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85.担罪而死,担罪而活
平安,我们继续我们的救恩的历史,救恩的历史,就是耶稣的历史,耶稣的名就是,耶和华是救恩。他是我们的救恩。
在上一篇的内容里,我们讨论了一个比较小众的话题,关于神国的祭物,光明的代价的话题。在上一篇的内容中,我们的结论是说,那些要在地狱里被火焚烧的恶人,就是天国的祭物,就是义人的赎价,而这世界的黑暗,就是光明的代价。
恶人成为义人的赎价,是因为,我们的罪恶,转移到了他们的身上。如果没有他们作为恶人,那么很可能,我们就会成为恶人。实实在在的说,就个人而言,如果不是那些欺负我的人折磨我,我会比现在更加罪恶,更加猖狂,更加糟糕一万倍。但因为被人欺负,受人欺压,所以,在神面前还算有点敬畏。
恶人成为义人的赎价,因为义人的罪孽,转移到了恶人的身上。在这个过程中,神使义人成为义人,神使恶人成为恶人,并且,程度更加深。作恶的,必越来越恶。但,让人没想到的是,他们却是那些义人的赎价。
箴言 21-18 恶人作了义人的赎价,奸诈人代替正直人。
这里的赎价一词,在英文的翻译里是 ransom,这个单词,也用在耶稣的身上,耶稣作为我们的赎价,用的也正是这个单词。稍微的让人感到惊讶,恶人作为义人的赎价,竟然用到了赎价这一单词,这明明是用在我们的救主耶稣身上的单词。
但,惊讶归惊讶,在神的话语面前,我们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一切,都要按着神的话语来走,一切,都要按着神的逻辑来进行。为了更加明白恶人作为义人的赎价所代表的含义,我们不得不去查考原文。然后,就让人更加惊讶了。
这里的赎价一词,其原文为:כֹּפֶר,对这个单词进行搜索,就会发现,这个单词,在更多的地方,是被翻译为赎罪。尤其是在利未记中,出现的次数非常之多,因为利未记是关于献祭与洁净的条例的,赎罪一词,或者说,赎价一词,כֹּפֶר,用的非常多。
恶人作了义人的赎价,也可以翻译为:恶人作了义人的赎罪。这真是让人没想到的事情。耶稣是我们的赎价,但没想到,恶人竟然也能成为义人的赎价,这是让人惊讶的事情。然而,在惊讶之中,我们能看到神的话语的统一,因此,虽然惊讶,但,更是喜悦,因为又得知了神的话语的奥秘。
耶稣作为我们的赎价,是担当我们的罪孽,然后,为我们而死,解决了我们的罪。但,在赎罪的献祭中,并不是只有一只替死的羔羊,还有一只羊,担当罪孽,却仍然活着。正如耶稣所告诉我们的,洗过澡的人,还需要洗脚。两种赎罪的方式,是分开进行的,神的话语,是如此的统一。虽然惊讶,但更是喜悦,因为得到了神的话语的奥秘。
我们能看到两种赎罪的进行,一种是洗净全身,另一种,是洗净脚。耶稣担当我们的罪,正是洗净我们的全身。他一次献上,洁净了我们所有的罪。
希伯来书 10-10 我们凭这旨意,靠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他的身体,就得以成圣。
我们成为圣洁,正是因为耶稣一次献上他的身体,在神面前,担当了我们的罪孽,洁净了我们的全身,使我们成为圣洁。
但,我们却没有立刻睡觉。如果他给我们洗了澡之后,我们立刻睡觉,那就行了,也不用洗脚了,因为全身都洗干净了。但,我们没有立刻睡觉,反而,仍然行在这个世界上,于是,又弄脏了脚。但,耶稣只一次献上,按照赎罪羊的说法就是,他献上一次,就死了,就完成担当罪孽的责任了。因为罪的代价就是死,他已经完成工作了。我们行路又犯的罪,这是在代罪羊死后的事情了,代罪羊已经死了,谁来担当这洁净之后,又新产生的罪呢?正是那只活着担罪的羊。这洗脚的小事情,是由那些恶人带着恶意,或者善人带着善意,来进行。虽然我们无法洁净彼此的全人,但我们可以互相洗脚。这样的小事情,是神借着人也可以做的。
