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4.弥赛亚,מִי הֶאֱמִין(53:1, 谁相信了呢)
本文:
IHOT
Isaiah 53-1 מִי הֶאֱמִין לִשְׁמֻעָתֵנוּ וּזְרוֹעַ יְהוָה עַל־מִי נִגְלָתָה:
和合本
以赛亚书 53-1 我们所传的(或作“所传与我们的”)有谁信呢?耶和华的膀臂向谁显露呢?
KRV
이사야서 53-1 우리의 전한 것을 누가 믿었느뇨 여호와의 팔이 뉘게 나타났느뇨
LXX
Ησαΐας 53-1 Ποιος πίστεψε στο κήρυγμά μας; Και ο βραχίονας του Κυρίου σε ποιον αποκαλύφθηκε;
WEB
Isaiah 53-1 Who has believed our message? To whom has the arm of Yahweh been revealed?
引言:在本节的以上五个版本中,比较不同的是中文和合本的翻译。在翻译到מִי הֶאֱמִין时翻译为了“有谁信呢”,这在意思上是和其他版本是一样的,但在时态上,LXX,KRV,和WEB都表明了是完成时态,这也是原文这一词的时态,而中文则因为没有时态的概念,导致第一句即可以理解为传之前的询问,又可以理解为传之后的询问。
但在原文中,则是意味着传之后的询问,“有谁信了呢”,如此疑问。
在之后的一个词לִשְׁמֻעָתֵנוּ上,中文和合本的括号标注也值得我们思考。我们所传的,或作,所传与我们的。在其他的翻译本中,都是“我们所传的”,而原文的单词,是שְׁמוּעָה的附属型加上第一人称复数词尾,和合本的首选翻译“我们所传的”,也是大多数的翻译本的翻译方式,但“所传与我们的”这样的翻译,也着实非常的有趣味,因为,“我们所传的”,必然是“所传与我们的”一些东西。在逻辑上,“我们所传的”比“所传与我们的”多了一个把收到的传出去的过程,前者包含了后者所表达的意味并且更前进了一步。
有一个需要注意的事情是希伯来文频繁使用的连接词וְ,“和,并且”的意思,在中文里我们说话不这样说,很少有人说话说完前半句,得加个“并且”来说的。如果比较的话,可能他的地位相当于中文的最后说的“的”,不是意思,而是用的频繁度。比如,“我是这样说话的,你能理解的,是这样的,对的”,我们说话的最后一个“的”字,不需要加也行,但说话时就加上。希伯来文里的וְ一词的地位相当于此,用的非常频繁。在本文中也有一个这样的词,把他翻译出来的只有LXX版本,翻译为了Και,“并且,和”的意思。中文和合本,韩文KRV版本,还有英文WEB版本,都没有把这个וְ给翻译出来。但不翻译出来这个词我们读着比较通顺,如果翻译出来了反而会有些别扭,一听就像是翻译的腔调。但没有办法,毕竟,确实就是翻译过来的。
4.1.无人相信
紧接着52章15节的本节经文,先知以赛亚在看着弥赛亚描述着他所看到的景象,却忽然疑问了起来:我们所传的有谁信了呢?本来他在描述弥赛亚时,充满了惊讶的,他看到弥赛亚,虽然外貌无可羡慕,但他必洗净许多国民,君王要向他闭口。可是,记录完这些,他好像突然失去自信了,他开始有了疑问,他传达的这些,有谁信了呢?有谁能信呢?
