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道硕论文

T1.弥赛亚,仆人

T1.弥赛亚,עֶבֶד(52:13,仆人)

引言:
弥赛亚,是旧约中的受膏者的概念,这个概念在诗篇第2篇中也有提及,和耶和华神一起作为被抵挡的对象出现在第2节中。诗篇 2-2 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一同商议,要敌挡耶和华并他的受膏者,עַל־יהוה וְעַל־מְשִׁיחוׂ. 在旧约中频繁出现对以色列的这位救主的预言,他们也读,也盼望,也祈求。但终究大多数以色列人偏偏没有相信。为此,我们有必要去研究以赛亚书的相关内容,查看在先知的预言之中,先知所见到的弥赛亚的样貌及历程、他被不信的必然性,以及最终的结果。

论文重要性:
本论文主要建立在以赛亚书第53章的基础上,以希伯来语文法研究的方式来写作,本论文在认识弥赛亚的生平及以色列人对弥赛亚的态度上能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来帮助我们更多的了解弥赛亚,也了解以色列人对弥赛亚的不信的态度。
以色列人对弥赛亚的不信,有着其必然性,我们将从此论文中看到这个论证。以色列人对耶稣是弥赛亚的不信,是有着整个旧约作为基础的。虽然我们相信耶稣是弥赛亚,有着整个旧约作为基础,但以色列人不相信耶稣是弥赛亚,也是有着整个旧约作为基础。这正应验了先知的预言,那房角石,同时,也是绊脚石。

耶稣作为弥赛亚,成为房角石,又成为绊脚石,整个旧约也是如此。对于信耶稣是弥赛亚的人来说,整个旧约都是基础,帮助我们相信耶稣是弥赛亚。但对于不相信耶稣是弥赛亚的人来说,整个旧约,都是基础,使得他们不能相信耶稣是弥赛亚。房角石,同时,又是绊脚石。
在本论文中,我们将更加详细的研究作为房角石的耶稣,与作为绊脚石的耶稣。对于我们来说,他固然是房角石,但他作为房角石,并不单单是我们的房角石。有一个重要的事实我们不能忘记,就是,一开始信耶稣的人,都是犹太人。虽然耶稣对于他们很多人来说是绊脚石,但同时对于一小部分人来说是房角石。在外邦人身上也是一样,耶稣对于我们一些人来说是房角石,但耶稣对于更多人来说,其实是绊脚石。

然而,他作为绊脚石,却往往被我们忽视,我们总以为他对于我们来说只是房角石,是建立我们的。就像,以色列人以为旧约神的话语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房角石,但其实,旧约神的话语在事实上成为了他们相信耶稣的巨大障碍。耶稣本身,也成为了我们相信耶稣的巨大障碍。
就像以色列人理解的旧约,不是耶稣理解的旧约一样,我们很多人相信的耶稣,也不是耶稣理解的耶稣。是的,我们相信的,很多人相信的,是自己理解的耶稣,仅此而已。在本论文中,我们将祈求被更真实的耶稣基督接近,那个,真正的耶稣,不是我们想当然的耶稣,而是,耶稣的话语,神的话语中所描述的耶稣:那个成为了许多人的房角石,但成为了更多人的绊脚石的耶稣。耶稣,是房角石,也是绊脚石。

在本研究进行的过程中,上帝也让笔者本人亲身经历了一件特殊的事情:一个骑着自行车的人,来到教会,责备牧师。这简直就像是耶稣责备宗教领袖的场景一样。在这个场景中,我自问我自己,能否像跟随耶稣的门徒们一样,不怕宗教领袖的跟随着耶稣呢?我的答案是否定的,耶稣的行为实在太激进了,竟然直接责备那些宗教领袖层的人物,我实在是不敢责备他们假冒为善。
虽然耶稣敢于责备宗教领袖假冒为善,但我是真的不敢,并且,我甚至不敢跟随这样的人。我曾经以为我敢于追随耶稣,但那只不过是因为,我不用真的去追随耶稣。既然不用真的追随耶稣,那我怎么美化自己都可以。但真的需要选择的时候,我的丑陋就暴露了,我真的没有勇气跟随耶稣,真的没有这样的勇气。只能祈求神将这样的勇气赐给我。