我们的标题是在说两种羊,一种羊,担罪而死,另一种羊,担罪而活。罪的工价就是死,因此,就算耶稣担当罪孽,他也要死。耶稣担当了我们的罪孽,就算他是神的儿子,他也要死。担罪的,是要死的。
但,担罪的,还有不死的。没想到吧,竟然还有人担罪不死。其实,亚当差一点就成为担罪不死的人了。只是神阻止了,神不让亚当担罪不死,担罪不死,那就是永远的担当罪孽了。
创世纪 3-22 耶和华神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道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
在亚当犯罪堕落之后,如果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会永远活着。也就是,永远的担罪而活。罪的工价就是死,但如果亚当犯罪又吃生命树的果子,就会永远活着,也就是,他有罪,却还永远活着。于是,这样的人,被称为,永远的死。其实,他们是担罪而活,永永远远。
启示录 20-14 死亡和阴间也被扔在火湖里,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
他们在火湖里,是永远担罪的,是永永远远被焚烧的,因此,这火湖被称为第二次的死。但其实,他们是在里面永永远远的活着的。然而,却是担罪而活。因此,是永永远远的死。
我们的神被称为永活的神,永远活着。但火湖里的百姓,也是永永远远,却是永永远远的死亡。这里的活着与死亡,不是指着他们存在还是不存在,而是,指着罪恶与圣洁。罪恶的永永远远,就是永永远远的死。圣洁的永永远远,就是永永远远的活。
罪的工价就是死。这个事情,在那赎罪的羔羊身上,得以显明。那羔羊担当我们的罪,为我们而死。那担罪而死的羔羊,是归于耶和华的羔羊。
利未记 16-8 为那两只羊拈阄,一阄归与耶和华,一阄归与阿撒泻勒。
利未记 16-9 亚伦要把那拈阄归与耶和华的羊,献为赎罪祭;
担当我们的罪孽的羔羊,按理说,都得死。因为,担当了我们的罪孽。因此,有一只羔羊,是归于耶和华的,要被杀掉献上,作为赎罪祭。
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还有一只羊,担当罪孽,却仍然活着。耶稣作为神的羔羊,是担罪而死,但另外一只羊,却担罪而活。担当罪孽,却仍然能活着。
利未记 16-10 但那拈阄归与阿撒泻勒的羊,要活着安置在耶和华面前,用以赎罪,打发人送到旷野去,归与阿撒泻勒。
那拈阄归于阿撒泻勒的羊,竟然是要活着安置在耶和华面前,然后驱逐。担当罪孽了,就得死了,但那只羊,担当罪孽,却仍然活着。只是,他不能与我们在一起,因为,他担当罪孽竟然还活着,所以,得要放逐到旷野。
担当罪孽而活,并且被放逐,这样的人,我们能想到的第一个,是该隐。该隐正是担当罪孽,然后,还能活着,并且,被放逐的人。恶人作为义人的赎价,该隐正是这样的恶人,这样:担当罪孽,还能活着,并且,被放逐的恶人。
罪的工价就是死。但魔鬼却永永远远的存在着。按照我们的说法,他是永永远远的死。死亡,与永永远远联系在一起,可能让我们感到困惑,但,事实就是这样。
死亡对我们来说,往往代表着:结束,消失,不存在。但,还有另一种被我们称为死亡的状态,是没有新的信息的状态。我们有一个词叫作:死水。死水,不是说不存在的水,而是说,没有新的水进来,于是,就成了死水。
火湖作为第二次的死,其含义,不是不存在,而是,没有新的信息进来。于是,火湖,就成为了一片死火。就像死水一样,是死的。只是,存在着而已。
