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39.人的心和行为
平安,我们继续我们的救恩的历史,救恩的历史,就是耶稣的历史,耶稣的名就是,יהוה 是救恩。他是我们的救恩。
在上一篇的内容中,我们以悲观的角度,讨论了我们的人生选择,是说:“根本没有好选项”。只是坏的不一样。这种事情,通俗的说,就是,没有完美的。都有不好的地方。
但,乐观一点,也可以说,都有好的地方。比如,贫穷人,神的国度是他们的。比如,富足人,这个世界属于他们。都有好的地方。
路加福音 16-25 亚伯拉罕说:‘儿啊,你该回想你生前享过福,拉撒路也受过苦,如今他在这里得安慰,你倒受痛苦。
悲观点说,拉撒路在世界上受过苦,而大财主,在阴间里受痛苦。都不好。
乐观点说,大财主在世界上享过福,而拉撒路,在乐园里得安慰。都挺好。
因此,当我们看到富足人受痛苦的时候,就该知道了,他们受痛苦,也是不亏的。因为,他们享过福。
有人比亚伯拉罕更加有爱心吗?连亚伯拉罕都无法可怜大财主。因为,他生前享过福。当然了,这里的亚伯拉罕说的话,其实是耶稣说的,耶稣在这个事件中,借用亚伯拉罕,表明了他的观点,就是,富足人,受苦,也不亏的观点。他们就算受苦,也是不亏的。
路加福音 6-24 “但你们富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受过你们的安慰;
他明确的表明他的观点是说:富足的人,受过他们的安慰了。因此,富足的人,接下来,就算受苦,也是不亏的。他们已经得到过他们的好处了。
这挺无情的。说实话,这种观点,其实,挺可怕的。就像,买东西,竟然要付钱一样可怕。我光得到好处不就行了吗?怎么还要付出代价呢?这多可怕啊。
享受的可怕,在于,将要付出的代价。现代社会有种东西叫做贷款,就是,立刻得到好东西,可以享受。这多幸福啊。
但,后面多可怕啊,因为,你已经得到过好东西了,接下来,你要付出代价了。天呐。太可怕了。我们不要好东西。我们不要。我们不要付出那巨大的代价。
既然不想付出那巨大的代价,活该得不到好东西。你都不愿意付出代价,凭什么得到好处啊。
富足人,将来受苦,也是不亏的。贫穷人,现在受苦,也是活该的。
但,我们乐观一点,贫穷人,将来得安慰,是合适的。而富足人,现在享福,也是应该的。
真好。我们可以乐观一点,也可以悲观一点。但其实,事情没有任何改变,就是那些事情。一种绝对的信实,一种幸福与苦难的守恒。总不能所有的好处,都让一部分人全得到吧。
神并不偏待人。就连他的独生的儿子,他也没有偏待。他是给了耶稣那个世界,让耶稣作为那个世界的王。
但,他没有给耶稣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他连枕头的地方,都没有给耶稣。看哪,他独生的儿子啊,也不能得到所有的好处。这样才是合适的。应该的。总不能所有的好处,都让他全得到吧。
我们很多时候,常常会觉得,神好像偏心。比如,我们作为外邦人,在与以色列人对比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可能会觉得,神在万民中,拣选以色列人,好像很偏心。
但其实神不偏待人。在万民中,神都不偏待人。
使徒行传 10-34 彼得就开口说:“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
使徒行传 10-35 原来各国中,那敬畏主、行义的人都为主所悦纳。
我们很多时候,觉得神偏待人,其实,神真是不偏待人。他总是要按照各人的行为,审判各人。就算有人能向他祷告,最终,他仍然,要按照各人的行为,审判各人。他真是不偏待人。
历代志下 6-29 你的民以色列,或是众人,或是一人,自觉灾祸甚苦,向这殿举手,无论祈求什么、祷告什么,
历代志下 6-30 求你从天上你的居所垂听赦免。你是知道人心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待他们(惟有你知道世人的心),
当人向神祷告的时候,愿神垂听赦免,然后说:你是知道人心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待他们。
他真是不偏待人。如果恶人向他祷告,他也会垂听的,然后,按照各人所行的,待他们。
启示录 22-12 “看哪,我必快来。赏罚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
赏罚在主,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各人。他从来都是按照各人所行的,报应各人,他真是不偏待人。他不会因为以色列人和他认识的早,就偏待以色列人。他也不会因为外邦人和他认识的晚,就恶待外邦人。他真是不偏待人,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各人。
这才是合适的。绝对公义的神。也只有这样的绝对公义,才配得,审判万民。因为,他不偏待人。真好。
那么,信他的呢?向他祷告的呢?反正他要按照各人所行的,报应各人,那信他的,向他祷告的,向他赞美的,不都白辛苦了吗?
