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耶稣啊的历史

S188.耶稣之爱,与撒但之爱

S188.耶稣之爱,与撒但之爱

平安,我们继续我们的救恩的历史,救恩的历史,就是耶稣的历史,耶稣的名就是,יהוה 是救恩。他是我们的救恩。
在上一篇的内容中,我们讨论了“天堂,不如天堂”的事情。这世界流传着非常多种版本的天堂,每一个宗教,自然,有每一个宗教的天堂,并且,宗教内部,每一个教派,也都有着自己教派的天堂。甚至于,每一个人,都有着每一个人,对于天堂的理解。

但,大体来分,天堂,总体可以分为两类,就是,耶稣的天堂,和撒但的天堂。之所以分为这两类,是因为,只有这两种思想,通行在这个世界上。
然而,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思想吗?很明显,不是的。这世界上,有着千万种信仰,有着万万种思想。这世界上的思想,很明显,不只有两种。

但,确实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耶稣的思想,就那一种思想,以神为中心的思想。
而另一类,是撒但的思想,就是那一堆思想,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以你为中心,以我为中心,又以他为中心。于是,产生出了万万种思想。因为,有着万万个人。

以神为中心的思想,因为神只有一位,这思想就简单多了,只要体贴神的意思,不要在意别的意思,就行了。这思想就这一个就行了。
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人可太多了,这思想,就多了。有着千万个人,于是,为了这千万个人,产生出了千万种思想。

美国人有美国人的思想,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思想,而在其内部,这地区的人有一种思想,那地区的人有一种思想,而在更内部,这家族的人有一种思想,那家族的人有一种思想。甚至于,这人有一种思想,那人有一种思想。以人为中心,为人而考虑,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思想。
而天国的人,只有一种思想。美国人的利益,他不关心,中国人的利益,他也不关心。这地区的利益,那地区的利益,这家族的利益,那家族的利益,这人的利益,那人的利益,他都不关心。他只关心,神的利益。这多简单啊。这生活起来多轻松啊。

但我们仍然得承认,这世界上,有着多少人,就有着多少思想。而这些思想,无一例外,都以某个存在,作为中心,或者是以神为中心,或者是,以这人,以那人,以自己,为中心。
这样看,耶稣的人,虽然多,但,中心就一位神,思想就那一种思想。这就是神所喜欢的,单纯,纯一。人虽然多,但,因为只有一个中心,所以,都是一种思想:只考虑神的利益。

只体贴神,只体贴人,这两种思想,也产生出了,两种对爱的理解。一种爱的理解,很简单,尽上一切去爱神就行了。然后,在只体贴神的意思的情况之下,去爱邻舍如同自己。如果邻舍不怕神,那就算和耶稣同钉十字架,这么近的邻舍关系,也没法爱。没办法。因为,要尽上一切,要牺牲一切,去爱神。就这一个。
而另一种爱的理解,非常多样。这个人看为有爱的,那个人看为没有爱。那个人看为有爱的,另一个人看为没有爱。这对爱的理解,非常多样。但也正常。我们慢慢来分析理解。

关于耶稣的爱,很容易理解,就是爱神。为此,可以牺牲其他一切。他连他自己都能牺牲,更何况其他的人呢。所以,我们的使徒们,先辈们,殉道而死,他也很少拯救。因为,他爱神,爱到连自己都能牺牲。更何况别人呢。
而关于另一种爱,非常多样的爱,我们可以归类为,撒但之爱。撒但的特点,就是,只体贴人的意思。于是,就产生出了,非常多样的爱。因为,人,非常多样。

神,只有一位。而人,非常多样。

这人看为有爱的,那个人看为没有爱。因为,没有体贴到那个人的意思。
那个人看为有爱的,另一个人看为没有爱。因为,没有体贴到另一个人的意思。

并且,在撒但统治之下的,那所有人,虽然都有自己的爱,但,神统统看为没有爱。因为,没有体贴到神的意思。
这样看,爱,是有着方向性的。有爱的人,更准确的说,是对某一个对象,或者,对某一些对象,有爱的人。至于对别的人,那就没有爱了。爱,是有着方向性的,指向谁,就对谁,有爱。

爱的方向性,可以理解为:给予的方向性。为了帮助我们理解,可以简单的把爱,等价为:给予。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就在那里。
你的财宝给了谁,你的心,就给了谁。爱,可以简单的等价为:给予。

