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耶稣的历史

1.2.5.三次问爱,三次托付

1.2.5.三次问爱,三次托付

大家平安。上一次我们讲了,神的话语的不完全的记录。神的话语的记录其实只是为了我们的救恩,记录了下来了够用的。把这救恩所必须用的话语记录给了我们,就是为了让我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叫我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这次我们来看耶稣的又一次的显现,并且坚定彼得的心。

耶稣知道人的软弱,对人充满充满耐心。在这次的挽回彼得的事件中,彼得他虽然还是彼得,但却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彼得了。
在经过了这一次的事情之后,彼得就不再自大,也不再自卑了,自大就会跌倒,自卑就会退缩。在自大的跌倒和自卑的退缩中间,彼得他不敢再自大,同时也不能再自卑。他成为了一个坚定的跟随耶稣的彼得了。

1.耶稣不在了,转而跟从之前的自己
耶稣活着的时候,彼得就已经被耶稣呼召了,成为跟随耶稣的门徒。然而耶稣还活着的时候,他们能跟随耶稣,那耶稣死了呢?他们还怎么跟随?就跟随不了了。因此,随着耶稣的死去,随着耶稣不在了,彼得他们也就跟不了,跟不了耶稣了,因为看不到耶稣了。耶稣死了之后,就算复活了,也是他们不能随时看见可以跟随的。
耶稣看不见了,他们就跟随不了了。耶稣不在了,他们就干什么呢?耶稣还在的时候,天天可以跟着耶稣,耶稣不在了干啥去呢?干老本行去了。耶稣不见了之后,彼得还能干什么呢,就是又去干他的老本行去了。彼得的老本行是打鱼的,所以耶稣不见了之后,彼得就跟不了耶稣了,他就跟从了之前的自己,跟着从前的自己,回去干他从前的老本行去了,去打鱼去了。

这就像我们今天一样,我们跟着耶稣也是同样。有个活着的人可以跟随的时候,我们跟着某一个人,然后在他还愿意带我们的时候,我们能跟,然后他走了,我们就没人可跟了,就回去干我们的老本行去了。
人总要吃饭对吧?彼得是不是也得吃饭?那不得回去干老本行嘛。彼得之间是打鱼的,是个渔夫。后来他跟随了耶稣,跟了三年之久。就像上学一样,跟着耶稣学了三年。但现在耶稣不在了,就没法继续跟随了。虽然耶稣不在了,但饭还得吃,日子还得过,是不是?所以彼得他得有一条生活的路子啊,彼得能干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打鱼,就是之前他干的事情,就是他之前的老本行,打鱼的事情。

约翰福音 21-1 这些事以后,耶稣在提比哩亚海边又向门徒显现。他怎样显现记在下面。
约翰福音 21-2 有西门彼得和称为低土马的多马,并加利利的迦拿人拿但业,还有西庇太的两个儿子,又有两个门徒,都在一处
约翰福音 21-3 西门彼得对他们说:“我打鱼去。”他们说:“我们也和你同去。”他们就出去,上了船,那一夜并没有打着什么。

从这些经文中,我们能够看到彼得他很有领导力。他一说要打鱼去,他说,“我打鱼去”,然后其他的门徒也都跟着他,说:我们也跟你一起去。他们都要去打鱼去。
彼得他是很有领导力的人,彼得也确实是初代教会的领导人之一,他很有领导力。他要去打鱼去,然后其他人一看他要去打鱼去,都要跟着他去打鱼去。这领导人带他们去打鱼去了。

他现在是带着其他人去打鱼去,但后来就带着其他人建立起了起初的教会,这是彼得,一个很有领导力的彼得。在加拉太书也告诉了我们彼得的身份,他被称为教会的柱石。

加拉太书 2-9 那称为教会柱石的雅各、矶法、约翰,

矶法就是彼得,彼得就是矶法。所以彼得是被称为教会的柱石。和雅各、约翰并列为教会的柱石。彼得是个很有很有领导力的人。
矶法就是彼得的名字,这在约翰福音1章42节告诉我们的。

约翰福音 1-42 于是领他去见耶稣。耶稣看着他说:“你是约翰的儿子西门(“约翰”马太福音16章17节称“约拿”),你要称为矶法(“矶法”翻出来就是“彼得”)。”

彼得是个有领导力的人,他的领导力现在就非常明显了。彼得说,啊,我打鱼去。立刻就有其他人要跟他一起去打鱼去。他们就出去上了船。彼得就这样带领着大家去下海打鱼去了。
其实这没什么可说的,要不然能干啥呢?人总得吃饭对吧。不打鱼干什么呀。耶稣不在了,还能去哪里呢?还能跟着谁呢。所以彼得是转身跟从了之前的自己,之前的打鱼的自己。回去干之前的老本行。并且因着他的领导力,他就带着其他人也一起去打鱼去了。耶稣对他说的话,耶稣不在了,这些话他也想不起来了。

