪亚进入方舟,罗得离开所多玛,这样的日子,也被耶稣拿来,作为人子的日子的写照。那些日子怎样,人子来的日子,就是怎样。由此,我们就能知道,人子来的日子,是怎样的了。
路加福音 17-26 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样。
路加福音 17-27 那时候的人又吃又喝,又娶又嫁,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洪水就来,把他们全都灭了。
路加福音 17-28 又好像罗得的日子,人又吃又喝,又买又卖,又耕种又盖造。
路加福音 17-29 到罗得出所多玛的那日,就有火与硫磺从天上降下来,把他们全都灭了。
路加福音 17-30 人子显现的日子也要这样。
路加福音 17-31 当那日,人在房上,器具在屋里,不要下来拿;人在田里,也不要回家。
路加福音 17-32 你们要回想罗得的妻子。
路加福音 17-33 凡想要保全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丧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
路加福音 17-34 我对你们说:当那一夜,两个人在一个床上,要取去一个,撇下一个;
路加福音 17-35 两个女人一同推磨,要取去一个,撇下一个。(有古卷在此有
路加福音 17-36 “两个人在田里,要取去一个,撇下一个。”)”
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样。罗得的日子怎样,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样。这首先代表着,大灾难,毁灭世界的灾难。
因为世界都要毁灭,所以我们不要妄想试图自己保全性命。因为我们根本保全不了自己的性命。凡想要保全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丧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这句话也告诉了我们,面对世界的毁灭,我们该有的态度是什么样的,不是排斥拒绝,而是欢迎接受。就是这样。凡丧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
而保全生命的呢?必丧掉生命吗?不是。耶稣不是这样说的。耶稣说,凡想要保全生命的。也就是说,我们最终丧掉生命的原因,不是因为我们保全了生命,而是因为,我们想要保全生命,于是,就要丧掉生命。这样的丧掉,却无法再得着生命。也就是说,我们最终的结果,是由我们的“想要”,是由我们的“思想”决定的,也就是,由我们的灵,决定的。
我们都会丧掉生命。这是肯定的。因为,想要保全生命的,必丧掉生命,而丧掉生命的呢?当然他也是首先,丧掉了生命。最后起决定作用的,是我们的“想法”,我们的“思想”,都丧掉了生命,但,想要保全生命的,只是丧掉,而没有这个想法,丧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决定我们的最终归宿的,是我们的想法,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灵。
当那一日,必有大灾难。不要想着保全生命,首先这保全不了,其次就是,想要保全生命,这代表着,我们不愿意离开这个世界。当然了,在这二者之中,后者更为重要。因为想要保全生命,就意味着,我们想要留在这个世界。不愿意离开这个世界。
而不愿意离开的,耶稣也取不走。就像康健的人,耶稣也医治不了一样。耶稣绝不自作多情。这,就是后面的内容所告诉我们的,他不自作多情。他只取走那些,愿意离开的。也就是,没有想着保全生命的。那样的人,是愿意离开的。
在那日,在那大灾难的日子,有人想要保全生命,留在这个世界。而有的人,不想着保全生命,他们愿意离开这个世界。甚至,巴不得离开这个世界。
于是,面对这两种人,面对着想要保全生命的人,和不想要保全生命的人;面对着想要留在这个世界的人,和想要离开这个世界的人,他不自作多情,他只取走那愿意离开这个世界的人,带他们离开。
他对我们说:当那一夜,两个人在一个床上,要取去一个,撇下一个;两个女人一同推磨,要取去一个,撇下一个;两个人在田里,要取去一个,撇下一个。
这正是他所告诉的,想要保全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丧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想要保全生命的,耶稣也不好取走他的生命。也就没法取走他的灵魂,带他离开。但反而,想要保全生命的那人,必丧掉生命。这真是太奇妙了。
我们或许曾经以为,那些被撇下的,多么可怜啊。可怜个啥啊。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他根本就不需要拯救,得不着拯救很可怜吗。甚至,他根本就不需要可怜。收收那份自作多情吧。他连耶稣的拯救都不需要,我们的自作多情,又算得了什么呢。
而且,我们说,那些留下的,是被撇下的。但再想想,究竟是谁撇下了谁?是耶稣撇下了他们,还是他们撇下了耶稣?是罗得撇下了所多玛的人,还是所多玛的人撇下了罗得?