于是,爱的方向性,就非常明显了起来。我们把财宝给了谁,我们就是把心,给了谁。我们的爱,就指向那人。爱的方向性,非常明显。
这样,撒但的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就会产生,千万种,爱的方向。因为,给予的方向,必须要指向自己,才能算是给予自己,才能算是,爱了自己。千万个人,就产生了,千万种,对爱的理解。就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理解的爱。自己得到了,才算是爱。

所以,有些人,就算非常爱耶稣,但,在另外一些人的眼中,也看为没有爱。因为,确实,就是对他,没有爱。那爱的方向,那给予的对象,并没有,指向他。

约翰福音 12-3 马利亚就拿着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抹耶稣的脚,又用自己头发去擦,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
约翰福音 12-4 有一个门徒,就是那将要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
约翰福音 12-5 说:“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

众所周知,马利亚的爱,非常多。他的爱多,他的赦免多。马利亚的爱,非常多。
但,犹大看马利亚,是一个有爱的女人吗?犹大看马利亚,根本没有爱。这香膏可以卖三十两银子给他的,哦不,这香膏,可以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的,马利亚却都给了耶稣。这对犹大有什么爱。

爱的方向性,导致了,撒但的百姓,对爱的理解,千变万化。在我们看,马利亚当然有爱,因为,他爱神,他爱耶稣。他对耶稣,爱多。
但,在撒但的百姓看来,又没有爱到自己的身上,那都不能算是爱。哪里有爱,都没爱到他身上,就不能算有爱。撒但的百姓,对爱的理解,多种多样。准确的说:一个人,一个样。

爱的方向性,在耶稣的百姓,和撒但的百姓身上,明显,不一样。
耶稣的百姓,那爱的方向,全都指向着神。方向统一。爱神的,就是有爱的。
但,撒但的百姓,爱的方向,全都指向着每一个自己,不爱自己的,不给自己的,就没有爱。并且,他们引用经上的话说:人若不爱看得见的人,怎么能爱看不见的神呢。你都不爱我,怎么能爱神呢。

是的,撒但就是这么想的,人都不爱他,怎么能是爱神呢。他把自己,与神,同等。
经上的话,被撒但说出来,攻击人,这可真是,难以抵挡。但还好,我们有耶稣作为榜样,帮助我们,用经上的话,来抵挡,撒但引用的经上的话。为此,我们要更多追求神的话语,免得,被撒但引用两句经上的话,给欺骗了。撒但,也引用经上的话,攻击耶稣。

犹大看见马利亚,把香膏倒在耶稣的脚上,膏抹耶稣的脚,他觉得马利亚没有爱。确实没有爱,对他,没有爱。
并且,对他都没有爱,怎么能是对神有爱呢。连能看见的他都不爱,怎么能是爱那看不见的神呢。这确实有道理。毕竟,都是经上的话。经上的话,确实有道理。

撒但,果然,也是神的一部分,听从神的话语的人。是的,撒但,也听神的话,也去,照样行。
撒但攻击约伯,可不是违背了神,反而,正是听从了神。完美的听从神。神不让他伤害约伯的肉体,他就一点也没有伤害。神不让他取走约伯的性命,他就一点也不敢让约伯死。撒但,完美的听从神。

在耶稣的身上,撒但,也完美的,听从了神。人子必要去世。
而撒但,确实,让人子,去世了。撒但,完美的,听从了神。

因此,撒但引用经上的话,实在太正常了。撒但,一个完美的受造物,完美的遵行神的话语。遵行的非常完美。
撒但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呢?出现在,与耶稣,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只要找撒但和耶稣不一样的地方,就能找到撒但的问题所在了。而在那问题之上,同样,有神的话语,作为撒但的依仗。

耶稣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撒但竟然连耶稣的意思也体贴到了。
这就是耶稣与撒但的不同之处了。耶稣,只体贴神的意思,甚至牺牲掉人的意思。但撒但,只体贴人的意思,甚至,牺牲掉神的意思。

很明显,撒但,和耶稣,都是完美的执行了爱。撒但,完美的执行了对人的爱,他甚至,只体贴人的意思。
而耶稣,完美的,执行了对神的爱,他只体贴神的意思。

于是,撒但的爱,千变万化。因为,人太多了。他只体贴人的意思,不是只体贴你的意思,也不是只体贴我的意思,而是,面对每一个人,他都是,只体贴人的意思。反而,让这世界,成为了地狱一样的世界。因为,你的意思和我的意思,并不一样。甚至,相互矛盾。
撒但只体贴人的意思,于是,撒但,成为了混乱。他只能混乱。因为,人的意思太多了。这个世界,就混乱了。人太多了,人的意思,太多了。

