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00.认识,即永生
平安,我们继续我们的救恩的历史,救恩的历史,就是耶稣的历史,耶稣的名就是,耶和华是救恩。他是我们的救恩。
在上一篇的内容中,我们讨论了初代教会的状态,那是一种末代教会的状态,完全不考虑以后,完全不考虑未来。他们选择变卖一切,周济穷人,并且,自己也成为那穷人的一员,需要依靠周济来生活。这,就是变卖一切,凡物公用的初代教会生活。
末世的变卖一切,是因为没有未来了。留着也没有意义。但就末世没有到来,神的祭司也应该变卖一切产业。因为不准他们有产业。
祭司利未人,就是这样的无份无业的一种人。因为耶和华是他们的产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祭司利未人也有了产业了,比如巴拿巴,他是一个利未人,但有了田地了。
使徒行传 4-36 有一个利未人,生在塞浦路斯,名叫约瑟,使徒称他为巴拿巴(“巴拿巴”翻出来就是“劝慰子”)。
使徒行传 4-37 他有田地也卖了,把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
利未人作为祭司的支派,是不应该有产业的。但,巴拿巴作为一个利未人,仍然是有了田地了。怎么办?他们还能是祭司吗?当然不能。然而,耶和华的救恩来了,耶稣来了,让他们变卖一切产业,跟随他。于是,他们就又能成为祭司了。因为他们在这地上无份无业,单单以耶和华作为他们的产业。那位让他们撇下产业跟随的,正是神的大祭司。他要招聚他的众祭司。
祭司利未人,是一个非常残酷的支派。这种残酷,体现在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无情。无份无业,在这个世界一无所有,这其实是对这个世界的无情。也就是,不爱这个世界。不爱这个世界,当然是一种无情。但,正因为他们的无情,他们成为了属于耶和华的人。
约翰一书 2-15 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
不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不爱,这是一种无情,但,正是这样的无情的人,才是属于神的人。
利未人,他们之所以成为祭司的支派,正是因为这样的无情。他们不爱这个世界,体现在,他们不爱这个世界的所有一切。包括,他们的亲人弟兄。
出埃及记 32-26 就站在营门中说:“凡属耶和华的,都要到我这里来!”于是利未的子孙都到他那里聚集。
出埃及记 32-27 他对他们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这样说:‘你们各人把刀挎在腰间,在营中往来,从这门到那门,各人杀他的弟兄与同伴并邻舍。’”
利未人的无情,体现在他们不爱这个世界的事情,他们不爱这个世界的产业,也不爱这个世界的亲人弟兄。凡属耶和华的人,聚集到摩西那里去,于是,摩西就命令他们说:你们各人把刀挎在腰间,在营中往来,从这门到那门,各人杀他的弟兄与同伴并邻舍。
利未人不仅是不爱这个世界,甚至可以问,是恨恶世界。因为,竟然是要各人杀他的弟兄与同伴并邻舍。这实在太无情了,只因为神的命令,就要杀掉他们的亲人弟兄。但,这正是耶稣的门徒所必要的无情。对这个世界的无情,是必要的。他们不能爱这个世界,反而,要恨这个世界。恨这个世界,自然,也恨了这世界上的所有一切。包括,他们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生命。
路加福音 14-26 “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爱我胜过爱”原文作“恨”);
耶稣的门徒,大祭司的门徒们,也就是,跟随大祭司的祭司们,他们需要的无情,是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这就是他们的无情。也正是利未人的无情。
那话语并没有改变过。他要求的祭司,从来都是对这个世界无情的人。也就是,不爱这个世界的人,甚至,是恨这个世界的人。那话语要求的祭司,需要恨这个世界的产业,甚至,恨这个世界的亲人朋友,包括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性命。他们不爱这个世界,甚至,恨这个世界。
申命记 33-8 “论利未说:耶和华啊,你的土明和乌陵都在你的虔诚人那里。你在玛撒曾试验他,在米利巴水与他争论。
