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64.只适用于以色列人的圣经
平安,我们继续我们的救恩的历史,救恩的历史,就是耶稣的历史,耶稣的名就是,יהוה 是救恩。他是我们的救恩。
在上一篇的内容中,我们讨论了“积攒的目的与限度”。首先,我们要表明,神的祭司,耶稣的门徒,不可积攒。因为,他们要单单依靠神,要单单以神,作为所有的一切。为此,他们需要在这地上,无份无业,撇下一切。
但终究,他并没有让所有人都成为他的祭司,他并没有让所有人都成为他的门徒。对于更多的人,他反倒,赐给了他们产业,让他们可以拥有这地上的一切。只是,仍然,他向人要求,不可贪心。
于是,他给了人安息的律法,也就是,让人停止的律法。在第六年,他必赐给人三年的份,在第六年,他们积攒了足够三年用的,然后,停止积攒,享受安息。
安息的律法,让我们明白了:积攒的目的,不是为了更多积攒,反而,是为了不要积攒。积攒的目的,就是为了停止积攒,为了享受安息。
为此而有的限度,是三年。他所命的福,赐给人三年的积攒。再多,那就超过了他所命的福了。超过了他所命的福,是更有福了吗?不,反而,那人有祸了。那些富足的人,他们有祸了。
富足的人有祸了。贫穷的人反倒有福了。这是在以色列人中常见的情况。因为,神是有恩惠的神。
出埃及记 22-25 “我民中有贫穷人与你同住,你若借钱给他,不可如放债的向他取利。
出埃及记 22-26 你即或拿邻舍的衣服作当头,必在日落以先归还他;
出埃及记 22-27 因他只有这一件当盖头,是他盖身的衣服,若是没有,他拿什么睡觉呢?他哀求我,我就应允,因为我是有恩惠的。
因为神是有恩惠的神,又因为,贫穷人别无依靠,只能依靠神,所以,贫穷人反倒,有福了,富足人反倒,有祸了。因为神站在了贫穷人的一边。神满有怜悯。
在这里神说:他哀求我,我就应允,因为我是有恩惠的。所以,贫穷人的有福之处,不在于他的贫穷,而是在于,神是有恩惠的。如果贫穷人和富足人,同样的祈求一块饼,那么,别说是神了,就算是我们,也知道,应该给谁。没错,就是应该给贫穷人。
没有恩惠的我们都这样,更何况有恩惠的神呢。他更是对贫穷人充满怜悯。
然而,在这里我们能发现,这件事情,这些话语,不适合用于外邦人。因为在这里说:他祈求我,我就应允。而很明显,外邦人,不会去祈求他,外邦人只会去祈求外邦人的神。
在上一篇中我们也提到了外邦人中的贫穷人,和以色列人中的贫穷人,完全不是一样的事情。以色列人中的贫穷人,别无所有,只能依靠神。
但,外邦人中的贫穷人,反倒,充满了对金钱的贪心,为了得到金钱,充满各种奸诈的诡计,不择手段。这样的贫穷人,很明显,不是拥有天国的贫穷人。因为,有贪心的,在神的国,是无份的。
所以,我们就发现了,圣经,不适合用于外邦人。比如,“天国属于贫穷人”,这很明显,不适合用于外邦人。因为,大量的外邦人,贫穷,又充满贪心,根本不是天国的人。
作为在外邦人中生长出来的人,实在太了解这些外邦人了。为什么呢?因为,自己曾经就是那样的,狗一样的人。连狗都不如的人。贫穷,又充满了贪心,贫穷,又极其贪婪,很明显,这是在天国,无份的人。
我们讨论到外邦人与以色列人的不同,说,这是因为外邦人没有律法。但,真的没有律法吗?当然不是。那律法书,传遍了天下。
然而,有什么用呢?或许,唯一的有用之处,就在于,神要赐给谁他的律法的时候,那律法书,就能起到作用。那律法书传遍了天下,但仍然,神若不赐给人他的律法,人就算得到律法书,也是无用。
神的律法,那圣经,真的,只适用于神的选民,只适用于,神的百姓。对于外邦人,非常的不适用。
在安息的事情上,也同样如此。神的百姓,适合那安息的律法。但,外邦人,非常不适合那安息的律法。对外邦人来说,安息不是律法,安息是罪恶。对外邦人来说,无休止的贪心,才是他们的律法。
神的律法,在外邦人中,非常不适合。甚至,外邦人,有时候,要与那律法反着来,才能遵守那律法。
与律法反着来,才能遵守那律法。这听起来多么荒唐啊。但,这么荒唐的事情,就出现在律法中。因为,人很荒唐。这导致了有时候,必须得和律法反着来,才能遵守律法。
出埃及记 17-7 他给那地方起名叫玛撒(就是“试探”的意思),又叫米利巴(就是“争闹”的意思),因以色列人争闹,又因他们试探耶和华说:“耶和华是在我们中间不是?”
