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耶稣啊的历史

S105.互相不配

S105.互相不配

平安,我们继续我们的救恩的历史,救恩的历史,就是耶稣的历史,耶稣的名就是,耶和华是救恩。他是我们的救恩。
在上一篇的内容中,我们讨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话题,就是说:一切出于耶和华。这是让我们必须得赞美耶和华的事情。

罗马书 11-36 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阿们!

因为一切都出于他,所以,我们必须得赞美他。而我们之所以必须赞美他,将荣耀归于他,正是因为,他的伟大,他伟大到,万有,都是本于他,依靠他,归于他。因为他的伟大,我们必须得赞美他。
然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并不关心他的伟大。他们只关心自己所得的好处。如果他们得到了好处,他们就称其为神,如果他们得不到好处,他们就漠不关心。而对于属于耶和华的人来说,耶和华,就是他们的好处。并且,是唯一的好处。

诗篇 16-2 我的心哪,你曾对耶和华说:“你是我的主,我的好处不在你以外。”

对于属于耶和华的人来说,对于那些以耶和华为主的人来说,他们不需要别的好处,因为,耶和华就是他们的好处。并且,是唯一的好处。
然而,对于那些不属于耶和华的人来说,对于那些不以耶和华为主的人来说,他们总是要得到别的好处才行。耶和华作为好处,他们是不满意的,他们总得要得到别的好处。

这样的两种人,都是出于耶和华。就像黑暗与光明都出于耶和华一样。黑暗,正是光明的代价。
那些追求这个世界的好处的人,正是追求那个世界的好处的人的代价。我们可以分析得到这个结论,就是说:如果没有那些追求这个世界的好处的人,我们就会去追求这个世界的好处。

耶稣说,贫穷的人有福了,又说,富足的人进神的国是难的。由此,我们就能看到,富足的人,正是那些贫穷之人的代价。如果他们不去追求这个世界,那么,这个世界就空了下来,那些田地,那些产业,都没人要,于是,我们就会被诱惑,去追求那些东西。
如果没有那些追求这个世界的好处的人,这个世界的好处,就会空下来,于是,就会对我们产生诱惑,吸引着我们去追求。如果他们不去追求这个世界的好处,很可能,我们就会去追求这个世界的好处了。这是实实在在的。

追求这个世界的人,正是追求那个世界的人的代价。这是实实在在的。如果把追求这个世界的人都灭掉,那么,这个世界就空了下来,于是,我们原本不追求这个世界的人,就会被诱惑,去追求这个世界。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消灭黑暗,代价,就是消灭光明。
黑暗与光明,是相反的属性,但,却是一件事情的正反两面。我们可以说:光明,代表着神的喜悦。而黑暗,代表着神的讨厌。神喜欢的是光明,神讨厌的是黑暗。于是,神喜悦的事情,都交给光明,神讨厌的事情,都交给黑暗。就像,他把拯救的事情,交给了耶稣,却把害人的事情,交给了撒但。

神把那个世界,交付给了耶稣,却把这个世界,交付给了撒但。
那个世界要充满光明,这个世界,却要充满黑暗。

然而,这个世界的黑暗,却正是那个世界的光明的代价。我们要记得,论到那些鬼魔,从来都只能说:赶鬼,而不能说消灭鬼。耶稣来到这个世界,从来都只是赶鬼,从来没有消灭过鬼。他所做的事情,只是驱逐黑暗,而不是消灭黑暗。
驱逐黑暗,这正是一种分别,把黑暗与光明,分别开来。虽然神喜欢的是光明,但他从来没有消灭过黑暗。因为那代价,就是消灭他所喜欢的光明。他并不消灭黑暗,而只是,分别光与暗。

最终的审判,神也从来没有消灭过任何一个恶人。神从来不消灭恶人,神从来不消灭黑暗。神所做的,却是分别。
最终的分别,也就是最终的审判,把那些属于黑暗的,投入到永远的黑暗。把那些属于光明的,带到永远的光明里面。最终的分别,就是最终的审判。

