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耶稣基督复活后的100年(AA4000-AA4100, AD32-AD132)
1.1.空坟墓的好消息——找不到主耶稣了,却是好消息
我们首先来看一个好消息,空坟墓的好消息。一个“找不到主耶稣了”的好消息。他们找不到主耶稣了,却是好消息。我们如果想到一个地方找什么东西,找不到的话,一般来说,不是个好消息。但我们去坟墓里找死去的耶稣,找不到,却是个极大的好消息。我们怎么会找不到耶稣呢?如果找不到我们想要的耶稣,那就说明,耶稣要以更好的样式,出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很多时候就是想找个尸体而已,我们努力的寻找,却得不到,我们就会着急,我们就会哭泣,但我们却没有想到的是,他不是要难为我们,相反,他是要给我们更好的。不是我们想要寻找的死去的尸体,却是我们未曾想过的复活的永生。
我们在生活中就是如此。我们想寻找什么,想得到什么,有时却找不到,得不着。好像是上帝不喜悦我们,所以不给我们一样。其实不是。上帝是要给我们更好的,仅此而已。
他怎么会舍不得给我们呢,他怎么会不把我们所寻求的给我们呢。我们想要什么东西,他怎么会不给我们呢。只是,他要给我们更好的而已。所以,我们很多时候去寻找,也只是能找到个空坟墓,却找不到我们所要的死亡的尸体。可是,谁又能想到神竟然要给我们一个复活的永生呢。我们都想不到的事情,那些跟在耶稣身边的人自然也想不到。其实不应该这样说,这是骄傲了。
谦卑的说法是,那些跟在耶稣身边服侍,听受他教导,亲眼看到,亲手摸到他的人,他们都想不到的事情,我们又怎么可能想到呢。神要给我们的,远远超过我们所寻找的,所要得到的。所以有时候,他会拒绝我们按着自己想法所寻求的。有时候他会拒绝我们所寻找的,拒绝我们要得到的。他不是恶意的拒绝我们,他是善意的,是要给我们更好的。神会拒绝我们,但我们不要抱怨,而是在神面前哭泣,就够了。我们会看见更好的,想都不敢想的,出现在我们面前。
1.1.寻找,却寻不见耶稣
当耶稣在十字架上死了之后,有亚利马太人约瑟,是耶稣的门徒,只因怕犹太人,就暗暗地作门徒。他来求彼拉多,要把耶稣的身体领去。彼拉多允准,他就把耶稣的身体领去了。约翰福音 19-38
他们把耶稣的身体放在了一个新坟墓里。然后,一周就告一段落了。明天,就是安息日了。他们要安息。正如神所定的,在第七日,他安息了。在第七日,耶稣安息在新坟墓里了。
创世纪 2-2 到第七日, 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耶稣也是这样,他息了他一生的劳苦,他息了他一生的工。他安息在了新坟墓里。
安息的日子过了,有跟随耶稣的妇女们,清早天还黑的时候就过来到坟墓那里,要寻找耶稣。准确的说,他们的目的是来寻找耶稣的尸体。他们可不敢想着来寻找活着的耶稣。他们是来寻找死了的耶稣。但是,不幸的是,他们虽然要来找耶稣,却找不到耶稣。有人把耶稣从坟墓里挪了去,她们是这样的想着。因为耶稣已经死了,不可能会自己走的,只能是这样。
约翰福音 20-2 … “有人把主从坟墓里挪了去,我们不知道放在哪里。”
耶稣所教导的是什么呢?马太福音 7-7 “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
耶稣这样的教导着,寻找,就寻见。这些人来寻找耶稣了,但他们却寻不见耶稣。他们只能找到一个空的坟墓。这让他们非常的疑惑,又非常的伤心。要来寻找耶稣,却寻不见耶稣,这着实令人疑惑,又伤心。他们的疑惑,伤心,都合情合理。
