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耶稣的历史

S132.启示与学习的等价性

S132.启示与学习的等价性

平安,我们继续我们的救恩的历史,救恩的历史,就是耶稣的历史,耶稣的名就是,耶和华是救恩。他是我们的救恩。
在上一篇的内容中,我们讨论到了安息日作为训练日的含义所在,就是,降低我们的欲望。从食物开始,降低我们的欲望。因为我们的所有欲望,正是从食物开始的。

但其实,欲望也有其好的作用。神既然造出来了,就肯定有他要用的地方。比如对食物的欲望,这其实正是神所要用的。我们为什么要追求神的话语?正是因为对食物的欲望。因为神的话语是永生的食物。所以我们要追求神的话语。
再比如,生命水的江河,为什么是从神和羔羊的宝座流出来的?正是要借着我们对水的渴望,让我们渴望他。

诗篇 42-1 (可拉后裔的训诲诗,交与伶长。)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

饥渴的人会渴慕水。正是利用这份渴慕,神使我们渴慕他。因为,从他那里,流出生命水的江河来。我们如果根本没有对水的欲望,没有对水的需求,那就不会有对水的渴慕。那么,作为泉源的神,就对我们没有意义了。
神造我们,正是造出需要食物,需要水的存在。因为,他要作为食物的源头,作为水的源头,使我们渴慕他,爱慕他。因为我们需要水和食物。我们的心渴慕他,如同鹿渴慕溪水,甚至,如同婴孩渴慕奶一样。因为他是源头。

彼得前书 2-2 就要爱慕那纯净的灵奶,像才生的婴孩爱慕奶一样,叫你们因此渐长,以致得救。

神所造的我们,需要食物,需要水,他的目的,是要我们爱慕他。因为,他是我们的食物的源头,是我们的水的源头,我们只能爱慕他。就像婴孩爱慕奶一样。因为那是食物的源头。
那生命的活水,从神和羔羊的宝座流出来。于是,我们爱慕我们的神和羔羊。因为那是我们的水的源头。那是我们的生命之源。

他是水的源头,所以,有了他,我们里面就有了活水的泉源,就能涌流出活水来了。不需要别人给我们水,我们自己里面,就能涌流出来。
直白的说,就是,不需要别人教我们,我们自己里面,就能涌流出来神的话语,神的真理。

加拉太书 1-12 因为我不是从人领受的,也不是人教导我的,乃是从耶稣基督启示来的。

保罗说,他不是从人领受的,也不是人教导他的。那么,他是怎么得到那些话语,并写下来半本新约圣经的呢?正是从他里面的耶稣基督启示而来的。
那么,我们可以这样提问:我们也可以像保罗一样,不从人领受,不接受人的教导,等候耶稣基督启示我们吗?甚至能写出半本圣经来吗?我们也可以像保罗那样不跟人学习,而是靠着耶稣基督的启示吗?

在这里我们可以参考一下现代社会的搜索引擎。有些问题,是没有现成的答案的。于是,需要人新写一份答案。就像保罗遇到的问题一样,是耶稣和律法的问题,在他的时代,这是一个新问题,以前根本没有过这个问题。因此,需要神写给我们一份新的答案。
但,当这份答案写出来之后,神就不再重复的做这事情了。也就是:他已经启示给保罗了,并且借着保罗写出来了,那么,其他的人去看,去学习,就行了。他不会再重新启示了。除非再遇到新的问题。

那么,他启示给保罗,然后,我们跟随保罗,学习保罗所领受到的启示,效果是一样的吗?也就是说:我们学习保罗所领受到的启示,和保罗自己从神那里领受到的启示,是一样的吗?正是一样的。我们学习保罗所领受到的启示,那正是保罗自己从神那里领受到的启示。
这就是我们的标题所要表达的意思,启示与学习的等价性,也就是说:启示与学习,效果是一样的。