对爱的理解,撒但也混乱了。马利亚把香膏倒在耶稣身上,耶稣说,马利亚的爱多。
但撒但,借着犹大的口,判断马利亚太没有爱了,竟然不把那香膏卖成三十两银子,交给他来周济穷人。真是太没有爱了。是的,耶稣的队伍中,犹大负责管钱,用来周济穷人。

约翰福音 13-29 有人因犹大带着钱囊,以为耶稣是对他说:“你去买我们过节所应用的东西”,或是叫他拿什么周济穷人。

在耶稣的队伍中,犹大带着钱囊,因此,买东西的事情,周济穷人的事情,都是犹大来管的。犹大,是耶稣队伍中的,慈善家,负责周济穷人。
所以,犹大觉得,马利亚太没有爱了。竟然不把那香膏卖成三十两银子交给他来周济穷人。他觉得,马利亚太没有爱了。

但,犹大为什么这么说?单纯的,为了周济穷人吗?并不是。
而是说,钱到了他的手中,可以周济穷人,同时,他也可以用。

约翰福音 12-6 他说这话,并不是挂念穷人,乃因他是个贼,又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

他带着钱囊,可以周济穷人,但,他自己,也拿其中的钱,来用。
因此,他是个贼。

约翰对他的评价太狠了。按照这个评价,那些做慈善的,都可以被称为贼了。
他们负责用那些钱帮助别人,他们自己当然也要从其中得到他们的份啊。这是肯定的。多正常啊。但,约翰就判断为:他是个贼。

没办法。那些变卖一切,撇下一切,甚至于,连钱囊都不带的人,标准就是这样的。这就是他们的标准。
然而,犹大也觉得自己是个贼吗?犹大觉得自己可真是太慈善了,心里挂念着穷人,还得负责把钱拿出去周济穷人。犹大觉得自己可真是太有爱了。

反而,马利亚,才是犹大眼中,没有爱的那个人。因为,马利亚的爱的方向,没有指向他。而他,代表着,周济穷人。在他眼中,马利亚对他,没有爱,对穷人,没有爱。
但,耶稣却说:马利亚的爱多。这评价,反差太大了。

而这,其实,非常正常。因为,马利亚的爱多,确实只是对耶稣的爱多,并不是对犹大,和犹大所周济的穷人。因此,评价不同,太正常了。
我们的爱,都带着方向性。

我们的爱,都是有方向的。对这人有爱,对那人,就没有爱了。对那人有爱,对这人,就没有爱了。我们的爱,都有着方向性。
而撒但判断爱的标准,就是,体贴人的意思,具体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就是,体贴,每一个人的意思。因此,撒但的国度,不可能充满爱。因为,每个人的意思,每个人的利益,并不相同。两个意思不同的人,两个利益不一样的人,对爱的判断都是不一样的。撒但的国度里,永远不可能充满爱。只能有一部分人,极少数人,被撒但所爱。

在耶稣的国度里,却只有一种意思,就是,神的意思。只要体贴神的意思,那就是有爱了,那就是爱神了。
而只有这样,才可能,产生出一个充满爱的国度。因为,我们所有人的爱的标准,都是一样的,就是,只体贴神的意思。而神,只有一位。这就使得,那个国度,充满爱,成为了可能。因为,只有那一种爱,不会产生矛盾,不会产生冲突。

撒但只体贴人的意思,看似,体贴到了人的意思。但却是,体贴到了这个人,损伤到了那个人。因为,人的意思,是有矛盾的。
撒但,只体贴人的意思,人的意思,却并不一致。这人损失,那人得到。那人损失,这人得到。于是,撒但的国度里,充满了抢夺。

撒但的国度,只能成为混乱的国度。因为,人的意思,是混乱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意思,并且,不一致。于是,撒但体贴每个人的意思,撒但的国度,成为了混乱的国度。其中充满了,抢夺。
而抢夺,其实,就是一种,爱的方向性。比如,把这个人的东西抢走,给那个人,这就是对那个人的爱。是的,这就是爱,只是,方向,指向的,是某个人。