难道,我们指望着,信他,向他祷告,向他赞美,然后,就可以放肆的作恶了是吗?这样想的人,受惩罚,是应该的。
有这么一位绝对公义的审判官,人给他送礼也罢,人天天和他聊天也罢,人天天不理他也罢,他最终,仍然要按照各人所行的,公义的审判各人。
那么,那些向他送礼,和他亲近,靠近他的人,有什么好处呢?或者说,既然他要按照公义审判,那么,就算人远离他,不认识他,只要行公义,不就行了吗?
阿门。是的!!!贿赂他也没用。并且,只要行公义就行了。就算人不认识他,只要行公义,那就行了。
他,作为那话语,作为那律法,就算人不认识他,只要按照那公义的话语而行,就可以了。
任何人都可以不用学习律法,不用和审判官打交道,只要别触犯律法就行了,只要公平公义就行了。
但问题就在这里。不学习律法,还明白律法,这实在是,不信实啊。不科学啊。不学习律法,怎么能明白律法呢。不认识公义,怎么可能知道公义呢?当然了,杀人犯也觉得自己是公义的,这种公义不行。得是审判官的公义,得是万民都认可的公义。因为,他要按照那公义,审判万民。万民都会认可他的公义的。放心吧。他绝对公义。
因此,虽然他要按照各人的行为审判各人,虽然他绝对公义,我们仍然有必要,亲近他。虽然我们给他送礼也罢,向他祷告也罢,都扭曲不了他公义的审判,但,我们靠近他,他就会将他的公义指教给我们,他会使我们知道他的公义。
然后,我们才有可能,按照他的公义而行。而不是像那些犯人一样,都觉得自己公义。我们要行的公义,是他的公义,是万民都认可的公义。
我们要按照公义而行,但,我们仍然要关注心灵。他要按照各人的行为审判各人,因为,他知道人心。人心里所想的,就行了出来。
但有时,人心里不想的,也行了出来。这就是失误了。
列王纪上 8-39 求你在天上你的居所垂听赦免。你是知道人心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待他们(惟有你知道世人的心),
他知道人心,然后,要按照各人所行的,待各人。他既然要按照各人所行的,待各人,那么,他还要知道人心干什么呢?反正他按人的行为报应人,他知道人心不是多此一举吗?