光明与黑暗,虽然都出于耶和华,但却完全不同。光明是耶和华所喜悦的,而黑暗,是耶和华所讨厌的。但,耶和华看着他所造的一切,都甚好。就算是黑暗,他的存在,也是好的。因为,那正是光明存在的代价。
恶人的存在,原因正是在此。我们总想着,神把恶人都灭掉就好了。但其实,如果神把恶人都灭掉,我们这些自以为好的人,就会成为事实上的新恶人。就是这样。消灭恶人的代价,就是消灭义人。直到,消灭所有人。这代价实在巨大。还是分别开来,更好。神所喜悦的,正是分别。他是分别的神。

分别,这正是圣洁一词的来源。他是圣洁的神,这原因,正是在于,他是分别的神。他把光与暗,分开了。他把干净的与肮脏的,分开了。他是圣洁的神。他喜欢的是分别。分别,是好的。
其实我们人也喜欢分别。我们吃饭之前,把一样又一样的食物分别开来。但当我们吃下之后,就不再分别,而是混合。然后,成为大便。分别开来的是食物,混在一起的,像大便。不仅神喜欢分别,我们也喜欢分别。因为我们,正是神的形像。

分别,是好的。神喜欢分别。因此,神也要我们分别。这正是神对人的要求。

利未记 19-2 “你晓谕以色列全会众说:你们要圣洁,因为我耶和华你们的神是圣洁的。

圣洁,这一单词所代表的含义,正是分别。比如我们过滤水,过滤出了干净的水,这所代表的含义,正是分别。把别的杂质,从水中分别了出来。
而分别的圣洁,所代表的,正是生命。所以,神要求我们圣洁。他是永活的神,他所代表的,是最完美的圣洁。也是最完美的分别。因为,他连光和暗,都能分别。

他分别出来的光和暗,会不会再混合在一起呢?不会的。他既然分别,就不再混合。并且,他要彻底的分别。
由此,光与暗,就永远的不合。无法相合。他们并不相配。

约翰福音 1-5 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黑暗不接受光,因为,他是黑暗。他的价值观,正是黑暗。于是,他不接受光。
黑暗不接受光,正像,光不接受黑暗。如果光明不能接受黑暗,那黑暗凭什么接受光明。这正是神的分别,使他们彼此不配。光明看黑暗不配,黑暗看光明不配。彼此不配。

这个世界的人,看那个世界没有价值。那个世界的人,看这个世界没有价值。原因也正是在此,彼此不配。
我们的标题所要表达的,正是这样的一种含义:互相不配。你看我不配,我看你不配。互相不配,只能分别。而神所要的,正是分别。那代表着,圣洁。

不配,是互相的。有些人配不上天国,也同样代表着,天国配不上那些人。
天国还配不上那些人?是的,在那些人的眼中,正是如此。他们看天国配不上他们。

马太福音 22-1 耶稣又用比喻对他们说:
马太福音 22-2 “天国好比一个王为他儿子摆设娶亲的筵席,

天国好像一个大筵席,然后,请客人参加进来。那么,所有人都配得上这筵席吗?并不是的。有些人,是不配的。那些人,他们为什么不配?
因为互相不配。他们不配天国,正是因为,他们认为,天国配不上他们。

马太福音 22-8 于是对仆人说:‘喜筵已经齐备,只是所召的人不配。

所召的人不配,这原因,不是所召的人道德败坏,而是因为,他们拒绝邀请。
天国是一个大筵席,邀请他们去,但,他们不去。于是主人就说:所召的人不配。他们的不配,正是因为,他们的拒绝。而他们的拒绝,正是因为,他们认为,天国不配。

路加福音 14-18 众人一口同音地推辞。头一个说:‘我买了一块地,必须去看看。请你准我辞了。’
路加福音 14-19 又有一个说:‘我买了五对牛,要去试一试。请你准我辞了。’
路加福音 14-20 又有一个说:‘我才娶了妻,所以不能去。’

不配进天国,只有一种不配:人拒绝不接受。关于天国,不配所代表的含义,就是人不愿意。人不愿意进天国,就是不配天国。
而人为什么不愿意进天国?因为人觉得天国不配。是的,互相不配。他们觉得天国不配,于是,拒绝天国。因此,天国就觉得,他们不配。这不配,是互相的。那些人觉得天国不配,天国也觉得那些人不配。他们互相不配。

