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耶稣啊的历史

S245.信仰的必要性

S245.信仰的必要性

平安,我们继续我们的救恩的历史,救恩的历史,就是耶稣的历史,耶稣的名就是,יהוה 是救恩。他是我们的救恩。
在上一篇的内容中,我们看到了“讨好大卫,自取羞辱”的事情。有些人不想着正经的行义,却想着,通过给大卫好处,来讨好大卫。结果,只能是自取羞辱。

真正能讨好到大卫的事情,就是,遵守神的旨意的事情。大卫这人非常无情,但,他对神,非常有感情。只要你对神有感情,大卫就对你有感情。

马太福音 12-46 耶稣还对众人说话的时候,不料,他母亲和他弟兄站在外边,要与他说话。
马太福音 12-47 有人告诉他说:“看哪,你母亲和你弟兄站在外边,要与你说话。”
马太福音 12-48 他却回答那人说:“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弟兄?”
马太福音 12-49 就伸手指着门徒说:“看哪,我的母亲,我的弟兄。
马太福音 12-50 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

看哪,这就是他的感情。这也是我们的希望所在。因为,如果耶稣看重肉体的亲情,那我们就完蛋了。
但,感谢神,不愧是神的话语所成的肉身,根本不在意这世界的亲情,他在意的,只有神的旨意。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他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真好,我们的机会,就在这里。

他只在意神的旨意,所以,有些人讨好他,也是没用的。比如,奉他的名传道,赶鬼,行异能,这些事情,很明显,对他有好处。但,却有一些这样做的人,被他称为:作恶的人。
耶稣对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他在意的,是人有没有行善,有没有,遵行神的旨意。

行善,并不是一件多么虚无缥缈的东西,就是怜悯那些贫穷人,一般是指着利未人,寄居的,孤儿,和寡妇。这都算是社会中的贫穷人。至少,在那个年代。

申命记 14-28 每逢三年的末一年,你要将本年的土产十分之一都取出来,积存在你的城中。
申命记 14-29 在你城里无份无业的利未人,和你城里寄居的,并孤儿寡妇,都可以来,吃得饱足。这样,耶和华你的神必在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赐福与你。”

这里所记录的是指着一个整体范围的周济,所周济的对象,关键是,贫穷人。但以前那个时候的贫穷人,身份很明显,利未人,寄居的,孤儿,寡妇。尤其是孤儿寡妇,怎么可能不贫穷呢。
换句话说,如果孤儿寡妇,不贫穷,那不可能孤儿寡妇的。会有无数的人冲上去,想要与对方建立家庭。

神赐给我们,有天然的怜悯之心。因此,对孤儿寡妇,我们是最容易产生怜悯的。除非,对方太富有了。那我们就会变成羡慕。比如,曾经的大卫,他娶过一个寡妇。是出于怜悯吗?当然不是,寡妇那么多。而是出于,富足。
富足的寡妇,一般来说,当不了寡妇。我们看拿八的妻子,富足的寡妇,他能当几天的寡妇呢?大卫很快就派人来提亲了。富足的寡妇,能引发的,不是怜悯,而是羡慕。

这样看,我们的怜悯,其实与孤儿寡妇的身份无关,而是,与贫穷有关。正是这样的,因为,所谓的怜悯,就是周济衣服和食物。也就贫穷人需要这些。
利未人曾经蒙怜悯,他们后来的不蒙怜悯,正是因为他们的富足。对于一个富足人,我们是怜悯不起来的,也是不配怜悯的。仇富,是天然的,正像,怜悯穷人,是天然的一样。利未人如果富足起来了,理当,受到仇恨。应该的。