他们的经历,正是我们的经历。因我们共有一位父亲,一个圣灵。我们共有一位神。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就像他们那样,想寻找我们所爱的耶稣,却寻不见我们所爱的耶稣。就算是个不会动的尸体,我们想得到,也得不到。圣经上的教导,和我们生活的实际,是如此的冲突,不相符合,我们也不得不疑惑,甚至,伤心,在神面前哭泣。
只是,这些记录下来的圣徒的历史,告诉我们,寻找,却寻不见耶稣的人,并不只是我们。疑惑,伤心的人,我们也远远不是最先的,更不是最多的,在我们前面,有着许多的这样的人,他们寻找,却寻不见耶稣。甚至就是跟随耶稣的人,他们寻找,却寻不见,他们疑惑,他们伤心,他们哭泣。
1.2.疑惑,害怕,不信
面对这样的寻找却寻不见耶稣的事情,寻找的人首先的反应是疑惑,疑惑着耶稣到底被谁挪去了?他们并不疑惑是耶稣自己走的。因为,这实在是太难以相信了。明明耶稣就在那坟墓里,到那里就能见到了,但坟墓却是空的。
在面对空坟墓的事件上,妇女们的首先反应就是疑惑,然后是伤心。并且因为寻找耶稣却遇见了天使而惊恐。天使告诉了她们耶稣复活了,她们在欢喜之外,是害怕。因为他们要找的是一个死人,却被告诉死人复活了,就算是再爱耶稣,就算是再爱的人,高兴之余,也必然有害怕。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就算我们再亲的人,就算是我们的亲人,要守着尸体的,守着他的尸体,结果他复活了,是先高兴呢,还是先害怕呢?都会有的。会有高兴,更会有害怕。他们就这样的害怕着。然后,耶稣安慰他们不要害怕。让他们去告诉门徒们。他们就去告诉了。
门徒们在这件事情上的反应,也并不一致。有的相信了,有的疑惑不明白,有的则是非常理性,并不相信。
路加福音 24-11 她们这些话,使徒以为是胡言,就不相信。
路加福音 24-12 彼得起来,跑到坟墓前,低头往里看,见细麻布独在一处,就回去了,心里希奇所成的事。
大部分的使徒听到这个消息以为是胡言,就不相信。这也符合我们的状态,就是大众,大部分人还是有着正常的认知的。就是,死人复活不了,这就是正常的认知。使徒们也大都是正常人。他们听到耶稣复活的消息就不信。
耶稣也曾说过嘛,马太福音 24-23 那时,若有人对你们说‘基督在这里’,或说‘基督在那里’,你们不要信。
他们的这种不信是对自己的一种非常好的保护。而跟随耶稣的妇女们则是非常容易的相信。他们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对于妇女们来说,他们更加的需要耶稣的保护。耶稣也确实,最先向这些妇女们显现,安慰他们软弱的心。甚至,安慰抹大拉的马利亚,在还没有升上去见父的时候,就向他显现,安慰哭泣的他。耶稣的心,柔和谦卑,向软弱的人,充满了慈爱与怜悯。软弱的器皿,需要的,正是耶稣这样的主人。他顾惜器皿的软弱,怜爱,爱惜着我们。
在不信的使徒们之中,有几个人因着与耶稣更加亲密的感情,他们就算不敢相信,也尝试着,去确认一下。就这样,他们也跑到了空坟墓那里,来确认一下,他们所听到的消息,是否属实。于是他们也就来到了空坟墓那里。
约翰福音 20-8 先到坟墓的那门徒也进去,看见就信了。
约翰福音 20-9 因为他们还不明白圣经的意思,就是耶稣必要从死里复活。
他们去了空坟墓那里,看见了,就信了。这里的信了,不是说他们信了耶稣从死里复活,而是,他们信了妇女们所说的,耶稣不在坟墓里。他们去看了,确认了下,还真是这样。就信了。但这时候他们还是不明白圣经的意思,就是耶稣必要从死里复活。他们难以相信,根本想不到耶稣从死里复活。他们就只是信了之前所说的“有人把主从坟墓里挪了去,我们不知道放在哪里。”信了这句话而已。耶稣不向他们显现,他们难以相信。