路加福音 22-31 主又说:“西门,西门!撒但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
路加福音 22-32 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

耶稣带领他们的时候,嘱咐彼得要坚固他的弟兄,让彼得回头之后要坚固众弟兄,但是彼得在这里干了什么事?带着众弟兄回去打鱼去了,回去干老本行去了。很明显在这里他还没有回过头来。
彼得还没有回过头来,那么耶稣就得再次显现来提醒彼得他要做的事情。他要做的事情不是干他的老本行打鱼,不是那些关于吃饭的事情,不是食物与生活。不是吃饭与生活的事情,而是神的话语与生命的事情。

2.耶稣再次显现,却不知道是耶稣
耶稣在提比哩亚海边又一次向门徒们显现,这是很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教会的柱石彼得,教会的领导人彼得都去打鱼去了,带着一些门徒去打鱼去了,其他的人又能干什么呢?
所以耶稣还得显现,还得再带着他们一段路程,直到他们能够坚定地向前行,并且也能够坚固其他的弟兄。

这就像烧火一样,烧火的时候就必须得把一些非常容易燃烧的东西先点起来,然后再烧起来其他的东西。等火旺了,他们就能彼此燃烧了,也就不用担心了,不用费心了。
但刚开始的时候,真的是要小心,一不小心,这福音的火就灭了。所以耶稣一次又一次的显现,把他们的信心之火给吹起来。

彼得就是一个非常容易点燃的人。彼得是性子很急的。但是神是善用人的神。什么样的人在他那里都能被善用。虽然彼得性子很急,但也是被耶稣非常好的使用了。因此愿我们都到主那里,被主善用。他能用好我们。
耶稣在这里,为了这些又一次熄灭了的门徒,为了他们已经熄灭了的信心之火,耶稣再次显现。但是门徒不知道那是耶稣,他们不认得那是耶稣。

约翰福音 21-4 天将亮的时候,耶稣站在岸上,门徒却不知道是耶稣。

他们不知道那是耶稣。在之前,在去以马忤斯的路上,有两个门徒,他们也遇见了耶稣,但是他们也同样认不出来那是耶稣。还有现在的门徒们,他们在提比哩亚的海边,他们遇见了耶稣,他们也是不知道那是耶稣。
所以从这样的事情中我们就能够看到,耶稣复活之后,门徒们的待遇,和我们的待遇其实是很像的,就是耶稣就在跟前都认不出那是耶稣。这都是一样的待遇,他们也认不出来那是耶稣。

门徒们他们是跟随了三年,他们跟随了三年的耶稣,他们都认不出来,何况我们呢,我们今天又有谁是能认出来耶稣的呢。我们又有谁能知道,其实那在我们旁边的,那在我们眼前的是耶稣呢?谁都认不出来。
我们是认不出来耶稣的,就像门徒们认不出来一样。而且我们继续往后看的话,就可以看到,门徒们之所以后来认出了耶稣,并不是因为认出了他的脸。他们是靠着脸,靠着外表认出来的耶稣吗?并不是,而是靠着耶稣的话语认出来的耶稣。他们相信那是耶稣。他们认出耶稣也不能再靠着肉体了,而是得靠着话语来认出耶稣。就像我们今天一样。

哥林多后书 5-16 所以,我们从今以后,不凭着外貌(原文作“肉体”。本节同)认人了;虽然凭着外貌认过基督,如今却不再这样认他了。

现在我们是怎样认他呢?不凭着肉体,不凭着外貌,而是,他的话语。他的话语是什么话语呢?是“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着他口里所出的一切话”,这样的话语。他的话语是我们生命的食物。我们虽然在这世界的大海中,但没有他的话语,我们没有吃的。

3.在海中打鱼,却没有吃的
现在我们认出耶稣,不是凭着外貌,不是凭着肉体。我们也看不到这些。我们只能凭着他的话语。
他的话语就是叫人活着的话语。是说着“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着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这样的话语。这样的话语是我们生命的食物。

我们是在这个世界的大海中,这世界就像大海一样,但是如果没有他的话语,我们仍然是没有吃的。这里的门徒们,他们在海里打鱼,大海里都是鱼,大海里充满了鱼,但门徒们有吃的吗?他们没有吃的。
他们如果没有跟过耶稣,他们可能能够一直在海里打鱼,能够一直有吃的。但是他们也就没法明白神话语的奥秘了。这神的话语的奥秘,总是在人没有食物的时候才能够显出来。人有食物吃的时候,这话语的奥秘就显不出来了。

经上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着神口中所出的一句话,这背景是什么?是以色列人饥饿的时候。摩西是这样说的,说:他任你饥饿,使你知道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着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所以,只有在饥饿的时候,只有在没有食物的时候,才能明白神的话语的奥秘。有食物的时候是体会不到的。