在之前我们讨论过耶稣作为光所代表的含义。耶稣作为光,不是代表着照亮环境的光,而是代表着,带来信息的光,照亮我们的心灵的光。光所代表的,是信息。而火湖的里面,是永远的黑暗。因为耶稣作为光,要去到另一个世界,而不是这个世界。这个世界,要成为永远的黑暗,永远没有光照进来,永远没有信息流进来。这要成为一片死火。
永永远远的死亡,所代表的含义,就是这样。火湖,就像是一片永永远远的死水一样,永永远远,不会有活水流进来。但,还能存在。这是确实的。永永远远的存在。死水,不是不存在的水。他也像活水一样存在,但,他是死水。
永永远远的死亡,所代表的含义,就是永永远远没有流进来的活水,永永远远没有照进来的光。因此,那是一片永远的死亡。只是,还存在着,这是我们无法否认的。
我们的人生也是这样,如果没有新的信息流进来,那就代表着死了。虽然还存在着,但心灵,已经成为死水一潭,算不得活着。我们需要活水流进来,我们需要光照进来,这代表着的,是我们需要信息,进入我们的心灵,免得我们的心灵成为一潭死水。
但地狱的百姓,他们的人生,再没有任何一丝的活水。他们已经成为一潭死水,永远不流动,永远的死。但,他们还存在着,这是确实的。死水,并不是说不存在的水,只是说,不流动,没有活水的水。仅此而已。
天国需要地狱的存在,正如义人需要恶人的存在。那是祭物,那是代价。正如我们的赎罪,需要那只担罪而死的羊,但,那只担罪而活的羊,也是必要的。
担罪而死的羊,所代表的,正是我们的救主耶稣。他担当我们的罪孽,为我们而死。他是归于耶和华的,担当罪孽,就要死的。但,另一只羊,归于阿撒泻勒的,担当罪孽,却仍然能活着。就像是犯罪之后吃了生命果的亚当一样,有罪了,还能永远活着。于是,这罪孽,永远没有终结。那代表着永远的死亡。
义人犯罪是要受惩罚的。但恶人犯罪,也没有惩罚。甚至,还有奖励。因为神把他们定为了义人的赎价,把义人的罪孽转移到他们的头上,于是,他们犯罪也不害怕。反而,他们生活安逸,财宝增加。
那只拈阄归于耶和华的羔羊,担当罪孽,就要死亡。但那只拈阄归于阿撒泻勒的羊,担当罪孽,却不用死亡。只是放逐而已。
担罪而死的羊,担罪而活的羊,都是需要的。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担当罪孽。但,立场,却完全不一样。
耶稣作为担当罪孽的羔羊,是归于耶和华的,他担当罪孽,就要死亡。而那只归于阿撒泻勒的羊,他担当罪孽,却仍然活着,只是要被放逐而已。罪人作了义人的赎价,就是后一种羊,他们犯罪作恶,仍然活着,并且,活的相当好。因为他们犯罪,就是不用受罚的,他们是担罪而活的人。只是在我们眼里,就算他们永远活着,他们也是永远的死亡。
有一只羊,沾了罪孽,神就要他死亡。但另一只羊,背负罪孽,神仍然不杀掉,只是放逐而已。神偏爱哪只羊呢?看起来,他好像恨那第一只羊,同样担当罪孽,但他要第一只羊死掉。却容许第二只羊活着。看起来,他好像更偏爱第二只羊。
但,献祭的条例,却表明了他的选择。他说那第一只羊,是拈阄归于他的羊。因此,很明显的,他偏爱的,是第一只羊,那只担当罪孽就要死掉的羊。
担罪而死,担罪而活,这是两只羊不同的待遇。也是神所定的待遇。一只羊担当罪孽,就要死掉。另一只羊,担当罪孽,神还让其活着,只是,需要驱逐出去而已。但让我们惊讶的是,耶和华所喜悦的,那归于耶和华的,是第一只担当罪孽,就要死掉的羊。明明他让第二只羊担当罪孽还活着,明明他让恶人作恶还不受惩罚,反而得到奖励,但他喜悦的,却是他所惩治的义人,他喜爱的,却是他所击打的羔羊。
耶和华所爱的,他必管教。明明是他所管教的,但,却是他喜爱的。明明是他不管教的,明明是他不击打的,却是他不喜爱的。蒙他所爱,是个好事情吗?他如果不爱,犯错也不打了,甚至还能奖励。但,如果他爱,那么,犯罪了,他必管教。被他所爱,是件幸福的事情吗?