撒但体贴人的意思,他的国度就不可能充满爱。因为,爱,有着其方向性。撒但最终,也只能,选择一部分人来爱,选择一个方向来爱。对其他的人,他只能抢夺。爱,有着方向性。
而耶稣,只体贴神的意思,这就让我们的方向,统一了起来,让我们,都把爱的方向,指向神。于是,我们之间,不再有抢夺,反而,是分享。更精确的说,是都献给神,因为我们爱的方向只有神。我们都献给神,然后,神分享给我们。只有在耶稣的思想统治的国度里,全面的爱,才有可能存在。

爱的方向性,导致了我们,如果要爱人,就不可能爱人。因为,爱了这人,就恨了那人。给了这人,就不能再给那人。就是,抢夺了那人。
所以,耶稣常常,要求人,恨自己的亲人家人。这是爱吗?这是恨。但,爱的方向性,也正是,恨的方向性。我们的爱指向谁,恨,就指向了,其对面的人。

这也是在说:我们的恨,指向谁,爱,就指向了,其对面的人。
神对面的人,恰好,是我们的亲人家人。因此,不恨亲人家人的,就不能跟随耶稣,作他的门徒。因为,他的门徒,要爱神。

爱的方向性,也代表着,恨的方向性。如果我们的亲人家人,恰好,与神,站在同一边,但这不可能。因为,他们都要奉神的名义,逼迫那跟随耶稣的人。所以,他们不可能站在神的一边。
换句话说:一个神,怎么可能站在另一个神的一边呢。那他就当不了神了。那他就当不了父了。他怎么可能与父站在同一边呢。除非,他不想与神同等,不想与父同级。但就正常情况来说,这不可能。

爱的方向性,导致了我们,在一些人的眼里,有爱。在另外一些人的眼里,没有爱。
耶稣判断为爱多的人,却可能,在其他人眼里看来,极其冷漠,一点也没有爱。因为,在耶稣的评价里爱多,确实,就是对耶稣的爱多。

但,我们仍然推荐,选择耶稣之爱。因为,就算我们选择了撒但之爱,得到了一些人的爱的评价,可是,有什么用呢,得罪了其他所有人,让那些所有人,判断我们为没有爱。
干脆,选择耶稣之爱吧。有些人得到了家人的爱的评价,可是,有什么用呢?与其他所有人,都没有任何关系。他爱的方向,只是他的家人而已。让他和他的家人在同一个地方吧。这也正是他们所愿意的,他们所看为好的。真好。完美。

选择撒但之爱,体贴人的意思,但,也只能体贴,一些人的意思。于是,在其他所有人那里,都没有爱。
选择耶稣之爱,体贴神的意思,也是在其他所有人那里,都没有爱。就差了几个人而已。差别不大。完全可以不用在意。

爱,有着方向性。所以,有些人非常有爱,但,我们却厌恶他们。
比如,那些强盗,抢夺了我们的东西,给了他们的儿女,给了他们的家人,非常有爱。太爱他的家人了。而我们,却厌恶他们。

他们或许纳闷了:我多么有爱啊,你为什么讨厌我呢?我把你的东西都抢了,给了我的家人,我多么爱我的家人啊,我这么有爱,你为什么讨厌我呢?
我们正是,讨厌他,那么有爱。爱的方向性,导致了,他把爱,指向了他的家人,把恨,指向了我们。

爱的方向性,在撒但那里,指向着人。但,人太多了,因此,准确的说,指向着,一些人。同时,背对着,另外的,其他所有人。
因此,这个世界,永远,永远,只能有少数人,蒙撒但的爱。其他所有人,都是撒但爱那少数人的代价。因为,爱的方向性,指向一个方向,背对其他所有的方向。在这个世界,永远只有少数人,能够蒙撒但所爱。

而在神的国度,爱,却只有一个方向,就是,指向神。同时,背对着,所有人。是的,我们连自己,都要恨,要单单爱神。我们的爱,指向了神,于是,连我们自己,都成为了那份爱,所背对着的人。
神爱我们,这正是在于:神也爱神自己。天国,只有一种爱,指向神的爱。天国,被描述为:爱他之人的国。是的,天国,是给那些爱他的人。当然了,爱神的人,也是神爱的人。因为,神也爱,神自己。

天国,是爱他之人的国。爱他的人,他也就爱那人。因为,神也爱神自己。
爱的方向,在耶稣的思想里,永远的指向着:神自己。甚至为此,耶稣说: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是的,耶稣是这样想的,神也是这样想的。不要照人的意思,只要照,神的意思。在耶稣的灵之中,爱的方向,永远的指向着:神自己。
神对人的爱,在这里,成立。因为,那些人,就是神,就是神的,一部分。就像父母对儿女的爱一样,其实,也正是指向着自己的爱。对和自己像的人,对自己所付出的一切,爱。