今天我们都是没有见到耶稣的显现的人,我们却信了。而且,我们并没有像他们那样跟随耶稣过,他们是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啊,还是难以仅仅凭着别人所传的,相信耶稣的复活。直到他们看见复活的耶稣,他们才相信。亲眼看过,亲手摸过,这是他们极大信心的根源。
约翰一书 1-1 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
这样的生命之道,他们亲眼看过,亲手摸过,他们才从不信转为相信。我们却是早已相信耶稣的死里复活。仅仅凭着别人告诉我们的,我们就信了。这样看,我们的信心,是比门徒们更大是吗?如果这样的话,我们是比他们更有福的,这是耶稣告诉我们的。
约翰福音 20-29 耶稣对他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
我们是有福的。因我们是没有看见就信的。
如果我们真的是没有看见,就信的,我们真的就是有福的人了。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为什么没有福呢?或许我们觉得,我们的信心,是比使徒们更大的信心;或许我们觉得,我们比他更加相信。但事实上,我们可能是比他更需要来确认一下,耶稣是不是真的复活了。耶稣的话是真实的,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
但愿我们的信心,真的比他们那看见就信的信心更大,没有看见,就信。愿我们成为耶稣所说的有福的人。
1.3.哭泣询问,遇见的却正是耶稣
在寻找,却寻不见耶稣的疑惑与不信中,有一个人用眼泪,用哭泣,表达了对耶稣特别的感情,就是抹大拉的马利亚。当大家忙着疑惑呢,忙着不信呢,或者是忙着在确认信息是否可靠呢,马利亚却是在忙着哭泣。他寻找耶稣,寻找不到,就开始哭。
找不到就找不到呗,说明有人给挪了去,哭有什么用呢。哭,在这个世界确实没有用。因为这个世界没有怜悯。老虎不会因为猎物哭泣而怜悯他,这个世界也不会因为我们哭泣而怜悯我们。小孩子都是会哭的,长大了为何大家哭的都少了呢?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哭是没有用的。再哭也得不到怜悯,只能是自己丢人。哭什么哭呢。只能丢人的事情而已。起来战斗才是正确的选择。在这个世界中。
这个世界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弱者的哭泣,并不能够让强者怜悯自己。强者该吞吃的,并不会少吃一点。哭泣并没有用。在这个世界,哭泣是没有用的。我们只能选择战斗。
但耶稣的国度,却是爱的国度,怜悯的国度,不是强者吞吃弱者,而是强者舍出自己,帮助弱者。神的国度,是强者帮助弱者的国度。在这样的国度里,在这样的国王面前,弱者需要的不是战斗的武器,而是,流下眼泪的哭泣。在耶稣面前,我们需要的不是武器,而是哭泣。
抹大拉的马利亚就是这样。他是一个软弱的妇女,一个没有指望的妇女,来寻找他唯一的指望,虽然是已经死了的指望。但就算是死了的指望,他也仍然找不着。别的人都回去了,他却没有回去,他唯一的指望死了,甚至连尸体也找不到,他只能哭泣。
约翰福音 20-10 于是两个门徒回自己的住处去了。
约翰福音 20-11 马利亚却站在坟墓外面哭。哭的时候,低头往坟墓里看,
这位抹大拉的马利亚,对耶稣的感情,是如此的强烈,对耶稣的依靠,也是极其的执著。也因此,他的眼泪,也是比其他人更多的。天使问了一遍,“妇人,你为什么哭?”耶稣又问了一遍,“妇人,为什么哭?你找谁呢?”
