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49.宗教,文化,与节日
平安,我们继续我们的救恩的历史,救恩的历史,就是耶稣的历史,耶稣的名就是,יהוה 是救恩。他是我们的救恩。
在上一篇的内容中,我们讨论了“约的双方”。约,作为一种双方之间的约定,自己单方面约定好了,是无效的。也就是,我们的自信,是无用的。我们再怎样自信,再怎样相信,对方肯定会同意我们的约定,也是无用的。除非,对方确实同意了,那才有效。
因此,以色列人的自信,是无用的。他们相信,只有他们是神的选民,只有他们,是蒙拣选的人,这是一种无用的自信。神和他们约定好了,如果他们敢找别神,神就敢找别人。他们的自信是无用的,再怎样自信,也毫无作用。
有些世人,相信意念的作用,他们觉得,只要自己意念足够强大,就能够凭着意念操纵物体。这种相信,在宗教中也经常出现。人们觉得,只要相信,就能成。有的人确实是这样的。但有的人,再相信,也是无用的。因为,没和他们约定好。
比如,省长和我们约定好了,要给我们一块地盘。那我们相信他。于是,他就把这算为我们的义。然后,我们就真的得到了。我们相信我们会得到那块地盘,于是,我们就真的得到了。看,信,就能成。
另外一些人,看到我们相信就能成,他们也相信,他们看中了一个地方,就开始相信,他们会得到那个地方。这有用吗?这当然没有用。又没有和他们约定好,他们相信什么啊。相信自己的幻想吗。这多搞笑。
亚伯拉罕的因信称义,不是搞笑。神和亚伯拉罕约定好,要给亚伯拉罕一些东西。亚伯拉罕相信了。这就算为亚伯拉罕的义。亚伯拉罕,就真的,因为他的相信,而得到了。
前提是,神应许了。神都没应许的,人开始相信,这相信的,只是自己的幻想而已。幻想出一些东西,然后开始相信。这当然成不了。信心再大也成不了。这是纯粹的自己的幻想,根本不是真的。
别人没有应许给我们的,我们不要有指望。不要自己幻想,活在自己的幻想之中。指望自己的幻想,这是不可靠的。
当然了,如果他应许了要给我们的,我们还不信,那就太可恶了。他说了的,我们就要相信。
他说了,当以色列人选择别神的时候,他就选择别人,作为他的子民。我们的机会,就在这里。我们也有机会,成为他的子民。就像曾经的以色列人。
然而,我们原本是外邦人。我们原本,有着外邦人的神,有着外邦人的宗教。所以,我们需要舍弃很多东西。外邦人的宗教,外邦人的神。
我们需要舍弃的,远远不只是一个神的称号,而是,一整个系统的文化。
人们相信的神,与宗教,文化,节日,都密切相关。这是一整个体系。
比如,中国人传统的神,是佛教的一些佛祖,中国人通常认为他们在西天。于是,就产生了这样一个单词,上西天。说某个人上西天了,那意思就是,他死了。
又比如,中国人传统的节日,有一个叫作中秋节,是在传统日历的八月十五日。这节日的另一个名字,叫作拜月节,崇拜月亮的节日。包括最近要迎来的除夕,也与传统的宗教信仰有关。也就是祭祀祖先的日子。他们相信,他们的祖先在天之灵保守他们。这通常被描述为:在天之灵,或者说,九泉之下。而如果人发达了,那么就是,他们的祖先保守他们,他们的祖坟冒烟了。所以,在这些节日之中,人们都回归到他们的祖先所在之地,关键的,是他们的祖先。也就是那些死人。
通过这些节日,这些单词,我们就能发现,这些宗教带来的影响,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我们可能不知道他原本的含义,但,这些单词,这些节日,就这样,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我们过这些节日,合适吗?我们使用这些单词,合适吗?我们不在意他原本的含义,我们只是用他来表达新的含义,合适吗?比如,人上西天了,我们不相信什么西天极乐世界,但,我们也使用这个单词,在生活中,来表达,人死了的意思,合适吗?很明显,不合适。单词是这样,节日也是这样。不合适。
一个宗教,不仅仅只是一个神,更是代表着一些相应的文化,与节日。
所以,当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的时候,是说:向神守节。宗教所代表的,不只是一个神。而是一系列的,文化与节日。
出埃及记 5-1 后来摩西、亚伦去对法老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这样说:‘容我的百姓去,在旷野向我守节。’”
节日,和文化,这都是宗教的产物。我们看以色列人的节日,逾越节,五旬节,吹角节,赎罪日,住棚节,这些节日,都是宗教的产物。每一个节日,都和他们的宗教,密切相关。
比如,逾越节,这是逾越节的羔羊被杀的日子。逾越节的羔羊在这一天被杀,而以色列人,就从埃及,得到了拯救。
耶稣基督作为逾越节的羔羊,也是在逾越节被杀,但,基督教纪念这一天,却不是在逾越节,而是在复活节前的周五。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宗教,所代表的,是一系列的文化与节日。基督教作为一个新的宗教,当然不可能再继续使用犹太人的节日。一个新的宗教,一系列新的文化与节日。
耶稣基督被杀,确实也是在周五,这是没话说的。就是周五。
约翰福音 19-14 那日是预备逾越节的日子,约有午正,彼拉多对犹太人说:“看哪,这是你们的王。”
