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2.刻苦己心,否认自己
大家平安,我们继续我们的救恩的历史,救恩的历史,就是耶稣的历史,耶稣的名就是,耶和华是救恩。他是我们的救恩。
上一次我们讨论了关于罗得的事情,他在书上的记录是说:义人罗得,但在他所寄居的所多玛城里,却是一个笑话罗得。一个来寄居的,还想要管本地人,还想要让本地人听他的话,简直可笑。
罗得虽然一点点的靠近所多玛,直到,住在所多玛,他想要定居在所多玛,但最终,他还是离开了所多玛。与之相反的亚伯拉罕,却没有定居之处,一直在漂流之中。亚伯拉罕的生活,是漂流的生活。这是他自己也承认的。
创世纪 20-13 当神叫我离开父家飘流在外的时候,我对她说:‘我们无论走到什么地方,你可以对人说,他是我的哥哥;这就是你待我的恩典了。’”
神对亚伯拉罕的呼召,是要赐给他产业。但亚伯拉罕是个实在的人,他直白的说,神呼召他,是叫他离开父家,飘流在外。亚伯拉罕的生活,也确实是一个飘流的生活,没有定居之处。
其实神要的人,也就是,那个世界的人,在这个世界,基本上都是过的漂流的生活。
希伯来书 11-38 在旷野、山岭、山洞、地穴飘流无定,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
飘流无定的生活,是不那么舒服的生活。但,那个世界的人,在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应该有定居之处。如果有了呢?就像罗得,罗得不想过飘流的生活了,他不想再飘流无定了,他慢慢的靠近所多玛,直到定居住在所多玛城里。但,他能定居在那里吗?根本不能。他在那里就是一个笑话。
作为那个世界的人,我们在这世界,只能是过一个飘流无定的生活。我们根本不可能定居在这个世界的任何地方,因为我们的身份,不是这个世界的人。我们作为那个世界的人,在这个世界,只能是过一个飘流无定的生活。这也正是我们的信仰先辈们的生活。
飘流无定的生活,是一个不那么舒服的生活,没有定居下来住舒服。但,神就是不喜欢我们在这个世界舒舒服服的。甚至,有时候,他还要刻意的让我们不舒服。
以色列人有一个节日,叫做赎罪日,是每年的七月初十日,在这个赎罪日的时候,耶和华神就要求他的百姓,不能舒服。
利未记 23-26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利未记 23-27 “七月初十是赎罪日,你们要守为圣会,并要刻苦己心,也要将火祭献给耶和华。
利未记 23-28 当这日,什么工都不可作,因为是赎罪日,要在耶和华你们的神面前赎罪。
七月初十是赎罪日,要守为圣会,并且,要刻苦己心。刻苦己心,这不是一句说说而己的话,而是要折磨自己,让自己不舒服。
并且,刻苦己心,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如果不刻苦己心,是要被除灭的。换句话说,在赎罪日,过的太舒服了,是要被除灭的。
利未记 23-29 当这日,凡不刻苦己心的,必从民中剪除。
利未记 23-30 凡这日作什么工的,我必将他从民中除灭。
在这一日,不刻苦己心的,过的太舒服的,要从民中剪除。并且,在这一日,作什么工的,也必从民中除灭。总之,不能过的舒服,也不能作什么工作。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刻苦己心,怎么才是刻苦己心呢?让自己不舒服,直白的说,就是拒绝自己肉体的欲望,因此,禁食,是一个常见的刻苦己心的手段。
以斯拉记 8-21 那时,我在亚哈瓦河边宣告禁食,为要在我们神面前刻苦己心,求他使我们和妇人孩子,并一切所有的,都得平坦的道路。
刻苦己心,在操作上,常常是以禁食作为手段,通过禁食,来折磨自己,让自己别那么舒服。
刻苦己心,是在否定自己的肉体欲望,在赎罪的时候,这是必要的,因为,我们的罪恶,通常都是来自于我们的欲望。准确的说,所有的罪恶,都是源自于我们的欲望。正像我们的始祖亚当,出于吃果子的欲望,犯罪堕落。我们所有的罪恶,其根源,都来自于我们的欲望,我们想要得到什么,于是,犯罪作恶。
刻苦己心,是在否定自己的欲望,这在表现上,其实不是否定自己的欲望,而是,否定自己。因为,我们的欲望,也是自己的。比如说,我的欲望想吃肉,这是我的欲望想吃肉吗?我们通常是说:我想吃肉。是的,否定我们的欲望,其实,是在否定我们自己。
