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耶稣啊的历史

S404.从迦南地到天国的概念发展

S404.从迦南地到天国的概念发展

平安,我们继续我们的救恩的历史,救恩的历史,就是耶稣的历史,耶稣的名就是,יהוה 是救恩。他是我们的救恩。
在上一篇的内容中,我们讨论了“人的生命所在乎的”,并不是物质,而是,灵。肉体,和肉体所吃用的,都是物质。但,这些都不是我们生命的本质。有了这些,并不代表着,拥有生命。只是,我们的生命,也用到这些,仅此而已。

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了一个人,然后,从他口中所出的,进入到了那个人的里面,那个人就成为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
所以,尘土的作用,就在这里,作为灵的容器,作为生命的居所。仅此而已。我们被称为神的器皿,正是因为,我们是尘土所造,并且,我们里面放着,神的灵。

存放灵的器皿当然是必要的。也是需要维护的。只是,我们要弄清楚本质,就是,关键的事情。不是器皿,而是,神的灵。
因此,我们不要在意物质的积攒。必要的物质,能帮助我们,维护器皿。但,多余的物质,都是我们的重担。因此,他应许我们,会给我们必要用到的。同时,他命令我们,不可有贪心。

所以,我们要承认,衣服食物的必要性。同时,我们要强调,衣服食物的不重要。甚至于,有衣有食,就当知足。有衣服有食物,就够了。而不是这样那样的折腾积攒。
我们需要用到的,其实不多。但,我们想要拥有的,那就太多了。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看到,别人有。我们也就想要有。其实,我们一无所缺。

申命记 8-3 他苦炼你,任你饥饿,将你和你列祖所不认识的吗哪赐给你吃,使你知道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申命记 8-4 这四十年,你的衣服没有穿破,你的脚也没有肿。

以色列人在旷野四十年,衣服食物,都是有的。他们的抱怨,不是因为没有衣服食物,而是,和埃及,对比之后,产生的抱怨。是有,但是,不如埃及的,所以,他们抱怨。
其实,他们将来拥有的,不比埃及的差。他们将来,要得到迦南地作为产业。那就不比埃及的差了。只是,当时,当时,他们在旷野而已。

然而,对我们的人生来说,我们的整个一生,都可以说是旷野。因为,迦南地,作为天国的象征,对我们来说,是最后的事情。
所以,在上一篇的内容中,我们无奈的承认:说是有迦南地,但,当时的他们,没得到啊。我们还说有天国呢,但,目前为止,没有人得到过。就是这样。

然而,在这一句话中,我们能发现一些,奇怪的事情,就是,以色列人要进入的迦南地,这个概念,怎么就变成了,我们要进入的天国了呢?难道,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外邦人进入天国,是这样吗?当然不可能。这天国的概念,正是从以色列人中传出来的。
因此,我们需要详细考查一下,从迦南地,到天国,这个概念,是怎样变化发展的。迦南地这个概念,怎么就变成天国了呢?总不能是以色列人自己编造出来,骗他们自己的吧。

我们查看以色列人的历史,他们进入了迦南地,然后,生活的仍然很糟糕。战争,一直不断,并且,罪恶,仍然在迦南地中存在,不害怕神的人,仍然在迦南地中存留。甚至,在以色列人中,竟然,也有不害怕神的人。迦南地,挺好的了,但,还是不够好。
尤其是,迦南地,所代表的,乃是神的安息。但,他们进入之后,并没有得着安息。就像那些没有进入的人一样,没有得着安息。

诗篇 95-10 四十年之久,我厌烦那世代,说:“这是心里迷糊的百姓,竟不晓得我的作为。”
诗篇 95-11 所以我在怒中起誓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

在这里,提到了曾经在旷野呆了40年的那一代的百姓,神在怒中起誓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这指的,就是迦南地。
这里的安息,指着迦南地。但,一般我们却把他理解为,指着安息日,以此来解释,我们换了一个安息日多么合理。但,安息日的用词,乃是 שַׁבַּת,这里的安息一词,用的却是 מְנוּחָה,指的并不是那份停止的安息,乃是一种安定的休息。也可以翻译为安息,但,并不是安息日所代表的安息。

尤其是,这里所提到的对象,很明显,是指着在旷野呆了40年的那一代百姓,因此,这里的安息,指向的,就是,迦南地所代表的,安定的休息。
他们在旷野流浪了四十年,进入迦南地,所代表的,乃是一种,安定的休息。“终于回家了,可以休息了。”虽然,那不是他们所离开的故乡埃及。

迦南地,所代表的,乃是一种神给他们的,安定的休息。然而,他们得到了吗?并没有。他们从进入迦南地开始,就争战,直到今天,2024年了,他们还在打仗,还在争战。很明显,他们没有得到安息。
这样看,必另有一个安息,为神的百姓存留。因为,迦南地所代表的,安定的休息,事实上,没有达成。约书亚带他们进入的迦南地,并没有让他们能够安定的休息。

