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52.神的公义,与神的偏心
平安,我们继续我们的救恩的历史,救恩的历史,就是耶稣的历史,耶稣的名就是,יהוה 是救恩。他是我们的救恩。
在上一篇的内容中,我们讨论了使我们走向天国的正反方向的力量。与基督同死,于是,不占再有任何物质,这是一种消极的心态,一种死的心态。但反而,天国成就在了他的心里。而在义上竞争,竞争着更义,直到舍去一切自私,完全给出一切,这正是,要抢夺到天国,把天国,抢到他的心里。
天国,不在物质之中,却是在心灵里面。天国的百姓,神的百姓,有两条法则,有两条律法,在统治着他们的心灵,那正是神的律法的总结,神的律法的纲要。就是,爱。
马太福音 22-37 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
马太福音 22-38 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马太福音 22-39 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
马太福音 22-40 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律法的总纲,就是爱。尽心爱神,并且要爱邻舍如同自己。
我们在这里不说爱人如己,而是,遵照着原文的表述,只说:爱邻舍如同自己。
尽心爱神,于是,我们为了神的缘故,愿意给出一切。因为,一切都是神的。
爱邻舍如同自己,于是,我们可以给出一切,与我们的邻舍,共享我们一切的东西。这正是,爱邻舍,如同自己的程度。
爱邻舍如同自己,是作为其次的律法,尽心爱神,则是作为第一的,且是最大的律法。所以,我们要爱邻舍如同自己,但,要在爱神的限制之中,爱邻舍如同自己。
也就是说,如果邻舍不爱那独一的真神,就不能够爱他们如同自己。比如说,迦南地的外邦人,他们不爱那独一的真神,那么,以色列人要爱他们如同自己吗?
没有,神从来不说,要爱人如己,而是说:要爱邻舍如同自己。在对待拜迦南人的事情上,神的要求是:要消灭一切的迦南人,绝对不可以和迦南人成为邻舍。神的律法要求他的百姓爱邻舍如同自己,但第一的,最大的,是尽心爱那位独一的神, יהוה ,以色列的神。
因此,在尽心爱神,与爱邻舍如同自己的双重要求之下,以色列人,绝对不可以和迦南人成为邻舍。所以,在尽心爱神,与爱邻舍如同自己的律法要求之下,进入迦南地的以色列人,他们要灭掉所有迦南人。
这真是一个奇妙的逻辑,律法的总纲,就是,尽心爱神,并要爱邻舍如同自己,但结果,在这样的爱的律法的统治之下,要进入迦南地的以色列人,必须要消灭那地的迦南人,不能和他们成为邻舍。
这样,我们就可以总结出不被以色列人消灭的方法了,就是说,如果爱他们的神,就可以和他们同住,被他们爱邻舍如同自己。但如果有的外邦人不爱以色列人的神,那最好离他们远一点。免得被他们消灭掉。而迦南人,没办法,因为他们就住在以色列人要住进去的迦南地,他们只能被消灭掉,或者说,赶紧逃跑,远离那些以色列人。没办法,爱的律法,导致以色列人必须得消灭掉那拜偶像的邻舍。
爱的律法,产生了杀害。这导致了很多人觉得,以色列的神太残暴了吧。
爱的那位神,被人觉得残暴,这是外邦人非常容易理解的事情。因为,往往,外邦人,就是那位以色列的神,残暴的对象。
比如,洪水毁灭世界,神毁灭了所有人。神就是爱,但,他毁灭了所有人。因此,人们判断他为:残暴的神。
比如,降火毁灭所多玛。神毁灭了所多玛的所有人,因此,人们判断他为:残暴的神。
不爱他的人,只能判断他为残暴的神。因为,他只拯救了那爱他的人。
在洪水的毁灭中,他只拯救了挪亚一家八口。在所多玛的毁灭中,他只拯救了罗得的一家4口,并且,又在拯救的半路中灭掉了一个人。因此,不爱他的人,只能判断他为:残暴的神。
这样看,神只拯救那爱他的人,对那些不爱他的人,确实,挺残暴的好像。因为,神把他们,都毁灭了。
那么,神是偏心于爱他的人吗?看起来好像是这样。
雅各书 2-5 我亲爱的弟兄们,请听,神岂不是拣选了世上的贫穷人,叫他们在信上富足,并承受他所应许给那些爱他之人的国吗?
神对那些爱他的人,偏心,因为他的国度,属于那些爱他之人。
而更表面的现象就是,神对那些贫穷人,偏心,他总是说:你们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你们的。
神不是公平的吗?但他为何,对爱他的人,对贫穷人,偏心呢?
