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52.必须永恒的律法
平安,我们继续我们的救恩的历史,救恩的历史,就是耶稣的历史,耶稣的名就是,יהוה 是救恩。他是我们的救恩。
在上一篇的内容中,我们讨论了“迟到的连汤都喝不上”的事情。虽然我们不知道,他最终会不会那么狠心,但我们是觉得,他可能会那么狠心。因为在我们看来,这不是狠心,这只是他的信实。他的诚实。
而人之所以迟到,有两个原因是我们目前能得知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人不在意。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人觉得自己时间多。不在意的人,神能看到他们的心。这就不用多说了。除非神,一定要给他们。
而那些觉得自己时间多的人,都是错觉。主来的时候,确实早着呢。但,不代表我们的时间多着呢。就算他永远都不来,那我们的时间,也不多。因为,睡觉打盹的时间,不算我们的时间,根本不是。就算他永远不来,我们的时间也一点儿都不多。更何况,他会来。这时间更不多了。
但,虽然他说了,迟到的,就拒之门外,不认识那些人,我们却不知道,他最终,会不会把那些人拒之门外。因为,他的话语,严厉,他所行的,却常常是,赦免。
他说过很多严厉的话,严格的要求别人。但,当别人失误的时候,他却常常,选择赦免。那么,他既然选择赦免了,他说那些严厉的话干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耶稣基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他来,是要赦免罪人。那么,还要律法干什么呢?反正他要赦免罪人嘛。
律法是定罪别人的,他来,却是赦免别人。他这不是和律法对着来吗?律法定人有罪,他却赦免别人。他这不是废了律法吗?
假如说,我们假如说,没有律法。那么,他来,要赦免谁呢?没有罪人啊。
律法,必须永恒。如果律法废了,那么,他的救恩,就废了。如果有一天,律法没了,那我们就可以对耶稣说,我不欠你了,因为,我无罪了。废了律法,就是废了耶稣。
在之前我们曾经讨论过类似的话题,然后说“那律法,使我们需要那羔羊。如果那律法一点一画的废了,那羔羊的骨头,就一根一根的打断了。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那羔羊是永存的。那律法,是永远不废的。就算天地都废去,那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耶稣不可能把自己废了。
马太福音 5-18 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
草必枯干,花必凋残。唯有我们神的话,立定永远。他的律法,比天地,都要永恒。
并且,必须永恒。只有律法永恒,才能成就我们生命的救恩。
耶稣基督来,是负责赦免人的罪。那么,他是要让人放肆的犯罪吗?如果他来,是负责赦免人的罪,让人大胆的去犯罪,这就不是拯救人了。这就是害人了。
他的到来,是赦免人的罪,然后,让人不再犯罪。这才是救恩。这份救恩的成就,必须的,就是律法。
约翰福音 8-11 她说:“主啊,没有。”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耶稣到来,负责赦免人的罪。他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很多人以为,耶稣来,是说:“我来是赦免你的罪,去吧,尽情犯罪吧。”不是的。耶稣来到不是这个目的。耶稣来到,是说:“我来是赦免你的罪的。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只有这样,他来,才不是摧毁我们的灵魂,而是,拯救我们的灵魂。
而这份救恩,需要的,正是律法。他说: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假如说,犯罪没有任何后果,那么,他说这话,就成了笑话。犯罪没有后果,那为什么不去犯罪呢?甚至,那为什么要称为犯罪呢?