按照现代的认知来看,被他所爱,就得被他管教,好像不是那么舒服的事情。但,因为他的极大的智慧,所以,就个人而言,这是极其有福的事情。因为他的智慧实在广大,因此,被他管教,是一种荣幸。
他的管教,往往,是通过恶人的折磨。没错,恶人作了义人的赎价,所代表的含义,就是这个意思。恶人作为永远担罪的存在,他们使得义人,更加的完全。
哥林多后书 12-7 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启示甚大,就过于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体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击我,免得我过于自高。
恶人作了义人的赎价,撒但成了完全人的代价。撒但的差役要攻击人,借着恶人,或是借着疾病。但神的目的,是要使人更加完全。而撒但和其差役,要永远担罪。
在撒但攻击约伯的事情中,我们能看的更加清楚,就是,神许可撒但攻击约伯,于是,撒但借着恶人,借着环境,借着疾病,来攻击约伯。但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使约伯更加完全。
约伯记 23-10 然而他知道我所行的路,他试炼我之后,我必如精金。
经受那些折磨之后,更加完全。经过那些试炼之后,必如精金。而其中所使用到的撒但和恶人呢?神要奖励他们,作为他们使约伯变成精金的工价。神奖励了他们什么呢?就是这个世界的财宝。直白的说,就是,他们把约伯的财宝抢了,成了他们的财宝。在这个过程中,约伯成为了精金。而他们得到的财宝,作为他们使约伯成为精金的工价。
如果约伯敢作恶,那一定免不了神的惩罚。但那些恶人作恶,反而得到神的奖励。事情就是这样,一只羊担罪而死,一只羊担罪而活。待遇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
那归于阿撒泻勒的羊,担当罪孽,而不用死亡。他要被活着放逐到旷野去,活着被放逐到无人之地。担当罪孽而不用死亡,这很明显,不是神的羔羊。
利未记 16-9 亚伦要把那拈阄归与耶和华的羊,献为赎罪祭;
利未记 16-10 但那拈阄归与阿撒泻勒的羊,要活着安置在耶和华面前,用以赎罪,打发人送到旷野去,归与阿撒泻勒。
归于耶和华的羊,是要被献为赎罪祭的。但另一只归于阿撒泻勒的羊,担当罪孽,还不用死,只是,要被放逐到旷野去而已。那只羊所担当的罪孽,是在赎罪羊被献上之后。
利未记 16-20 “亚伦为圣所和会幕并坛献完了赎罪祭,就要把那只活着的公山羊奉上。
利未记 16-21 两手按在羊头上,承认以色列人诸般的罪孽、过犯,就是他们一切的罪愆,把这罪都归在羊的头上,藉着所派之人的手,送到旷野去。
利未记 16-22 要把这羊放在旷野,这羊要担当他们一切的罪孽,带到无人之地。
献完了赎罪祭之后,才把那只活着的羊奉上,然后,把罪孽归在那羊的头上,再把那羊放逐到无人之地去。
赎罪祭的羊献上之后,还有一只羊担当罪孽。这是让人感到困惑的事情。赎罪祭的羊已经献上了啊,怎么还要有一只担当罪孽的羊呢?耶稣为我们解释了这个困惑,他把洁净分成了两个步骤进行,一个步骤是洗澡,洗澡当然也包括洗脚,他给洗澡,自然,他也给洗了脚。但还有另一个步骤是单独的洗脚,在行路之后,不必洗澡,只是单独的洗脚。因此,献完了赎罪祭的羊,他们不必要再献一次赎罪祭的羊,而是,需要有另一只羊,担当罪孽而活着,被放逐到无人之地。
有一只羊担罪而死,但还有一只羊,担罪而活。这样看,恶人成了义人的赎价,义人需要感谢恶人吗?