神的话语就是这么奇妙。耶稣在旷野的时候,他引用这句话的背景也是一样的,他没有食物了,魔鬼跟他说,你把这个石头变成食物就行了。耶稣因此引用经上的话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着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所以神的话语的奥秘是在人没有食物吃的时候,人没有食物的时候,以这个为背景,然后这话语就出来了。这话语的奥秘就向他们显明了。在这里也是一样。在这里,门徒们也是没有吃的了,神的话语的奥秘就向他们显出来了。没有吃的了,才能够知道神的话语的奥秘,这是很奇妙的。在申命记8章3节,我们可以看到神的话语作为食物第一次出现的饥饿的场景,在以色列人的饥饿之中,这句话语出现了。

申命记 8-3 他苦炼你,任你饥饿,将你和你列祖所不认识的吗哪赐给你吃,使你知道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这话语在这里第一次出现。当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在旷野的时候,没有食物,以色列人就得饥饿了,就得挨饿了。然后摩西说:他苦炼你,任你饥饿。然后神就按着他的话语赐下了吗哪。当神赐下了吗哪之后,以色列人就有的吃了,就继续活着。
这节经文是对这事件的总结,就是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着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只有在饥饿的时候,这句话才能出现。所以这样的话语就总是在人饥饿的时候,在人没有食物的时候告诉了我们: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着神口里所出的一句话。

因此我们就不必害怕饥饿。如果真能饥饿了,我们就能体会到神话语的奥秘了。吃的饱呢,吃饱肯定体会不到,因为这句话就不是吃饱的时候说的,是饥饿的时候说的。
在旷野中,他苦炼你,任你饥饿,然后这话语成为的吗哪降临在他们中间。所以,如果我们害怕饥饿,那就真的体会不到神的话语的奥秘了。耶稣对这节经文的引用,也是在同样的场景之中,就是饥饿,没有食物的时候,耶稣引用了这节经文来面对没有食物的处境。

路加福音 4-3 魔鬼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块石头变成食物。”
路加福音 4-4 耶稣回答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耶稣面对了魔鬼的试探,魔鬼让耶稣证明一下他自己,在我们看来就证明一下自己也没有什么。他本来就是神的儿子嘛,顺从魔鬼说的话,证明一下也没有什么,但是耶稣不这样。
耶稣在这世上,他的能力不为了自己的肉体图一点利益。他认为肉体是无益的,他告诉我们肉体是无益的,所以耶稣他的能力,不是为了无益的肉体而用,就算这肉体是他自己的。他就算医治人喂饱人,也并不是为了人的肉体,而是为了使人信他,得真正的生命。信了他得到了真正生命的使徒们,生病难受也是忍耐着,又饥又渴也是承受着。他不追求无益的肉体的满足。有食物他也吃,但没有食物他也并不追求。

我们今天也会面临同样的试探,就是食物的试探,耶稣所遇见的三个试探之一的食物的试探。
食物的试探,比如说各种金钱的试探,钞票的试探,难道是那纸张,那个数字能试探到我们吗?并不是的。如果那个东西换不了食物,我们还会觉得有价值吗?今天的钞票如果换不成食物,他就没有价值了。

在物质上我们会受到很多的试探,但是这些虽然花样很多,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就是食物的试探。
食物的试探在没有食物的时候就会临到我们,在没有食物的时候我们就会面临食物的试探。在这样的试探中,我们能够得以坚定的原因,就是耶稣所引用的 申命记 8-3 的经文。

马太福音 4-4 耶稣却回答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这话语就能够让我们在没有食物的时候也不被食物试探。我们能够胜过试探,是靠着神的话语。神的话语就在我们的饥饿中,向我们显出他的奥秘来。
在没有食物的时候,我们就能在这样的饥饿之中,经历神的话语,就能够真的明白,人活着真的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着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我们天天吃饱了,我们就体会不到。我们若是没有食物吃了,就真的能体会到了。人活着,真的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着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所以,不要害怕没有食物。我们可以勇敢的单单侍奉神,不要怕吃不上饭。若真是吃不上饭了,并且还没有到神接我们离开的时候,那就真的会有奇迹的喂养。想都不敢想,想都想不到的奇迹的喂养。
让我们活着的不是食物,不是金钱,而是耶和华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但是在我们富足,在我们饱足的时候,我们是无法体会到的。因为这句话就不是饱足的时候说的,饱足的时候没有这句话,这句话是在饥饿的时候说的。

在这次我们要讲的内容中,这些饥饿的门徒们他们就经历到这话语的奥秘了。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因为当时的他们根本就没有食物可以依靠。
虽然他们在海中打鱼打了一夜,但是没有吃的。在这没有食物的场景之中,他们就经历到了神的话语的喂养。