申命记 33-9 他论自己的父母说:我未曾看见,他也不承认弟兄,也不认识自己的儿女。这是因利未人遵行你的话,谨守你的约。
利未人要恨这个世界,不仅要恨这个世界的产业,甚至,要恨这个世界的亲人朋友。他们曾经拿刀杀过亲人朋友,而这样的他们,被摩西称为:耶和华的虔诚人。论到利未说:耶和华啊,你的土明和乌陵都在你的虔诚人那里。
利未是那么的无情。他论自己的父母说:我未曾看见,他也不承认弟兄,也不认识自己的儿女。他简直六亲不认,实在无情。为什么?这是因利未人遵行你的话,谨守你的约。
遵行他的话,谨守他的约,就要六亲不认吗?这样无情的人,竟然还能称为耶和华的虔诚人吗?摩西说话太过分了吧。但,并不过分。耶和华的虔诚人,正是这样的人。当那话语成为肉身的时候,仍然是一样的要求,他并没有改变过。他要的虔诚人,他要的门徒,就是那样的无情之人。
路加福音 14-26 “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爱我胜过爱”原文作“恨”);
人要作耶稣的门徒,需要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他们不仅要撇下这世界的一切财产,甚至,要恨恶这世界的一切事情,包括自己的性命。他确实没有改变过。那话语在摩西的时代怎样说话,在耶稣的时代,就照样说话。那话语,并没有改变。
那话语在摩西的时代论到耶和华的祭司们,说他们是耶和华的虔诚人,他们论到自己的父母说:我未曾看见。他们也不承认弟兄,也不认识自己的儿女。他们六亲不认。这是因他们遵行耶和华的话,谨守耶和华的约。是的,当那话语成为肉身到来时,仍然是这样说的。想要成为他的门徒,就是要那样无情。
爱世界的,就没有爱神的心在他里面。就算人又能爱世界,又能爱神,神也不承认那爱。神是嫉妒的。因为神的嫉妒,祭司们对这个世界和其上的一切事情,都十分的无情。他们论到自己的父母说,我未曾看见,他们也不承认弟兄,也不认识自己的儿女。这正是那话语要求的门徒,连自己的亲人都恨恶。
他们是不爱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的一切事情的人。正因为他们的不爱,所以,他们对这个世界,十分的无情。他们的无份无业,正是这样无情的一种表现,他们撇下了他们的产业,他们不要了他们的产业。正像,他们恨恶了他们的亲人。他们对这个世界,和其中的产业,和其中的一切事情,毫无感情。
耶和华的嫉妒,在他们身上,得到显明。耶和华神,那名为嫉妒的神,在他们身上,彰显了自己的权能。那些人,他们没有任何别的,他们只有耶和华。
他们在这地上,没有产业,没有亲人,那么,有什么是他们的呢?耶和华是他们的产业,耶和华是他们的亲人。耶和华,是他们的。
诗篇 27-10 我父母离弃我,耶和华必收留我。
论到他们的父母,他们说未曾看见。怎么可能没看见呢。父母怎么可能离弃他呢。这原因,不是真的没看见,而是在后面告诉我们的,说:这是因利未人遵行你的话,谨守你的约。
当他们遵行耶和华的话,谨守耶和华的约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就离弃了他们。或者说,他们就离弃了父母。但,虽然他们的父母离弃他们,耶和华必收留他们。论到他们的父母,他们说未曾看见。他们也不承认弟兄,也不认识儿女。但,耶和华是他们的亲人。
路加福音 14-26 “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爱我胜过爱”原文作“恨”);
他们恨恶了所有的亲人朋友,甚至,恨恶了自己的性命。但,耶和华是他们的亲人,是他们的朋友,甚至,是他们的性命。
是的,那话语,就是他们的生命。并且,是更丰盛的生命,是永远的生命。他们虽然不认识亲人,但,他们认识那话语。
申命记 33-8 “论利未说:耶和华啊,你的土明和乌陵都在你的虔诚人那里。你在玛撒曾试验他,在米利巴水与他争论。
申命记 33-9 他论自己的父母说:我未曾看见,他也不承认弟兄,也不认识自己的儿女。这是因利未人遵行你的话,谨守你的约。
申命记 33-10 他们要将你的典章教训雅各,将你的律法教训以色列。他们要把香焚在你面前,把全牲的燔祭献在你的坛上。
申命记 33-11 求耶和华降福在他的财物上,悦纳他手里所办的事。那些起来攻击他和恨恶他的人,愿你刺透他们的腰,使他们不得再起来。
论到利未,那是耶和华的虔诚人,他不认识父母,不认识弟兄,不认识儿女。这是因利未人遵行神的话,谨守神的约。而他们所认识的,就是耶和华的典章,耶和华的律法。他们要将耶和华的典章教训雅各,要将耶和华的律法教训以色列。他们,正是耶和华的虔诚人。