耶稣成了我们的赎价,是我们要感谢的,但,恶人成了义人的赎价,是义人要感谢的吗?义人要感谢,但不是感谢恶人,而是,感谢神。神要管教他所爱的,就以恶人为棍棒,责罚儿女,管教儿女,让儿女知道悔改。但,儿女不要感谢棍棒,只要感谢父神即可。至于棍棒,是要被扔到火里焚烧的。
我们要感谢神,收养我们为儿女,把我们造为义人。其实我们和恶人在本质上没有不同,只是神让我们成为义人,让另外一些人成为恶人,成为义人的赎价。
如果他们不成为恶人,那么,我们就会成为恶人。事情就是这样。总得要有恶人。如果神不把那些人造为恶人,就得把我们造为恶人。总得要有恶人。
总要有恶人,就像,总要有黑暗一样。如果要有光明,就总得有黑暗。如果要有义人,就总得有恶人。
我们也可以责罚彼此,让彼此悔改,作为神的棍棒管教彼此。就像给彼此洗脚一样,帮助彼此更加洁净。但很多时候,这需要恶人才能做成这件事情。被神当作棍棒管教别人,很多时候,得要足够坚硬,得是恶人才行。因此,我们对彼此的劝说,很多时候没有效果。这需要恶人的打击才行。
恶人打击我们,帮助我们更洁净,就像给我们洗了脚一样。但其实,他们根本没有为我们好的心。我们的弟兄偶尔也会打击我们,但,那是真为了我们好。而恶人打击我们,却不是为了我们好。他们是往我们脚上沷水,不怀好意。
但神的意思是好的。不管怎样,神也借着他们,管教了我们,责罚了我们,帮助我们更洁净了。只是他们,确实没有好意。但,神的意思是好的。神让他们不怀好意,也是好意的。神好意的让他们不怀好意,往我们脚上沷水要害我们,但却达成了神洁净我们的好意。
总得要有恶人,这是一个无奈的事实。就像总得要有黑暗一样,这是一个无奈的事实。就算我们再怎么不满,一天的时间当中,总得要有一些时间的黑暗。不满也是没有用的。自从神创造天地以来,一直都是这样。
耶稣在这个世界的时候,也是在这个系统之内活动着。黑暗掌权的时候,他就被欺压了。没办法,总得要有黑暗掌权的时候。
路加福音 22-53 我天天同你们在殿里,你们不下手拿我。现在却是你们的时候,黑暗掌权了。”
光明掌权的时候,有很多。但,总得要有黑暗掌权的时候。没办法,自从神创造天地以来,一直就是这样。
不给黑暗掌权的时候行不行呢?神给他的权柄,我们说不给,我们算得了什么。而且,我们自以为是的要消除黑暗,真的好吗?其实,那样,反而会消灭光明。就像以色列人要除掉异端,结果,却除掉了耶稣一样。
义人与恶人,就像磁铁的两端,极性完全不一样。我们如果想要只保留一端,除掉另一端,那实际上,是生成了新的另一端。我们无法保留磁铁的一端。
义人与恶人,就是这样。我们没有办法在把恶人消灭的同时,保留义人。这是不可能的。甚至,就算是神,他也没有这样做。他做的,虽然是烧灭恶人,但其实,恶人仍然是存在着,在火湖里被焚烧着存在着。
他不是不能消灭恶人,而是,需要恶人存在。神如果不消灭他们,那就是需要他们存在。他们要担罪而活,这正是神需要他们的地方,让他们担罪而活。
担罪而死的,是为了使我们能够得救。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担罪而活的,也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得救。真是没想到,那撒但的存在,也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得救。耶稣是为了让我们得救,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撒但的存在,也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得救。
哥林多前书 5-5 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
要把这样犯罪的人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把人交给撒但,与灵魂的救恩,联系在了一起。真是没想到,撒但,竟然也是为了使我们得救而存在。
那担罪而活的,那归于阿撒泻勒的,那被放逐到无人之地的,竟然,也是为了使我们得救。这实在是让人惊讶的事实。