我们今天自己有食物吃的饱足的情况下,经历不到神的话语的喂养。我们有自己的食物吃,他干嘛要用他的话语来喂养我们呢。
所以神就这么奇妙,他就是这样奇妙,做事就是这样的奇妙。其实我们想想我们自己也能明白,一个人他自己有吃的,我们还会把吃的送过去吗?这不是在找事情吗,人家也不需要呀,他自己有吃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同样的,如果我们自己有吃的,我们有自己的食物,那么,神就不会让我们体会到神的话语的喂养。

只有我们真的什么都没有,连食物也没有的时候,那时才真能体会到,神的话语,真是可吃的,神的话语,真是可喝的。神的话语真的能喂养我们。门徒们在提比哩亚的海里打鱼,打了一夜,没有得着食物。所以,就在这没有食物的场景中,他们体会到了神的话语的喂养,他们经历到了神的话语的喂养。
我们的神是良善的,神是好的,虽然环境可能很恶劣,但神的意思是好的,神总有他的美意。所以,在恶劣的环境中,我们也要相信神,要相信神是好意的,我们要等候神的美意。

4.耶稣的话语,使他们有吃的
在提比哩亚海边的场景中,神对门徒们的美意就是让他们经历神的话语,让他们明白神的话语给他们吃的。神的话语能喂养他们。不是食物让我们活着,而是神的话语让我们活着。
门徒们在海里打鱼,打了一夜什么都没打到,没有食物,所以神的话语来了,要喂养他们。耶稣,他来了,神的话语所成为的肉身,耶稣,他来了。耶稣就关心地询问他们有没有吃的。然后就问出了他们的艰难,他们没有吃的。

虽然他们在海中打鱼打了一夜,但却没有吃的。就是在这样的场景中,神的话语,向他们显现了,那就是使我们活着的神的话语。因为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着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食物,只是补充我们身体的能量而已,神的话语才是真正的使我们有生命的。我们要分清,我们能吃食物活着,也不是靠着食物的功劳,我们活着,乃是靠着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在提比哩亚海边,神的话语就养育了门徒们,使门徒们有吃的。

约翰福音 21-6 耶稣说:“你们把网撒在船的右边,就必得着。”他们便撒下网去,竟拉不上来了,因为鱼甚多。

因为耶稣的话语,他们收获了许多的鱼。这是神的恩典,不是鱼的恩典。他们收获了很多鱼,这是神的恩典,不是鱼的恩典,也不是网的恩典,而是神的恩典。
他们捕鱼用的是网。但是,是因为有网才捕到了鱼吗?并不是的。是因为有神的话语,他们才有了食物。不是因为他们的工具,而是因为神的话语。

今天我们吃饱,我们活着也是一样。好像是因为我们工作,我们努力,我们吃到了食物,所以我们活着一样。但并不是这样。而是因为神的话语,因为神的恩典,因为神的灵,我们得以活着。
并且因为神的话语的成就,门徒们就能认出来了:那是主。

5.因他话语成就,相信是主
他们不是认出来说:啊,这个网多么厉害,这个船多么厉害。不是的。而是认出来赐予他们食物的那一位,他们认出来了:原来是主,他赐给了我们食物。
门徒们经历到了这样的因为神的话语而得到了食物的事情,他们就认出来了,哦,那是主。是主耶稣。这也是他们曾经所经历过的,他们曾经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所以因着这又一次的神迹的经历,他们就认出来了,就知道了,那是主。

因为耶稣的话语成就了,他们就相信是主。因为耶稣跟他们讲,你们把网撒在船到右边,他们按照耶稣的话,撒下网去,得到了很多食物,于是他们就知道了:这说话的是主。主说的话,主的话语喂养了他们,他们就知道这是主。
耶稣告诉我们说,我们必须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他把他自己给了我们,作为我们的食物。他是什么身份呢?他是神的话语所成为的肉身。所以,神的话语真是可吃的,神的话语真是可喝的,是我们活着所依靠的,是赐给我们生命的。

6.可吃的耶稣基督
耶稣基督,他的肉真是可吃的,他的血真是可喝的。他是我们可以吃的耶稣基督。耶稣基督,他是神的话语,他是可吃的,他是我们属灵的食物的来源。但同时,他也是我们肉体的食物的来源。
他是我们所有食物的来源。在本篇的内容中,耶稣就为他的门徒们带来了他自己,同时也带来了肉体的食物。

约翰福音 21-9 他们上了岸,就看见那里有炭火,上面有鱼,又有饼。

耶稣在这里为他们带来了鱼,又有饼。耶稣在旷野没有食物的时候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着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这是本质,这是我们活着的本质,是靠着神口里所出的一些话。对于食物,耶稣的态度就是不用担心,根本不用担心,神会搞定这一切。