答案非常明显,所多玛的人,他们撇下了罗得。虽然是罗得撇下了所多玛的人,虽然是罗得离开了所多玛,但在实际上,是所多玛的人,撇下了罗得。他们不愿意相信罗得,不愿意跟着罗得离开。
耶稣的撇下,也是如此。耶稣撇下的,都是撇下耶稣的。从起初到最终,他没有改变。人怎样对他,他就怎样对人。尊重他的,他必重看。藐视他的,必被轻视。人怎样对他,他就怎样对人。
取去一个,撇下一个。这是他对人的态度。但,人怎样对他,他就怎样对人。于是,我们就能得知,人对他的态度。他对人的态度是取去一个,撇下一个。而人对他的态度,是一个想要保全生命留在这个世界,一个不想着保全生命,想要跟随他离开世界。就是这样。
他取去一个,撇下一个,这是他的态度。我们看到他撇下了人,觉得那人多可怜,但首先,是那人撇下了他,根本不稀罕他。我们看所多玛的人被罗得撇下,多么可怜,而他们怎么看罗得呢?多么可笑。我们还是收收我们的自作多情吧,实在太可笑了。
埃及地的人,根本不需要被拯救离开埃及地。论到埃及地,是说,像耶和华的园子。我们离开埃及地,不也就是去那样的地方吗。而埃及人,他们已经住在那样的地方了。只不过,那样的地方不是我们的,我们在其中,是奴隶,所以我们才想要离开。但那地方是埃及人的。并且,是神给他们的。
神给我们的不是埃及地,所以我们才需要离开。如果神给我们的是埃及地,那么我们就要为此争战,要得到这地。但神并没有把埃及地赐给我们,所以,我们只能离开埃及地。埃及地,是神赐给埃及人的。
取去一个,撇下一个。更准确的说法,应该说:取去一个,留下一个。被留下的人,在我们看来,实在太可怜了。但其实,被留下的人,看那些被取去的人,才是可怜呢。可怜,又可笑。
当那日子,他取去一个,撇下一个。但毁灭的灾难,还没有立刻临到。因为,义人,是提前被取去的。
以赛亚书 57-1 义人死亡,无人放在心上;虔诚人被收去,无人思念。这义人被收去是免了将来的祸患。
这义人被收去,是免了将来的祸患,也就是,提前死掉,免了灾难。
我们或许还记得挪亚的先辈们,尤其是挪亚的父亲拉麦的寿命,极其的短暂。在众人都900多岁的时代里,他只活了700多岁,他的生命,极其短暂。但,他被提前收去,免了将来的洪水审判。我们将来被收去,也是如此。在我们看,是免了将来的祸患,但在世人看,尤其,是在那些留下来的人看来,是可悲,可怜。
这义人被收去,是免了将来的祸患。这祸患即将要来,但,暂时还没来。就像罗得出所多玛一样,他在所多玛人的眼里,成为了笑话,但,祸患,还没有来。直到,又过了一段时间,那祸患,才临到。
他取去一个,撇下一个。看的是我们的思想,愿意不愿意离开。我们若是想要保全生命,留在这个世界,他就不会自作多情取走我们的生命。但,我们若是不想要保全生命,反而是想要离开这个世界,那他就要取走我们,带我们离开。而灾难,并没有立刻临到,我们在他们之中,成为了笑话,正像罗得,在所多玛城里,成为了笑话。
取去一个,撇下一个。这取走,是丧掉生命,但反而,是救活生命。这真是太奇妙了。想要保全生命的,必丧掉生命。但,丧掉生命的,却救活生命。神所做的,实在奇妙。
他取去一个,留下一个。他把以色列人取走离开埃及地,他把埃及人留下留在埃及地。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好的。都是合适的。他并不拒绝我们,也不强迫我们。我们想要离开这个世界,他会带我们离开。我们若想要留在这个世界,他也不会强迫我们离开。