什么叫启示呢?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内部学习。因为神的灵是住在的人里面的。也就是说:人里面有了话语的泉源,然后,开始喝那水,开始思考,然后,向外流出。他自己首先从他里面的泉源那里得到水,然后,再流出来给我们喝。
因此,启示与学习,在效果上是等价的。从源头打水喝,与半路从打水的人那里接水喝,圣洁的神用的器皿是洁净的,因此,那水就是一样的。喝的都是那些水。启示与学习就是这样,所得到的,就是那些启示。

保罗所领受到的启示,他写下来给我们。于是,我们可以去看,去学习。
如果我们拒绝学习,就要像保罗一样等着神也启示给我们,那就过分了。

在神的眼中,其实,所有人,都是一个群体。就是人类这个群体。因此,他启示给某个人,其实,他是启示给整个人类。就像他拣选并祝福了亚伯拉罕一样,其实,全地,都因为他而受到了祝福。
他启示给保罗,是单独启示给保罗吗?并不是的。而是,通过保罗,启示给整个人类。保罗只是他所拣选,启示人类的一个仆人而已。

因为启示与学习是等价的,所以,与其坐在那里强迫神再次启示我们,倒不如开始去学习。
比如说:与其在那里虔诚的等候着神赐下他的话语,倒不如直接拿起圣经开始思考他的话语。因为他已经向人类启示过他的话语了。

因为启示的目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整个人类,所以,那份启示,就必然可以通用在人类中间。也就是说,其他的人可以去学习。这份学习,和他直接启示,是等价的。
很多人不想学习,只想等着启示,等着圣灵感动,然后,就开始能说出神的奥秘来。但,正如我们之前所提出的观点一样:启示的本质,是内部的学习。也就是,神的灵在人的里面,教导人。比如保罗所得到的启示,他是天天睡觉,然后,忽然明白了是吗?并不是的,而是,神对他的内部教导。

加拉太书 1-16 既然乐意将他儿子启示在我心里,叫我把他传在外邦人中,我就没有与属血气的人商量,
加拉太书 1-17 也没有上耶路撒冷去见那些比我先作使徒的,惟独往阿拉伯去,后又回到大马士革。
加拉太书 1-18 过了三年,才上耶路撒冷去见矶法,和他同住了十五天。

保罗在不得不承认耶稣是神的儿子之后,就开始思考耶稣与律法的关系。这是从前的时代没有产生过的问题,是一个伴随着耶稣的到来,产生的新的问题。于是保罗开始去思考这个问题,而神也乐意将耶稣与律法的知识,启示给保罗。
于是,保罗花费了三年的时间,进行内部学习,和他里面启示他的神的灵,进行对话,进行学习。保罗所得到的这份启示,并不比学习更省事。

神真是信实的。就算神启示给人,那也得人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去接受这启示。也就是说,就算神的灵,在保罗的里面教导保罗,那保罗也得要花费相应的时间精力,去进行内部学习。
那么,外语的恩赐呢?在五旬节,使徒们得到了外语的恩赐,他们并没有花费时间精力去进行什么学习,为什么他们就能得到外语的恩赐呢?为什么我们不能这样轻松的得到呢?神的信实,在哪里呢?

神的信实在于,使徒们得到的外语的恩赐,其实,并不是某一种外国的语言,而是,所有国家的母语。

使徒行传 2-8 我们各人怎么听见他们说我们生来所用的乡谈呢?
使徒行传 2-9 我们帕提亚人、玛代人、以拦人,和住在美索不达米亚、犹太、加帕多家、本都、亚细亚、
使徒行传 2-10 弗吕家、旁非利亚、埃及的人,并靠近古利奈的利比亚一带地方的人,从罗马来的客旅中,或是犹太人,或是进犹太教的人,
使徒行传 2-11 克里特和阿拉伯人,都听见他们用我们的乡谈,讲说神的大作为。”