希伯来书 4-8 若是约书亚已叫他们享了安息,后来神就不再提别的日子了。

这里的安息的日子,对应的,是约书亚,带领他们进入迦南地的日子。约书亚带他们进入迦南地,叫他们享受了安息了吗?并没有。他们仍然是争战,争战,直到今天,还在争战。他们没有享受到安息。
因此,必另外有一个日子,或者说,必另外有一个地方,作为我们的安息之日,作为我们的安息之处,让我们在其中,得到安定的休息。

与约书亚进入迦南地的日子,相对应的,另一个日子,也是与迦南地相对应的,另一个地方。那是我们要竭力进入的安息。

希伯来书 4-11 所以,我们务必竭力进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学那不信从的样子跌倒了。

在这里,进入安息,用到一个词,叫作,竭力,尽力,或者说,努力。我们要努力进入那个安息,让我们在其中,得到安定的休息。
神的国度,正是,我们要努力进入的。不要像曾经旷野40年的百姓一样,不努力进入神所应许的安息。我们要努力,努力的,进入那安息。因为,那份安息,是努力的人,进入的。

从迦南地的概念,变化为天国的概念,正是因为,迦南地,并没有成为一个安息之地。进入其中的百姓,并没有得到安息。从约书亚带领他们进入迦南地的日子开始,直到今天为止,他们还在打仗,还是没有得到安息。
因为,那份安息,乃是迦南地无法带给他们的,神的安息。

那份安息,是一个日子,也是一个地方。是一个安息的日子,也是一个,安息的地方。
那个日子,不是约书亚带他们进入迦南地的日子,乃是 יֵשׁוּעַ,带我们进入神的国度的日子。

从迦南地的概念,发展为天国的概念,正是因为,迦南地,没有带给他们那一份神的安息。
在旷野流浪40年的百姓,他们没有能进入迦南地,当然,他们是没有能够进入神的安息。然而,40年过后,约书亚把新一代的百姓,带进了迦南地,仍然,还是没有让他们能够进入神的安息。很明显,迦南地,不是那个安息之地。以至于,不管有没有进入迦南地,都无法进入神的安息。

神的安息,不在迦南地。神的安息,在哪里呢?又是在哪一天,我们能得以进入呢?
天国的概念,由此而生。神的安息,在一个我们不知道的地方,但,那是神的国度,那里,有神的安息。而在某一天,我们将要,进入那里。在另一个约书亚的带领下,进入那里。他要使我们,得享安息。

所以,我们要努力的,进入那安息。然而,不再是争战,打仗,抢夺,反而,是放弃。
这是一种新的争战,和自己的争战。我们的仇敌,不再是别的人,而是,我们里面的,贪欲。

我们的贪欲,让我们无法进入神的国度里。因为,我们的贪欲,把我们,死死的绑在了这个世界里。他的国度,却不在这个世界里。
我们的贪欲,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东西,都是这个世界的东西。我们贪图这些,以至于,我们的心,就被这些东西,死死的绑在了这里,无法进入神的国度里。

一场新的争战,乃是我们要努力的事情。努力的,抛弃。这比获得,更加的困难。因为,我们努力的方向,是抛弃,这简直,是在让我们,自己割自己。
但,我们要努力的,进入这安息。我们所抛弃的,我们以为,是财富。但实际上,是重担。是我们的生命,用不到的东西。

在这争战之中,他成就了公平公义。一无所有的,他赐予一切所有。而拥有一切的,那也正是他所赐予的一切所有。他实在,公平公义。
一个新的概念,不再是这世界的迦南地,而是,不属这世界的,天国。一份新的争战,不再是努力的得到这世界的东西,而是,抛弃这世界的东西,好能进入神的国度里。

我们的财宝在哪里,我们的心,就在那里。我们的财富在哪里,我们的心,就绑定在了那里。
他看的,正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在他的国度里,还是,在这个世界里,他通过我们的财富在哪里,看到了我们的心,在那里。

他的要求,因此,变得合情合理。撇下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变得,合情合理。他所要求的,乃是我们的心,不放在这个世界,而是,放在他的国度里。
这个世界,就算是流奶与蜜的迦南地,也无法成为安息。进入迦南地的人,也无法,进入神的安息。另一安息日的安息,另一个,第七日的安息,才是我们真正要进入的安息。

那日子,快到了。第七日而已。就算他看千年如一日,也只不过,是第七千年而已。
因为那日子快到了,所以,我们说话,都有了底气。七千年,不过如此短暂而已。

另一个第七日的安息,即将到来。而我们,要竭力的,进入那安息。
那是一个日子,是一个我们从未经历过的日子。那也是一个地方,是一个我们从未去过的地方。但,他使我们在这世界上,经常训练,训练那日子的生活,训练,那地方的法则。我们努力的训练那里的生活,直到那日子来到,按着我们所训练的,进入那里,生活。愿他使我们,在那里,得到安息。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