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50.耶路撒冷城和另一个世界
平安,我们继续我们的救恩的历史,救恩的历史,就是耶稣的历史,耶稣的名就是,יהוה 是救恩。他是我们的救恩。
在上一篇的内容中,我们讨论了“宗教,文化,与节日”。所有的文化,和节日,几乎都和宗教有关。换句话说,当我们面对一些节日,面对一些文化的时候,总得问一句:为什么要这样?然后,就能追溯到他的源头。在外邦的文化和节日中,追溯源头,只能是追溯到外邦的宗教,外邦的诸神。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做人。从前几十年的文化与节日,都要弃掉,换上新的文化和节日。
这才是,从前的人,死掉了。其实,我们的肉体没死,但,从前那个人的思想,都死了。新的人,新的思想。
那么,保持旧的文化和节日,只改变宗教信仰,这行吗?类比一下就是,我们换了一个新的男人,我们改嫁给了以色列的神,但,我们继续保持着原来的那个男人所定的一些日子和生活习惯,行吗?我们生活中,继续保留着原来那个男人的记号,合适吗?
想来这也是不合适的。我们都换了新的男人了,还保留着曾经那个男人的生活习惯,和所定的节日,这何必呢?这太不合适了。我们需要换新,换成我们所嫁的,那个新的男人,他的生活习惯,和他所定的节日。
以赛亚书 56-6 还有那些与耶和华联合的外邦人,要侍奉他,要爱耶和华的名,要作他的仆人,就是凡守安息日不干犯,又持守他(原文作“我”)约的人。
我们原本是外邦人,但,借着那外邦人的光,我们既然得到了他的约,我们也和他成为了约的双方,那么,我们就要持守他的约。然而,不只是这样,我们的生活习惯,也要改变。
改变信仰,不只是换一个神的名字,而是,改变一系列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换一个男人,不只是换一个称呼,而是,所有的生活习惯,都得跟着换。这基本上,就是一个新的思想了,一个新的灵魂。一个新造的人。从前的旧人,旧思想,旧文化,旧传统,都死了。现在,我们有了新的思想,新的文化,新的传统,新的节日。不再是从前外邦人的,而是,属于以色列的神的。
但不得不承认,直到神消除我们的记忆为止,我们都会记得曾经的旧文化,旧传统。就算我们不过那些节日,我们也会记得那些节日。就算我们不信那些东西,我们也会记得那些东西。
我们记得曾经的节日,于是,在曾经的节日的时候,我们就会想起一些东西。甚至,会想念一些东西。古代中国的诗人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说,一个人,在另一个地方,成为客旅。每到了节日的时期,就会更加想念曾经的亲人。客旅,他乡,这正是我们的信仰先辈们的经历。但,他们也像古代中国的诗人一样,会想念曾经的家乡吗?或许会想到,但,应该不会想念。因为,想念的话,就可以回去了。
希伯来书 11-15 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
我们的信仰先辈们,定居的时间不多,大部分时间,他们都是在世界寄居漂流。有时候,他们可能会在某个地方多呆一段时间,但基本上都是寄居的状态。也就是,他们是在另外一些地方,成为客旅。
他们会想念所离开的家乡吗?会想到,但,不会想念。因为,想念的话,就可以回去了。神让他们在世上成为客旅,成为寄居的,他们如果想念家乡,那确实,就可以回去了。神就是爱,怎么可能强迫人呢。
最近正是中国的除夕佳节的时候,成长在这个文化环境中,就算我愿意重新做人,就算我曾经的文化与传统都死掉了,换成新的了,但这些旧的事情,是没有从记忆中抹消的。因此,当这个节日来到的时候,也会想到关于这个节日的一些东西。比如,家乡的团聚。
想回去吗?当我这样想的时候,那话语,很宽厚的告诉我:你想回去,就可以回去。那话语很直白的告诉我: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可以回去的。想念的话,可以回去的。那话语,非常宽厚。
但,正是因为他的宽厚,让我不得不,对自己刻薄。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就可以回去了。他非常宽厚。但,我不要回去。甚至,我不要想念。因为,如果想念,就可以回去了。他关注我的内心。
那话语是说: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这说明什么呢?他们没回去。如果他们回去了,那就可以改一下了,改成说:他们想念所离开的家乡,就都回去了。但改不了。他们不想念所离开的家乡,他们没有回去。就算,那话语非常宽厚,给了他们回去的机会。
他从来不强迫我们。他就是爱。爱,怎么会强迫人呢。他非常宽厚。人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那就可以回去了。他不强迫人。
那么,那些人,可以回去所离开的家乡,为什么不回去呢?当然是想要一个更美的家乡。
希伯来书 11-15 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
希伯来书 11-16 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他们如果想念所离开的家乡,那就可以回去了。但,他们却想要一个更美的家乡。
难道,他们回去原来的家乡,就得不到更美的家乡了吗?如果能得到,干嘛不回去呢。
如果我们确信,拥有着原来的家乡,也能得到更美的家乡,那我们干嘛不都得到呢?