以赛亚是个以色列人,他知道以色列所人所盼望的弥赛亚是外表非常优秀的弥赛亚,但他所看到的弥赛亚,却是个外表无可羡慕的弥赛亚。这样的弥赛亚,连他自己都惊讶到了,何况其他的以色列人呢。
他知道以色列人是期待着怎样的弥赛亚,这也是他原本带着的观念,就像撒母耳所期待的受膏者的样子,都是外表上非常优秀的。从百姓到先知,以色列人几乎都是这样期待的,撒母耳不是例外,以赛亚也不是例外。虽然从百姓到先知们看的都和神所看的不一样,但先知们的不同之处则在于:神的话语指明了他们的观念的错误,于是他们就不能再坚持自己原有的观念了,开始如实的顺从神的话语。
虽然撒母耳看中的是以利押,但撒母耳还是顺从了神膏抹了大卫;虽然以赛亚被弥赛亚的外表的无可羡慕给惊讶到了,但仍是顺从了神如实的记录下了这些。可是,更多的以色列人并没有像先知这样被神打开耳朵,能听神的话语。以赛亚作为先知,也是一个以色列人,他知道以色列人的期待,因为那就是他曾经的期待,他虽然看到了神要给的弥赛亚,如实的记录了下来传达,但不得不开始疑问:我们所传的,有谁信了呢。他自己看到都惊讶的难以置信的,何况那些没看到的呢,他们又有谁能信呢?
单词解释:אָמַן
相信一词,在本文中是הֶאֱמִין,原型是אָמַן,在这里的用法是Hiphil完成式,第三人称单数阳性,意思是:他相信了,他确信了,这个词需要和前面的疑问代名词连起来解释,מִי הֶאֱמִין,谁相信了呢?中文表示问句需要加上“呢,吗”之类的结尾,而希伯来文则是在动词之前加上הָ来表示疑问,这里的הֶ是其元音在遇到后面的动词的元音时发生了变化。
希伯来文用מָה来问“什么”,而用מִי来问“谁”,在这里的句子,就是在问מִי הֶאֱמִין,谁相信了呢?表示了作者以赛亚对于自己所传达的神的话语的疑惑,不是疑惑这话语是不是真的,而是疑惑这话语谁能信呢。
他的历史
弥赛亚,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常常会面临这样的不信,正如以赛亚所怀疑的一样。以赛亚不是怀疑神给他看到的弥赛亚,这虽然和他原本的期待有所不同,非常不同,但他惊讶归惊讶,仍然是如实的相信并记录了下来,他顺从相信神的启示。只是他怀疑的是,能有人相信吗?这怀疑确实是真的,耶稣来到这世上,正验证了他的怀疑,相信的人,并没有几个,耶稣是神的弥赛亚的信息,相信的人并不多,可以说是非常少。
约翰福音 10-24 犹太人围着他,说:“你叫我们犹疑不定到几时呢?你若是基督,就明明地告诉我们。”
约翰福音 10-25 耶稣回答说:“我已经告诉你们,你们不信。我奉我父之名所行的事可以为我作见证。
神的弥赛亚竟然是外表无可羡慕的耶稣,这是让以赛亚感到惊讶的,惊讶完后开始疑问:能有人信吗?他的疑问在犹太人身上得到了印证,他们难以相信。犹太人不信他是弥赛亚,在刚刚引用的经文里的用词是基督,这是希伯来文弥赛亚一词多种语言之间翻译之后的中文音译,犹太人不信耶稣是基督,不信耶稣是弥赛亚。但他们的不信也是带着犹豫,他是基督吗?他们犹豫着怀疑。
他们怀疑耶稣是不是基督,就让耶稣明明的告诉他们不要再让他们怀疑了,但让他们怀疑的,让他们犹疑不定的,不是耶稣,而是他们自己,因为耶稣已经告诉他们,但他们不信。他们的犹疑不定,不是因为耶稣。在耶稣还没有来到这世上的时候,先知以赛亚就已经预先看到了,他们所传的,信的人不会有几个。我们所传的有谁信了呢,以赛亚如此疑问的说。他所传的信息,他自己都惊讶的无可羡慕的弥赛亚,他不得不疑问的说:我们所传的有谁信了呢。
新旧约连接
犹太人不信耶稣是弥赛亚,不信耶稣是神所膏抹的,正像他们的祖先不信约瑟是神所拣选的,是神所要升高的一样。这份不信,是一样的。以色列的子民不信,以色列自己也不太信。让约瑟做这梦的天使可能也得问神了,我们所传的,有谁信了呢?