马太福音 5-45 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
神是非常公平的神,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他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
但,神又是非常偏心的神,因为,他把天国,给了义人,把地狱,给了不义的人。我们的神,他难道,是这么善变的一位神吗?我们所信的,并不是这样的。我们所信的就是:我们的神,非常的统一。他是一,他绝不是这样又那样的。他总是不改变的。
我们的神,他不是一会这样一会那样的,他是一致的。那么,他为何,一会公义,一会偏心呢?我们今天就想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神的公义,与神的偏心。我们的目标,是要讨论神的统一性。我们从神的公义,与神的偏心开始,慢慢的,求神开启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到,神最终,他一致的公义。这是我们所信的。
我们都是黑暗中的人,都是眼睛瞎掉的人,我们所看到的,都是表面的。在表面上,我们看到了,神是公义的,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他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但,在表面上,我们又看到了,神是偏心的,因为,他把天国,给那爱他的人,把地狱,给那恨他的人。神一会公义,一会偏心,这不是我们所信的,我们所信的神,不是这样善变的。我们坚信,他是公义的。
创世纪 18-25 将义人与恶人同杀,将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这断不是你所行的。审判全地的主岂不行公义吗?”
我们作为被嫁接到以色列人的根上的野橄榄枝子,我们和我们的根,我们和我们的祖先亚伯拉罕,一脉相承。他所相信的,就是我们所相信的,就是:那位审判全地的主,必是行公义的。审判全地的主岂不行公义吗。他必是行公义的。这是我们从我们的祖先亚伯拉罕所得到的信仰。
然而,这位公义的神,到底是怎样行公义的呢?我们的祖先亚伯拉罕说:将义人与恶人同杀,将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这断不是你所行的。审判全地的主,岂不行公义吗。
啊,原来,公义的概念竟然是这样。我们作为外邦狗,我们曾经的公义的概念,就是说,他把天国给了义人,那么,也要给恶人。但,亚伯拉罕的公义的概念却是说:将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这断不是公义的主所行的。原来,将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这不是公义的。原来,我们曾经的对公义的理解,都是不公义的。
我们曾经所理解的公义,就是:将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但,这在亚伯拉罕的眼中,竟然是不公义的。啊,曾经的我们作为外邦人,是连公义也不明白的人。
但现在,我们被嫁接到了以色列人的根上,我们开始,从亚伯拉罕那里,继承我们的信仰。我们要改变我们的公义的概念,就是,我们要和亚伯拉罕一脉相承。公义,不是一视同仁,而是,分别对待。
亚伯拉罕说:将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这断不是公义的主所行的。把恶人与义人,一视同仁,这不是公义的。毁灭掉恶人,拯救义人,这才是公义的。因此,我们的神,他毁灭了所多玛的所有人,只拯救了传义道的罗得,那么,他就是公义的。
然而,他为何,使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呢?他为何,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呢?他为何,在这些事情上,将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呢?
我们的神,他是公义的神。如果他暂时表现出了不公义,那么我们相信,他是在准备着施行更大的公义。就像,在毁灭所多玛之前,他没有毁灭所多玛,那时候,他不公义。但,他在准备着,施行公义。
马太福音 5-45 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
马太福音 5-46 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行吗?
我们的神,他是公义的,如果他不公义,那么,他就是在准备着更大的公义,准备着,施行公义。
他在降雨的事情上,一视同仁,他所要的目标,是要我们,在这些事情上,一视同仁。也就是,爱那些不配爱的人。
他降雨给不义的人,这是不义之人不配的。但,他还是这样做了。他的公义呢?他在准备着,更大的公义。
就是,要让我们看到,要教导我们,让我们去爱那不配的人。因此,在义上,就竞争过了那些不那么爱的人。