这样六亲不认的人,成为了耶和华的虔诚人。这实在是难以想象。正如耶稣对门徒的要求一样,难以想象,那样撇下一切的疯子,竟然是耶稣的门徒。实在不可思议。
他们六亲不认,他们在这个世界,无份无业,无亲无朋,他们的唯一,就是耶和华。耶和华,就是他们的唯一。因此,他们成为了耶和华的虔诚人,成为了耶稣的门徒们。那话语,并没有改变过,他的要求,未曾改变。这再一次的向我们证明着,那话语,确实,就是他。和他一模一样,正是他本体的真相。
耶和华的虔诚人,六亲不认,只认识那典章,只认识那律法。但,真的六亲不认吗?并不是。这里的认识的关系,并不是那种我们所以为的认识的关系,而是,夫妻的关系。
论到耶和华的虔诚人,他们未曾看见父母,他们也不承认弟兄,他们也不认识儿女。怎么可能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论到耶稣的门徒们,他们恨自己的亲人朋友,包括自己的性命。这怎么可能呢。这种恨恶,这种不认识,所代表的含义,是单独的爱,单独的认识。
耶和华的虔诚人,论到他们的父母,他们未曾看见。他们也不承认弟兄,也不认识自己的儿女。这原因,是因为,他们要单单认识神。他们每天的认识,就是耶和华的律法,就是耶和华的典章。他们单单认识耶和华。他们只认识耶和华。
耶稣的门徒们,论到他们的亲人朋友,他们都恨恶。甚至,连他们自己的性命也恨恶。这原因,是因为,他们要单单爱那话语。当那话语呼召他们的时候,他们要撇下一切,包括他们的父母亲人。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他的门徒。
路加福音 9-61 又有一人说:“主,我要跟从你,但容我先去辞别我家里的人。”
路加福音 9-62 耶稣说:“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
当他的呼召的声音临到的时候,连向家人辞别,都是不合适的。为什么呢?因为,耶和华的虔诚人,论到父母,他们未曾看见。他们也不承认弟兄,也不认识自己的儿女。他们哪里有什么家人。当那话语呼召他们的时候,他们不必向任何人辞别,只需要立刻顺从那话语的呼召,跟随那话语离开。
他们不必要辞别家人,因为,他们根本不认识家人。甚至,他们恨恶家人。因此,当那话语呼召他们的时候,他们完全不必要辞别家人,只需要顺从那话语的呼召,离开,就行了。不然的话,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爱这个世界的,不配爱神。
他们六亲不认,并不是真的不认识,认识肯定认识,见过也肯定是见过的,怎么可能未曾看见,怎么可能不认识呢。但,论到认识的关系,这是一种夫妻的关系,一种嫉妒的关系。因此,见过肯定见过,认识肯定认识,但,没看见过,不曾认识。因为,认识的关系,是夫妻的关系,是嫉妒的关系,我们只能认识那独一位神。
认识的关系,是嫉妒的关系。因此,我们不能认识别的,只能单单认识耶和华。因为我们只能单单认识耶和华,所以,面对曾经的亲人朋友,只能说不认识。耶和华要我们单单认识他。这正是他与我们的夫妻的关系,嫉妒的关系。我们只能认识他。
认识的关系,是夫妻之间的嫉妒的关系,因此,我们要认识神。同时,神的嫉妒,使我们不得认识别的神,包括我们的亲人朋友,也都不能认识。都不认识,我们只认识耶和华。当他所差来的人呼召我们的时候,我们要立刻跟随他。没有可辞别的人,因为,这世界没有我们认识的人,我们只认识耶和华。
认识的关系,是这样深刻的嫉妒的夫妻关系。所以,我们认识他的事情,也是一种深刻的事情。并不是说简单的知道一下就行了。反而,要深刻的认识他。
出埃及记 33-13 我如今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将你的道指示我,使我可以认识你,好在你眼前蒙恩,求你想到这民是你的民。”
摩西在这里祈求神说:我如今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将你的道指示我,使我可以认识你,好在你眼前蒙恩。
摩西为神工作这么长时间了,难道不认识神吗?这怎么可能呢。但,摩西仍然祈求说:求你将你的道指示我,使我可以认识你。摩西为神工作那么长时间了,但仍然,祈求着能认识神。
约翰福音 17-3 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