约翰福音 19-31 犹太人因这日是预备日,又因那安息日是个大日,就求彼拉多叫人打断他们的腿,把他们拿去,免得尸首当安息日留在十字架上。
耶稣基督被杀的日子,是预备逾越节的日子,同时,也是安息日的预备日,也就是,周五。
因此,犹太人信徒,可以在逾越节纪念他。而基督教信徒,可以在周五纪念他,被称为:受难节。
周五是逾越节吗?或者说,逾越节在周五吗?这两个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在耶稣被杀的那一年,逾越节杀羔羊的日子,正好是在周五。那个周五,正好是逾越节。所以,耶稣基督被称为:逾越节的羔羊基督。
哥林多前书 5-7 你们既是无酵的面,应当把旧酵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团;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
他被称为逾越节的羔羊基督。但在我们的信仰经历中,我们能发现,有受难节,就是在复活节前的周五,纪念耶稣的被杀。逾越节的羔羊,和逾越节,没有任何联系了。
因此我们只能说,一个宗教,不仅是一个宗教,而是一系列的,文化与节日。一个新的基督教,怎么可能再用犹太教的节日呢。就算耶稣是逾越节的羔羊,也不可能和犹太人的逾越节产生联系的。因为逾越节不是基督教的节日,而是犹太人的节日。一个新的宗教,必然产生一系列的,新的文化与节日。
那么,耶稣更看重这日子的哪一个属性呢?是更看重这日子是周五呢,还是更看重这日子是逾越节呢?明显,是逾越节。因为,耶稣是犹太人,他当然是看重犹太人的传统节日,逾越节。
马太福音 26-1 耶稣说完了这一切的话,就对门徒说:
马太福音 26-2 “你们知道,过两天是逾越节,人子将要被交给人,钉在十字架上。”
很明显,犹太人看重的,是他们的传统节日,逾越节。因此,耶稣说:你们知道,过两天是逾越节,人子将要被交给人,钉在十字架上。
但对于很多现代的我们来说,我们只能描述为:过两天是周五,人子将要被交给人,钉在十字架上。一个新的宗教,一个新的节日。一个周五的受难节,而不是犹太人的逾越节。
宗教,不仅仅是一个宗教,而是,一系列的文化与节日。因此,当基督教产生的时候,就把犹太教的文化与节日,全都换了一遍。我们过受难节,不过逾越节。我们过复活节,不过初熟节。我们过圣诞节,不过吹角节,赎罪日,住棚节。我们生活在基督教的文化中,我们过的,都是基督教的节日,而不过那些犹太人的节日。
虽然,耶稣是犹太人。
一个宗教,所代表的,不只是一个宗教,而是,一系列的文化与节日。因此,改变信仰,极度困难。那要改变的,是一系列的,文化,与节日。
所以,以色列人需要离开埃及。在埃及,他们可以换宗教,但,他们换不了文化与节日。那太难了。
出埃及记 8-25 法老召了摩西、亚伦来,说:“你们去,在这地祭祀你们的神吧!”
出埃及记 8-26 摩西说:“这样行本不相宜,因为我们要把埃及人所厌恶的祭祀耶和华我们的神;若把埃及人所厌恶的在他们眼前献为祭,他们岂不拿石头打死我们吗?
出埃及记 8-27 我们要往旷野去,走三天的路程,照着耶和华我们神所要吩咐我们的祭祀他。”
换宗教容易,但,换文化和节日,太难了。如果文化不同,那么,我们所看重的,就是别人所轻视的。我们如果不换地方,就换文化,那等候的,只能是攻击。
比如,中国人是崇拜龙的,今年2024年恰好也是中国人的龙年,中国人也自称龙的后裔,如果有人敢当着中国人的面说,龙是魔鬼撒但的象征,那很明显,要被中国人敌对攻击。
一个宗教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宗教,而是,一系列的文化和节日。我们换了宗教,换宗教容易,但,想要换节日和文化,太难了。
只换宗教不换节日和文化呢?那其实,宗教也没换。比如,中国人换了宗教,从传统宗教,换成基督教了,但,还天天说自己是龙的传人是龙的后裔还过着他们的龙年,那其实,宗教换了吗?很难说。不好说。不知道。只有神知道。
换一个信仰,还得把宗教,传统,文化,节日,全都换一遍,这也太难了吧。这简直就像是重新做人了。
所有的一切,都重新换一遍。宗教,传统,文化,节日,全都换新。这才是,一个新造的人。
难度,也就在此产生了。极度困难,甚至,有死亡的风险。换宗教容易,但,若敢把文化与节日都换掉,那迎来的,只能是整个社会的攻击。
整个社会的攻击,甚至,包括自己的攻击。自己也觉得,被攻击也活该。因为,在他们的文化中,在他们的节日中,竟然不与他们同庆。这活该被攻击。应该的。
但,我们有一个指望,就是,离开的指望。在埃及地,不和埃及人的文化相同,不与埃及人的节日一样,这当然要被埃及人攻击。但,我们可以指望着,离开埃及,去到不被攻击的国度里。
那逾越节的羔羊,已经为我们被杀献祭了。那逾越节的羔羊,已经把我们的心,拯救离开埃及了。但,我们的人,还没有离开。因为,那羔羊,他的人,还没有作为神的大将军到来,拯救我们离开。
然而,他的人必要到来。逾越节的羔羊已经被杀献祭了,他难道是白死的吗?绝对不是。他的死,绝不是徒然,他必能拯救我们,离开埃及,带我们到他的国度里。
我们等候他。我们能做的,就是,等候他,拯救我们,离开。他是我们所盼望的救恩。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