使徒们所得到的外语的恩赐,其实,更准确的说,是圣灵充满他们,让他们讲说神的大作为,然后,圣灵把他们的话,翻译为了一种通用的母语,也就是说:不管听的人是从哪里来的人,他听到了,就觉得,这是听见了自己的母语了。
这根本不是哪一种外语能达到的水平,并没有一种外语在所有人听来都是母语,但使徒们在那个时候讲说神的大作为,在所有人听来,不管他是从哪里来的人,都觉得,是在听自己的母语。不管他们从哪里来,他们都听见,使徒们在用他们的乡谈,讲说神的大作为。太奇妙了。

神的信实就在于,他们其实并没有得到某一种外语的恩赐。只是神的灵把他们的语言,翻译为了所有人的母语而已。神的信实,正是在这里。他们并没有凭空产生外语的能力,只是神的灵把他们的语言向每一个人翻译为相应的母语而已。
就像传道的人向外国的人传讲神的道一样,然后,神给他配了一个翻译,仅此而已。只是,神的灵作为翻译,我们看不到,因此,只能听到,无论我们来自于哪里,他都是在说我们的母语。其实并没有哪一种语言是所有人的母语。

启示与学习是等价的。不仅在效果上是等价的,在过程上,也是等价的。保罗得到启示,并不是毫无代价,他花费了三年的时间,进行内部学习,向那在他里面启示他的那一位学习。他仍然要学习,要思考。然后,他把神的启示写了下来,向所有人类展开。
因此,神的灵就不用再重复的向我们启示了。我们可以直接拿起保罗的书信,学习神通过他向我们所启示的内容。这就是领受神赐给保罗的启示了。保罗可以说:我不是跟人学的,而是神启示的。但我们不能这样说,我们应该说:我们是读了保罗的书信,学到了神所启示给保罗的。这样才合适。因为神已经通过保罗,把那启示,向我们展开了。所以,我们去跟着保罗学习那份启示就行了。

启示与学习是等价的,无论是在效果上,还是要花费的时间上,都是一样的。保罗领受启示,花费的时间并不少。而我们从保罗那里学习,效果也一样好。因此,不要想着美事了。没有的事情。就算保罗领受启示,也得花费很多时间精力,进行内部学习。
启示与学习,在效果上等价,在时间的花费上,也等价。神的信实,在这里,向我们展示了出来。他实在是一位信实的神。

因为他是信实的神,所以,我们不可以指望着不信实的事情。也就是说,不要想的美。不要想着不付出代价,就得到收获。这实在想的太美了。美到不信实的程度了。
但我们的神,却并没有美到不信实。他是实实在在的神。在他那里,并没有任何不信实的事情。他实在是一位信实的神。

这份信实,打碎了我们的幻想,让我们不要再想着美事了。不要再想着,不种下,还能有收获的事情了。神的信实不允许这样的事情。
同时,这份信实,也建立了我们的梦想,就是,我们可以安心的,实实在在的,去种下好的种子,然后,浇灌施肥,等候着种子长成的收获。神的信实,保证了这一切。

但,偶尔的天灾人祸,却能毁掉我们所种下的,让我们毫无收获。这也是常有的事情。因此,在神面前,不要自大。不要觉得,自己努力了,肯定会有收获。不要这样自大。努力是我们该做的,收获,却是神赏赐的。
所以,就算启示与学习是等价的,我们也不能因为我们学习了,而自夸。因为,学习是我们该做的,但能学到,却是神赏赐的。我们可以想想我们的学习对象,我们读保罗的书信,学习他的启示。他都没有因为他所领受的启示而骄傲,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因为我们所学习到的他所领受的启示,而骄傲呢。我们没有资格骄傲。

神的信实,保证了我们种下什么,就收到什么。但,就算种下了好的,也不要太自信。不要觉得,我们种下了好的种子,神就欠我们一份好收成,就要让我们收到一份好收成。不要这样想。因为真不一定让我们能收到。
种下好的种子,是我们该做的。但,我们也不可以因此而骄傲。神能赐给我们好收成,神也能不赐给我们好收成。或者说,我们如果骄傲了,那就是又种下了坏种子了。最终,反而会毁掉整个收成。因此,我们就算种下了好的种子,也不可骄傲。也不可同时种下骄傲的种子,那会毁掉我们的所有收成。