马太福音 6-31 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
马太福音 6-32 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
马太福音 6-33 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路加福音 12-29 你们不要求吃什么,喝什么,也不要挂心。
路加福音 12-30 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必须用这些东西,你们的父是知道的。
路加福音 12-31 你们只要求他的国,这些东西就必加给你们了。

他告诉我们说,不要忧虑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我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我们的天父是知道的。
天父,他作为我们的创造者,他是创造我们的,他岂会不知道他创造的我们需要用这一切东西吗?这不正是他创造的我们需要用这一切东西吗?我们不要把神当作傻子,创造了我们却对我们一无所知。他创造的人,他难道不知道人需要吃饭吗?神不知道人要吃饭吗?我们都知道神怎么会不知道呢,这不正是神造为如此的吗。

有些人作为领导就是光让人干活,不给人吃饭,他们自己天天吃饭,然后把底下的人不当人,不给他们吃饭,但是我们的神不是这样的人。我们的神知道我们要吃饭。我们就是他这样创造出来的,他岂会不知道呢。
我们的神,他非常实在,他是实实在在的。他实在到比我们自己还更加知道我们需要用这些,他更知道我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因为我们是他造出来的。

当然,他也知道我们到底需要用多少,不是按着我们的贪心,而是按着他创造我们的智慧,按着他所知道的我们真正所需用的。因为我们是他造出来的。
这些必须用的东西,耶稣描述为“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耶稣认可,你们需要用这些东西。但是耶稣说这些必须的东西是不用我们担心的,甚至说不需要求的,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

什么是外邦人?不就我们这些人嘛,我们天天就求着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就是外邦人所求的,就是我们这些人外邦人所求的。但现在我们信了耶稣之后,我们就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习惯,不再像一个外邦人一样,天天求着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
我们信了耶稣之后,行事为人,不要再像之前作外邦人的时候了。我们要改变我们的思维,改变我们的习惯,改变我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因为我们的身份已经改变了。我们虽然从前是外邦人,但现在我们因信耶稣基督,成为了神的选民。我们的身份已经改变了,我们的思想也要改变。

我们的天父,他比我们自己更加知道我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因此,他让我们不要忧虑这些东西,因为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就像父母给儿女饭一样,如果儿女还得求着父母才能给饭,这算是什么事情?这像话吗?
这都是最基本的,神创造我们,谁是我们的父亲,这都是最基本的。他创造的我们,我们需用的这一切他是知道的。地上的人或许不知道,但是天上的父,他是知道的。他是知道的。他是我们唯一的父,真正的父。

他是喂养我们的,那么我们有了他,就不必担心。在这里耶稣就很实在的给他们展示了自己真的是可吃的。他给他们带来了鱼和饼。
所以,有耶稣就有吃的,他是可吃的耶稣基督。

7.丰盛的展示,不必忧虑
他是可吃的,并且,他是非常丰盛的可吃的。他给我们展示了他的能力,让我们不用担心他供应不了我们吃的。

约翰福音 21-10 耶稣对他们说:“把刚才打的鱼拿几条来。”
约翰福音 21-11 西门彼得就去(或作“上船”),把网拉到岸上,那网满了大鱼,共一百五十三条。鱼虽这样多,网却没有破。

耶稣对他们说,把刚才打的鱼拿几条来,西门彼得就去把网拉到岸上,那网满了大鱼,共153条,鱼虽这样多,网却没有破。彼得他们打了一夜的鱼,并没有打着什么,难道是因为海里没有鱼吗?海里有鱼,他们就打不着而已。所以,这世界就是这样。这世界海里有鱼,但是我们打不着。
可是因为耶稣的话,他们只打了一网就打了153条鱼,这真是丰盛的收获。这样的丰盛的收获会成为他们以后的坚定的信念,让他们不再担心耶稣供应不了他们食物。因为他们经历过了,只要耶稣愿意,他们只一网就收获了153条鱼。虽然这可能是少有的一次如此多的收获,但是这就足够了,这就足以让门徒们知道耶稣的能力了,耶稣有能力养活他们。

虽然以后他们都不打这么多鱼了,甚至以后都不打鱼了,但是耶稣不是没有能力给这么多,不能没有能力天天这样供应,而是说他不在意这些。
他不是说不能天天让彼得打那么多鱼,他有能力让彼得天天都打那么多条鱼,但是他根本不在意这些,他在意的不是这些。他能够让彼得每一天每一网都打那么多鱼,但是他要的不是这些,他在意的不是这些。甚至这个世界他都不在意。他在意的是什么?是要我们求神的国,神的义。

马太福音 6-33 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路加福音 12-31 你们只要求他的国,这些东西就必加给你们了。