但其实,事情进行的不算很坏。富足起来的祭司利未人不算多。并且,信耶稣的祭司很多。因此,大部分的他们,还是能保持贫穷的。

使徒行传 6-7 神的道兴旺起来。在耶路撒冷门徒数目加增的甚多,也有许多祭司信从了这道。

事情进行的不算坏。许多祭司利未人,还是能接受让他们贫穷的道理的。
直到今天,这事情在以色列中进行的都不算坏。肯定有想要发财的,但还是,有很多甘心于贫穷的。

我们之前已经论证过,就是,神不看人的情面。他只公义的进行审判。因此,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种场景,有一个人,一生都活在宗教之中,天天按着他的日期去寺庙,去教堂,做他的礼拜。有另一个人,从来不信任何的宗教,但,一生行公义,怜悯人,并且,为人谦卑。
在神的面前,他的判断,是会让我们心服口服的。在这个场景中,我们能服气的,就是,神奖赏那个行公义,好怜悯,为人谦卑的人。而不是那个宗教徒。除非,那个宗教徒,在他的宗教之外,有好行为。那么,神按着他的行为报应他,我们是无话可说的。

因此,在将来,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就是,很多宗教徒,以为神和他们站在一边,但其实,神反而,要羞辱他们。
在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中,出现的,正是这样一个,羞辱那些自以为有信仰的人的场景。那些人自以为,神与他们站在一边,但他们却发现,神看为好的,反而,是一个他们看不起的撒玛利亚人。并且,他们自己也服气,也承认。因为,对方行为就是好。没办法。

那这样看,信仰,好像是没有必要的啊。只要人行义,行善,为人谦卑,不就行了吗?
事情确实是这样的。他如实的,按着人的行为,审判人。当然了,他也看人的内心。所以,那些内心善良,却失误作恶的人,他会赦免拯救的。就像十字架上的强盗一样。虽然是两个强盗,但,他拯救了其中一个。这道理我们之前已经讨论过,就不再多说。

他要按着人的行为审判人。只要人行善,他会奖励的。只要人作恶,那么,就算在他的百姓中间,他也要惩罚。甚至,奉他的名传道,赶鬼,行异能,他也要从来不认识那些人。
这里所说的行善作恶,其实不太具体。比如,奉他的名传道,赶鬼,行异能,这还不算行善吗?行善的定义非常具体,就是做善事。

马太福音 6-1 “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
马太福音 6-2 所以,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你前面吹号,像那假冒为善的人在会堂里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荣耀。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

关于行善事,非常具体,就是施舍,周济。因此,耶稣的理论,没有自我矛盾。奉他的名传道,赶鬼,行异能,确实,和施舍、周济没有关系。因此,和行善,没有关系。那样的人,也可能是不行善的人,也可能是作恶的人。
这样看来,只要人行善,施舍人,周济人,不就行了吗。这样就能得到天父的赏赐了。就算那人都不认识天父。

在道理上来说,是这个道理。并且,我们是服气的。就算有一个人,从来不认识神,但,就是比我们更谦卑,更公义,更怜悯,那么,比我们更得神的奖赏,我们也是无话可说,心服口服的。因为就是比我们好。
在道理上来说,是这样的。并且,我们应该承受那羞耻。我们认识怜悯的神,结果,还不如不认识神的人更有怜悯,那确实,我们是可耻的。

比如,有个外邦人,天天周济穷人。这真是,神是公义的,信实的,神要赏赐那人。

使徒行传 10-4 哥尼流定睛看他,惊怕说:“主啊,什么事呢?”天使说:“你的祷告和你的周济达到神面前,已蒙记念了。

哥尼流是个外邦人,但,常常祷告神,周济人,于是,他的祷告和周济,达到神面前,已蒙记念了。
如果没有祷告,只有周济呢?神会记念吗?当然也会。神纪念的正是他的周济。那么,信仰,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作为人行善的理论依据。

信仰本身就是一种理论,一种思想,一种说法。而这种理论,支持人行善。就是,人行善,神会看到,然后,纪念。
信仰的必要性,就在这里。作为人行善的理论依据。因此,有信仰,却不行善的人,比如,法利赛人,他们有信仰,他们却贪爱钱财,不能把钱财施舍出去,反而是贪爱钱财,就受到了责备。约翰描述他们为,不结果子的树。再不悔改,就要被砍下来丢在火里。