否定我们自己,这是必要的。同时,这也是跟随耶稣的必要条件。
马太福音 16-23 耶稣转过来,对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
马太福音 16-24 于是,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撒但是只体贴人的意思的天使,也就是说,撒但的目的,是要满足我们的欲望,就像他让所多玛的人追求肉体的欲望一样。他就是体贴人的意思的天使,为要满足人的欲望。
巴别城和巴别塔也是人的欲望的一种表现,是人想要强大的力量,而撒但,要满足人的欲望。撒但就是这样,只体贴人的意思的天使。
耶稣斥责了撒但,因为他只体贴人的意思。然后,他又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这所指的,就是我们要舍弃自己,否定自己。撒但是要体贴我们的意思,但我们,反而要否定自己的意思。
我们所有罪恶的根源,都来自于我们的欲望。在跟随耶稣的过程中,我们要舍弃自己,要否认自己。我想吃肉吗?不,我不想。甚至,当我们禁食的时候,我们想吃饭吗?不,我们不想。我们要否认自己。
然而,禁食作为一种常见的刻苦己心的手段,也就是说,禁食作为一种常见的舍己的手段,为什么耶稣的门徒们都不这样做呢?不是得舍己才能跟随耶稣吗?他们为什么不禁食呢?他们为什么不通过这种方法否认自己呢?
因为他们已经通过比禁食更为猛烈的手段来舍去自己了,是的,他们撇下了一切,跟随耶稣。这样撇下一切的舍己,这样撇下一切的对自己的否定,更胜于禁食。
现代社会也常常会有禁食的这个世界的人,他们的手段是禁食,也算是刻苦己心,也算是否认自己。但,他们否认自己吃的欲望的目的,是为了达成自己的另一种欲望,也就是身材更好的欲望。直白的说,性的欲望。他们否认自己吃的欲望,为了达成性的欲望。这种禁食,根本不是刻苦己心,也根本不是否认自己,反而,是为了追求自己更大的欲望。
禁食的目的是否认自己,否认自己的欲望,因此,当我们禁食了,却不完全的否认自己的时候,那禁食,那刻苦己心,就不再被神所看顾。
以赛亚书 58-3 他们说:‘我们禁食,你为何不看见呢?我们刻苦己心,你为何不理会呢?’看哪,你们禁食的日子仍求利益,勒逼人为你们作苦工。
当以赛亚的时期,犹大王国的贫富差距极大,那些富有的人,他们占据了一切所有,他们以房接房,以地接地,以致不留余地。
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一样,我们的信仰,正是出于这群犹太人。以赛亚当然也是一位犹太人。只是,他不是那种追求财富的犹太人而已。反而,他责备那些富人。
作为我们信仰的先辈们,他们在遵守神的话语上,比我们更加的严格。他们禁食,他们刻苦己心,在神面前多么的虔诚啊。但,以赛亚却责备他们。因为,他们舍弃了吃的欲望,却仍然追求利益,他们舍弃了一点小的欲望,却追求更大的欲望。他们真的是,在芝麻大的事情上虔诚,在西瓜大的事情上作恶。
马太福音 23-24 你们这瞎眼领路的,蠓虫你们就滤出来,骆驼你们倒吞下去。
这些虔诚的犹太人,蠓虫就滤出来,骆驼倒吞下去。他们在一些小小的事情上虔诚,却在大大的事情上罪恶。
刻苦己心,禁食是常用的手段之一,但,只是一个小小的事情而已。更大的事情,是要否认自己,放弃自己的欲望。但那大群的犹太人,他们在这小小的事情上刻苦己心,却在更大的事情上追求欲望。
这大群的犹太人说:我们禁食,你为何不看见呢?我们刻苦己心,你为何不理会?但,看哪,他们禁食的日子仍求利益,勒逼人为他们作苦工。他们放弃了一点点食物的欲望,却追求更大的钱财的欲望。他们禁食的日子,仍然追求利益。他们禁食了,也算是刻苦己心,但,他们把蠓虫滤了出来,却把骆驼吞了下去。
而耶稣的门徒们,虽然他们不禁食,虽然他们没有把蠓虫滤出来,但,他们把骆驼滤了出来。虽然他们在小小的食物的事情上显得不如那大群的犹太人虔诚,但,他们完成了那更大的事情,就是,放弃利益。他们撇下了一切的利益,跟随了耶稣。
我们要刻苦己心,否认自己。禁食虽然是一个常见的手段,但却只是蠓虫而已。更大的骆驼,是放弃利益。
