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25.以色列人的母国和母语
平安,我们继续我们的救恩的历史,救恩的历史,就是耶稣啊的历史,耶稣啊的名就是,יהוה 是救恩。他是我们的救恩。
在上一篇的内容中,我们看到了大卫的两群百姓,就是,“犹太人与以色列人”。这两群百姓,在大卫作王的时候,就已经很明确的,分别了开来。大卫,首先是作犹太人的王,然后,才是,作以色列人的王。
撒母耳记下 5-4 大卫登基的时候年三十岁,在位四十年。
撒母耳记下 5-5 在希伯仑作犹大王七年零六个月,在耶路撒冷作以色列和犹大王三十三年。
他有两群羊,并不是后来,才发生的事情,而是,这两群羊,一开始,就是两群羊,只不过,归于一个牧人,在一个圈里,仅此而已。
但后来,这两群羊,就分的,很明显了。归于两个群体,属于两个牧人。以色列人,这群羊,不再属于大卫。
列王纪上 12-19 这样,以色列人背叛大卫家,直到今日。
以色列人背叛了大卫家,只有犹太人,保留了下来,忠心于大卫家。而大卫的后裔,也正是,出自于犹太人。
虽然以色列人背叛了大卫家,但,按照预言,以色列人,必归回,归向大卫。这份预言,实现在了,大卫的后裔,耶稣啊的身上。
虽然以色列人背叛神,与万国行淫,他们所生的儿女,都是万国的子民,并不被看为,神的子民。
但后来,背叛的以色列人,必归回,寻求他们的神, יהוה ,和他们的王,大卫。这预言,如实的,成就了。万国中的以色列人,虽然生为万国的子民,但却寻求,以色列的王,以色列的神。他们正是,神的以色列人。
按照经上的预言,将来,神要把他们,召聚回去。
耶稣啊很直接的,把这预言,对应到了自己身上,他说,他要把神的选民,召聚回去。
马太福音 24-30 那时,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地上的万族都要哀哭。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
马太福音 24-31 他要差遣使者,用号筒的大声,将他的选民从四方,从天这边到天那边,都招聚了来(“方”原文作“风”)。”
耶稣啊把经上的预言,对应到了,他自己身上。就是,他将来,要降临,差遣使者,把他的选民,召聚回去。
那时,分散在万国的,神的选民,就要归回,神的国度。
神的选民,以色列人,虽然曾经生在万国,不被看为神的子民。但因他们回转,寻求他们的神,יהוה,和他们的王,大卫,所以,他们又重新,被看为,神的子民。
将来,他们要被召聚,归回。并且,与另一群大卫的百姓,合为一群。
其实,在基督的福音,刚开始传播的时候,使徒保罗,就想要,让这两群百姓,合一了。只不过,没有成功而已。
但将来,人子降临,他必要,成就他的预言,使这两群百姓,合为一群,归一个牧者。
那时,生于万国的以色列人,都要被召聚,归回他们的母国,以色列国。
与他们曾经的母国相对应的,就是,他们曾经的,母语,希伯来语。以色列人可不会说希伯来语。甚至,犹太人,也曾经,忘却希伯来语。因为,有些犹太人,和以色列人一样,与万国,行淫。
尼希米记 13-23 那些日子,我也见犹大人娶了亚实突、亚扪、摩押的女子为妻。
尼希米记 13-24 他们的儿女说话,一半是亚实突的话,不会说犹大的话,所说的是照着各族的方言。
甚至犹太人,也曾经,忘却希伯来语。更何况,更加糟糕的以色列人呢。
以色列人,完全消失在了万国之中。他们什么都忘了。以色列的神,以色列的王,以色列的语言,他们全都忘了。他们生为哪里人,就是哪里人。
但,很神奇的事情就是,虽然他们什么都忘了,却仍然,在听到大卫的后裔,耶稣啊的名,的时候,仍然,能归向大卫的后裔。
这多么神奇啊。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耶稣啊是大卫的后裔,但,仍然,听到他的名,就归向了他。神的预言,非常神奇的,成就了,背叛大卫家的以色列人,重新,归向了大卫家。
他们想起了以色列的神,想起了以色列的王,甚至,慢慢的,想起了,以色列的语言。
既然我将来,要和耶稣啊,一起永远生活,那么,是不是,得想起,耶稣啊的语言呢?