关于人为什么拒绝不接受天国,头一个说:我买了一块地,必须去看看。请你准我辞了。又有一个说:我买了五对牛,要去试一试,请你准我辞了。又有一个说,我才娶了妻,所以不能去。他们的不配,正是因为,他们所拥有的,于是,他们看天国,不配。
在马太福音中,又告诉了我们另外一些原因,导致了他们拒绝天国。

马太福音 22-5 那些人不理就走了。一个到自己田里去;一个作买卖去;
马太福音 22-6 其余的拿住仆人,凌辱他们,把他们杀了。

在这里,出现了两种新的不配,也就是,两种新的拒绝方式。到自己田地里去,这是已经说过的了。第一种新的拒绝方式,就是,他们作买卖去了,因此,拒绝了天国。而第二种新的拒绝方式,不仅拒绝,还把传消息的人凌辱,杀害了。这实在太过分了。不要就算了,拒绝就算了,还把传达消息的人杀了。太过分了。
但,这种过分是能理解的。因为他们看天国没有价值,他们看天国不配。然而有人把他们看为没有价值的东西给他们,这不是害他们吗。他们就愤怒的要杀掉对方。

如果有人给我们大便,还说对我们多么好,我们理所当然的会愤怒。甚至可能,会愤怒的要杀掉对方。因为对方羞辱了我们。
而那些人,他们觉得天国就是大便,甚至,大便都不如。于是,传给他们天国,就是在羞辱他们。他们就反而羞辱传达的人,甚至把那些传达的人杀了。

他们配不上天国,正是因为,他们觉得天国配不上他们。他们觉得,天国没有他们的五对牛重要;他们觉得,天国没有他们的田地重要;他们觉得,天国没有他们刚娶的妻子重要;他们觉得,天国没有他们的买卖重要。他们觉得天国不配,他们就配不上天国。
这种不配,是互相的。他们看天国不配,天国也看他们不配。互相不配。

耶稣让人撇下所有一切,原因正是在此。因为人们会因为五对牛,会因为田地,会因为刚娶的妻子,会因为生意的买卖,而拒绝天国。
难道,要得到天国,连五对牛都得撇下吗?撇下产业就算了,怎么,连牛,连妻子,连买卖,也得撇下呢?因为,人会因为这些,而拒绝天国。

人会因为田地,拒绝天国。人会因为牛羊,拒绝天国。人会因为妻子,拒绝天国,人会因为买卖,拒绝天国。或许有人会狡辩:他就算有这些,也愿意接受天国。
确实如此。不要白不要,干嘛不接受天国呢。又能有这个世界的好处,同时,接受天国的好处,这是一件多么赚的事情啊。干嘛不接受呢。

但可惜的点就在于,我们的手实在太小。我们手里抓着这个世界的财宝,不愿意放下,然后同时愿意得到天国,这当然可以愿意,但在事实上,已经形成了拒绝。
神要把一块金子放到我们手里,我们手里抓着粪土,我们同时愿意得到金子,这当然愿意,白来的,干嘛要拒绝。但,我们不放下粪土,就在事实上,拒绝了金子。而不放下粪土接受金子的同时,代表着,我们看金子,不如粪土,我们看金子,不配。

将来的天国就是这样。谁不愿意接受天国呢,白来的天国。每一个受到呼召的人,都能说愿意参加天国的筵席。直到,真的要参加的时候,那时,他们的愿意与否,就能真实的表现出来了。
当真的要参加天国的筵席的时候,所代表的含义,就是,我们要撇下一切,去参加天国的筵席。田地,房屋,妻子,买卖,这些都得撇下,去参加天国的筵席。因为我们要去另一个地方了。更为关键的是,他不强迫我们撇下。

我们大多数的人所以为的天国,就是,神要开始天国的筵席了,于是,强迫我们撇下,把我们提走,强迫我们参加。并不是的。他并没有强行把那些不愿意的带进筵席里来。人们可以愿意,可以不愿意。
真实的天国降临,并不会强迫我们参加。不会强迫的取走我们,而是,看我们的愿意与否。

马太福音 24-40 那时,两个人在田里,取去一个,撇下一个;
马太福音 24-41 两个女人推磨,取去一个,撇下一个。

取去一个,撇下一个,并不强行把每一个人都取走,而是,取走愿意的。
谁愿意被取走呢?两个人在田里,谁愿意被取走呢?喜欢田地的吗?他喜欢田地,就让他留在田地里吧。两个女人推磨,取去一个,撇下一个,谁愿意被取去呢?喜欢推磨的吗?喜欢推磨的,就让他留下继续推磨吧。