但,放弃利益,实在太难了。骆驼比蠓虫大的太多了,放弃利益,也比禁食,难的太多了。中国人有句话叫做: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让人放弃利益,让人主动的断掉财路,这事情,等于让人主动的杀掉父母。毕竟,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大群的犹太人在两难之间,选择了把蠓虫滤出来,把骆驼吞下去。他们在小小的事情上无比虔诚,在更大的事情上却不放弃欲望。
现今的以色列人仍然是这样。他们在小小的事情上显得很虔诚,他们严格遵守安息日,又有禁食,又守各样的节日。但,他们让全世界的人们为他们工作,他们禁食,却仍然追求利益。
时代并没有改变。圣经也不需要改写。在以赛亚的时代,他们禁食,他们刻苦己心,但仍然追求利益,让别人为他们作苦工。直到今天,他们仍然这样,他们禁食,他们刻苦己心,但,仍然追求利益,让别人为他们作苦工。他们仍然是那样,没有改变。
他们追求利益,他们也确实得到了利益。他们成为了最富有的人。他们的财富,见证了他们的罪恶。那一小群犹太人,从摩西的时代开始,就让他们不要积攒金子,到了耶稣的时代,更是让他们直接撇下一切,又对他们大声的呼喊,祸哉,你们这些富足人。但,他们仍然没有任何更改,他们仍然追求利益,直到现在。
这些人说自己刻苦己心,也确实的刻苦己心了,在蠓虫小的事情上刻苦己心了,但在骆驼大的事情上,他们仍然追求利益。他们把蠓虫滤了出来,倒把骆驼吞了下去。
我们要刻苦己心,否认自己。但,当我们在芝麻大的事情上刻苦己心,否认自己,却在西瓜大的事情上仍然追求自己的利益,仍然不愿意舍去自己的时候,那么,这份刻苦己心,就是不被认可的。虽然也确实刻苦己心了,但,神转眼不看。他们刻苦己心,折磨自己,也是徒然。
我们要刻苦己心,否认自己。但首先,要在大的事情上学会否认自己。相比于放弃一天的饮食,放弃一天的利益,这是更大的事情。相比于献上十分之一,怜悯穷人是更大的事情。相比于献上各样的礼物,公义信实,是更大的事情。
然而,更大的,也意味着,更难的。放弃一些小的欲望,这是简单的,但放弃稍微大一点的欲望,这是更难的。犹太人常常是在一些小的事情上虔诚,就满足了自己的宗教之心,觉得行了,安心了。但无论是以赛亚,还是耶稣,都责备他们。
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我们不要在一些小的事情上安心。比如说,我们参加聚会,我们献上十分之一,我们禁食,我们祷告,我们读经,然后,我们觉得自己十分的虔诚。就世人的角度来说,确实足够虔诚了,所有的宗教活动,就是这些,难道还不够虔诚吗?
是的,在一个又一个芝麻大小的事情上,已经足够虔诚了。但,一百个芝麻,都没有一个西瓜大。更大的事情,是公义,是怜悯,是信实。而那最大的事情,是要尽上一切爱神,并要爱邻舍,如同自己。
我们把一个又一个蠓虫滤了出来,觉得自己足够虔诚了,安心了,平安了。但,那平安,是虚假的,是宗教活动所带来的,却不是出于神的。
我们要在更大的事情上虔诚,也是在更难的事情上虔诚。说来容易,但行动起来,却无比的难。
只是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简单的话,那大群的犹太人,为何不这样做呢。他们之所以不能那样做,就是因为,太难了。
那难度有多难呢?有骆驼穿过针的眼那么难。他们把蠓虫滤了出来,把骆驼吞了下去,于是,他们进入神的国的难度,就变成了骆驼穿过针的眼那么难。
路加福音 18-24 耶稣看见他,就说:“有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的难哪!
路加福音 18-25 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
他们在一些小的事情上虔诚无比,但却仍然追求利益。为此,他们吞下了骆驼,得到了金钱。但他们进入天国的难度,也成为了骆驼穿过针的眼。并且,准确一点,是说:比骆驼穿过针的眼还要难。实在太难了。
然而,虽然难,在神,仍然是,凡事都能。换句话说,虽然在神凡事都能,但在我们,却是非常难。我们能仰望的,只有耶和华神。我们的救恩,单单在于他。
耶和华我们神的救恩,我们唯一的拯救,我们等候他。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