笔者也确实曾经在写作中讽刺过宗教人士的假冒为善,但真的不敢当着他们的面这样说他们。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我没有勇气,而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我自己也确实并不怎么真的善,没有资格。而且,耶稣也教导过,就算他们再怎么假冒为善,但他们坐在摩西的位置上,他们的教导是要听的。只是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
在本论文的研究中,笔者经历到了以色列人不信弥赛亚的必然性,因为,弥赛亚就算今天再来一次,就像圣经中记录的一样表现,我也很难相信跟随。但其实,正是因为像圣经中记录的一样表现,所以才难以相信跟随的。那些记录,正如他们对以色列人来说,成为了绊脚石一样,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也成为了绊脚石。

本研究的范围,是从以赛亚书的第52章13节内容开始,一直到53章12节的内容为止,共有15节的内容。在这15节的内容中,我们研究了弥赛亚的开始,弥赛亚的苦难,弥赛亚的拯救,以及最后的,弥赛亚的满足。
本研究虽然是以旧约·以赛亚书的内容为基础,但在其中,因为耶稣作为弥赛亚预言的实现,我们不得不把研究范围扩展到新约的耶稣时代的内容。弥赛亚的预言成为了现实,我们的研究也得从旧约到新约。并且,因为律法和先知都是在指着耶稣基督在说话,我们虽然只是研究以赛亚先知所看到的以赛亚,但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连接着律法和先知的内容。这一切,都是指着弥赛亚在说话。

研究的核心思想:
本研究的核心思想是弥赛亚耶稣所遭遇的一切,包括他的降卑,他的被厌弃,他的被不信,他担当我们的罪孽,他使我们为义,并且最终,他得到掳物,他得到满足。
以色列人的历史,就是我们的历史,他们的“信”弥赛亚,等候弥赛亚,在事实上却“不信”弥赛亚的事情,很多时候,就是我们所经历的事情。以色列人至今还在“相信”着弥赛亚,至今还在等候着弥赛亚,就像我们“相信”着耶稣,等候着再来的耶稣一样。但,以色人并没有真的相信弥赛亚,我们又何尝真正的相信过耶稣呢。

然而,就算弥赛亚耶稣被许多人不信,也终究是有着许多的人相信他。虽然不多,虽然只是余剩之数,但,对于他来说,他要的也不多,这一切都正合适。以色列人中有信他的,外邦人中有信他的,万民之中,都有信他的。耶和华的膀臂向谁显露,谁就得以相信弥赛亚,得蒙他的拯救。他是拯救。阿们。

本文:
IHOT
Isaiah 52-13 הִנֵּה יַשְׂכִּיל עַבְדִּי יָרוּם וְנִשּׂא וְגָבַהּ מְאֹד:
和合本
以赛亚书 52-13 我的仆人行事必有智慧(或作“行事通达”),必被高举上升,且成为至高。
KRV
이사야서 52-13 여호와께서 가라사대 보라 내 종이 형통하리니 받들어 높이 들려서 지극히 존귀하게 되리라
LXX
Ησαΐας 52-13 ΔΕΣΤΕ, ο δούλος μου θα ευοδωθεί· θα υψωθεί, και θα δοξαστεί, και θα ανέβει υπερβολικά ψηλά.
WEB
Isaiah 52-13 Behold, my servant will deal wisely. He will be exalted and lifted up, and will be very high.