在米利巴,在玛撒,这些从埃及出来的人,他们与摩西争闹,他们试探耶和华,他们很荒唐。
那么,他们的下一代,要效法他们的模样吗?我们曾经说过,他们已经被埃及塑造完成,他们没有改变的希望。他们只能是那个样子。改变的希望,在他们的下一代身上。至于他们,已经没有改变的希望。
他们没有改变的希望,但,神仍然把他们拯救了出来,因为,在他们的下一代身上,有着改变的希望。那么,他们的下一代,要效法他们的模样吗?
并不。他们的下一代,不效法他们的模样。他们在玛撒试探 יהוה,他们在米利巴水与摩西争闹,但,他们的下一代,不效法他们的模样,反而,与他们,完全不一样。他们的下一代,反倒,成了神的虔诚人的模样。
申命记 33-8 “论利未说:耶和华啊,你的土明和乌陵都在你的虔诚人那里。你在玛撒曾试验他,在米利巴水与他争论。
申命记 33-9 他论自己的父母说:我未曾看见,他也不承认弟兄,也不认识自己的儿女。这是因利未人遵行你的话,谨守你的约。
在玛撒,在米利巴水,从埃及出来的以色列人,他们试探 יהוה ,他们与摩西争闹。但,他们的下一代,不参与他们上一代的荒唐。他们的下一代,选择了与他们的上一代,划清界限,甚至于说,未曾看见。
很明显,他们没有顺从他们的上一代。如果他们顺从他们的上一代,他们应该和他们的上一代一样,就是,去试探 יהוה ,去和摩西争闹,这才是他们顺服上一代的模样。但,他们不那样。他们反倒,选择支持摩西,选择听从神的话。
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以色列人,其实,刚从埃及出来的时候,和外邦人没有什么两样。而那些上一代的以色列人,他们也没有改变的希望。所以,他们的下一代,只能够违背那听从上一代的律法,选择听从 יהוה,在律法的冲突之中,他们选择了,更大的律法。
然而,所有的以色列人,都是这样的不听从上一代吗?并不是。在我们刚刚读到的内容中,是说:论利未说。只有利未人是这样,不听从上一代。其实,听从上一代,遵守那小的律法,是更容易的。因此,遵守那小的律法的人,也是更多的。
那小的律法,要求他们听从他们的上一代。那大的律法,要求他们听从 יהוה 。而利未人,他们选择了那大的律法,他们听从 יהוה,但更多的人,他们选择了那小的律法,他们听从他们的上一代,与他们的父母一个样。虽然他们没有他们的父母过分,但他们仍然,保留着他们父母的模样。
所以,祭司的国度,成为了祭司的支派。只有利未支派,成为了祭司的支派。祭司利未人,成为了一个常见的单词,因为,只有他们,成为了祭司。
为什么更多的人,选择听从他们的父母呢?因为这是律法要求的。并且,因为这是更容易的。
首先,这是律法要求的。人如果不听从父母,那就更不可能听从神了。因为,神是我们的父。在人还没有认识到神的时候,人就应该去听从父母。因为,那是父的角色。
直到,人认识了神,直到,人以神为父,人就有了两位父亲。于是,仍然,要听从父亲,但,需要作出选择,要听从哪一位父亲?