创世纪 37-8 他的哥哥们回答说:“难道你真要作我们的王吗?难道你真要管辖我们吗?”他们就因为他的梦和他的话,越发恨他。
创世纪 37-10 约瑟将这梦告诉他父亲和他哥哥们,他父亲就责备他说:“你作的这是什么梦!难道我和你母亲、你弟兄果然要来俯伏在地,向你下拜吗?”
创世纪 37-19 彼此说:“你看!那作梦的来了。
创世纪 37-20 来吧!我们将他杀了,丢在一个坑里,就说有恶兽把他吃了,我们且看他的梦将来怎么样。”
约瑟的哥哥们的不信,连续用了两个反问,“难道你真要”“难道你真要”,他们的不信,是非常坚定的不信,就像犹太人不信耶稣,虽然说是“犹疑不定”,但耶稣已经告诉过他们了,明明的告诉过他们了,他们还是不信,他们还是犹疑不定。他们的“犹疑不定”倒是非常的坚定,怎么都不能转为相信耶稣。
以色列的子民不信,以色列自己也不信,他也同样的反问,“难道……果然要”,“难道我和你母亲、你弟兄果然要来俯伏在地,向你下拜吗?”这样的反问也明确的表示了他的不信,并且,带着些许愤怒,对神要升高他们中的一个感到不满。按照神的说法,他们其实并不是对人不满,而是对神不满。
撒母耳记上 8-7 耶和华对撒母耳说:“百姓向你说的一切话,你只管依从,因为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
人对神所拣选的人的不满,在神看来,不是对这人的不满,而是对自己的不满。他们的不信正是这样,不是不信这人,不是觉得这人不能高升,而是不信神,不信神能使这人高升。这样的不信,贯穿了整个历史,因为日光之下,没有新事。
4.2.耶和华的能力
我们所传的有谁信了呢?这样的怀疑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我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让我们自己都惊讶了,又有谁能够相信呢?先知自己都惊讶的信息,他传达了,就不得不疑惑的问到:这连自己都惊讶的信息,有谁能信呢?但以赛亚作为先知,他知道人不信的缘故,这并不是在于人,而在于神。就像他自己所经历到的惊讶一样,神给他看到的弥赛亚,其实也不符合他的预期,但因为神显明给他了,他也只能相信接受,因相信为真,而有此惊讶。他知道,如果神也这样的显明给别人,别人也得相信,惊讶着也要如实的相信。以赛亚先知明白,虽然说是人相信神,但这相信的主动权,却并不在于人,而是在于神。
单词解释:זְרוׂעַ־יהוה
耶和华的能力,在圣经中经常以耶和华的膀臂来表明,在本文中的用法是וּזְרוֹעַ יְהוָה,耶和华的膀臂,前面的וְ一词翻译出来会很别扭,就是:“并且,耶和华的膀臂向谁显露呢?”这样的翻译稍微会有些别扭。以赛亚先知发完疑问之后,在说完מִי הֶאֱמִין לִשְׁמֻעָתֵנוּ之后,他补充了句说:וּזְרוֹעַ יְהוָה עַל־מִי נִגְלָתָה,耶和华的膀臂在谁之上显明了呢?这才是以赛亚先知真正的疑问,就是说:耶和华的能力在谁的身上显出来了呢?这是他表面的疑问之下的真正的疑问。“我们所传的有谁信了呢?”这样的疑问,只是表象,而“耶和华的能力在谁身上显出来了呢?”这疑问,才是真相。
他的历史
耶稣在世上不被人信,他明明的告诉人也不被人信,他也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正如以赛亚先知所看到的一样,信不信,不是人能决定的,而是神来决定的。
约翰福音 6-37 凡父所赐给我的人,必到我这里来;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
能不能信耶稣,不是人能决定的,而是父神决定的。虽然人会不会信他,是我们常有的疑问,但,这疑问的本质,不是谁会信他,而是,谁是父所赐给耶稣的人呢?我们信神的话语,不是我们占据了主动权,而是神的能力占据了主动权。
在耶稣被不信的事情上,福音书的作者约翰也引用了以赛亚的这句话来表明:他们的不信,也不是自己占据了主动权来决定的。他们的不信,他们之所以不能信,是耶和华这样决定的。
约翰福音 12-37 他虽然在他们面前行了许多神迹,他们还是不信他。
约翰福音 12-38 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主啊,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主的膀臂向谁显露呢?”