他取去一个,留下一个。他医治一个,放弃一个。但其实,他留下的,他放弃的,都是用不着他,不需要他的。他的放弃,首先,是他的被放弃。
他取去一个,留下一个。换句话说,有一个愿意跟他离开世界的,有一个更愿意留在这个世界的。这不在于真的离开或是不离开,这在于,想要,还是不想要。是的,这在于我们的想法,在于我们的思想,在于我们的灵。
我们都没有人能够自己离开这个世界去到那个世界。我们能做的,也根本不是离开这个世界去到那个世界。而是,想要,还是,不想要。我们只能想一想。
想要保全生命的,必丧掉生命。我们只能想一想,但,也只需要想一想,就足够了。我们想要怎样,就足够了。其实,这反而才是我们的本质。我们的思想,才是我们的本质。
我们很多人也能接受离开这个世界,就是说,不得不离开的时候,才离开这个世界。而在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就只讲这个世界的事情,想要保存生命留在这个世界。
但神看的,恰恰是我们的想法,我们的思想。或者说,我们的心灵。想法,思想,心灵,这都是一回事,就是我们里面的状态,我们里面的样子。他看的,不是我们的外面,而是我们的里面。
我们都在这个世界,这是肯定的。我们也不能靠自己离开,这也是肯定的。我们是尘土而已,尘土能做什么呢。但,我们的本质,却不是尘土,而是,思想。我们怎么想的,我们就是那样的。
他取去一个,撇下一个,不是强迫我们离开的。而是,看我们的想要与否。我们若想要保全生命,留在这个世界,那自然,他就不会自作多情,取走我们的性命。他取去一个,留下一个,愿意留下的,他并不强迫对方离开。
取去一个,留下一个。这,就是他对我们的宽厚的慈爱。因为他甚至,不愿意给那不需要他的人带来麻烦。不需要他的人,他就不打扰对方,这是他的宽厚的慈爱。
我们往往喜欢自作多情,就像罗得一样,自以为能够拯救别人。但结果,却成为了笑柄。
创世纪 19-14 罗得就出去,告诉娶了他女儿的女婿们(“娶了”或作“将要娶”)说:“你们起来离开这地方,因为耶和华要毁灭这城。”他女婿们却以为他说的是戏言。
戏言,笑话。罗得传达真情,在他们眼里,成为了笑话。罗得可真是自作多情,自以为传达真理,却在他人眼里,成为了笑柄。可笑的罗得。
我们常常也是可笑的。对方没有病,我们想要医治。对方能看见,我们想要引导。对方需要吗?根本不需要。他没有病,他能看见。他根本不需要医治,他根本不需要引导。我们的自作多情,只是笑柄。
我们的主耶稣,他是多么的可爱啊,绝不自作多情。他很明白自己的处境,他说: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他很明白自己的处境。
正是因为他的不自作多情,所以,我们必须要对他有感情。因为他绝不会自作多情。如果我们对他没有感情,不要妄想着他会自作多情,不可能的。
哥林多前书 16-22 若有人不爱主,这人可诅可咒。主必要来。
我们的主,绝不会自作多情,如果我们不爱他,他绝对不会自作多情的喜欢我们。若有人不爱主,这人可诅可咒。我们必须爱他。除非,我们不想要离开这个被咒诅的世界,不想要进入他的国度所在的世界。
我们的主,他必要来。他说他要来,他就必要来。我们渴望我们的主。主必要来。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