要听从你父亲的话。这是别无选择的。直到,有了两位父亲,有了两种话语。要听从父亲的话,但,要听从哪一位父亲的话?
以色列人,给我们展示了这两种人的比例。听从真正的父亲的人,是少的。而那些听从肉体的父亲的人,是多的。那样的事情是更容易的,那样的人是更多的。
如果两位父亲没有冲突,那真是天大的庆幸。然而,一般来说,我们不会得到这么幸福的事情。为什么呢?我们不得不想到,神的嫉妒。
神的嫉妒,使得我们,必须要二选一。我们不可能同时听两位父亲的话。我们只能二选一。按我们想,两位父亲说的一样,不就能同时听从了吗?但神的嫉妒,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神的嫉妒,必要让我们二选一。我们只能选择一位父亲,只能听从一位父亲的话。这是神的嫉妒,他绝对不允许我们同时拥有两位父亲。
马太福音 23-9 也不要称呼地上的人为父,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
神的嫉妒,在他所差来的人身上,彻底的明显起来。他实在充满了嫉妒。你称呼神为父吗?那你不可再称呼地上的人为父,因为,只有一位是你的父。
难道,我们不能同时拥有两个父亲吗?难得,我们不能同时拥有两个新郎吗?当然不能。因为,我们所要拥有的那一位,他是嫉妒的那一位。他只能成为我们的唯一,他绝不成为我们的其中之一。他只要当我们的唯一。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选择地上父亲的人,是多的。而 יהוה 的虔诚人,而耶稣的门徒,那未曾看见父母的人,是少的。太少了。少之又少。世人眼中的那样坏的人,是极少的。
关于利未人的稀少,我们早已经有过讨论。虽然利未支派是十二支派之一,但,他们的人数根本没有十二分之一。他们的人数,非常稀少,按照我们曾经的计算,大概只有2.5%左右,人数非常稀少。
其实,听从父母的话,好处非常多。比如,律法中经常提到的一个好处就是:使你在地上得福,可以长寿。
以弗所书 6-2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听从父母,其实,会在这个世界,得到很大的福气。因为很明显,儿女听从父母,父母就愿意给儿女东西。并且,儿女饥饿,父母也愿意喂养。听从父母,才能在地上得福,并且,长寿。
作为不听从父母的典范,耶稣和其门徒为我们展示了不听从父母的短命。他们很快的,就都死了。其中就有一个长寿的约翰,这还是神特意为了自己的工作而保留的。而其他的人,都很快的就死了。都非常的短命。这就是神的律法。他总是有效的。
那么保罗呢?他长寿吗?他一点也不长寿。他也是很快的就被罗马皇帝杀死了。他在地上有福气吗?他有什么福气啊。他连对象都没有。
他们难道,不想要得福吗?他们难道,不想要长寿吗?他们活够了吗?他们不想活了吗?其实,他们想要更长的寿命。就是,永生。
保罗为什么不听从父母,不去结婚然后过一个正常人的生活呢?因为正常人的生活,就算长寿,也是极其短暂,并且,非常无聊。
吃喝嫁娶,耕种盖造,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生活,并且,是地上的人看为幸福的生活,也能够因此,得以活的长久。然而,这种长久,非常短暂。这种幸福,极其无聊。
什么是有意思的呢?我们早已经论证过了,就是,神的话语,那才是有意思的。草必枯干,花必凋残,但,神的话语,永远立定。那是永远长存的真理。那才是有意思的。
从这有意思的话语之中,我们能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我们常常,不能够所有的好处都得到,反而,只能二选一。因为,我们的神,他名为嫉妒。
我们能看到,神赐给了人地上的产业。但,我们又能看到,神让人不可有地上的产业。他不让人有地上的产业,但,他也把地上的产业分给了以色列人。这非常有意思。
他让祭司利未人不可有产业,因为,他是祭司利未人的产业。但,他又把地上的产业,分给了其他的以色列人。于是,我们就能看到,他的嫉妒,让人不可能都得到。