在以上五个版本的翻译中,第一个词“看哪”在中文和合本中没有被翻译出来,而在KRV(Korean Revised Version), LXX(七十士译本) 和WEB(World English Bible)版本中则被恰当的翻译了出来,但值得一提的是,在KRV版本中,多了一句耶和华说( 여호와께서 가라사대),这是在原文中没有出现的单词。
由本节开始,以“עַבְדִּי”,仆人的身份,呼出了将来要来的弥赛亚。הִנֵּה,看哪,Behold, 是在旧约常常出来的一个词,用来引出下文,并引发听的人的关注,让他们注意听接下来的话。由הִנֵּה引出的本节经文,是需要听的人仔细听的。强调了本节的重要性。הִנֵּה יַשְׂכִּיל עַבְדִּי,紧接着的声明身份的单词,עַבְדִּי,则明确的表明了我们要注意的对象,就是这个עֶבֶד,仆人。他是王,却在这里被称为仆人。让我们不得不想到,他来到后,在新约中,他向门徒所做的是仆人做的工作,给他们洗脚。弥赛亚,是仆人。

约翰福音 13-14 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

1.1.行事智慧
神的仆人,行事智慧。并且,他以智慧的言语,教导我们,引导我们,使我们也得着智慧。在新约中,耶稣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如此描述说:路加福音 2-52 耶稣的智慧和身量(“身量”或作“年纪”),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

单词解释:שָׁכַל
在这一节中,智慧一词的希伯来语是יַשְׂכִּיל,原型为动词שָׁכַל,在这里的形式是Hiphil,未完成式,第三人称,阳性,“他将有智慧”。在这里的智慧,并不是个完成形式,而是未完成形式,好像是在描述,这个仆人的智慧,并不是一开始就完成的,却是慢慢的,成全的一样。这里的智慧,是成长的智慧。什么样的智慧,需要成长呢?天使的智慧并不需要成长,人的智慧才需要成长。这是在告诉我们,将来的弥赛亚,要逐渐的,在智慧上,成长。

他的历史:
在基督耶稣的生涯中,我们看到了他从小的无助,软弱,四处被追杀,甚至连逃跑,也因为是个婴儿,只能是由约瑟和马利亚带着他逃跑。他非常的弱小。但他逐渐的成长。
不仅在这一节中描述了这样的一个成长的弥赛亚,在以赛亚书的之前部分,也有描述过这样的一位成长的弥赛亚。

以赛亚书 7-15 到他晓得弃恶择善的时候,他必吃奶油与蜂蜜。

成长的弥赛亚,在完全长成之前,是未完成的。在这里使用的未完成式,表明了以赛亚所看到的弥赛亚,并不是一个已经成为君王,主宰世界的弥赛亚。反而是一个慢慢成长的弥赛亚。虽然一个完成式的弥赛亚是以色列人所盼望的,但在这里,以赛亚先知所看到的,却是未完成式的。他看到的弥赛亚在成长,在增长智慧,并不是一个完成式的弥赛亚。
但很明显,这样的弥赛亚,不是以色列人所期待的弥赛亚。他们对此不满,甚至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

新旧约连接:
在成长中的弥赛亚,他的智慧日渐增长,甚至,惊讶到了圣殿中的教师们。在耶稣12岁的时候,路加为我们记录了这样一个事件,是关于小孩子时期的耶稣,他在圣殿中,同教师们对话。在耶稣12岁那一年的逾越节,耶稣同父母一起上到耶路撒冷去,但却没和他们一同回去,于是,马利亚和约瑟就来找耶稣,一直找回到耶路撒冷,遇见他在圣殿里,和教师们对话。

路加福音 2-46 过了三天,就遇见他在殿里,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
路加福音 2-47 凡听见他的,都希奇他的聪明和他的应对。

在这里的耶稣,已经成长到让教师们希奇了。但在这里的描述,耶稣又听,又问,并没有教导人。12岁的孩童时期的弥赛亚耶稣的智慧,仍然是在成长中。他的年龄仍然是在成长中,他的智慧也仍然是在成长中,尚未完成。
到耶稣30岁左右出来传道之时,耶稣的智慧,就不是圣殿中的教师们可以比肩的了。幼小的他的智慧让智慧人希奇,成年的他的智慧让智慧人不敢发问。