最终的目标呢?是要得到赏赐,得到天国。
耶稣说: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行吗?原来,他的不公义,是在准备着,更大的公义,就是,要竞争过税吏,抢夺赏赐。
耶稣让我们一视同仁的去爱,不管对方值得还是不值得我们去爱,都要去爱。这在短期看来,是一种不公义。因为,将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了。
但最终的目的,却是说:要在义上竞争,最终,竞争过那些税吏一样的人,从而得到赏赐。耶稣并不是不公义,而是,要让我们,竞争到赏赐。
从最终的结果上来看,那些更爱的人,他们得到了赏赐。而那些税吏一样的人,他们只爱那些爱他们的人,他们就没有得到赏赐。
仍然,在最终的时候,他并没有一视同仁。最终,我们仍然只能说:他没有把恶人与义人一样看待。公义的神,他绝不可能对恶人与义人,一视同仁。如果他暂时,把恶人与义人一样看待了,那么,就是在准备着,施行更大的公义。
耶稣说,要一样的去爱,不管对方是恶人还是义人,都要去爱。但最终的结果,却是说:要胜过那些不够爱的人,从而,竞争到赏赐。
他的短期的不公义,是为了让我们在最终的公义审判上,竞争到赏赐。没办法,天国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度,竞争着义的国度。
神降雨给义人,也降雨给恶人。这实在很气人。但,没办法,他暂时,就是这样做的。
神使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这实在让人气愤。但,他只是暂时这么做而已。为要施行更大的公义。
耶稣的爱,一视同仁,不管是什么人,犹太人也罢,外邦人也好,他一样看待,他都爱。
但,他只是暂时这样而已。为要施行最终的公义。
最终,他仍然,要区别看待。在十字架上有两个强盗,但,耶稣只是对其中一个人说: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他在最终,仍然,区别看待。
他为何在最终的时候,没有把所有人一样看待呢?因为他终究,是要施行公义的。这是我们从我们的祖先亚伯拉罕所得到的信仰,就是:施行公义的神,绝不会把恶人与义人一样看待。
他只是暂时,一样看待了,仅此而已。他最终,还是要区别对待的。他不可能把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就算暂时他一样看待了,也只是暂时而已。他最终,要区别对待。
他暂时,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但最终,义人的国度,充满光明,而恶人的国度,充满黑暗。他最终,不再使那些恶人得到光明。
因此,我们暂时,也要把恶人与义人一样看待,没办法,他要求我们这样。因为他暂时这样,所以,他也就要求我们暂时这样。我们暂时,也要把恶人,与义人,一样看待,不管对方是恶人还是义人,不管对方值得还是不值得去爱,我们都要去爱。只能这样。因为他要求我们暂时这样。
但最终,神要把恶人与义人,分别开来。
那么,就产生了另一个我们要讨论的问题了,就是说:他为何,不立刻,把恶人与义人,区别对待呢?他将来是会区别对待的,但现在,他没有区别对待,他一样看待了。
这是为什么呢?
传道书 8-14 世上有一件虚空的事,就是义人所遭遇的,反照恶人所行的;又有恶人所遭遇的,反照义人所行的。我说,这也是虚空。
我们的祖先亚伯拉罕他说:施行公义的神,绝不可能把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但,他目前,他暂时,他确实就是把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了。
我们可以回到所多玛没有被毁灭的时候,所多玛没有被毁灭的时候,其中的义人也罢,恶人也好,都能活着。也就是说:神在毁灭所多玛之前,都是把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的,都让他们活着,都不毁灭。直到,罗得的日子来到,神毁灭了所多玛,那时候,他才开始区别对待。
路加福音 17-28 又好像罗得的日子,人又吃又喝,又买又卖,又耕种又盖造。
路加福音 17-29 到罗得出所多玛的那日,就有火与硫磺从天上降下来,把他们全都灭了。
路加福音 17-30 人子显现的日子也要这样。
在罗得出所多玛之前,义人也罢,恶人也好,神一样看待。恶人会有恶报吗?想得美。根本没有的事情。神把恶人与义人,一样看待。
直到,罗得出所多玛的那日,施行审判的神,绝不把恶人与义人一样看待,他只拯救了义人罗得,他毁灭了那些所多玛的恶人。人子显现,也要这样。
换句话说就是:在人子显现之前,神把恶人与义人,一样看待。做好事,别想着好的回报,没有的事情。做坏事,也不用担心恶的报应,没有的事情。在人子显现之前,这都是没有的事情。在人子显现之前,他把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