认识神,并认识他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摩西认识神吗?或许认识神,但肯定不认识耶稣。但,摩西认识。摩西知道。
申命记 18-15 耶和华你的神要从你们弟兄中间给你兴起一位先知像我,你们要听从他。
摩西没见过他,但,摩西已经认识他了。而且,摩西知道他是什么样的,说:耶和华你的神要从你们弟兄中间给你兴起一位先知,像我。摩西认识他,而且,知道他是什么样的。摩西照照镜子,就知道那先知是什么样的了。因为,那先知,像摩西。
那先知,确实像摩西。只要人认识摩西,就能认识那先知。因为,那先知,像摩西。
约翰福音 5-46 你们如果信摩西,也必信我,因为他书上有指着我写的话。
那先知,像摩西。因此,人们如果信摩西,也必信那先知。因为,看到那先知,就像看到了摩西。那先知,像摩西。
由此,我们就能体会到认识的含义了。摩西肯定没有见过耶稣,他不会知道耶稣的长相,也不会知道耶稣的名字。但,他知道,耶稣像他。哪里像他呢?长相吗?名字吗?都不是。而是,话语,思想。
摩西的思想从哪里而来?摩西的话语从哪里而出?正是出于耶和华。因此,只要那先知也是出于耶和华的,摩西就完全可以说:那先知像我。就算他根本没有见过那先知。
摩西论到那先知,也确实是这样描述的,摩西说到那先知像自己之前,是说,耶和华兴起的先知。既然都是出于耶和华的,那确实会像。因为他们的源头,都是耶和华。
我们的相像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源头,是同一位神。因此,我们会很像。因为我们的核心都一样。
这种相像,不是指着肉体。而摩西对那先知的认识,也根本不在于肉体。他根本就没有见过那先知的肉体。摩西的认识,在于,思想,在于,话语。
神是灵,对神的认识,不可能是在外表之上,这外表,包括名字。知道名字,也没有什么用处。
出埃及记 5-2 法老说:“耶和华是谁,使我听他的话,容以色列人去呢?我不认识耶和华,也不容以色列人去。”
法老知道耶和华的名字吗?当然知道。摩西当面告诉他的。但,法老不认识耶和华。他是知道耶和华的名字,这位以色列的神的名字,但,他不认识耶和华。
知道名字,都不算是认识他,那到底怎样才是认识他呢?就是得到他的思想,得到他的话语,得到他的里面。我们要认识他的里面。
约翰福音 6-56 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
在他的里面,这,才是认识他的关系,正是夫妻的关系。我们要在他的里面,他也在我们的里面,我们与他,正是合为一体的夫妻,我们在彼此的里面。
认识的关系,正是这样深刻的关系。不是在外表上的知道,而是,进入到里面的认识。这种认识,正是能给我们带来生命的认识。我们这样的认识他,就有他永远的生命,在我们里面。
约翰福音 17-3 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
我们要认识他,我们要进入他的里面,让他也进入我们的里面。不是外面的肉体,而是里面的心灵,就是,我们的思想,与他的那话语。
认识那话语,正是这样的:他进入我们里面,我们进入他里面的认识的关系。当我们认识那话语的时候,我们的灵,我们的思想,进入那话语之中,在那话语之中,认识那话语。同时,也是那话语进入到我们的思想之中,认识我们,将生命,赐给我们。认识他,这,就是永生。
认识的关系,正是这样的深刻的关系。我们不仅要知道他的名字,更是要进入他的话语里面,进入到他的里面。也就是,我们的灵进入到他的灵里面,他的灵进入到我们的灵里面,由此,我们合而为一,成为一体。这,正是我们与他的夫妻的关系。
认识的关系,是这样深刻的关系,是关乎到我们里面的关系。而这,需要的,是爱情。我们要爱他,喜欢他,不然的话,他不让我们认识他。
有很多人尝试着认识那话语,却并不喜欢那话语。他们只是按着自己的喜好认识那话语,为了满足自己的个人欲望,认识那话语。他们是在强奸那话语。神绝不容许他们认识那话语。
我们要认识那话语。不是为了我们的邪恶目的,而是,因为喜欢那话语,爱那话语。由此而来的认识,才是真正的认识那话语,夫妻关系之间的认识。不是强奸,却是爱恋。我们喜爱那话语。
认识他,便是永生。因为,那话语,是永生的话语。
约翰福音 6-68 西门彼得回答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
在他里面,有那永生的话语,因此,当那永生的话语进入我们里面的时候,我们里面,就有了永远的生命。认识他,便是永远的生命。
这永远的生命,正是在于,这话语,永远立定。
以赛亚书 40-8 草必枯干,花必凋残;惟有我们神的话,必永远立定!”