我们吃饭是可以的,律法不定吃饭的人罪。那如果他说,去吧,从此不要再吃饭了。这谁会理他呢。这样说的人,也只能被别人当成可笑的人。
律法定那些犯罪的人,死罪。按着律法,要处死的人,他赦免了,然后,他说,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此不要再犯罪了。因为,犯罪,要受到刑罚。
甚至,如果他的赦免,能有第二次,那我们就可以大胆的犯第二次罪。这就是鼓励我们作恶了。他决不这样。他赦免一次,就废了律法一次。就废了自己一次。他赦免一次,就死了一次。他只死一次。然后,复活,站立,永远立定。
也只有这样,他的拯救,才不至于,推动我们去作恶。
赦免人,难免,会让人大胆的去作恶。一次次的原谅,带来的,不是悔改,而是,对方更加的狂妄。一次次的原谅,不能拯救对方。
只有那永恒的律法,配上那羔羊的一次死亡,才能拯救我们。只有一次的赦免,才能拯救我们,让我们不再犯。
赦免一次,他就废了自己一次。如果他一次又一次的赦免,那么,他就一次又一次的废掉了自己。他就真的,要被人当成废掉的了。但,那律法,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他只死一次,决不再赦免。
因为对方的误犯,我们原谅对方一次,这是可以的,我们废掉自己一次,我们指望对方悔改。但,一次次的原谅,一次次的废掉自己,那对方,就只能把我们当成废掉的东西。直接无视我们,放肆的践踏我们。没办法,我们自己一次次的废掉了自己。活该。
但耶稣不这样。他只死一次。他只废掉自己一次。然后,他复活,永远站立。他的赦免,绝对不会推动我们犯罪。反而,要拯救我们,远离罪恶。这需要的,正是那律法。那律法,让我们害怕。我们不敢再犯罪作恶。
“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律法的重要性,就在这里。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因为,犯罪,要被律法定罪,要被律法刑罚。
如果没有律法,他就成为了笑话。他确实,成为过一次笑话。因为,他的赦免一次,废了律法一次,让自己,成为了一次笑话。
但,只有那一次。他不可能一次次的废掉自己,一次次的废掉律法。那会让他自己,永远的成为笑话。
但,绝不可能。他只成为一次笑话,他只废掉自己一次。绝对没有第二次。
也只有这样,他才是拯救了我们,而不是害了我们。
这是为了他自己的尊严,也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灵魂。
“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这才是他的救恩。拯救我们的生命脱离死亡,拯救我们的灵魂,远离罪恶。
那律法,必须永恒。那羔羊,必须永远站立。就算为了赦免我们的罪,他倒下过一次,也只有那么一次。他必永远立定。
也只有这样,才能拯救我们的灵魂。只有一次的赦免,才能成就永恒的救恩。如果他赦免第二次,如果他死第二次,那就是在成就永恒的害人,让人永远得不着救恩。
因为,有第二次,为什么不能有第三次呢?有第三次,为什么不能有第四次呢?有第四次,为什么不能有第五次呢?这结果,就是,无限次。永恒的害人。
我们总得定个次数吧。几次好呢?五次吗?如果他定五次,那他就是在鼓励我们犯罪五次。
他会鼓励我们犯罪几次呢?零次。他绝对不会鼓励我们犯罪。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就算应许赦免一次,那也就是在鼓励人犯罪一次了。实际上,他一次也没有赦免。故意犯罪的,没有赎罪的祭。一次赦免都没有。
希伯来书 10-26 因为我们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
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一次赦免都没有。
他确实,鼓励我们犯罪零次。他绝对不鼓励我们犯罪。一次都不鼓励。他绝对不鼓励我们犯罪。
他赦免一次,就鼓励我们犯罪一次。就算他只赦免一次,如果被人得知,那么,那些还没有犯罪的人,就会被鼓励去犯罪一次。因为,这一次赦免的机会,还没有用掉。
但,他实际上,一次也不赦免。他一次也不鼓励人犯罪。他只赦免那些无心犯罪的人,不管他们犯了多少次。直到他们知道为止。他一次也不赦免。故意犯罪的,他绝不饶恕。
那这样看,还是无知更好是吗?因为我们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这样看,不得知真道,更好是吗?不得知真道,那就没有故意犯罪,那就一直有赎罪的祭。这不更好吗?
孩子总是被原谅的。因为不知道,因为无知。但,孩子也是管理不了任何产业的。因为无知。不合适。
无知的孩子,总是被原谅的,就算他犯错,也是因为无知。
这种赦免,又何尝不是一种无视呢。他不知道啊。和他计较什么呢。
确实,赦免人的罪,就是无视人的罪。被他无视的人,那只能是,被他无视的人。人被他无视,人身上的罪恶,也被他无视。
但,他所爱的人,他喜欢看的人,其上的罪恶,他一点也不能容忍。他必十足的,惩罚报应。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不再犯罪。也只有这样,他的赦免,才不至于成为我们犯罪的鼓励。
“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那律法永远立定,使得这句话,得以立定。我们不要再犯罪了。因为,犯罪的惩罚,极其可怕。
只有律法的可怕,才能维持圣徒的可爱。那律法的报应,使得圣徒,得到信心和忍耐。
启示录 13-10 掳掠人的,必被掳掠;用刀杀人的,必被刀杀。圣徒的忍耐和信心就是在此。
那律法的可怕,使得圣徒,不至于成为犯罪作恶的人。“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那羔羊,使得我们有悔改的机会。那律法,使得我们能以悔改。
我们永恒的生命,正是在于,那律法的永远立定,那羔羊的永远站立。他虽然为了误犯罪的人一次倒下,但,他必永远站立,直到永恒。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