耶稣啊在世上生活的时候,日常生活,并不是主要使用希伯来语,而是一种被称为阿拉米语的语言。新约圣经,也并不是用希伯来语写成的,而是,用希腊语写成的。
但,当耶稣啊复活升天,之后,所使用的语言,按照记录,就很明确的,被记录为,希伯来语。
使徒行传 26-14 我们都仆倒在地,我就听见有声音用希伯来话向我说:‘扫罗,扫罗!为什么逼迫我?你用脚踢刺是难的!’
在这里,使徒保罗,也就是,扫罗,听到天上有声音呼召他,他记录为:有声音用希伯来话向我说。
有人解释为,神说话,人听到,就会听为,自己的母语。这个解释确实说的通。但,稍微有点懒惰的嫌疑。
今天的科技很发达,有各种翻译工具。不管哪个国家的人说话,听的人,都可以,用那些工具,翻译成,自己的母语。
神,理当,更加强大。他说话,更是能,翻译成各个国家的语言。比如,圣经,已经很明确的,翻译成了,许多国家的语言。
只是,问题,仍然存在。翻译的过程,难免,会出现信息的添加与丢失。这是必然的。
因此,就算神的话语,能被我们,听为自己的母语,有所追求的人,也仍然,会去追求,最初的语言。
并且,在列国中,归向大卫后裔的那些人,他们的身份,是要被召聚回去的以色列人,将来,那大卫的后裔要来到,把他们,召聚回去。
他们既然要归回他们的母国,他们也理当,学习他们的母语。那是他们早已失去的母国,也是他们,早已丢失的,母语。
当我所期待的逾越节,人子降临,召聚他的选民的事情,没有发生,之后,我就开始,学习起了现代希伯来语。我以为,他是看我没法交流,所以,再给我一些时间,让我学习学习。
正好,所要传达的道理,也差不多,都传达了。偶尔有一个灵感,写一写,发现,很多都是曾经写过的东西,就半路放弃。因为,曾经写过的,更加完整,更加有新意。
于是,再有想要寻求的道理的时候,就不再重新思考,而是,直接翻看以前所写下的东西。然后,就得到了满足,得到了,所寻求的道理。
这感觉,很像是,水循环。曾经喝下一杯水,然后,满足了。慢慢的,排出了。过了不知道多少时间,又重新,喝到了,曾经的那杯水。这没办法,因为,整个地球,总共,也就那些水。循环使用,满足了,一代又一代人类。
虽然是我自己曾经写下过的内容,但,经过一些时间,再次看到,就像,新的一样。于是,不得不感慨,永存的食物,真是名不虚传。
神的话语,是一整块的永存的食物。而我的写作,只不过,是再加工,仅此而已。按照我对这食物的理解,料理成一盘又一盘食物。我先吃,然后,分享给别人。
慢慢的,把要加工的,都加工的差不多了。又想吃到某一样料理的时候,想到,好像曾经料理过,于是,就不再重新料理,而是,直接找到曾经料理过的那一盘食物,开始吃,然后,就得到了,满足。
这就是我一开始的目的。我实在不愿意,让我的辛苦,成为白费。我想要我的每一份辛苦,都有着,长久的价值。在神的话语之上,我看到了,这份长久的价值。然后,也真的,追求到了这份长久的价值。虽然天国目前没有来到,但,我所得到的那些道理,都是可以,让我过一段时间,再看,仍然,能满足的道理。就像新的一样。
因此,当料理的食物,足够多了之后,慢慢的,我就几乎,没有什么新的料理了。也可以说是我的灵感枯竭了。但我更愿意认为,是我的需求,都得到满足了。
我写作的灵感,其实,就是,对某种道理的,渴求。突然想到一个道理的一点闪光,我渴望,得到这个道理,于是,就开始思考,开始写作。然后,得到了,就满足了。
但,这个过程,在所得到的道理,数量逐渐增多之后,就简化了。就是,我突然想到一个道理的闪光,我渴望,得到,然后,想到,以前好像有写过,于是,就搜索一下,然后,找到了。然后,像喝水一样,喝下,就满足了。
在这个过程中,那份道理,并不陈旧,仍然,很新鲜。原因大概率是因为,我忘了那份道理。并且,既然我忽然想寻求的道理,是曾经寻求过的,这就很明确的说明了,我对那道理,忘的差不多了。
我想喝的水,都是曾经,喝过的。但,既然重新想喝,就说明,我确实,需要重新喝。
永存的水,在这里,成了美妙的事情。我不需要再重新费力的打井取水,而是,可以直接,喝到,曾经打来的水。然后,获得了满足。直到,一段时间之后,又重新,需求。
