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567.万军之主,谁军队的主
平安,我们继续我们的救恩的历史,救恩的历史,就是耶稣的历史,耶稣的名就是,יהוה 是救恩。他是我们的救恩。
在上一篇的内容中,我们看到了“做事一致的神”,他做事的方式,一直以来都保持一致。如果一个地方,能找出来十个义人,他就能赦免那个地方。也就是说,一片地里,只要有十个麦子,他就不允许仆人薅掉稗子。一般来说,很少有什么地方,连十个义人都没有。就算完全不知道神的地方,里面也多多少少,有一些人追求公义。那就可以,让神保留那些地方。
耶利米书 5-1 “你们当在耶路撒冷的街上跑来跑去,在宽阔处寻找,看看有一人行公义、求诚实没有?若有,我就赦免这城。
其实,世界各地,天下各国,都多多少少,有一些人,追求公义。他们就算完全不认识神,神放在他们里面的良心,也会指导其中一些人,追求公义。
甚至,他们敢诚实的说话,不怕得罪皇帝。这样的人的存在,就能让国家,更加长久。也就是说,能让神,赦免那地。
国家能长久,里面必不可少的,是诚实说话,追求公义的人。在我们能看到的层面是说:因为君王足够开明,愿意听诚实话,所以,国家的治理,更加好,也就能更加长久。
而在信仰的角度是说:因为有人追求公义,寻求诚实,所以,神就愿意,为了那样的人,而赦免那地。
也就是说,国家能长久,在我们看来,是君王开明的原因。而在神看来,是因为,有人追求公义诚实,所以,他赦免那地。这二者相辅相成。
而国家的衰败,在我们看来,是君王昏庸的原因。在神看来,是因为,没有人追求公义诚实,那些人要么被杀了,要么放弃了。于是,神惩罚那地,让那地,遭遇战争饥荒。这二者,也相辅相成。
耶路撒冷城,就是曾经这样,因为君王的罪过,里面没有人行公义,求诚实,以至于,神无法赦免那城。然后,那城,就遭遇了,战争饥荒。
甚至,神对耶路撒冷的要求,更加低,是说:一个就行。只不过,是要在大街上和宽阔处寻找,为耶路撒冷发声的义人。但,这样的,一个也找不到。倒不是耶路撒冷真没有义人,而是,义人对耶路撒冷都失望了。耶路撒冷的贫富差距太大了,义人只想着,毁灭吧。还救耶路撒冷,别开玩笑了。
耶利米书 18-20 岂可以恶报善呢?他们竟挖坑要害我的性命。求你记念我怎样站在你面前为他们代求,要使你的忿怒向他们转消。
耶利米书 18-21 故此,愿你将他们的儿女交与饥荒和刀剑;愿他们的妻无子,且作寡妇;又愿他们的男人被死亡所灭,他们的少年人在阵上被刀击杀。
耶利米书 18-22 你使敌军忽然临到他们的时候,愿人听见哀声从他们的屋内发出,因他们挖坑要捉拿我,暗设网罗要绊我的脚。
耶利米书 18-23 耶和华啊,他们要杀我的那一切计谋,你都知道。不要赦免他们的罪孽,也不要从你面前涂抹他们的罪恶,要叫他们在你面前跌倒,愿你发怒的时候罚办他们。
因为他们太让人失望了,让人心寒,让人放弃了。于是,神想要寻找到义人,为他们发声,但,寻找不到。义人都放弃他们了。
该跑的,跑了,该投降的,投降了。耶利米就是投降派。差一点被人抓起来按照投降的罪名杀掉。还为耶路撒冷发声呢,让敌军赶紧打过来吧,大家一起灭亡吧。而他,要投降。
然后,敌军打过来了,该杀的杀了,投降的,也单独放在一块,交给了基大利。耶利米也在其中。虽然他劝耶路撒冷投降,让巴比伦很高兴,但终究,他没有去巴比伦,而是,选择去到了基大利那里。基大利,是当时巴比伦所立的省长。
神惩罚耶路撒冷,神毁灭耶路撒冷,但,来的,却是巴比伦,和耶路撒冷打仗,攻陷了耶路撒冷,毁灭了耶路撒冷。那么,是谁,毁灭的耶路撒冷呢?是神呢?还是,巴比伦的军队呢?是神,同样,也是,巴比伦的军队。
我们的神,被称为:万军之主。但,他有多少军队呢?一万个是吗?其实,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而是说,他是军队之主。但,这军队一词是复数,因此,翻译为万军之主,也很合适。总之,他是军队之主,军队的主人。
那么,他的军队,在哪里呢?首先,以色列人肯定是他的军队。因为,他让以色列人去迦南地,灭掉迦南人,以色列人就听从了,去打仗去了。然后,从刚刚的巴比伦和耶路撒冷打仗的事情上,我们能看到,巴比伦的军兵,也肯定,是他的军队,因为,听从他的命令,来打以色列的军队了。很明显,两个军队,都属于他。甚至,互相争战了。
因此,我们说,得胜,在于 יהוה,因为,打仗的军队,都属于他,他想要让谁得胜,就让谁得胜。
箴言 21-31 马是为打仗之日预备的,得胜乃在乎耶和华。
他能完全掌控,战争的胜败,因为,战场两边的军队,都属于他。他掌控着两边军队的动向,于是,决定了战争的胜败。要让谁胜,就让谁胜,要让谁败,就让谁败。
以多胜少,以少胜多,都有。甚至,还有些场景,有人能不战而胜,有人却不战而败。就像是在演戏一样,他让两个军队表演一番,给出了胜败。军队,都属于 יהוה
我们的标题是在说:万军之主,谁军队的主。这答案很明显,所有军队,都属于他。美国的军队,俄罗斯的军队,中国的军队,乌克兰的军队,以色列的军队,甚至,包括朝鲜的军队,都属于他。