神的话语,讲了很多。但我们,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个。这就是他的奇妙,他不给我们都选的机会,反而,只让我们选择一个。
神的话语,讲了天上的产业,又讲了地上的产业。但,他只让我们选择一个。神的话语,讲了天上的父亲,又讲了地上的父亲,但,他只让我们称呼一个。他的话语,实在非常奇妙,让我们,无法幻想着都得到。
有没有幻想着都得到的人呢?有。并且,非常多。比如在以色列人中,是那未曾看见父母的人多呢?还是那些听从父母的人多呢?当然是听从父母的人多。他们在玛撒,在米利巴水,选择与他们的父母一同,试探 יהוה,一同,与摩西争闹。
只有利未人,选择了未曾看见父母,选择了,单单以神为父。
难道,利未人中,就没有顺服神的父母吗?比如摩西,摩西他也有儿子。摩西的儿子,不与摩西争闹,不就能够又顺服神,又顺服他的父亲了吗?
确实有这样的人。但,太少了。有几个摩西呢?甚至,大部分的利未人,他们的上一代,都不是摩西这样的人,反而,是可拉那样的人。
民数记 16-8 摩西又对可拉说:“利未的子孙哪,你们听我说:
大部分的上一代的利未人,并不都是摩西那样的人,反而,都是可拉那样的人。于是,当可拉起来背叛的时候,能带动几乎所有的利未人,一起背叛摩西。以至于,摩西对可拉说:利未的子孙哪,你们听我说。大部分的利未人,都是属于可拉的人。
直到,可拉的后裔,出现了。可拉的后裔,反倒,不是可拉那样的人。因为,他们未曾看见父母,他们选择成为 יהוה 的虔诚人。于是,神灭了可拉,却反倒,保留了可拉的后裔。这就是他们的下一代,有希望改变的人。
顺服神的上一代,是少的。非常少的。我们甚至能点出来仅有的少数的这样的人。
比如迦勒,他是顺服神的。比如约书亚,他是顺服神的。对于这样的人,可以说,要顺服他们的上一代。因为,他们的上一代,都是顺服神的人。他们反倒,就应该顺服他们的上一代人。
约书亚记 24-15 若是你们以侍奉耶和华为不好,今日就可以选择所要侍奉的,是你们列祖在大河那边所侍奉的神呢?是你们所住这地的亚摩利人的神呢?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侍奉耶和华。”
其他的以色列人,他们试探神,他们与神争闹。他们认为,侍奉神不好。但,约书亚,他作为家长,他却说: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侍奉耶和华。
所以,约书亚的下一代,反而,就应该听从约书亚。因为,约书亚乐意侍奉耶和华。但,以色列人,有几个约书亚呢。
有些人,就应该听从他们的上一代。如果他们不听从上一代,却反而会成为,恶人。
撒母耳记上 8-1 撒母耳年纪老迈,就立他儿子作以色列的士师。
撒母耳记上 8-2 长子名叫约珥,次子名叫亚比亚,他们在别是巴作士师。
撒母耳记上 8-3 他儿子不行他的道,贪图财利,收受贿赂,屈枉正直。
另一个应该听从的上一代,就是撒母耳。撒母耳的儿子,他就应该听从撒母耳,就应该和撒母耳成为一个样。但,他们却反倒,不听从撒母耳,不行他们父亲的道。这是应该责备的。
然而,至于可拉的后裔,他们如果听从可拉,他们如果行可拉的道,那他们就只能和可拉一同,被 יהוה 灭掉。
神给我们的不一样啊。我们只能这样说,神给我们每个人的环境,不一样。
另一个应该要听从的上一代,就是提摩太的上一代。提摩太的上一代,包括上上一代,都是极其虔诚的人。
提摩太后书 1-5 想到你心里无伪之信,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罗以和你母亲友尼基心里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里。
提摩太是心里有着无伪之信的人。这无伪之信,是怎么来的呢?保罗说: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罗以,和你母亲友尼基心里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里。
提摩太的上一代,是极其虔诚的人,甚至,上上一代,都是极其虔诚的人。而提摩太,听从他们,并效法他们,于是,他心里,也拥有了这无伪之信。