他寻找耶稣,找不到就一直哭。马利亚对耶稣的感情极其深刻。但耶稣也确实,配得马利亚这样的感情,因他对马利亚,有怜悯,有慈爱。
马可福音 16-9 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早,耶稣复活了,就先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耶稣从她身上曾赶出七个鬼。
耶稣是如此的有慈爱,有怜悯,又有能力,我们对他有着再强烈的感情,也不为过。没有人能像耶稣一样,对我们有怜悯,有慈爱,又像他一样有能力。一般世人的能力,别人比我们更强壮,更有能力,是要欺负我们。但耶稣他的能力,不是为了欺负我们,不是为了吞吃我们,却是为了爱我们,拯救我们。他配得我们一切的感情。
他是犹大的狮子,但他的牙齿,却不是为了吞吃我们,而是为了把我们从狼的口里拯救出来。
抹大拉的马利亚寻找耶稣,找不到就一直哭,边哭边问,说:你把耶稣挪到哪里去了。哭着问着,问着哭着,马利亚急切的寻找着耶稣。他哭着,问着,却正好遇见了耶稣。或者说,耶稣就主动的来遇见了马利亚,询问他,叫他的名字。
约翰福音 20-13 天使对她说:“妇人,你为什么哭?”她说:“因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我不知道放在哪里。”
约翰福音 20-14 说了这话,就转过身来,看见耶稣站在那里,却不知道是耶稣。
约翰福音 20-15 耶稣问她说:“妇人,为什么哭?你找谁呢?”马利亚以为是看园的,就对他说:“先生,若是你把他移了去,请告诉我你把他放在哪里,我便去取他。”
约翰福音 20-16 耶稣说:“马利亚!”马利亚就转过来,用希伯来话对他说:“拉波尼(“拉波尼”就是“夫子”的意思)!”
抹大拉的马利亚寻找耶稣,哭泣的询问,他遇见的,却正是耶稣。因为耶稣不同于世人,他满有怜悯。在这世上我们也有一些特别爱的人,也有一些感情特别深刻的人,我们寻找着那人,哭泣的寻求,询问,但很可能,我们寻找的那人正在快乐的玩耍呢。任凭我们寻找,任凭我们哭泣的寻求,我们的眼泪,从人那里,得不到一点点的怜悯。我们的眼泪,在这个世界上,一文不值。有这哭泣的时间,对这世界来说,还不如去做点别的事情,说不定还更能够得到我们所寻找的那人呢。在这个世界,我们的眼泪得不到怜悯。
但可庆幸的是,抹大拉的马利亚,他的眼泪,得到了怜悯。他寻找耶稣,哭泣的寻找耶稣,耶稣就来遇见他,询问他,叫他的名字。在耶稣那里,我们的眼泪,才能得到怜悯。愿我们的眼泪,不要为了这个无怜悯的世界而流。这个世界不会怜悯我们。我们的眼泪,要为着有怜悯的耶稣基督而流。愿我们都重新学会,小孩子一样的哭泣的能力。在耶稣面前,变回小孩子的样式,在他面前,流泪哭泣。
1.4.最想见到死去的耶稣的人,最先见到复活的耶稣
抹大拉的马利亚,他的眼泪,是因寻找耶稣却找不到而流的。但他想寻找的耶稣,他想见到的耶稣,却只是一个死去的耶稣而已。他不敢想,没法想,或者,根本没能想,还能见到复活的耶稣。
这个时代是个金钱至上的时代,在这个金钱的时代,感情的价值是被无限的降低的。因为感情换不了钱嘛。感情换不了钱,对这个世界来说,感情就没有价值。甚至现在的夫妻一起住,财产也是各分各的。并且有婚前财产证明,为了离婚的时候不损失金钱。在这个世界,感情算什么呢。在这个世界,感情确实是一文不值。
但在神的国度,抹大拉的马利亚,他对耶稣的深刻的感情,却被耶稣重视。他最想见到死去的耶稣,耶稣就让他最先见到了复活的自己。耶稣重视马利亚的感情,实实在在的重视了。
约翰福音 20-17 耶稣说:“不要摸我,因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 神,也是你们的 神。”
抹大拉的马利亚得了何等的怜悯与慈爱啊,耶稣说:不要摸我,因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在耶稣还没有升上去见父的时候,为了抹大拉的马利亚,为了他的想见到耶稣的感情,耶稣就向马利亚显现,让他见到自己。感情是属于内心的,是在我们心里面的,是不为世人所见的,是肉眼看不见的,但,神却是看我们的内心。
我们的内心也像马利亚的内心一样吗?我们对耶稣有感情吗?有很多人有金钱,有很多人有名气,有很多人有势力。这样的人现在很多,耶稣时代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但耶稣重视的是谁呢?向谁显现了呢?是向有金钱的人吗?是向有名气的人吗?是向有势力的人吗?都不是。耶稣根本就不向他们显现。耶稣显现的对象,是那些内心中对耶稣有感情的人,首先是抹大拉的马利亚,然后是其他的妇女们,然后是使徒们门徒们。我们的感情在这个世界,是一文不值的。只有耶稣才重视着我们那一文不值的感情。所以,我们要将我们的感情献给谁呢?谁看重我们的感情呢?