取去一个,撇下一个。神并没有强行把每一个人都取走。他看的,是我们的内心,愿意,或是不愿意。
由此,牛羊,田地,妻子,买卖,成为参加天国的阻碍的事情,就能得以理解了。因为这些事情,抢夺了人的心,使得人不愿意被取走。

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将来天国筵席开始的场景:耶和华的日子降临,毁灭从全能者来到,从天边飞来的,是耶和华和他恼恨的兵器,于是,全地拉响了防空警报,作为他来到时吹响的号角。
在这样的时候,也就是死亡临到的时候了。我们愿意接受死亡吗?我们愿意被他取走我们的性命吗?他取去一个,撇下一个,所代表的含义,正是,他收取人的性命。

以赛亚书 57-1 义人死亡,无人放在心上;虔诚人被收去,无人思念。这义人被收去是免了将来的祸患。

被他收去,被他取走,所代表的含义,不是肉体升天,而是,肉体死亡。
当耶和华的日子临到,当毁灭从全能者来到的时候,被他取走,所代表的含义,就是,坦然面对他的毁灭。坦然面对死亡。我们愿意吗?

如果有牛羊,田地,妻子,买卖,很多人就会想要保全生命,想要留在这个世界。想要保全生命,这是人的理所当然的想法。
但在那毁灭的日子,想要保全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在那毁灭的日子,丧掉生命的,却救活了生命。

他的到来,会看人心里的意愿,看人愿意不愿意。不愿意参加他的筵席的,也就是,不愿意被他取走性命的,那就是看他的筵席,不配。于是,神看那人,也不配。
在他的筵席和我们的生命之间,我们也得做出选择。究竟是他的筵席更重要,还是我们的生命更重要呢?耶稣对门徒的要求,是连性命也恨恶。

如果不让我们放下手里抓着的,那么,给我们多少,我们都愿意接受。但实际上,如果不愿意放下手里抓着的,给多少,都接受不了。那就在事实上,成为了拒绝。
当他的筵席开始的时候,他会以全地的号角声邀请人来参加。如果不让人们放弃原有的,人们当然愿意接受他给的。但,人们如果不放弃原有的,不愿意撇下一切离开这个世界,就在事实上,拒绝了筵席的邀请。就像那些接受了邀请,却仍然在他的牛羊那里,在他的田地那里,在他的妻子那里,在他的买卖那里的人一样,他们就算接受了,也在事实上拒绝了。

他们拒绝了天国,他们就配不上天国。而他们之所以拒绝天国,正是因为,他们觉得,天国配不上他们。他们看他们的牛羊比天国更珍贵。他们看他们的田地比天国更珍贵。他们看他们的妻子比天国更珍贵。他们看他们的买卖,比天国更珍贵。
甚至,他们看自己的性命,比天国更珍贵。于是,他们在那毁灭的日子,不愿意接受神的毁灭,反而想要保全一切。他们不愿意被神取走,神只能把他们撇下。然而,他们在意吗?并不在意。

以赛亚书 57-1 义人死亡,无人放在心上;虔诚人被收去,无人思念。这义人被收去是免了将来的祸患。

他取去一个,撇下一个。但在事实上,被撇下的人,根本不在意。义人死亡,无人放在心上,虔诚人被收去,无人思想。
他收去一个,留下一个,但他留下的人,并不思想。或许,反而因为保全了生命,而庆幸。但却不知,想要保全生命的,必丧掉生命。他们并不思想。

当那日子,不愿意被他收去的,不愿意的,就是拒绝了他的邀请。而这份不愿意,也在事实上表明了,他们看天国,不如他们在这个世界所拥有的。不管他们多么的高夸天国,他们不愿意舍弃这个世界,就在事实上表明了,天国在他们眼里,不如这个世界。他们看天国不配。
而天国,也看这样的人不配。他们看天国配不上他们,天国也看他们配不上天国。这种不配,是互相的不配。

