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33.让人进,不让人进的彼得
平安,我们继续我们的救恩的历史,救恩的历史,就是耶稣的历史,耶稣的名就是,יהוה 是救恩。他是我们的救恩。
在上一篇的内容中,我们讨论了“根基与工程”的事情。这事情,所要描述的,是我们信仰的建造,从根基开始,慢慢建造我们信仰的工程。我们需要行动。有时候,我们的行动,被称为:在根基之上建造。有时候,我们的行动,又被称为:为房子建造根基。这都是比喻。在这比喻中,有时我们缺根基,有时我们缺建筑。总之,当我们缺少行动的时候,我们总是缺少一部分的。
雅各书 2-22 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
我们的心灵,与我们的肉体,并行。我们的信心,与我们的行动,并行。总之,当我们不行动的时候,当我们缺少行动的时候,我们就是缺一部分的。缺少的这一部分,有时候,被描述为根基。有时候,被描述为建筑。总之,不完整,缺少一部分。
缺少的这一部分,重要吗?我想是很重要的。因为,就算我们复活,好吧,我们没有复活过,我们不讨论我们。就算耶稣复活,他仍然,拥有着肉体。如果缺少灵魂,自然,那就是全完蛋了。而耶稣就算复活了,也仍然,拥有肉体。肉体不是灵魂,但,肉体是我们的器皿。装载我们的灵魂。
我们生命的本质,是灵魂。众所周知,我们吃饭的时候,饭碗,是没有益处的。我们食物的本质,是那些饭,那才是关键的。但,众所周知,饭,是要装在饭碗里的。或者装在别的容器里。或者直接拿在手里。总之,不是漂浮在空中的。
我们的灵魂也是如此,他是我们生命的本质。但,他总是要有一个容器来容纳。就连那些污鬼,也都知道,要找一个容器居住。我们的灵魂,他总是需要一个器皿,来居住。
因此,我们只能说,死人复活。我们能见证的,也只有死人复活。比如,耶稣的死而复活。然后,带着他的身体,活活的升天。这是我们的信仰,死人复活的信仰。
希伯来书 6-1 所以,我们应当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不必再立根基,就如那懊悔死行、信靠神、
希伯来书 6-2 各样洗礼、按手之礼、死人复活,以及永远审判各等教训。
我们所信的,基督道理之中的开端的道理,有悔改,有信靠,有洗礼,有按手礼,有死人复活,有永远审判。就是这样。我们所信的,从来没有死人上天堂的事情。人死了,就死了。还能去哪儿。耶稣没复活,都离不开坟墓。死人能去哪儿。
死人能做的,就是等候。等候复活,或者,等候审判。仅此而已。他们已经睡了。他们绝对不会梦游。他们只能等着,神叫醒他们的时候。或者,神直接把他们扔到火湖的时候。
从罗马人流传下来的信仰,为那些犹太人的信仰,加上了看不见的天堂。然后,在他们流传的故事之中,彼得,在那个天堂,守着大门。让人进,或者,不让人进。
之所以他们这样想象,是因为,耶稣说,要把天国的钥匙,交给彼得。所以,在他们的想象中,彼得就成了天国看大门的人。让人进,或者,不让人进。
马太福音 16-18 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权柄”原文作“门”)。
马太福音 16-19 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
耶稣把天国的钥匙交给了彼得。彼得可以让人进,也可以不让人进。
但,彼得他会随着自己的喜好,决定让人进,不让人进吗?当然不可能。他只能按照主人的意思来。
如果有人把他家的钥匙交给了我们,让我们许可一些人进,同时,不让一些人进。我们能怎样做呢?当然是按照主人的意思来。主人想让进的,我们就让他进。主人不想让进的,我们就不让他进。只能是这样。
彼得正是这样的。或者说,如果彼得没有这一份对主人的忠心,那主人也不会把钥匙交给他的。彼得非常忠诚于主人。
但,那份罗马人带来的天堂,很明显,只存在于想象。我们今天不讨论想象。我们今天只讨论,实实在在的话语记录。
彼得掌控的钥匙,彼得能决定,让人进,不让人进的地方,是什么地方呢?想象中的地方吗?那彼得可阻止不了任何人。彼得能决定,让人进,不让人进的地方,就是他的教会。仅此而已。是的,正是耶稣基督的教会。这是彼得能决定,让人进,不让人进的地方。
他是彼得。耶稣基督把自己的教会,建造在了那磐石上。然后,耶稣把那属天国度的钥匙,交给了他。就是,让人进,不让人进的权柄。
耶稣不仅借着他,建造了教会,还赐给了他,决定谁能进,谁不能进的权柄。然后,彼得有这权柄吗?有人想进彼得的教会,彼得还能不让进吗?或者说,有人想进耶稣基督的教会,彼得还能不让进吗?彼得有这权柄吗?
彼得有这权柄。或者说,耶稣,他有这权柄。
我们继续来看忠心的守门人。主人给他权柄,让他决定,谁能进,谁不能进。他能怎样决定?他能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决定?当然是只能根据主人的意思,来决定。
彼得能决定,让一些人进来,就是,耶稣的意思,让那些人进来。
彼得能决定,不让一些人进来,那就只能是,耶稣的意思,不让那些人进来。
耶稣的意思,耶稣不都走了吗?他人走了。他的话语,留了下来。主人虽然不在,但,主人说的话语,都在。
于是,彼得就如实的,忠诚的,使用这权柄。让人进,不让人进。
彼得让谁进呢?看耶稣怎么说的就行了。
彼得不让谁进呢?同样,看耶稣的意思就行了。因为,忠心的守门人,只能按着主人的意思,来使用主人给他的钥匙。
至于,耶稣怎么说的,他为我们记录下了足够多的了。他都记录在那里,让我们听,让我们看了。
而彼得,非常忠诚。按着耶稣所说的,让人进,不让人进。他忠心于主人。
彼得许可进来的人,非常多。而彼得不许可进来的人,也是有的。没办法。他也没办法。他只能按着主人的吩咐,让人进,不让人进。
确实,他有这个权柄。因为,主人给了他这个权柄。并且,他也确实,配得这权柄。因为,他忠诚的,按着主人的话语,使用这权柄。他不是按着自己的意思,而是,按着主人的意思,使用主人给他的钥匙。
谁是忠心有见识的仆人呢?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
那按着主人的心意而行的仆人,要得到更大的权柄。因为,他就算得到了那权柄,他也不按照自己的意思而行,他只是,按着主人的心意,使用那权柄。
我们的一切权柄,甚至,对食物的权柄,也都只能按着主人的意思,来使用。这是应该的。因为,我们是仆人,他是我们的主人。
这一切所有都是他的。都要按着他的心意,来使用。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