因此,亚伯拉罕所信的,是说:审判全地的主,必要施行公义,绝不会把恶人与义人一样看待。关键词在这里:审判。他审判的时候,肯定不会把恶人与义人一样看待的。是的,他审判的时候,不会这样的。但,暂时没到他审判的时候,他确实,就是把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的,他暂时,没有区分恶人与义人。
他为何这样呢?他为何不立刻施行审判呢?他为何不立刻区别义人与恶人呢?我们在之前曾经讨论过这样的话题,我们的结论是说:因为只有到最终的时候,才能审判清楚。并且,这个等待的过程,也是熬炼我们的过程,让我们备受煎熬,信心越来越纯正。
在他公义的审判到来之前,这世界充满了不公义,我们备受煎熬,但最终,他熬炼我们之后,我们必如精金。
暂时,在他把恶人与义人一样看待的暂时,他使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恶人就算行恶,也不会受到惩罚。我们就算行义,也不会得到回报。那么,我们再去行义,我们的动机是什么呢?回报吗?根本没有的事情。就是单纯的,就是愿意去行义,仅此而已。
在他的熬炼之中,我们痛苦,但,我们也越来越单纯。他熬炼我们之后,我们必如精金。
这熬炼,只是暂时的,神的公义,是最终的,是永远的。暂时对我们的熬炼,我们神的偏心,是暂时的,是表面的。只是一个过程,而已。
他最终的目的地,是神的审判的公义。
因此,我们要如实的承认,神暂时,确实有偏心。因为,“审判全地”的主,他必要施行公义。暂时,他还没有审判全地。暂时,他还没有施行公义。暂时,我们承认,他偏心。但,暂时而已。
他必要审判全地。那时候,他必要,施行公义。他暂时偏心吗?但,他最终,要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审判全地的主,确实公义。他最终要让我们,心服口服。
我们的神,他最终,要让我们心服口服。我们现在是有些不服气的地方,觉得他偏心,但,他最终,会让我们服气的。他会让我们心服口服的。
恶人也好,义人也罢。富人也好,穷人也罢。我们的神他现在,他暂时,一视同仁,一样看待。神使日头照好人吗?神也使日头照歹人。神降雨给义人吗?神也降雨给恶人。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吗?富人也有福音传给他们。我们的神,极其公平,一视同仁。
好人或许不满意,神竟然也使日头照歹人。当好人没用啊。义人或许不服气,神竟然也降雨给恶人。义人没有什么益处啊。穷人或许不甘心,神竟然也把福音传给富人。贫穷没有什么好处啊。
但,稍微忍耐片刻,就足以。再忍耐片刻,就足以。
在好人没用的时候,仍然,我们再坚持一会,继续当好人。在义人没有什么益处的时候,仍然,我们再坚持一会,去行义。在贫穷没有好处的时候,仍然,我们再坚持一会,不要去追求金钱,要单单追求那话语。再忍耐片刻,就足以。
时候不多了。审判全地的主,他必要施行公义。那时,他要让我们心服口服。
不管他怎样处理我们,他都要让我们心服口服。因为,他必要按公义,审判全地。我们所有的不服气,都要在他面前,变得服气。我们只能对他心服口服。
义人对恶人不满意是正常的,因为恶人行恶,反而,享受人生。但,是神这样做的,所以,义人对恶人的不满意,实际上,是在对神不满意。
诗篇 73-12 看哪,这就是恶人;他们既是常享安逸,财宝便加增。
诗篇 73-13 我实在徒然洁净了我的心,徒然洗手表明无辜。
诗篇 73-14 因为我终日遭灾难,每早晨受惩治。
义人对恶人的不满意,在本质上,那是在对神不满意。因此,义人说:我实在徒然洁净了我的心,徒然洗手表明无辜。他不是在对恶人不满意,他是在对那偏心于恶人的神,不满意。
但其实,神只是暂时那样做而已。因此,义人的不满意,义人的不服气,最终,要彻底的,在神面前,服气。
诗篇 73-20 人睡醒了,怎样看梦,主啊,你醒了,也必照样轻看他们的影像。
诗篇 73-21 因而我心里发酸,肺腑被刺。
诗篇 73-22 我这样愚昧无知,在你面前如畜类一般。
义人想到了最终的场景,就知道了,那些恶人的享受啊,那些恶人的财宝啊,都是梦中的影像而已。那些,是要被神轻看的。不要在意。
因此,义人太后悔了。他之前,不是对恶人不满意,而是,对神不满意。所以他最终后悔的说:因而我心里发酸,肺腑被刺,我这样愚昧无知,在你面前,如畜类一般。他曾经的不满意,好像是对恶人的享受与财宝不满意,但其实,他是在对神不满意。
义人对恶人的享受与财宝不满意,这是能理解的事情。但,这不是应该的事情。不应该对恶人的享受和财宝不满意。他们常享安逸,财宝加增,那是神赐给他们的。对此不满意的,就是在对神不满意。
对神不满意的人,都要后悔。最终只能承认自己的愚昧无知,只能说:我心里发酸,肺腑被刺,我这样愚昧无知,在你面前如畜类一般。所有对神不满意的人,都要这样后悔。
审判全地的主,他必要让我们在他面前,心服口服。有人对他不满意吗?有人对他不服气吗?暂时可以这样。但,那样的人,最终,只能承认自己愚昧无知,在神面前,如畜类一般。
我们的神,亚伯拉罕的神,那施行公义审判全地的神,他必要按着公义,审判全地。他必要,施行公义。他必要,让我们在他面前,承认自己的愚昧无知,赞美他的智慧公义。而按着信心,我们现在,就要赞美他将要到来的智慧公义。我们赞美他,那位智慧公义的神。哈利路亚。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