如果我们肯定,拥有这个世界,也能得到天国,那我们干嘛不都追求呢?我们又不傻。
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如果他们回去也能得到更美的家乡,他们干嘛要寄居流浪呢。他们是傻子吗?他们应该不傻。
一个人,还能同时住在两个地方吗?除非那两个地方放在一块。但那样也就不能称为两个地方了。仍然是一个地方了。一个人,不能同时住在两个地方。
他们的智慧,正是在这里,一个人,不可能同时住在两个地方。所以,他们想要一个更美的家乡,他们就不想念所离开的家乡。因为,想念,就可以回去了。那就有地方住了。一个人,不可能同时住在两个地方。
换句话说,就算神给了他们一个更美的家乡,他们也得离开原来的家乡,才能进入更美的家乡。
我们终究是要离开的。有的人离开的早,有的人离开的晚。有人30岁离开。有人75岁离开。但,凡是想要得到更美的家乡的,他总是得离开原来的家乡。一个人不可能同时住在两个地方。
那么,早点离开好呢,还是晚点离开好呢?越早越好。十天都不要多留。越早越好。
创世纪 24-55 利百加的哥哥和她母亲说:“让女子同我们再住几天,至少十天,然后她可以去。”
创世纪 24-56 仆人说:“耶和华既赐给我通达的道路,你们不要耽误我,请打发我走,回我主人那里去吧!”
如果神赐给我们通达的道路,让我们离开,那真是,越早越好。不要耽误事情。
终究是要离开的。一个人不可能同时住在两个地方,必要离开的。那么,离开的时机就是,越早越好。多呆几天,也没有意义。因为,还是要离开的。多呆几天,没有什么意思。除非,不想离开。如果不想离开,那就不用离开的。真的,不用离开的。甚至,离开了之后,还想念,那也可以回去的。一个人,总不能呆在两个地方吧。
我们所要去的地方,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就是,在天上的城市,神从天上,降下来的城市。这个城市,被称为,更美的家乡。但,再具体一点,这城市,被称为:耶路撒冷。新的,耶路撒冷。
然而,不只是一个新的城市。因为,这个地球,也旧了。被污染的非常严重了。我们连河里的水,都不能直接喝了,这个地球,太脏了。因此,新耶路撒冷,搭配的,是新天新地。
启示录 21-1 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海也不再有了。
启示录 21-2 我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里从天而降,预备好了,就如新妇妆饰整齐,等候丈夫。
耶路撒冷城,和另一个世界,就是我们所指望的。但,都是新的。新的耶路撒冷,新的,天与地。
我们想要一个新家。但可惜的是,一个人,竟然不能同时住在两个地方。没办法。我们终究是要离开的。有人离开的早,有人离开的晚。这不在乎人,而只在乎,神赐给人的道路。
然而,无一例外,所有想要到新家的人,都得离开原本的家乡,都得抛弃原来的地方。
那个新家,值得我们抛弃原来的家乡吗?在那里,你可以直接从河里取水喝,不用再花钱买水喝,这多好啊。这简直是穷人的福音。
并且,最关键的就是,人心。环境的干净,倒是其次,这个世界,以前,环境也挺干净的。但,人心污秽,就污秽了整个世界。
这人心的污秽,很大原因来自于,人的贪心。人想要更多,更多,于是,污染了天空,污染了大地,连水,都被污染了。因为,人想要更多,更多。
但,那个世界的人,没有贪心。只有这样,才能维持那个世界的洁净。污染世界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其中的人心。
我们想要去一个更干净的世界。我们想要去一个,不用再花钱买水喝的世界。那河里的水,不是被污染的死亡之水,让人喝了会死,反而是洁净的,生命之水,让人喝了能活。我们可以直接从那河里,取水喝。这多好。
而更关键的,是这种好,能保持永恒。因为,那里的人,没有贪心,不会索取更多,更多,以至于,把整个世界,都污染掉。
终究,人心才是关键。这个世界也曾经是新天新地,只是,因为人心,才变得污秽。那个世界,如果只是换新天新地,不换人心,那么,很快,也就会变成这个旧的天地。
关键的,还是人心。神看的,正是关键的,就是,我们的心。
然而,我们的心,好像,也不在乎我们。谁能决定,要怎样怎样打造自己的心呢?我们的心,成为现今的模样,根本不是我们计划好的。有谁计划好了自己的模样呢。我们都是被动的。只有神,才是决定这一切的主人。愿神怜悯我们。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