约翰福音 12-39 他们所以不能信,因为以赛亚又说:
约翰福音 12-40 “主叫他们瞎了眼、硬了心,免得他们眼睛看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
约翰福音 12-41 以赛亚因为看见他的荣耀,就指着他说这话。
约翰在这里引用了先知以赛亚的话,来表明:人对他的不信,是早已被预言了的。然后接着就讲明了信他或是不信他的本质,这不是人能决定的。信他不是人能决定的,不信他,也不是人能决定的,信他或不信他,主动权都在于神。主的膀臂向谁显露了谁就信了他,主叫谁瞎了眼硬了心谁就不能信他。信或不信的主动权,表象在人,真相在神。
新旧约连接
以色列的子民们不信神要高升的约瑟,看着像是他们主动一样,但在那个时候他们只能不信,毕竟,约瑟当时确实是不能让他们下拜的,一个17岁的孩童,做了个梦说将来要当王,弟兄们都要下拜,甚至父母都要下拜,这谁能相信呢,谁敢相信呢。
东方的博士们对耶稣的下拜,则是一件超出我们理解的事情。他们的身份我们不得而知,但他们能在耶稣是孩童的时候就拜他,这信心,确实不是平常人能有的。他们的信心,直接来自于神以星星给他们的启示。正如神在创造天地的时候所说的,这星星成了弥赛亚的记号,指引了他们。
创世记 1-14 神说:“天上要有光体,可以分昼夜,作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
东方博士们的信心不是出于地的,而是来自于神在天上所设定的记号。这就能让我们稍微理解了。因为,正常的人,在这地上活着的正常人,怎么可能去向一个小孩子下拜呢,他又不是出生于皇宫的王子。出于地的信心无法这样做到,只有那来自于天的信心才能如此。
不仅是别的地上的人无法相信耶稣,就算是耶稣的兄弟们,在他没有得着荣耀的时候也是不能信他的。这不信是理所当然的,甚至,是只能如此的。就算人主动点,想要相信,也是困难重重,几乎等于不可能。他们在那个时候想要相信耶稣,正常来说不可能。
约翰福音 7-5 因为连他的弟兄说这话,是因为不信他。
他们的不信,是正常的,理所当然的,合情合理的,甚至,是只能不信的。并且,他们后来的相信,也不是人能主动的。
在约瑟当了宰相之后,约瑟的弟兄们拜约瑟,他们其实不是在拜约瑟,只是在拜一个埃及的宰相而已。我们无法说他们主动的拜约瑟,虽然确实是他们主动的拜约瑟,但这只是表象,真相是他们没有想要去拜约瑟,但他们还是拜了约瑟了。他们根本就没有一丝主动的要去拜约瑟或是不拜约瑟的选择权。这一切,不在于人,而在于神。
这事情在耶稣的弟兄们身上也是如此。他们一开始是不信的。也是只能不信的。信不了的。无法相信的。这不是他们能主动选择相信的,他们就算想要信,也是信不了的。并且,他们后来的相信,也是他们不得不相信的。他们根本不能选择相信或者不相信,他们的不信是只能如此的,他们的相信也是无可奈何只能相信的。因为耶稣从死里复活显给他看了,他只能相信。
哥林多前书 15-7 以后显给雅各看,再显给众使徒看,
雅各是主的弟兄,也是初代教会的柱石之一。但他作为耶稣的弟兄,一开始也是不能相信的。耶稣的门徒之中也有一个雅各,但在很早期的时候就被逼迫杀害了,因此后期谈论到的雅各,一般都是指着主的弟兄雅各。
马太福音 4-21 从那里往前走,又看见弟兄二人,就是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他兄弟约翰,同他们的父亲西庇太在船上补网,耶稣就招呼他们。
使徒行传 12-1 那时,希律王下手苦害教会中几个人,
使徒行传 12-2 用刀杀了约翰的哥哥雅各。
使徒行传 12-17 彼得摆手,不要他们作声,就告诉他们主怎样领他出监,又说:“你们把这事告诉雅各和众弟兄。”于是出去,往别处去了。
