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24.耶稣时期,以色列人的偶像
平安,我们继续我们的救恩的历史,救恩的历史,就是耶稣的历史,耶稣的名就是,יהוה 是救恩。他是我们的救恩。
在上一篇的内容中,我们讨论了“前辈说话的艺术”。我们引用的,主要是我们外邦人的使徒保罗,因为他要向宗教文化完全不一样的外邦人传道,所以,他说的话,非常有艺术。目的就是,让外邦人能够接受。
为此,他对待犹太人,和对待外邦人,完全就是两张面孔。传道人使徒保罗,也是双面人使徒保罗。对待外邦人,他使用一张面孔。对待犹太人,他使用另一张面孔。当然了,作为一个犹太人,他的真实面孔,其实,就是对待犹太人时,所使用的面孔。
这种事情并不是羞耻的事情。而只是,无奈的事情。为了他的目的,他无奈的,使用两张面孔,仅此而已。
哥林多前书 9-21 向没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没有律法的人,为要得没有律法的人。其实我在神面前,不是没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
保罗向没有律法的外邦人传道,就使用了一张没有律法之人的面孔。好像没有律法的人一样。
但其实,他面对犹太人时,仍然使用了律法之下的人的面孔。他所面对的这犹太人,也包括了,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他面对主耶稣基督,在基督面前,仍然,使用了律法之下的人的面孔。而这面孔,才是他的真实面孔。
没办法。那律法,永远立定。没有人能废掉那律法。那正是神的国度的律法,要统治到永永远远的律法。
然而,那律法的解读,却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更新。因为,那律法,是在距离今天3000多年前,通过摩西传达下来的。时代在前进,律法的文字,却保持原样。然而,对律法的解读,却在更新。所以,对律法的遵守,也同样的,不能只按照文字的限制,来遵守。只按照文字的限制来遵守律法,远远不够。因为,那律法的文字,就那么些,已经固定了下来,固定在了3000多年前的时代。
在上一篇内容中,我们也提及了保罗向外邦人传道,所给出的一个理由。关于神为什么要拣选外邦人的理由。保罗所给出的理由,就是引用律法书中的一句话。
申命记 32-21 他们以那不算为神的触动我的愤恨;以虚无的神惹了我的怒气。我也要以那不成子民的触动他们的愤恨;以愚昧的国民惹了他们的怒气。
在律法书中明确的说,如果以色列人,以那不算为神的,触动神的嫉妒,那么,神就要以那不成子民的,触动以色列人的嫉妒。也就是说,如果以色列人找别的东西当神,那么,神就要找别的人当子民。这是神拣选外邦人的必要条件。不然的话,他拣选外邦人就太对不起以色列人了。
但其实,在耶稣的时代,以色列人没有拜任何的偶像。自从神把他们掳去巴比伦,又放他们回来之后,直到今天,以色列人没有拜任何的偶像。那么,在耶稣的时期,神拣选外邦人,这合适吗?以色列人没有拜别的神,神却选择别的人,这合适吗?这不是违反了律法了吗?
我们看那律法是怎么说的:他们以那不算为神的触动我的愤恨;以虚无的神惹了我的怒气。我也要以那不成子民的触动他们的愤恨;以愚昧的国民惹了他们的怒气。
那律法是说,当以色列人拜偶像,当以色列人拜虚无之神的时候,神才能拣选外邦人,作为他的子民。那么,在耶稣的时期,以色列人没有拜任何的偶像,为什么,神要在那个时期,拣选外邦人呢?
时代在前进,对律法的解释,在更新。神给的那些先知,传达这律法,并且,随着时代的前进,也更加接近本质的,解释那律法。
拜偶像,拜虚无的神,真的需要一个偶像,真的需要一个虚无的神存在吗?根本不需要。拜偶像,拜虚无的神,不需要去拜偶像,不需要去拜虚无的神,只需要,人无视那话语,那么,就是在拜偶像,就是在拜虚无之神。这就是一个更接近本质的解释。这是通过先知撒母耳赐给我们的解释。
撒母耳记上 15-22 撒母耳说:“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
撒母耳记上 15-23 悖逆的罪与行邪术的罪相等;顽梗的罪与拜虚神和偶像的罪相同。你既厌弃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厌弃你作王。”
当撒母耳的时期,扫罗是一位百姓眼中非常好的王,他把神所命令当灭的,保留了其中上好的,准备献给神。但是,神反而非常生气,借着撒母耳,传达出了这些话。因为,在神的眼里,扫罗王离弃了神,去拜偶像去了,去拜虚无的神去了。
扫罗王不听神的话,他硬着心悖逆,顽固的不听神的话,于是,就等同于拜虚神和偶像。这就是偶像和虚无之神的新解释。不听从神的话,就是拜偶像,就是拜虚无之神。
而耶稣的到来,正是作为,神话语的肉身。所以,在耶稣的时期,以色列人就算没有拜任何的偶像,他们不听那话语的肉身,他们就是在拜虚神和偶像。他们在表面上没有拜虚神和偶像,没有拜任何的偶像,但,按照先知撒母耳给我们的解释,我们就知道了,他们不听从神的话语,他们就是在拜虚神和偶像。
于是,按照那律法,神实实在在的,遵行。以色列人拜虚无之神和偶像作为他们的神,触动神的嫉妒,于是,神就拣选外邦人作为他的子民,触动以色列人的嫉妒。
在这整个过程中,没有偶像,没有任何一个具体的偶像。只有他们不听从神的话的事情,于是,那就成为拜虚神和偶像。
今天也同样。在今天的时代,有很多不拜任何偶像的无神论者。他们不拜任何的偶像。这很好吗?并没有。他们不听从神的话,就等同于拜虚神和偶像。
我们也同样。我们没有拜任何的偶像是吗?无神论者也没有拜任何的偶像。
但,不需要有任何具体的偶像。只要人不听从他的话,那么,就等同于,拜虚神拜偶像。
以色列人信的很好,扫罗王不听从神的话,保留了上好的,并且要献给神呢。他说话做事,总是奉着神的名。这非常好。他绝对没有拜任何的偶像。
但,他不听从神的话。他口口声声称呼对方为神,却并不按照神的话语而行。为什么他那样呢?因为,有别的话语,干扰了他。
撒母耳记上 15-24 扫罗对撒母耳说:“我有罪了,我因惧怕百姓,听从他们的话,就违背了耶和华的命令和你的言语。
有神的话语临到扫罗。有人的话语,传达到扫罗的耳中。扫罗听谁的呢?扫罗害怕的是谁呢?