他能够给我们极其豪华的供应,但他在意的不是这些。他在意的根本不是这世界上的东西,他在意的只是神的国度。我在学校读书的期间有时候就非常的穷,其实这个穷不是因为我的问题,而是因为别人太有钱了,因为别人太富有了,所以我就显得非常穷。
在我非常穷的时候,我就想,上帝不关心吗?上帝不在乎吗?其实我知道上帝不在乎这世上的金钱,那么,上帝不在乎人有多少的钱,他们有多少钱神都不在乎;同样的,上帝也不在乎人有多“少”的钱。人有多么少的钱,他也不在乎。于是我就明白了,上帝不在乎我有多么少的钱,他根本就不在乎。我拥有再少的钱,他也不在乎。

多少钱他都不在乎,多么少的钱他也不在乎。他不在乎人拥有多少地上的东西。他不在乎人有多少的东西,他也不在乎人有多么少的东西,他都不在乎。当然,对他的祭司,他是有要求的,但这要求不是让他的祭司有多少的地上的财富,而是让他的祭司不可有地上的财富。他如果在乎人所拥有的,那么,他在乎的也不是想让人拥有更多,而是让人不要拥有更多。他让人不要积攒。
他根本就不在乎人在地上的财富,他在乎的是人的灵魂,人的生命。他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他根本就不在乎这世界上的东西,甚至,他根本就不在乎这全世界。他在乎的是我们的灵魂,是我们的生命,这是他在乎的事情。他只在乎我们的这一件事情。他在乎的不是我们的钱的多或少,而是我们的灵魂,我们的生命。他是这样在乎的,他要的我们的态度,他要我们在乎的,也不是这世界上的东西,而是他的国度。

有时候为了使我们相信他的能力,他会丰厚的给我们这些食物,丰厚的供应给我们物质,来给我们看一下,他真的能够养活我们。
天父能养活我们,他就给我们展示一下。就像人和蚂蚁一样,人给了蚂蚁一粒米饭,这就够他吃很多时候了,但这对人来说算什么呢,就是展示一下自己强大的供应能力,他有能力。所以他只是给我们展示一下这个能力,但却不是让我们去追求这些东西,因为这些东西他不在意,他在意的是他的国度。

这些属地的东西他不在意,但有时,为了使我们相信他的供应的能力,他虽然不在意,他虽然说着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他虽然说着肉体是无益的,但他还是供应着我们肉体所需要的食物,展示给我们看他强大的供应能力。
其实他做这些事情,只是为了我们信他而已。他丰盛的展示给我们看他的能力,让我们不必忧虑。他真正的大能,哪里是这些东西能展示的了的呢。但他体恤我们的软弱渺小。

8.无人再疑问,只是相信
他体恤我们的软弱渺小,他也体会我们信心的弱小。他常常说,小信的人哪,为什么疑惑呢。但在这里,门徒们就不再疑惑了,他们相信了。
耶稣还活着,他们能认出耶稣的脸的时候,他们常常怀疑不信,但在这里,他们认不出来耶稣了,却因他的话语,不再疑问,只是相信。这,才是信他的本质,就是信他的话语。因他的话语就是他。道,就是神。

9.爱话语,胜过爱食物吗?
耶稣基督,他是神的话语,他是神的道,正是因为耶稣基督,正是因为神的话语,我们得以活着。我们活着,不是靠着食物,乃是靠着神的话语。
他知道我们需用的这一切。他也知道,也供应我们需用的这一切。但他要的,不是我们去求这些,而是求在上面的事情,求神的国度。并且他向那些他养活的人,有这样一个问题,他供应给了人食物,他有个要问的事情,说: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

约翰福音 21-15 他们吃完了早饭,耶稣对西门彼得说:“约翰的儿子西门(“约翰”在马太16章17节称“约拿”),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对他说:“你喂养我的小羊。”

神会供应给我们食物。经上有话说:撒种的算不了什么,浇灌的也算不得什么,惟有叫他生长的,是耶和华。我们今天种地,是谁让我们得到了这些收获?是我们撒种的吗?是我们浇水的吗?是我们施肥的吗?叫他生长的是耶和华。
赐给我们食物的是谁?是化肥给了我们食物吗?是土地给了我们食物吗?是我们自己的汗水给了我们食物吗?都不是。是耶和华给了我们食物。

我们在本质上都是因为神的话语的供应而活着。但是在食物与神的话语中间,他有要向我们问的一个问题,说: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
我们爱神的话语比爱那些食物更深吗?吃饭重要还是神的话语重要?对大众来说好像是吃饭更重要。耶稣就问彼得,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我们爱神的话语比爱食物更深吗?我们爱他比爱他给我们的食物更深吗?