惟有我们神的话,永远立定。因此,我们里面若有这话语,就能永远立定。像那话语一样,永远立定。
那话语,是永远立定的,但,先前拥有这话语的人,都已经倒下了不是吗?确实是的。他们都已经倒下了。正像那话语一样,曾经倒下。
路加福音 23-46 耶稣大声喊着说:“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说了这话,气就断了。
那话语,永远立定。但,那话语,却倒下了。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但,你却死了。主啊,连你都没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只能是打鱼去了。那话语是没有指望的了。
那永远立定的话语,却倒下了。那永生之道,却死掉了。我们还可以认识那话语吗?如果那话语,倒下,就不再起来,如果那永生,死掉,就不再活着,那确实,不用认识了。因为都是假的。永远立定的话语倒了,永远活着的生命死了,那确实没有认识的必要了。
但,那话语,说永远立定,就是永远立定。他虽然倒下,却又站立。他虽然死过,却又复活。他说永远立定,就必永远立定。
我们,又有了盼望了。不必去打鱼了,我们又可以归从那永生之道了。他说永生,真的永生了。他没有被死亡打败,却胜过了死亡,得回了生命。他的永生之道,是真的。
那永生的话语,是真的永生。由此,我们的人生,又有了盼望。我们可以不必去打鱼了,我们可以把我们的人生,完全的投入到那永生的话语之中,因为他,真的永远立定。
但那永远立定的话语,却曾经倒下过。因此,我们建立在这话语之上的人,虽然有永生,但都要曾经倒下过。因为那话语,曾经倒下过。根基倒下过,那根基之上的一切,都要倒下过。然而,他说永远立定,就必永远立定。他虽然倒下,却不能倒下。他仍然站立。他永远立定。
我们的人生,又有了希望。我们又可以放胆去认识那话语了,我们可以献上我们全部的人生,去认识那话语,因为,他真的,永远立定。
认识他,就是永生。虽然他曾经倒下,但他又站立,再次给我们看到了永生的希望。只需要两天,只需要过两天,在第三天我们就能看到,那倒下的话语,再次站立。我们不必绝望,我们满有希望。
这希望,是真的。至少,我们希望,这希望,是真的。耶稣的死而复活,只需要过两天,就让人们看到了。只需要过两天,人们就能看到活着的耶稣,出现在他们面前。
而我们也希望,看到活着的耶稣,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他活着,这是我们的希望。而我们希望,这希望,是真的。我们希望,他真的活着。而目前,我们没有看到。
约翰福音 20-25 那些门徒就对他说:“我们已经看见主了。”多马却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
有些门徒已经看见主了。但,没有看见过的,就算其他门徒告诉说看见了,也难以相信。我们更是如此。跟随在他身边的多马如此,我们更是如此。我们知道,有人告诉我们,他活着,但,难以相信。除非看见,否则,总是不信。我们的信,也带着不信。
但,我们希望他真的活着。所以,我们等候着,他显明给我们看:他活着。我们等候着那一天。
过了两天,他活了过来,在第三天,他显现出来。我们渴望着他显现出来,被我们看见。虽然有门徒告诉我们他活着,我们虽然知道,我们虽然信了,但,这信,总带着不信,使我们不能完全相信。
他所应许的时候,要到了。他死而复活,在第三天,显现出来。
使徒行传 10-40 第三日,神叫他复活,显现出来。
他虽然死了,但,只需要经过两天,在第三日,他就活着显现了出来。
然而,直到今天,我们都没有看见他的活着显现。他说他要降临,然而,过了不知道多少个第三天,我们都没有看到他的显现。
彼得向我们解释主为何没有降临,说:主看千年如一日。但如今,已经过了1990多年。还有几年的时间,主升天离开,就足够两天了。就算他看千年如一日,也足够两天了。
在第三天,他显现出来。这是我们的盼望。谁不渴望着看见他呢。多马说:若非看见,总是不信。我们没有看见活着的他,就信了,但,也并没有多信。我们比他的使徒多马,信心更大吗。并不是。我们其实,没有比多马更信。
多马说,他总得看见。而我们,也同样渴望着,看见他的显现。认识他,就是永生。但我们却没有看见活着的他,显现在我们中间。连他的永生,我们都没能看见,更何况我们信他之人的永生呢。
我们渴望着看见永生的他,降临在我们中间,让我们看到他的永生,让我们看到认识他之人的永生。我们渴望着得到他的永生。
我们相信那话语的永生,我们尽上一切,认识那永生的话语,渴望得到永生。我们确实渴望得到那永生,我们无比的希望,那永生是真的。因此,我们无比的希望,耶稣的永生,是真的。我们渴望看见他降临,显现他真实的永生。
他要降临,显明他的永生。而我们,盼望着那一天到来。这正是我们毕生的期待,我们终生的渴望。我们愿他来。主耶稣啊,我们愿你来。我们求你来。主耶稣啊,求你来。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