在神面前,我们真的不敢骄傲。很多人种下坏的种子,他们得不到好的收成,我们种下好的种子,看着好像能骄傲一样,但,神能打击我们的骄傲。也就是说:神也能让我们得不到好收成。
在这样的事情上,神的信实在哪里呢?神的信实,在于,骄傲作为种子,毁掉一切的收成。种下好的种子而骄傲,觉得自己比那些种下坏的种子的人更好,那么,这骄傲,要毁掉一切。因为骄傲,比一切的罪恶,都更加的可恶。

路加福音 18-14 我告诉你们: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了。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有些人的罪恶多一点,有些人的罪恶少一点,但,如果罪恶少一点的人骄傲了,那么,这就比一切的罪恶,都更加罪恶了。于是,本来挺高的人,反而因为自高,被降卑了。
同样的,那些本来很卑微的人,如果承认自己的卑微,那么,反而要被升高。这也可以看为:因为信实,而被升高。因为他就是卑微,他只是承认自己的卑微而已。

那么,被升高之后,觉得自己高了,不也是信实的吗?种下了好的种子,就觉得自己种下了好的种子了,不也是信实的吗?
这是可以的。觉得自己高了,这是可以的。但,前提是,要信实的承认,这是出于耶和华的。

撒母耳记下 6-21 大卫对米甲说:“这是在耶和华面前;耶和华已拣选我,废了你父和你父的全家,立我作耶和华民以色列的君,所以我必在耶和华面前跳舞。
撒母耳记下 6-22 我也必更加卑微,自己看为轻贱。你所说的那些婢女,她们倒要尊敬我。”

大卫在这里,有一句承认自己高的话,就是说:你所说的那些婢女,他们倒要尊敬我。大卫承认自己高了,但,大卫这是在自高吗?大卫只是如实的承认。就像他之前如实的承认一样:这是在耶和华面前,我也必更加卑微,自己看为轻贱。大卫很实在的知道自己在神面前的卑微,就像,他很实在的知道自己要被那些婢女尊敬一样。
我们可以承认神对自己的抬举,但,不可以觉得自己怎样怎样的。因为那是神所抬举的。所以,就算神抬举人了,如果人骄傲了,觉得自己怎样了,那神的信实,也要降卑那人。

神是信实的,就算种下一切好的种子,但若觉得自己怎样好怎样好,神欠自己一个好收成,那么,神也要毁掉那份好收成,不赐下那份好收成。因为人把神赐给自己的好种子,好环境,好收成,当成自己理所当然要得到的了。这实在过分了。
种下好的种子,是我们当做的。但,那份好收成,却是神赏赐的。因此,就算比别人种下了更多的好的种子,也不可自高。因为好的收成,是神所赏赐的。就像好种子一样,是神所赏赐的。

好的收成,从好的种子开始,就是神赏赐的。因此,我们无论如何,没有资格自高。我们只能高举神。因为神确实高,他就是高。我们只能如实的承认。
我们的神,他被称为至高者。在他面前,没有人有资格说自己“高”。在他面前,我们都只是卑微的尘土而已。我们可以高看的,绝不是自己,而只是,耶和华神。和他所高举的人。这是我们可以高看的,也应该高看的,因为确实比我们高。

我们的神,至高者,他愿意抬举谁,谁就被高举。但,被抬举的人若自高,他必要降卑。因为,没有人自己抬高自己,都是神抬举的而已。
我们算什么,尘土而已。神从尘土中抬举了我们而已。仅此而已。高高在上的,绝不是我们自己,而是,耶和华神。他是高高在上的那一位,他是至高的那一位。我们能说高的,只有他,一位。只有他一位。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