在路加福音记载了撒都该人询问耶稣的事件。他们问耶稣,耶稣回答,被文士称赞,也被文士开始敬畏。

路加福音 20-39 有几个文士说:“夫子,你说得好!”
路加福音 20-40 以后他们不敢再问他什么。

耶稣的智慧,成年的弥赛亚的智慧,开始让人产生敬畏。

1.2.高举上升
神的仆人,他的智慧未完成,他的地位,也是处于未完成中。他地位低微,但他必被高举上升。以赛亚先知所看到的弥赛亚,是在成长智慧的弥赛亚,也是在地位上升的弥赛亚。他所看到的弥赛亚,并不是像所罗门一样,生下来就是王子的身份,必要登上王的位置。他所看到的弥赛亚,不是生下来就地位高高的弥赛亚,而是,被高举,上升的弥赛亚。

单词解释:יָרוּם וְנִשָֹא וְגָבַהּ
在本节中,高举,或者,高升,连续用了三个近似含义的词:יָרוּם וְנִשָֹא וְגָבַהּ,当然,他们也都是未完成式,原型分别为:רוּם נָשָֹא גָּבַהּ。以赛亚用了这样的词,来形容他所看到的弥赛亚。就像他所看到的弥赛亚的智慧一样,是未完成的,弥赛亚的地位,也是同样,尚未完成。
在这3个近似的词中,有一个词引起了我们的注意,וְנִשָֹא,这是个单数阳性动词,Niphal连续式,Niphal,意味着这个动作,是被动的。弥赛亚的高升,是他在高升,也是他在被高升。他崇高的地位并未完成,他崇高的地位,在逐渐的完成。他逐渐升高,他也逐渐的被升高。他高而又高,升为至高。

他的历史:
他被高升,又是他主动升高,这样的主动又被动的一位,就是走向十字架的耶稣基督。在世人看,十字架或许是羞辱,是降低,但在神的救恩计划中,那十字架却是荣耀,是高升。他由此得着尊荣。

约翰福音 3-14 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
约翰福音 3-15 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或作“叫一切信的人在他里面得永生”)。

这两节经文,是尼哥底母和耶稣对话中的一段。耶稣说到自己的将来,被高高举起的未来,仰望他的人,都得着生命。如同以色列人仰望摩西的铜蛇得救一样。
耶稣论到自己被高举的事件,是被动的。就像铜蛇被摩西举起来。但在本质上,却又是他主动的。没有人能将他送上十字架,是他自己,主动走向十字架。

马太福音 26-53 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现在为我差遣十二营多天使来吗?
马太福音 26-54 若是这样,经上所说事情必须如此的话怎么应验呢?”

耶稣可以不上十字架,但,他要应验经上的话,他就自己主动走向了十字架。他是被动的高升,他也是主动的高升。

新旧约连接:
耶稣的地位升高,却仍然是和以色列人所设想的方式不一样。以色列人所想的是所罗门那样的王,至少,是像巴拉巴那样的英雄。可是耶稣的地位升高,却是通过我们眼中所看为羞辱的,低贱的方式。他走向十架,被高高举起。人们仰望,却不敬畏,甚至,嘲笑,辱骂。他被升高,却并未完成,甚至在人们眼里,看为低贱。

约翰福音 19-19 彼拉多又用牌子写了一个名号,安在十字架上,写的是:“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
约翰福音 19-20 有许多犹太人念这名号,因为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方,与城相近,并且是用希伯来、罗马、希腊三样文字写的。

耶稣被高举,许多人看见了他被高举,仰望着他,念着他的名号,“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他们仰望着,念着,却仍是不信着。只因他的升高,尚未完成。但他的升高,必将完成,成为至高。

1.3.成为至高
神的仆人的智慧,和地位,都是未完成的。但这未完成,却并不是因为神的无能,而是因为,完成状态的至极。他的现在的未完成,是为了以后,无比的尊荣。他要成为至高。

单词解释:מְאֹד
这个词在圣经中的第一次出现,是创世纪 1-31,神论到他所创造的一切,看着,甚好的时候,用到了מְאֹד。用来形容他的满意程度。

בראשית 1-31 וַיַּרְא אֱלֹהִים אֶת־כָּל־אֲשֶׁר עָשָׂה וְהִנֵּה־טוֹב מְאֹד
创世纪 1-31  神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