我们很自然的,效法我们的上一代。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们看到,我们就学到。看到坏的,我们就学到坏的。看到好的,我们就学到好的。当然了,也有上一代坏,下一代好的。也有上一代好,下一代坏的。但这是少数的。
少数的人,能够和上一代,不一样。但,大多数的人,绝大多数的人,和上一代,一模一样。于是,在中文中,就有俗语总结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直白的说就是:他的上一代是个什么样,他就是什么样。基因变异,导致和上一代不一样,这样的人是有的,但终究是少的。
大部分的人,都是和上一代,一个模样。他们的上一代是个什么样子,他们就是那个样子。
所以,保罗论到提摩太心中的无伪之信,就说:先在他外祖母罗以,和他母亲友尼基心里的,然后又说:深信也在提摩太心里。为什么呢?因为他的上一代是那个样,所以,他也自然而然的,就会成为那个样子。
我们不得不又回到了我们要讨论的事情上来,就是:只适用于以色列人的圣经。这圣经,对于外邦人来说,很多时候,反而要反着来,才能顺服这圣经。
保罗给提摩太写信,说:提摩太后书 1-5 想到你心里无伪之信,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罗以和你母亲友尼基心里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里。
我们可以模仿这种风格,这样说外邦人,说:想到外邦人心里的诡诈,这诡诈,是先在他们的父亲和他们的母亲心里的,我深信,也在他们的心里。
因此,对于外邦人来说,这以色列人的圣经,很多时候,就不再适用了。他们反倒,要和这圣经反着来,才能顺服这圣经。
其实,这也不算是反着来。因为,以色列人,也不能都算是神的百姓。所以,这圣经其本身,就有和这圣经反着来的内容。通俗的说就是:圣经里面,有矛盾的内容。
在摩西的律法中,这矛盾,就已经出现了。摩西的律法,要求人听从父母,但,摩西的律法,又赞扬了那未曾看见父母的利未人。很明显,这圣经,和自己反着来了。为什么呢?因为,以色列人,也并不都是神的百姓。
神的百姓,是以色列人,但,以色列人,却并不都是神的百姓。因此,我们甚至可以说:以色列人,也不都是以色列人。其中有很多以色列人,他们在本质上,和外邦人一个样。他们在本质上,是外邦人。
所以,这圣经,虽然适用于以色列人,但也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肉体的以色列人。对于一部分的以色列人来说,他们仍然,要和这圣经反着来,才能遵守这圣经。于是,在以色列人的记录中,这圣经,和自己反着来了。因为,其中的百姓,并不都是以色列百姓。
这圣经,只适用于以色列人。其中的互相矛盾的地方,在于,以色列人和以色列人互相矛盾。于是,其中的记录,互相矛盾。
摩西记录说:要听从父母。这指的,当然是以色列人父母。于是,以色列人,要听从父母。这教导的话语,适用于以色列人。
但,有些以色列人,并不是以色列人。于是,祭司利未人,他们不认识那样的父母。他们未曾看见父母。这话语,也仍然,只适用于以色列人。因为,以色列人,要顺服神。
对于外邦人,有时候,这圣经,也同样的,并不适用。反倒,对于外邦人来说,他们应该背弃他们父母的模样。然而,这并不容易。和父母成为一个样,这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和父母不一样,反倒,很不寻常。
保罗说到提摩太的无伪之信,直接的证据,就是,他母亲,和他母亲的母亲,心里有那无伪之信。所以,保罗深信,这也在提摩太的心里。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对提摩太来说,效法他的上一代,这是自然而然应该的事情。但对于外邦人来说,效法上一代,听从上一代,这律法,反倒不再适用。他们若是听从父母,他们若是效法他们父母的模样,那他们只能和他们的父母,去同一个地方。并且,恰恰,这是他们愿意的。我们可说什么呢。
圣经,是以色列人的圣经,终究,只能适用在以色列人的身上。