爱,只能指向一个方向。在撒但的国度里,每个人的爱的方向,都是指向自己。这导致了,撒但只能爱极少数的人。撒但统治的世界里,只有极少数的人,得到了撒但的爱。其他的人,撒但想爱,也爱不了。因为,他的爱,已经指向了那少数的人。
而在神的国度里,所有人的爱的方向,都是指向着,那独一位神。于是,我们爱神,我们像神,于是,耶稣爱神,耶稣爱我们。神,也爱我们。因为,我们像神。我们,正是神的形象。如同神的儿女一样。

虽然都是爱,但,我们更愿意追求耶稣的爱。那单单指向神的爱。因为,在这个世界,撒但的爱,没有指向我们。
其实,说实话,如果我们是那极少数的撒但所爱的人,那么,我们就很难爱耶稣了。更直白的说,这世界的财富,都集中在那少数人的手里,如果我们是那少数人,我们就很难爱耶稣了。

但,感谢神,我们不是那蒙撒但所爱的少数人。因此,我们不爱撒但。我们爱耶稣。

神造我们人,都有着神的形象。甚至,包括撒但,都有着神的形象,像神一样。因此,神爱这整个世界,这话语,是确实的。
但,神的形象,在耶稣和撒但的身上,却有着一些不一样。于是,撒但爱那和撒但像的人,耶稣爱那和耶稣像的人。但不可否认,都是神的形象。只是,有的和撒但很像,有的,和耶稣很像。

耶稣爱我们,我们爱耶稣,这其实,并不在于我们。全在于神。
我们既然和耶稣很像,那么,耶稣就爱我们。耶稣既然和我们很像,那我们就爱耶稣。是的,太喜欢耶稣了,那么贫穷的耶稣,传扬着天国属于贫穷人,和我们一样贫穷。我们喜欢耶稣。

我们都是爱那和自己像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爱,在实际上,都指向着自己。神爱我们众人,没错,神爱世人,神爱这整个世界的人。他们都有着神的形象。
但,神的形象,在耶稣和撒但身上,稍微有了些不一样。区别就在于:撒但只体贴人的意思,耶稣却体贴神的意思。神都爱,但,耶稣是他的爱子,是他所喜悦的。他喜欢耶稣。毕竟,耶稣,只体贴他的意思。

而我们,爱耶稣也罢,不爱耶稣也罢,这真不是我们自己能决定的。
耶稣和我们像,我们就爱他。或者说,我们和耶稣像,我们就爱他。就是这样。

在本质上,我们都是只爱自己的形象。我们的爱,都指向着自己。而恰好,耶稣和我们很像,神也和我们很像。我们不得不爱耶稣,不得不爱神。
但正确的顺序,却是,神把我们造的,和他很像,和他的儿子耶稣很像。于是,他不得不爱我们,我们不得不爱他。因为,很像。他怎样想,我们也那样想。我们的思想,和那思想,很像。我们的灵,和那灵,很像。

律法,正是在此,统治着我们,让我们,被统治,又施行着统治。
他怎样想,我们也那样想。他让我们不可作恶,我们也正是那样想的。真好,他想用那律法统治我们,我们也正是那样想的。我们爱他的律法,我们爱我们自己的思想。我们也是那样想的。

这真是无奈。我们可真是无奈。我们的一切,都早已被决定好,我们怎样,完全在于,一开始,他造我们怎样。
是的,一开始,就决定好了。他早已决定好我们的模样。他早已决定好,我们爱的方向。就是,我们的模样,我们的,爱的方向。

以弗所书 1-4 就如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

我们怎样,在我们还不存在的时候,就已经决定好了。
看似,我们好像可以在耶稣和撒但之间,选择我们跟随的对象。其实,我们只会跟随和自己像的那一位。而我们的模样,早已被决定好了。于是,我们所跟随的,就早已被决定好了。我们跟随耶稣,是因为,也只能跟随耶稣。仅此而已。

我们真是无奈。我们以为自己可以怎样怎样,其实,在创立世界以前,神就已经决定好了我们怎样。
我们真是无奈。我们只能说:神要怎样,就怎样。唯有他,是神。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