有信仰,不行善,也要被砍下来。这样看,信仰本身,没有用。
就像,一个果树,不结果子,就要被砍下来。这样看,果树本身,没有用。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到,信仰本身的作用了,就是,支持我们结出果子。虽然,他要的是果子,但,如果没有信仰,怎么能结出果子呢。
施舍,周济,这样的善事,好事,人为什么会去做?当然是因为一种信仰,就是,相信这样做,会受到神的纪念,将来,得到神的赏赐。

而正确的信仰,有什么用呢?随便哪一种信仰,不都能支持人行善吗?并不是的。很多信仰,支持不了人行善。因为,行善的风险,太大了。
行善的风险,在于什么呢?在于人的贪心。比如,人想要发财,那么,当我们行善的时候,就会被对方抓住,不把大量钱财给对方,对方都不会放过我们。因为他想要发财。

并且,行善的报答,出自于神,来自于人。因此,行善的对象,也是需要信仰的理论来支持的。比如,对猫和狗行善,看他们没有食物,就给他们食物。这种行为,难道是指望着猫和狗将来复活,报答他们的善行吗?这是不可能的。
因此,行善的对象,也需要有信仰的理论来帮助我们挑选。除非,有人相信,将来猫和狗要复活,统治世界。那确实,这种信仰,也是能支持他们把食物分给猫和狗的。

行善的动机,需要信仰来支持。行善的安全,需要信仰来保障。行善的对象,需要信仰来挑选。因此,虽然人只要行善就行,但,信仰,在这里,使得人能正确行善。
只要树结果子就行,人们关注的不是树本身,而是,果子。但,果子,需要树。善行,需要信仰。我们不在意人有什么信仰,我们不在意对方是什么树。只要能给出我们要的果子就行了。

问题就在这里。我们不在意对方是什么树,我们只在意果子。但,果子,和树,紧密相连。

马太福音 7-17 这样,凡好树都结好果子;惟独坏树结坏果子。
马太福音 7-18 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
马太福音 7-19 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

管你什么树呢,只要结好果子就行。不结好果子的树,就要砍下来丢在火里。
管你什么信仰呢,只要能行善就行。不行善的人,作恶的人,都要丢在火里。

正确的信仰,其必要性,就在这里。只要结好果子就行。但,得需要好树,才能结好果子啊。
只要行善就行。但,需要正确的信仰,才能正确的行善啊。

我们继续看行善的动机,保障,和回报。行善的动机,是看对方可怜,怜悯人。是看对方需要衣服和食物,就把自己多的,分给对方。但,一个发达的社会,还会有人缺少食物和衣服吗?
一个所有人都有产业的地方,还会有人,缺少食物吗?一份正确的信仰,打造出了一些缺少的人。虽然迦南地的产业,够所有人分,但,神不分给所有人。有些人,没产业。如果大家都有自己的产业了,大家都不缺乏了,那社会中,就不需要善行了。所有人,都没有机会行善了。

约翰说,你们要结出果子来,有两件衣裳的,分给那没有的。有食物的,也当这样行。
但,我们要怎么结出果子来?我们要上哪里找那些没有衣裳,没有食物的,把我们的多的分给他们呢?在耶稣的信徒那里。众所周知,耶稣的门徒,都是变卖产业,撇下一切,一无所有的人。众所周知,他的虔诚人,都是无份无业,需要依靠人的周济而活的人。一份正确的信仰,给了我们一份行善的动机,引发我们行善。

然后,我们再来看行善的保障。我们怎么能保证,我们行善,不会被对方吞吃掉呢?有两份食物的,分一份给没有的。但,如果对方一看我们善良,就把我们的食物全抢了怎么办呢?我们不敢行善。
因此,仍然,需要一份正确的信仰。一份正确的信仰,保证了我们行善的平安。没错,还是那些人。他们不仅穷的一无所有,并且,穷的心安理得。他们如此的心安理得,甚至,有了今天的食物,他们都不想着明天的。他们甚至祷告说: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明天的他们都不会多想。周济他们,可以放心,可以享受一份周济的平安。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行善的报答。这尤其是需要有一份信仰来支持。行善的报答,出自于神,来自于人。就像行善本身一样。
行善本身,当然是出自于神。

路加福音 12-29 你们不要求吃什么,喝什么,也不要挂心。
路加福音 12-30 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必须用这些东西,你们的父是知道的。
路加福音 12-31 你们只要求他的国,这些东西就必加给你们了。