至于外邦人,终究,是要和他们的外邦人父母,成为一个模样。
神的拯救呢?神的拯救,在哪里呢?在那些,听从父母,又不听从父母的人身上。
首先,人要听从父母。因为神是我们的父亲的角色。如果人不听从父母,那就不可能听从神。
人在未认识神之前,他要听从父母。因为,神,正是父亲的角色。直到,那人,他认识了神,于是,他只能听从神,他不能再听从他的父母。
在那听从父母,又不听从父母的人身上,我们看到了神拯救的大能。他们是听从父母的人,直到,他们遇见了神,他们开始,单单听从神。于是,表现为,他们变了,他们不听从父母了。
他们不信耶稣的时候,听从父母。他们信了耶稣,反倒,不再听从父母了。他们变坏了。
于是,他们的父母,更加恨恶神,更加恨恶那话语。
这是无奈的事情。在一部分的以色列人身上,有这无奈的事情。在几乎所有的外邦人身上,都有这无奈的事情。外邦人,转向神,更难。
但,这是应该的。外邦人转向神,就应该更难。不然的话,为什么称为外邦人呢。外邦人之所以称为外邦人,正是合理的,合适的。
外邦人,就是外邦人。他们与以色列人的神为敌,因为,以色列人的神,他是以色列人的神。
人转向以色列人的神,人慢慢的,变得像以色列人,于是,不再和外邦人一样,那么,外邦人,只能敌对他们。这是应该的。这是合适的。甚至,这是好的。
应该的,合适的,就是好的。就算在我们眼中看为坏的,但,如果应该那样,那样就是好的。
人听从父母,这是应该的,这是好的。人听从神,这是应该的,这是好的。当这二者冲突的时候,人听从父母,选择地上的福分,这也是合适的,这是好的。而人听从神,舍弃地上的福分,选择天上的福分,这也是合适的,这是好的。
至于,同时得到地上和天上的福分,这事情,只适用于以色列人,外邦人想都不要想了。
那圣经,应许了地上的福分,也应许了天上的福分。但,只适用于以色列人。只有那以色列人,才能按着那圣经,得到地上的福分,得到天上的福分。
至于外邦人,并不适合这圣经。我们只能,和这圣经的一部分反着来,为了得到另一部分。
至于得到全部,得到这圣经福分的全部,我们想都不敢想。这圣经福分的全部,只适用于以色列人。而作为外邦人,我们只能,背弃这圣经的一部分,为了得到另一部分。
只适用于以色列人的圣经,也有一部分,适用于外邦人。但同时,代表着,需要背弃另一部分。
背弃律法的,必要受到那律法的惩罚。连耶稣也不能例外。他也受到了那律法的惩罚,被钉在十字架上。
路加福音 22-70 他们都说:“这样,你是神的儿子吗?”耶稣说:“你们所说的是。”
路加福音 22-71 他们说:“何必再用见证呢?他亲口所说的,我们都亲自听见了。”
耶稣是约瑟的儿子,是马利亚的儿子。但他却说,他是神的儿子。
于是,那些人说:何必再用见证呢?他亲口说的,我们都亲自听见了。
以神为父,这就是耶稣的罪恶。所有以神为父的人啊,你们能逃过这罪恶吗?或许有人能。因为,他们的以神为父,不是以那嫉妒的神为父。
我们若不是生活在真正的以色列人中间,这圣经,对我们,就不再适用。我们只能背弃一部分,来得到另一部分。而背弃的,必要受到惩罚。
我们只能受到一部分的惩罚,来得到另一部分的福气。我们只能损失一部分,来获得另一部分。这是我们的无奈。
为了得到我们想要的,我们就算受到惩罚,也仍然,要追求。为了获得我们渴望的,我们就算遭受损失,也仍然,要前进。因为,我们有我们想要的。
我们想要,以神为父。我们想要,得到神的国度。为了我们想要的,我们就算,损失这整个世界,我们也不在乎。因为,我们想要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神的国度。
神应许给了我们地上的福分,神应许给了我们地上的长寿,但,我们不要这些。不是我们不想要这些,而是,我们只能二选一。神给我们的选项,不是全都得到,而是,选择其中之一。
我们只能背弃他的一部分话语,来得到,他的另一部分话语。我们只能背弃他的一部分福分,来得到,他的另一部分福分。
既然背弃他,就必要受到他的惩罚。但,我们仍然,要背弃那一部分。就算,我们受到神的惩罚。
诗篇 22-1 (大卫的诗,交与伶长。调用朝鹿。)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为什么远离不救我,不听我唉哼的言语?