很多时候我们为耶稣工作,很好,但我们对耶稣有感情吗?感情其实算不了什么,什么都不能做。感情能做什么呢。就像灵魂一样,灵魂被称为”无用的灵魂“,但却是神最看重的。有很多人给耶稣做了许多事情,包括他安葬的事情,也是由一些富人来完成的,因为耶稣和他的门徒们都是贫穷人嘛。那些富裕的人,他们完成了耶稣安葬的事情。但耶稣看重的,是那对他的感情。耶稣来的时候,看的,是我们的感情,这是最不为世人所看的。耶稣的价值观,和世人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世人轻视我们的感情。但耶稣只看我们对他的感情。
我们是他的新妇,他向新妇所要的,并没有别的,就是要新妇爱他,对他有感情。他只看我们内心的感情。我们是骗不了耶稣的。我们可以表现的非常爱他,但我们骗不了他,他能看到我们的内心。那些对耶稣有着强烈的内心感情的人,耶稣能看到他们的内心。耶稣能看到内心。我们的嘴上可以阿们阿们的,可以爱主爱主的,但能见到耶稣的,耶稣向他显现的对象,会是我们吗?那些最想见到耶稣的人,他们会见到耶稣的。并且,比他们想见到的耶稣,更加的好。
抹大拉的马利亚,他想见到的耶稣,只是一个死去的耶稣而已,就是耶稣的尸体而已。但耶稣,却给了他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复活的永生的耶稣。今天也是如此。对于那些爱着不完美的耶稣的人,对于那些连死去的耶稣都充满了感情的人,耶稣会给他们一个复活的,永生的自己。
马太福音 25-40 … ‘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
马太福音 25-45 … ‘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不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不作在我身上了。’
我们对于那不完美的耶稣的态度,耶稣都知道。我们的作为,或者我们的不作为,都是在耶稣面前。不完美的耶稣,耶稣的尸体,那还是耶稣吗?耶稣是完美的,是永生的,这是我们能够爱慕的。但那个不完美的,那个死去了的,我们能去爱吗?
想见到死去的耶稣的人,耶稣却把复活的自己给了他们。我们看看身边的死去的耶稣,我们看看我们身边的弟兄,耶稣在他身上是不是已经死了?我们还能爱吗?还能想见到这人吗?我们若不能爱,若不想见到这人,我们若不能爱那死去的耶稣,若不想见到那死去的耶稣,耶稣会把复活的自己,会把永生的自己给我们吗?
没复活的耶稣,不完美的耶稣,是不为人所喜悦的,甚至被人出卖的。但我们若不去爱那不完美的耶稣,那完美的耶稣也是我们得不到的。如果我们不爱那死去的耶稣,复活的耶稣也是我们见不到的。愿我们都能去爱耶稣。
我们现在看历史。历史给我们的答案是,那些想见到死去的耶稣的人,耶稣把复活的自己给了他们。至于那些不想见到的人,这些人的存在,提都没提。愿我们对死去的耶稣也怀有感情,连死去的耶稣也愿意爱。比如我们身边的弟兄姐妹,耶稣在他身上,对我们来说,那就是一个死去的耶稣,就是一个耶稣的尸体而已。我们如果能爱这样的耶稣,如果愿意爱这样的耶稣,那么,他就会把复活的自己给予我们。
愿我们对死去的耶稣也怀有感情,连死去的耶稣也愿意爱。直到,他把复活的自己给予我们的那一天,直到,他呼叫我们的名字的那一天。
我们的主,他复活了。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