并不是。通常来说,人心,和人的行为,是一致的。比如,人恨人,就去杀人。人爱人,就去周济人。但也有时候,人心,和人的行为,不一致。比如,人不恨人,但出事故导致人死亡了。比如,人不爱人,但,要得名声,就去周济人。这时候,人心,和人的行为,就不一致了。因此,是说:你是知道人心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待他们。
要按照各人所行的,待他们,那么,他知道人心,到底要怎样用呢?反正他也要按照各人所行的,待各人。
有这么一位公义的审判官,他的审判绝对不会被扭曲,他必要按照各人的行为,审判各人。但,他发现了,人会有失误。比如,有人看见某个人饥饿,就把手中的食物给了对方,想让他吃饱。但没想到,对方吃了,没咽下去,卡在嗓子里了,死了。这很明显,虽然行为上杀人了,但不能算杀人罪。因为,根本没有恨人的心。
他有必要赦免这样的人。但,他要按照人的行为审判人。这是他的公义。
为此,他将羔羊赐给了我们。这样,我们所有的无心之罪,都归于羔羊承担,然后,羔羊为我们而死。
众所周知,无心之罪,不该死。那羔羊,就算承担我们的罪,他也不该死。
阿门,神是公义的。羔羊,不该死。
约翰福音 10-18 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这是我从我父所受的命令。”
他的父真是公义的。无心之罪,不该死。那羔羊担当我们的无心之罪,不该死。
于是,他完美的解决了我们的无心之罪。当然,也包括,无心之善。我们的无心之善,他也解决了。
马太福音 6-1 “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
马太福音 6-2 所以,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你前面吹号,像那假冒为善的人在会堂里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荣耀。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
他知道人心,然后,他要按照各人所行的报应各人。我们有时候,心灵和行为,不一致。有时候,我们没有恶意,但,行出了恶事。这是无心之罪。他用羔羊的血,解决了我们的无心之罪。生命,在血中。
而又有时候,我们没有善意,但,为了别的目的,行出了善事。这是无心之善,他用这个世界上的回报,解决了人的无心之善。
人的心灵与行为不一致的事情,就是这些。就是,人心善,但行了恶,或者,人心恶,但行了善。这是复杂的,心灵和行为不一致的事情。他解决了这些事情。
剩下的,就更简单了,就是,心灵和行为一致的事情。这事情更简单,行善的,得到报答。行恶的,受到惩罚。
这样看,那羔羊流血,只是担当我们的罪恶,替我们受罚,而不是给我们奖励是吗?羔羊的血,只是拯救我们的生命,不是赐给我们奖励是吗?天呐,我们不会指望着,因我们的罪恶,羔羊奖赏我们吧???
因我们的罪恶,羔羊替我们受罚,流血。而不是奖赏我们。那羔羊的血,不是奖赏罪恶的,而是,担当罪恶。
约翰福音 1-29 次日,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就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或作“背负”)世人罪孽的。
神的羔羊,担当世人罪孽的。所有无心作恶,却犯了罪的人,都可以寻求羔羊的救恩。
至于那些故意犯罪的人,连神的祭坛都没有用。何况其上的羔羊呢。故意犯罪的,他的心和他的行为一致,神必要按照他的行为,审判他。就算他逃到神的祭坛那里,也没有用。是的,神的祭坛,也没有用。保护不了那人。
出埃及记 21-13 人若不是埋伏着杀人,乃是神交在他手中,我就设下一个地方,他可以往那里逃跑。
出埃及记 21-14 人若任意用诡计杀了他的邻舍,就是逃到我的坛那里,也当捉去把他治死。
神为那无心犯罪的人,设定了救恩。但,故意犯罪的,必死无疑。
他知道人心,然后,他要按照人的行为,审判各人。心善,行为善的,他要奖励。心善,行为恶的,他要拯救。心恶,行为恶的,他要灭掉。心恶,行为善的,他给予暂时的奖励。
这样看,只需要人心善,行为也善,就不需要羔羊的救恩了不是吗?没错。只要人心善,行为也善,就不需要羔羊的救恩了。
因此,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我们所有人,都需要羔羊的救恩。就算我们一心向善,我们仍然,会有失误作恶。我们都需要羔羊的救恩。
罗马书 7-18 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
罗马书 7-19 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
就算我们一心向善,就算我们立志为善,我们也做不到心善,行为也善。我们做不到。我们必会有失误。因为,行出来,由不得我们。
一番好心,最终,做成坏事。这时候,我们不是骄傲,不是狡辩,而是,寻求羔羊的拯救,祈求神的赦免。好心,是很好,但,没有用。事情没做好,就是该死。能拯救我们的,不是我们的好心,而是,神羔羊的救恩。
注意,这里没有奖励。不可能因为我们做了恶事还奖励我们。不可能。他赦免我们,拯救我们,已经是大恩了。
奖励,只在他赐给我们好心,又让我们做成好事的事情上。只有那样的事情,才有奖励。
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能得到奖励,还是得不到奖励,由不得我。
神愿意赐给谁,就赐给谁。神愿意奖励谁,就奖励谁。这只在乎神的心意。他要按照各人的行为,审判各人。
他总是公义的。他总是不偏待人的。他要按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
在人的行为和心灵不一致的事情上,他也要按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毕竟,他就是这样公义的。他只能这样公义的。
在人的行为和心灵不一致的事情上,他仍然要按照各人所行的,报应各人。人立志为善,行出了恶,他必要惩罚那人。甚至,就算我们躲到他独生的儿子里面,他也要惩罚他独生的儿子。他也没办法,他必然公义,他必要按照各人所行的,审判各人。
而人若想要作恶,却行出了善,他也必要奖励那人。因为,他必要按照各人所行的,审判各人。
而在人的行为和心灵一致的事情上,他仍然,保持着他的信实公义,按照人的行为,审判各人。他总是那样公义,按照人的行为,审判各人。
立志为善,又行出了善的,他必要奖励。立志作恶,又作出了恶的,他必要惩罚。
不管怎样,他从始至终,保持着他的信实公义,就是,按照各人所行的,审判各人。谁都逃不掉他公义的审判。并且,谁都无法对他公义的审判,说三道四。
因为,他必按照各人所行的,审判各人。
那么,让我们回到大财主和拉撒路的事情上来。拉撒路行了什么,导致他受安慰呢?大财主行了什么,导致他受痛苦呢?