这是问彼得的话,这也是我们同样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我们爱神的话语比爱食物更深吗?我们看以色列人,看看他们的答案。以色列人在面对食物的事情上,他们认为食物和神的话语哪个重要呢?他们只认为食物重要。以色列人,他们没有食物了,他们就抱怨神,然后有了食物了呢,他们又觉得食物不好,还是抱怨神,抱怨神没有给他们肉。所以他们的态度是很明显的,他们爱食物,过于爱神。就算这食物,是神给他们的。
对于这样的以色列人,他们从埃及地出来,却留恋着埃及地,他们是神所不喜悦的人,神就使他们都倒在了旷野,只有两个人得以进入应许之地。

食物与神的问题,食物,与神,到底哪个重要的问题,从伊甸园一直持续到旷野,又持续到提比哩亚的海边。彼得又面临着这同样的问题,耶稣问吃完饭的彼得: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

10.彼得不再自大——曾经说我永远,现在说主知道
彼得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态度非常的不明确,他不敢直接说,不敢直接回答,所以这和之前的彼得是完全的两个人。
之前的彼得是怎么样的呢?非常的志气高昂,非常的有底气,有自信。

马太福音 26-33 彼得说:“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

彼得说别人为主的缘故虽然会跌倒,他却永不跌倒,他说他永远不会跌倒。他永远不怎么样或者永远怎样。
这就像是热恋的人失去了理智一样,明明爱不了几天,还天天承诺着永远。哪里有什么永远呢?他怎么可能永远不跌倒呢?然后这样的志气满满的彼得,甚至可以说是自大的彼得,他刚刚说了,永远不会跌倒,他刚刚说了永远,但是马上他就三次不认耶稣。

所以彼得的志气,彼得的自大,深深的受到了打击。彼得遇到了他人生中的巨大的挫折。
耶稣在这里问彼得,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如果是以前的彼得,如果是以前的没有受过挫折的彼得,他会怎么说?他可能会说,众人虽然爱你没有爱食物深,我却永远爱你更深。没有跌倒之前他会夸口永远。

但是彼得在这个时候,他不敢说了。他不敢说我爱你比这些更深,他没有敢这样直接回答,他只是说:主啊,你知道我爱你。
彼得曾经的自大就消失了。他曾经那么自大,说我永不跌倒。他曾经很自大,但现在他说:主啊,你知道。彼得非常的谦卑了。或者说他也不敢再自大了。

因为神就是这样的,他打击高傲自大的人,我们在神面前稍微的骄傲一点,说:啊,我怎样怎样怎样,我不跌倒怎样怎样的。神就会让我们跌倒了。
神就是这样做的,我们跌倒或不跌倒都是他所定的,我们不能骄傲。我们若因为不跌倒而骄傲,那么神就让我们跌倒,让我们看看我们自己是多么的软弱。所以我们不能骄傲,不能自大。

彼得他曾经说他永不跌倒,然后立马就三次不认耶稣。他还有底气自大吗?他还敢再说骄傲的话吗?他就不敢了,他就非常的谦卑了,或者说他不敢再自大了。他曾经自大的夸下海口承诺永远,但马上他就比别人更加过分的不认耶稣三次之多。
在提比哩亚的海边,耶稣也是问了三次。他问了三次说: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你爱我吗?你爱我吗?他再三的问彼得,以至于彼得开始忧愁。彼得曾经三次否认过耶稣,但现在他又三次被耶稣所问,被耶稣问爱。他又再次告白承认了三次。他告白承认了三次,说:主啊,你知道我爱你。

11.主的托付——喂养小羊,喂养羊
彼得爱耶稣,耶稣当然也知道,正如彼得说的一样,他说:主啊,你知道我爱你。耶稣是知道的。
但耶稣要挽回彼得,让彼得告白出自己不好意思再说出的话。彼得刚刚不认过耶稣,他怎么还好意思说:啊,耶稣,我爱你之类的。他好意思这样说吗?他能这样说吗?他有脸这样说吗?他刚刚三次不认耶稣,现在又说,啊,耶稣,我爱你。怎么好意思说呢?他怎么还有脸说呢?但是耶稣在这里主动的问彼得:你爱我吗?然后就把彼得内心的爱引导出来了。彼得就说了,就告白了说:主啊,你知道我爱你。

他是没有脸再说“主啊,我爱你”了。但是他说,主啊,你知道我爱你。所以,耶稣就三次的引导彼得,让彼得再次把内心中的爱告白了出来。彼得他是没有资格再自己主动的说爱耶稣的,但是耶稣挽回彼得,让他告白,引导他把自己不好意思再说的这个话给说出来了。
所以,耶稣就为彼得坚定了一个信念,耶稣坚定了彼得的信念,那就是:彼得虽然三次不认主,但是主耶稣仍然需要彼得的爱,主仍然是要彼得的爱,不嫌弃彼得的爱。不仅如此,耶稣还向彼得有所托付的,彰显了他对彼得的信任。耶稣要让彼得勇敢的爱自己,并且要让彼得知道,自己还信任着彼得。