大卫背弃了神的受膏者,背弃了神的弥赛亚,他背弃了扫罗,于是,被扫罗追杀。
但,他仍然,只能背弃扫罗。就算受到神的权力的惩罚,大卫仍然,背弃了神的弥赛亚。为了得到神的另一个应许,他背弃了神的这一个选择。
为了得到想要的,就算受到神的惩罚,也仍然,他们在所不惜。
这样看,我们都一样。为了得到我们想要的,我们就算受到神的惩罚,也仍然,在所不惜。
世人为了得到这世界的财富,就算在那世界被神惩罚,他们仍然,在所不惜。
我们为了得到那世界的财富,就算在这世界被神惩罚,我们仍然,在所不惜。
这样看,我们其实,都一个样。信的和不信的,都一个样。我们看那些不信的人,他们连将来的死亡都不害怕吗?
但我们看那些信的人,他们连现在的死亡,都不害怕吗。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一部分,他们损失了另一部分,也都不害怕。
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们损失的那一部分,是他们不在意的。他们本来就不在意的,他们损失了,有什么可怕的呢。
对于神的话语,对于我们的福分,有一些,是我们想要的,但有一些,是没有也行的。比如,嫁娶生养,在地上的福分,在世界的长寿,这些,是没有也行的。
这些没有也行。不是说没有更好。有了这些,当然更好。
然而,谁有资格更好呢?如果能更好,干嘛不更好呢。但,我们不能。
嫁娶生养,地上的福分,地上的长寿,这些,是有了更好的,但,没有也行的。于是,为了我们最想要的,我们不得不舍弃这些福分。
我们不得不,背弃了这些话语,损失了这些福分,为要得到我们更想要的。
至于都得到,这当然更好。然而,我们不敢妄想。让那些敢想的人去想去吧。我们不敢想。
神赐给了他们巨大的梦想,但,那些是我们不敢想的。然而,这是神所决定的事情,我们无法怎样。神决定,让他们拥有巨大的梦想,神决定,赐给我们一些小小的梦想。或许,神也能成就他们的大梦想,神当然能。但,我们仍然,不敢想。我们活该这样。
只是,我们又能怎样呢。我们谁能决定自己的思想呢?只能是,神让我们怎样,我们才能怎样。
神赐给了他们更大的梦想,这是神所做的。神若要成就,必能成就。但,神却只是赐给了我们一些小的梦想,为此,那些更多的好事,我们连想都不敢想。这是神所做的。我们只能顺服。
并且,他最终,会让我们心服口服。甚至,我们现在,就心服口服。就算得不到,他话语中的,这世界上的好处,就算得不到,他话语中的,这世界上的福分,我们也心服口服。因为,我们连想都不敢想,我们还觉得,自己是不贪心,那我们只能活该这样。
我们终究,要在神面前,心服口服。他怎样安排我们,我们都只能顺服。并且,心服口服。唯有他是神,而我们,臣服。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