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重新看这些内容的需求,但就个人而言,我有这个需求,重新看的需求。
因为,如果我不重新看,我就得,重新写,来满足,我的需求。
但感谢神,永存的食物,让我不用重新料理。而是,料理之后,吃饱了,就可以放着。直到,过一段时间,重新想吃那一份料理。
当料理的种类足够多之后,我想吃的,基本上,都不用重新料理,那么,我就不用重新料理了。今天忽然想吃某一种道理,于是,就直接搜索,得到,然后,吃下,满足。搞定了。不用重新料理了。我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源泉,并没有无穷无尽的水。但,却有着,无穷无尽的,水循环。
于是,当我想写新内容的时候,就感觉,很多,都是曾经写过的内容。我曾经,见过那一份,新流出来的水。很新的水,但,我曾经见过。
我今天想吃的道理,对今天的我来说,肯定是新的道理。但其实,道理,不新。只是,我的需求,很新,仅此而已。
我的新的需求,可以用曾经写下过的旧道理,得到满足。这需求,很新吗?这正是曾经,产生过的需求。只不过,满足了之后,过一段时间,又重新,产生了这个需求,仅此而已。
当我对吃道理的需求,不用再重新料理,就能满足,之后,我就不再重新料理了。拿来吃就行了。
并且,我这料理的人,都觉得,很新的料理,别的人,应该也会这样觉得。长久的讲道,是可行的,因为,人是会忘的。但,我不愿意。相比于讲道,我更愿意,听道。想比于做饭,我更愿意,吃饭。只是,吃饭,别人做的也行,并且往往比我做的更好。但,道理,我总觉得,他们做的,不够好。我不得己,亲自动手,满足我的需求。顺便,分享出去,仅此而已。
直到,料理的数量足够多,我想吃的,都能直接拿来吃,之后,我就基本上,不再重新料理了。
当讲的道理足够多,我想听的,都能直接听,之后,我就基本上,很少讲道了。但,那些道理的核心,耶稣啊,却仍然没来。于是,我就开始,学习起了,现代希伯来语。很明显,希伯来语,被我放在了,道理的后面。
语言只是外壳,道理,才是核心。就像,犹太人是耶稣啊的本国子民,却不接受耶稣啊为王。语言,并不是关键的核心。只是,表达核心的,外壳,仅此而已。
外壳换成什么样,都无所谓。关键,是核心。但,既然我们的核心,是神的百姓,以色列人,那么,在外壳上,也改变一下,这是合适的。
将来,会有很多外国来的人,和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就算和他们没法交流,也不影响坐席吃饭。但我想,最好,还是能听懂他们说的话,比较合适。
进入大卫的国度,最关键的,当然不是希伯来语。有很多他本国的人,要被他赶出去,很明显,他本国的语言,不是问题的关键。神看的,是里面。他没那么肤浅。
只是,我们如果,把肤浅的部分,也做好,更好,不是吗?就像结婚,最重要的,当然是,对方的心灵怎样。但,如果对方外表也好,不更好吗?不是吗?
外表是很肤浅的。语言,正是我们思想的外表。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但,如果有余力,搞一下外表,也是合适的。
对我来说,现在,正是有余力的时候,我想要料理的道理,几乎,都料理好了。至于,我没想到的,那没办法。我都没想到,我怎么料理呢。我想要料理的,差不多,都料理好了。于是,我有了一些,余力。于是,我开始学起了希伯来语。准备换一种,思想的外表。
这当然不是最关键的。但,既然神给了我这个想法和相应的机会,我也不应该浪费,不是吗?或许,等我能用希伯来语进行日常交流的时候,耶稣啊就来,和我说话了呢,对吧。或许。
我很希望,能和耶稣啊相见。一个在将近两千年前,死过的犹太人,人们传说,他复活了,升天了,将来要再来。我没见过,但,我相信了。
我很愿意,和他相见,最好,能和他,说话,问安。我也希望,他能建立起来,他的国度,召我过去,当他的国民。我很希望能这样。
我不知道我的希望,能不能成就。
但,我需要,为我的希望,作好准备。准备,迎接他的到来。主耶稣啊,我愿你来。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