扫罗害怕的,是百姓,是那些人。扫罗害怕百姓离开他。扫罗想要百姓,都聚集在他身边。这就是扫罗。
撒母耳记上 13-11 撒母耳说:“你作的是什么事呢?”扫罗说:“因为我见百姓离开我散去,你也不照所定的日期来到,而且非利士人聚集在密抹。
扫罗因为害怕百姓,得罪 יהוה ,有过两次记录。一次是在献祭的时候,一次是在灭绝亚玛力人的时候。扫罗作为王,他想要百姓都聚集在他的身边。于是,他不得不,讨好百姓。百姓离开他散去,这就让他感到害怕。他总是要用各种方法,把百姓,聚集在他的身边。
那么,他理当,听从百姓的话。你不听我的话,我干嘛要跟从你呢。你无视我的声音,我干嘛要聚集在你身边呢。这很正常。他听百姓的话,这很正常。他的被废,一切都合情合理。非常正常。
他因惧怕百姓,就听从百姓的话。毕竟,他作为王,需要百姓的支持。如果百姓不支持他,他也当不了王。因此,他确实,需要惧怕百姓,听从百姓的话。
于是,他就无视了神的话,他就成了拜虚神和偶像之人。
当然了,他没有拜任何的偶像。正如我们今天一样,不拜任何的偶像。
正如耶稣时期的以色列人一样,不拜任何的偶像。真好。都不拜偶像。
只是,那话语,却摆在那里,观看我们为人怎样。
不需要有任何的形象审判我们,那话语,摆在那里,作为我们的生活标准。那话语,要看看,我们是不是,听从那话语,而行。
听从神的话语,最大的难点,就是,和人的话语不一样。这难点太难了,以至于,把扫罗王都难倒了。我们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耶稣的时期,以色列人没有拜任何的偶像。但,他们却要在耶稣和他们原来的拉比之间,做出选择,就是,要听从谁的话。很明显,他们原来的拉比,是好的。人总是这样说的。
路加福音 5-39 没有人喝了陈酒又想喝新的,他总说陈的好。”
耶稣是新来的,那些听过原来拉比教导的,他们怎么可能喜欢听从耶稣呢?只有那些无知的小民,才能愿意听从耶稣。
我们的使徒保罗也是同样。在一开始,他根本不能听从耶稣。没有人喝了陈酒又想喝新的。他总说陈的好。除非,神把他的陈酒,给他打翻在地,让他不得不去喝新酒。
只是,神这样打翻的人,有几个呢。因此,大部分的犹太人只能选择继续喝陈酒。他总说陈的好。
新酒,传给了外邦人。真好。他们不要,正好,可以给外邦人。直到,在外邦人,这也变为陈酒。人的话语,再次,和神的话语,不一样。当然了,仍然是,人总说陈的好。
只是,在神的国度里,我们必须喝新酒。虽然陈的好,但,我们得喝新的。
陈的好,为什么喝新的呢?是啊,所以人们不愿意。
但我想,我们的神,其实,他不太喜欢发酵。因此,就这点而言,新的比陈的好。新的,还没来得及发酵。
发酵好了,确实更好喝。没话说。但,我们的神,他不太喜欢。所以,我们也不喜欢。不好喝。
无论怎样,神的话语,永远不变。发酵,作为一种变质,在神的话语上,绝对不会出现。人总是说陈的好,因为发酵好了,更加好喝。
但,我们要去喝新的。然而,这不在乎我们,只在乎,神把我们的味觉,造的喜欢什么,仅此而已。愿神使我们喜欢他永远不变质的话语。他的话语,永不改变。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