加拉太书 1-19 至于别的使徒,除了主的兄弟雅各,我都没有看见。
雅各作为主的兄弟,在一开始也是不相信耶稣是弥赛亚的。这是很正常的,很无奈的事情,没办法的事情。换谁谁都信不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雅各后来相信耶稣是弥赛亚,并且谦卑的在耶稣面前自称为仆人,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耶稣被钉死是明明发生的事情,但耶稣又复活了,显给他看了。这真是没办法,不得不相信了。他不得不相信,耶稣真是神的儿子,是神的弥赛亚。于是,他虽然作为耶稣的兄弟,也只能称耶稣为主,称自己为仆人了。虽然别的使徒称呼他为主的兄弟雅各,但他在主面前,谦卑的告白,自己是主的仆人。
雅各书 1-1 作神和主耶稣基督仆人的雅各,请散住十二个支派之人的安。
雅各谦卑的在耶稣面前称其为主,称自己为仆人。但他也确实是主的弟兄。雅各作为主的弟兄,在初代教会中担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是教会的主要负责人。毕竟雅各作为主的弟兄,也没有哪个人敢说比雅各更了解主耶稣。关于外邦人要不要守律法的事情,耶稣撒冷会议的最后决定,也是由雅各来颁布的。雅各写信也是比其他的使徒们更有气魄,别人写信问安是问一些人的安,但雅各写信问安,是说:作神和主耶稣基督仆人的雅各,请散住十二个支派之人的安。雅各作为与主共同生活许多年的弟兄,他的教导也更多的强调生活的实践,强调信心与行为的并行。他说: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
但这位主的弟兄雅各,在一开始也是不相信耶稣的。不愿意,也是不可能称呼耶稣为主的。正像约瑟的兄弟们一样,他们怎么可能向约瑟下拜呢,大家都是兄弟。他们的不信是理所当然,甚至是只能那样的。而他们后来的相信,也是不得不如此的。在事实面前,他们想否认也无法否认。
耶稣的弟兄一开始不能相信耶稣,但后来也只能相信耶稣,称耶稣为主,称自己为主耶稣基督的仆人。约瑟的弟兄们一开始也不能向约瑟下拜,但后来也只能向约瑟下拜,称约瑟为主,称自己为他的仆人。
日光之下没有新事,历史的重复,就是未来。虽然以色列人现在不拜耶稣,但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信或不信的主动权不在他们手中。他们的不信,是必然的。现在他们必然不能相信耶稣,必然不能拜耶稣。同样的,将来他们必然要相信耶稣,要跪拜耶稣。这一切的主动权不在于他们,而在于耶和华神。
罗马书 11-25 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这奥秘(恐怕你们自以为聪明),就是以色列人有几分是硬心的,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
罗马书 11-26 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如经上所记:“必有一位救主从锡安出来,要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恶。”
他们会来到耶稣脚前,称耶稣为主,向耶稣下拜。他们毫无主动权,无论是不拜耶稣,还是拜耶稣,这一切,都不在于他们,而在于神的大能。
他是大能者神耶和华,他是至高者神耶和华。他向谁显露他的膀臂,他在谁身上显出他的能力,谁就能信他。他让谁瞎了眼,他让谁硬了心,谁就不能信他。这一切,都在于他。一切所有,都在于他。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