因着这个“甚”,“非常”的程度,因为这份 מְאֹד 的程度,所以,纵然是大能者如神,创造天地也仍是花费了6天之久。因为他所创造的天地,是 טוֹב מְאֹד ,甚好的程度。耶稣的成长花费了多少时间呢?是33年之久。耶稣的升高,更是无法可比的,他乃为至高。

他的历史:
就像本节的顺序一样,מְאֹד是放在最后的,耶稣的至高,也是放在最后的。耶稣初始,并不高贵,甚至卑贱。他出生在马槽里,被人追杀,被人轻视,被人羞辱,被人钉死在十字架上,又被人放到坟墓里。他从马槽的婴儿耶稣,成长为传道的成人耶稣,又成为挂在十字架上的“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并且成为了被放在坟墓里的被钉死的耶稣。他逐渐卑微,直到坟墓里。正像约瑟的降卑,降卑到无处可降的监狱里,然后,神将他升为至高。耶稣的降卑,更胜于约瑟,耶稣的升高,也更高于约瑟。他被升为至高。
耶稣最后的上升,是以我们可见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就是在最后的升天的事件中向我们所展现的。他被取上升,升到高天之上,坐在父的右边,等候着将来的那天。

新旧约连接:
耶稣的成为至高,而不是如同所罗门一样的生为至高,这也是以色列人所不能接受的。他们也容不得自己的兄弟之一,变得高过于自己。本是同样的弟兄,却有一个被神升高,高于自己,这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从一开始就是如此。
以色列,雅各,他有12个儿子,但神要在其中,升高约瑟的时候,他们就无法接受。甚至,连以色列也无法接受。以色列也容不得自己的子民中有高过于自己的。

创世纪 37-8 他的哥哥们回答说:“难道你真要作我们的王吗?难道你真要管辖我们吗?”他们就因为他的梦和他的话,越发恨他。

创世纪 37-10 约瑟将这梦告诉他父亲和他哥哥们,他父亲就责备他说:“你作的这是什么梦!难道我和你母亲、你弟兄果然要来俯伏在地,向你下拜吗?”

无论是以色列的子民,还是以色列的祖先,整体以色列,接受不了神在他们中间升高一人成为他们的王。这样的以色列,一直延续到新约,他们接受不了在他们中间的耶稣被升高成为他们的王。他们嫉妒,他们杀害了耶稣。
但,就像在他们中间被嫉妒,甚至要被杀被卖的约瑟,却被神升高了一样,耶稣也是如此。就算他们出卖耶稣,就算他们杀害耶稣,神仍然是升高了耶稣。且,升为至高。

创世纪 44-28 一个离开我出去了。我说:他必是被撕碎了,直到如今我也没有见他。

以色列这样认为神要高升的约瑟,认为他是死了,没了。但神要高升的人,神怎会失败呢。现在的以色列也是这样的认为耶稣,认为神要升为至高的耶稣是死了,没了,直到如今也没有见他。但神要将他升为至高。约瑟从“死了”的约瑟,到宰相约瑟,共有20年左右,在这期间,约瑟一直被认为是死了。直到他们忽然发现,约瑟还活着,且成为了宰相,仅次于法老。他们会惊讶到不敢信的发现到这一点,那时他们就开始认罪了。

创世纪 41-40 你可以掌管我的家,我的民都必听从你的话,惟独在宝座上我比你大。

被升为至高的耶稣也是这样的被以色列人所认为。他们认为他已经死了。2000年期间,将近2000年期间,耶稣一直被认为是死了,没了。但他们将会发现,耶稣还活着,且成为了至高,同坐宝座的,执掌王权。

腓立比书 2-9 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

希伯来书 3-6 但基督为儿子,治理 神的家;

启示录 5-13 我又听见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沧海里和天地间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说:但愿颂赞、尊贵、荣耀、权势都归给坐宝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远远。”

被认为是已死的羔羊,被升为至高,同坐宝座的,同享颂赞、尊贵、荣耀、权势,直到永永远远。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