但,朝鲜很明显,敌对他啊?那又如何。万军之主,他乃是,所有军队的主人。
不要觉得朝鲜敌对神,他的军队,就不是神掌控的了。巴比伦的军队,还灭掉了耶路撒冷,摧毁了神的圣所呢,那不也是,神派来的吗。神要毁灭耶路撒冷,这是我们难以接受的事实而已。
然而,就算我们不接受事实,我们也只能接受事实。耶路撒冷还能不接受被毁灭吗。他接不接受都得接受。没办法。
因为军队都属于 יהוה ,所以,两军交战,谁能赢,谁能败,只有他能决定。他让两军表演一番,可能是激战之后,决出胜败,或许以多胜少,以强胜弱,也或许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我们都不知道。
在战争的结果出来之前,我们谁都无法得知战争的结果。就算强大的军队,打弱小的军队,就一定能赢吗?还真不一定。因为,两军都属于神,神才能决定,谁能赢。
俄罗斯打乌克兰,就是一个让所有人,都判断失误的事情。所有人都觉得,乌克兰很快要被打败了,但没想到,神让乌克兰没失败,并且,与俄罗斯打仗打到了今天。神用这两个军队,向世人证明了,得胜,到底,在谁手里。就算看不到神,至少,我们可以肯定,得胜,不在于人。
两军交战,胜败,却不在于两军。与他们的实力,有点关系,但关系不大。胜败,单单在于, יהוה ,那万军之主,军队的主人。
也正是因为,他掌控所有的军队,因此,他才能决定,战争的胜败。以少打多,他也能让少的那一方赢,以强打弱,他也能让强的那一方失败。因为,他决定着,两军怎样行动。
因为军队都在他手里,所以,他才能,决定战争的胜败。毕竟,打仗的两方,都是他的军队,他想要结果怎样,结果就能怎样。不在乎人多人少,不在乎兵强马壮,只在乎,军队的主宰。
我们观看战争的过程,和结果,总结了,为什么会得胜,为什么会失败。但,我们总结了一万场战争,也无法保证,下一场战争,一定会得胜。战争的结果,只在乎,军队的主宰。
军队的主宰,是那些王,是那些指挥官,但,更是那些,神所立的,更上层的使者。我们可以理解为:国家的综合意志。也可以理解为,空中掌权的天使。而他们,都听命于神。
但以理书 10-20 他就说:“你知道我为何来见你吗?现在我要回去与波斯的魔君争战,我去后,希腊(原文作“雅完”)的魔君必来。
但以理书 10-21 但我要将那录在真确书上的事告诉你,除了你们的大君米迦勒之外,没有帮助我抵挡这两魔君的。”
在这里,记录了相应国家军队的指挥官,犹大王国的指挥官,被翻译为了:大君。而波斯和希腊军队的指挥官,被翻译为了:魔君。其实他们是同一个单词,只不过,翻译到敌对方身上,就用了一些贬义的修饰。这也可以说是中国人的特色思维,在英文和韩文的翻译中,都没有这个现象,都是用了同一个单词,就是:君。他们本来就是同一个单词,同一种角色。
他们是相应国家军队的指挥官,是比那些有肉体的指挥官,更上层的指挥官。他们才是背后,真正决定整个军队行动的角色。因此,军队之间的战争,其实,乃是他们,在指挥着王和军队,进行战争。
因此,在但以理所见到的事情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记录,就是,来见但以理的指挥官,和别人打仗,忙不开手脚,然后,有犹大王国的指挥官米迦勒,来帮助他,于是,他就腾出了空闲,来告诉但以理一些话。
他说:除了你们的大君米迦勒之外,没有帮助我抵挡这两大君的。为什么,只有犹大王国的指挥官,来帮助他呢?这让我们想到了,犹大王国,已经,亡国了。实际上,犹大王国,没有什么军队可指挥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大君米迦勒,这时候,是处于,闲着的状态,没事干的状态。军队的指挥官,没有军队了,那确实,有空闲了。
米迦勒作为犹大王国的大君,作为犹大军队的指挥官,他当然,要听神的。但,波斯国的大君,他们军队的指挥官,就不用听神的了吗?
巴比伦的大君,巴比伦军队的指挥官,就不用听神的了吗?他们都要听神的。也因此,掌控双方军队的神,他决定了战争的胜败。双方军队,都属于他,那确实,他想让谁赢,就能让谁赢,甚至,能让人,不战而胜。对应的,就是另外一些人,不战而败。比如,冷战,就是一场,没打起来的战争,却仍然分出了,胜败。
军队的主人,在我们看,是班长,是营长,是军长,是司令,是总统。但,还有更上层的,国家的大君,指挥国家军队的使者。
而在他们更上层,还有着那位至高的主宰,至高的神。所有军队,都在他之下,他乃是,所有军队的主宰。因此,他的名,被称为:军队之主。所有军队,都以他为主。
那么,所有军队,知道自己,是在以他为主吗?不知道又何妨。他是造了我们的神,人不承认,难道,就不是他造的了吗?
他是军队的主,不管人承认不承认,相信不相信,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只有他,决定军队的行动,从而,决定战争的胜败。得胜,单单在于 יהוה 。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