担罪而死的,是我们需要的。但没想到,那担罪而活的,竟然也是我们需要的。那撒但,竟然也是我们灵魂的救恩所必要的因素。神所做的,实在太奇妙了。
但也能理解,神既然造出了撒但,那就代表着,肯定是需要他。神既然造了出来,就说明有这个必要性。撒但的存在,有他存在的必要性。
归于阿撒泻勒,关于这个单词,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阿撒泻勒,在单词的写法上,类似于:逃跑的羊,这个意思。归于阿撒泻勒,也可以翻译为:作为逃跑的羊。有两只羊,一只羊归于耶和华乖乖的受死,而另一羊,是要作为逃跑的羊,放逐到无人之地。
归于阿撒泻勒这一短语,也可以表达为:和他去地狱吧,这个意思。也就是说,我们的罪,和那只羊去地狱吧。是的,这正是那只羊所表达的含义,我们的罪,和那只羊,一起被放逐到无人之地。让我们的罪,和那只羊,一起去地狱吧。
罪恶不会凭空消失,只能进行转移。我们的罪恶的转移,有一只羊,是担罪而死,而另一只羊,是担罪而活。
利未记 16-21 两手按在羊头上,承认以色列人诸般的罪孽、过犯,就是他们一切的罪愆,把这罪都归在羊的头上,藉着所派之人的手,送到旷野去。
在献祭的条例中,归于耶和华的羊,担当罪孽,就要死。但另一只羊,归于阿撒泻勒的羊,担当罪孽,却活着,放逐到旷野。罪孽不会凭空消失,而是从人的身上,转移到了这两只羊的身上。
而那个归于阿撒泻勒,那个作为逃跑的羊,就意味着,让我们的罪孽,和他去地狱吧。把罪孽转到他的头上,然后,把他放逐到无人之地,就完成了罪孽的转移。
担罪而活的羊,归于阿撒泻勒,作为逃跑的羊,也是必须的。神既然这样规定了,那就是必须的。那只担罪而活的羊,于我们的灵魂的救恩,也是必要的。神既然这样做了,那就肯定是必要的。
但,我们要归于的,是那只归于耶和华的羊。有两只羊,一只归于耶和华,而另一只,归于阿撒泻勒,作为逃跑的羊。虽然这两只羊都需要,在献祭的条例中,这两只羊都是必要的,但,我们要归于那一只,归于耶和华的羊。
利未记 16-8 为那两只羊拈阄,一阄归与耶和华,一阄归与阿撒泻勒。
虽然两只羊都是担罪的,但,只有一只羊是归于耶和华的。因此,我们要归于那只归于耶和华的羊。至于那只逃跑的羊,就让我们的罪和他去地狱去吧。而我们,要归于那只不逃跑的羊,我们要归于那一只,归于耶和华的羊。
以赛亚书 53-7 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或作“他受欺压,却自卑不开口”),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
那只逃跑的羊,那只被放逐的羊,让我们的罪孽和他去地狱吧。但我们,要归于那只顺从的羔羊。他是那样的顺从,甚至,面对死亡,都毫不反抗。他是如此的顺从,他是归于耶和华的,顺从的羔羊。
我们神的羔羊,如此的顺从,面对死亡,也不开口反抗。他不逃跑,不反抗,甚至,不开口。他是那样的顺从,那样的温顺。他,才是那只归于耶和华的羔羊。
约翰福音 1-29 次日,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就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或作“背负”)世人罪孽的。
看哪,神的羔羊,他来到这个世界,他的名字,叫作耶稣。耶稣,神的羔羊,背负世人罪孽的羔羊,他才是那一只,归于耶和华的羔羊。他担当我们的罪而死,为我们牺牲了自己。他并不逃跑,他愿意为了我们牺牲自己,或者说,为了父神的旨意,他愿意牺牲自己。他是那只愿意牺牲的羔羊。
神的羔羊,耶稣基督,他是神所要的羔羊。这其他的一切,都是为了他而存在,就连撒但,也不例外。就连那只逃跑的羊,就连那只被放逐的羊,也是为了这只归于耶和华的羔羊,而存在。因为,他,才是那只归于耶和华的羔羊。
神的羔羊,归于耶和华的羔羊,他是我们当仰望的对象。因为,他是归于耶和华的羔羊。耶和华,是我们的神,耶和华,是一。他,耶和华,唯有他。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