又想要这个世界,又因为得不到天国而哭泣的人,会有吗?会有的。会有很多人,又不舍得这个世界,又因为得不到天国而哭泣。这样的人会有的。
他们可怜吗?他们想要得到天国,又想要拥有这个世界,不能两个都拥有,于是,就开始哭泣。他们可怜吗?他们已经选择了他们最想要的了,没有什么可怜的。

他们既然选择了最想要的,放弃了不那么想要的,就没有什么可怜的。他们放弃的,是他们没有那么想要的。这有什么可怜呢。他们没有那么想要。也就是说,他们放弃的,是他们看为不配的。至少,没有他们选择的那样配得上他们。
他们已经选择了必须选择的,并且,放弃了不那么配得上的。这就足够了。没有什么可怜的。他们得到了必不可缺的,有什么可怜呢。他们放弃的,就代表着,可以缺少。同时意味着,他们认为那不配。神的信实,保证了他们认为天国不配,天国就必认为他们不配。这是神的信实作为保证的。

撒母耳记上 2-30 ……因为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视我的,他必被轻视。

神的信实保证了我们怎样对他,他就怎样对待我们。神的信实保证了我们拒绝天国,天国就拒绝我们。所以,我们不可有一点点的妄想。神的信实保证我们的妄想不会成就。
我们不可能妄想着稍微轻看天国,还能得到天国。不可能的。神的信实作为保证,保证了那看天国不配的人,也配不上天国。这是神以他的信实作为保证的。

互相的不配,是以神的信实作为保证的。如果我们看天国不配,那天国就必看我们不配。这是神以他的信实作为保证的。
天国配得上我们吗?天国高于我们的田产,房屋,父母,儿女,妻子,弟兄,姐妹,甚至,自己的性命吗?我们若认为天国不配,那天国必认为我们不配。这有神的信实作为保证。

神是信实的。我们怎样对他,他就怎样对我们。他以他的信实,作为保证,保证以我们的态度,回应我们。
神是信实的。由此,互相的不配,就产生了。我们若认为天国不配,天国就必认为我们不配。同样的,我们若认为天国配得上我们,天国也就必认为我们配得上天国。神是信实的。

天国,那个世界,在这个世界所代表的含义,就是,死亡。这是一件尴尬的事情。上天堂,代表着,死亡,这稍微让我们有些尴尬。因为我们所看为最美好的事情,在这个世界,却意味着最不好的事情。
他取去一个,撇下一个。被他取走,这是我们所看为最美好的事情,但在这个世界,却是意味着最不好的事情。因为离开了这个世界了。因为在这个世界死了。

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上天堂好,却又理所当然的认为死亡不好。这是很荒唐的事情。因为上天堂,就是代表着死亡。
有谁能认为上天堂好呢?换句话说,有谁能认为死亡好呢?这样的人,是配得上天堂的。因为,他觉得天堂配得上他。他认为,那好。甚至,好的无比。

腓立比书 1-23 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

在保罗的眼里,好得无比的事情,竟然是死亡。这是保罗的信仰。他的信仰并不矛盾。我们的信仰是矛盾的,我们认为,上天堂好,又认为,死亡不好。这是矛盾的。而我们的真实态度,会在选择的时候,表明出来。
保罗的信仰并不矛盾。他认为上天堂好,他认为与基督同在好,于是,他就认为,离开世界与基督同在,这是好得无比的。他的信仰非常统一,并不矛盾。

因为离开世界是好得无比的,所以,留在这个世界,就成为了一种不好得无比的事情。我们之所以暂时留在这个世界,绝不是因为我们想留在这个世界,只是因为,神还没有把我们取走,仅此而已。
我们渴望被神取走吗?我们愿意被神取走吗?神看的是我们的内心。他取去一个,撇下一个,他看的,是人的愿意与否。他并不强迫人。

而他的不强迫,正是他爱的表现。他不强迫人愿意,人愿意就愿意,不愿意就不愿意。他并不强迫人的意愿。这正是他的爱的表现。
我们的神,他实在可爱。上天堂这么好的无比的事情,他都不强迫人们愿意。他实在可爱。可敬,可爱。我们的神,他爱我们每一个人,他赐给每一个人阳光,雨露,却并不因为他的赐予而强迫任何一个人。我们的神,他就是爱。他实在是爱。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