拉撒路没有得到什么奖励,因为他没有行什么善事。他只是,得安慰。或者说,得安息。仅此而已。只有拯救,没有奖励。这种事情,不需要他作什么善事,只需要他心里没有恶意就行了。
而大财主受到的痛苦,却是实实在在的惩罚。他作了什么呢?大财主的罪恶,不在于他作了什么,而在于,他的不作为。也就是说,同样的没有什么作为,拉撒路是无辜的,大财主,是该死的。
为什么呢?大家都一样啊,大家的作为,都是没有作为啊。因为神对穷人和富人的要求不一样。我们都知道,穷人想要像富人一样生活,那会毁掉自己的生活。因为富人拥有的太多了。同样的,富人想要像穷人一样不作为,也会毁掉自己的生命。因为富人拥有的太多了。
最简单的,周济穷人的事情。富人和穷人一样的作为,行吗?或者说,一个乞丐,他从来不周济穷人。然后,富人,他也不周济穷人。大家的作为都一模一样,行吗?
当然行。但,前者是无罪的,后者是该死的。都是不作为,都是没有任何作为,但,穷人,可活。富人,该死。
没办法,他给的多,他就要求的多。
路加福音 12-48 惟有那不知道的,作了当受责打的事,必少受责打。因为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
我们都承认,富人的财富,都是神给的。就算我们仇富,我们对富足的仇恨,也不会遮盖这份事实,就是,那些财富,都是神赐给富人的。
因此,同样的不作为,富人,是有罪的,该死的。神多给他们,就向他们多取,神多托他们,就向他们多要。他们和穷人一样的少作为,不作为,就是有罪的,该死的。
所以,拉撒路和大财主,同样的不作为,同样的没有什么作为,甚至,大财主还愿意给出一点零碎,比拉撒路给出的还多一点,仍然,拉撒路是无辜的,大财主是该死的。
因为,神给大财主的,太多了。神向他所要的作为,太多了。
有个不太穷的穷人,拥有财产一万块,周济穷人100块。有个非常穷的乞丐,天天讨饭吃,从来不周济穷人。有个大财主,拥有财产十万块,也从来不周济穷人。算了,我们给他说的好一点,说成最好的人,周济穷人200块,是在这三者中,周济最多,最善良的。就像,大财主周济给拉撒路的,远远比拉撒路周济给大财主的多。多的多的多。大财主绝对比拉撒路周济的多。
那么,谁是无辜的?谁是有罪的?反而是周济穷人最多的那个人,有罪。只是因为他更富足,他就有罪。这公平吗?神给他那么多,又公平吗?但,如果神多给,多取,多托,多要,那就让我们心服口服了。没话说。
虽然我们暂时对神会有不满意,但最终,神会让我们无话可说的。他绝对信实公义。他绝对,会让我们在他面前,都心悦诚服,五体投地。
他是公义的主,也只有他那么公义,他才配得,审判全地。只有他,配得,审判全地。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