那些人撇下一切,一无所有,甚至,都不考虑吃什么喝什么。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父,养育他们。
其实,谁在养育他们呢?谁在行善呢?当然是神。但,出自于神,来自于人。

路加福音 8-3 又有希律的家宰苦撒的妻子约亚拿,并苏撒拿,和好些别的妇女,都是用自己的财物供给耶稣和门徒。

耶稣天天讲他的父。但其实,养育他的,是好些妇女,用自己的财物,养育耶稣和门徒。
但耶稣会把这养育,归于那些妇女吗?当然不会。他的父,养育他。他不考虑吃什么喝什么,因为,他的父,养育他。

行善本身,出自于神。但,来自于人。因此,行善的报答,也同样如此。出自于神,来自于人。
所以,我们才需要一份正确的信仰,来正确的行善。如果随便一份善行,都能得到神的报答,那我们干脆去信猫咪神教去吧,然后,天天把食物分给猫,等候着猫统治世界,报答我们。

但那样不行。因此,我们需要一份正确的信仰,来正确的行善。而不是什么猫咪神教,什么飞天面条神教。那些信仰,很荒唐。就像,指望着一个杂草,结出我们想要的水果一样。很荒唐。
正确的树,才能结出正确的果子来。正确的信仰,才能带来正确的善行。从动机,到安全,到报答。这都需要一份正确的信仰来支持。

尤其是报答,这绝对需要信仰来支持。任何的宗教,都在说,啊,你行善,神会报答的。这很虚无缥缈。反正神看不见摸不着的,这报答随便应承呗。反正又不用自己给。
但,正确的信仰,报答的来源,说的很清楚。就是,那些行善的对象。这行善的报答,和行善本身一样,出自于神,来自于人。

路加福音 16-9 我又告诉你们:要藉着那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到了钱财无用的时候,他们可以接你们到永存的帐幕里去。

人行善,谁报答人?人行善的对象。因此,行善的对象,需要信仰的支持,来使其正确。那些猫咪神教,飞天面条神教,他们挑选的行善的对象,不合适。我们总不能指望着一个猫咪接我们到永存的帐幕里去吧。
行善本身,只是一个果子。但,背后如果没有正确的信仰,行善这果子,是不成立的。就像,没有正确的树,怎么可能结出正确的果子来呢?

信仰对于行善的必要性,就像树对于果子的必要性一样。好树,才能结好果子。一份正确的信仰,才能带来正确的善行。
那些人说,信仰不重要,只要行善就行。这很对。没毛病。我们去超市买水果,树重要吗?不重要。但实际上,树挺重要的。那些人说,信仰不重要,行善就行。就像一个从小在城市里出生长大的孩子一样,很天真,说,树不重要,有水果就行。这话本身没毛病。但,他需要更多一点时间,来认识这世界是怎样运转的。

信仰对于行善,就是这样使其运转的,给了我们行善的动机,保障了我们行善的平安,并且,很具体的指明了我们行善的报答。
一份正确的信仰,就像一个正确的树一样。行善才是关键的,结果子才是关键的。但,那份正确的信仰,那棵正确的树,也是我们需要的。必不可少的。

神按着我们的行为报答我们。但,我们的信仰,却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怎样。
因此,虽然我们的行为才是关键,但我们的思想,也非常必要。“别管什么信仰,只要行善就行。”这话绝对没毛病。一个路边的野草,如果能结出来苹果,那我们也会非常高兴。但,这不科学啊。怎么可能呢。

正确的信仰,才能帮助我们结出行善的果子来。这份行善的果子,包含动机,安全保障,还有报答。解释这些事情,使我们能行善的,就是我们的信仰。
虽然他看我们的行为,报应我们。但,我们的信仰,才是我们行为背后的逻辑。他看我们的果子,决定怎样对我们。但,我们的树本身,却决定了我们的果子。

我们这棵树,是怎样的树,这又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了。我们是怎样的树,这只在于,他造我们为怎样的树。
我们只能祈求他怜悯我们。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