彼得三次否认过耶稣之后,在他的生活里,他并没有能为耶稣去做什么,而是选择了去打鱼,因为他失去了相应的资格,可以说在他心里,他也得觉得自己没有资格了。但是耶稣仍然把自己的羊托付给人所看为没有资格的人。在我们人看来,彼得可能就没有资格了。因为他三次不认耶稣嘛。但是耶稣仍然是让彼得告白自己内心的爱。
耶稣知道彼得心里爱自己,他当然知道,但是彼得就是太高傲了,太得意了,所以耶稣就让彼得知道他的软弱,但是耶稣也知道,彼得心里是爱自己的。所以就引导彼得说出了心中的爱,又再一次把羊托付给了彼得,表达了自己对彼得的信任。在耶稣的里面,有丰富的信。

耶稣仍然是把自己的羊托付给了人所看为没有资格的彼得。耶稣仍然相信那曾经否认过他的彼得。耶稣的托付也是循序渐进的,说你喂养我的小羊,然后说你牧养我的羊,最后再到喂养我的羊。耶稣这样的托付也告诉了彼得以后要做的事情,彼得以后要干什么呢?不是去打鱼,而是去牧羊。去放羊去。不是要捞取自己的鱼,而是牧养耶稣的羊。
彼得要去牧养耶稣的羊了,从耶稣的小羊,到耶稣的羊,这都是需要彼得照料的。彼得就被托付了这样的事情,耶稣把牧养他的羊的事情托付给了彼得。虽然彼得背叛过耶稣,但是耶稣仍然相信彼得,在耶稣里面有丰富的信。彼得这样背叛过他,他还是能相信。

12.彼得不再自卑——之前说我去打鱼去,现在重新跟从,与他人无关
因着在耶稣里的丰富的信,彼得现在也就不再自卑了。彼得以前是自大的,然后是自卑的,自卑退缩到打鱼去了。彼得现在也就不再自卑退缩了。彼得之前,他是只能说:我打鱼去。但现在耶稣向他显明了,耶稣告诉他了,就算他这样三次否认过耶稣,耶稣仍然需要他的爱。耶稣仍然信任他,把自己的事情,把自己的羊托付给他。耶稣,仍然要用彼得。
这样的信任使得彼得不再退缩。然后耶稣又再次让彼得跟随自己。

约翰福音 21-19 …… 说了这话,就对他说:“你跟从我吧!”

说完了要和彼得说的话,耶稣就再次让彼得来跟从他。那个之前自大的说“我永不跌倒”的彼得,他其实比谁都跌倒的更加厉害,甚至跌回到了过去的打鱼的生活中了,还带着其他的门徒们一起。但是,耶稣重新扶起他了,耶稣扶起了他,又重新肯定了他,给予他信任,还有托付,让彼得能够不再退缩,重新跟从耶稣。
并且这个跟从是更加的坚定的。与他人无关的。

我们跟从耶稣,其实是与他人无关的。这在耶稣和彼得他们说的话中这样表达过。保罗也表达过类似的话。就是说:跟你有什么关系呢?你管那么多干啥呢?别人跟随耶稣将来怎样跟你有啥关系呢?你管那么多干啥呢?

罗马书 14-4 你是谁,竟论断别人的仆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也必要站住,因为主能使他站住。

这意思就是说跟你有什么关系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他是神的仆人,什么时候轮到你可以说这说那了呢。这是保罗的态度。
在提比哩亚的海边,耶稣也是这样的态度。彼得他是很好奇约翰的未来的。约翰一直跟着耶稣嘛,彼得就很好奇,然后耶稣就对这个好奇约翰的未来的彼得也是如此说:与你何干?

约翰福音 21-21 彼得看见他,就问耶稣说:“主啊,这人将来如何?”
约翰福音 21-22 耶稣对他说:“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你跟从我吧!”

我们跟随耶稣的态度就应该这样,就是说:其他人跟着耶稣将来如何与我们无干。我们不必在意,那是主的事情。并且,主能使他站住。我们如果在意的话,那么这或许是出于嫉妒,也或许是出于恶意。而我们的主,他能看到我们的心。
所以主耶稣向我们要的是我们跟从他,不要管别人跟从主将来会怎样。这个人那个人跟从主,将来会怎样怎样的,我们不要管,不要关心这些。耶稣不要我们关心这些,耶稣说:与你何干?你跟从我吧。所以,别人跟从耶稣将来怎样怎样的,与我们何干?我们跟从耶稣吧。你跟从耶稣将来怎样与我何干?我跟从耶稣将来怎样与你何干?我们都跟从主吧。我们跟从主吧。啊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