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挪亚的方舟与洪水
引言:
大家平安。上一次我们讲了“挪亚的时代和玛土撒拉”,我们看到了挪亚的日子有多么的漫长,那是969年的玛土撒拉一生的时间。但还好,没有长到1000年。也确实没有人能在神的眼里活过一天。我们都是早晨发芽生长,晚上割下枯干。我们的人生极其短暂。我们的人生终点,都是我们个人的末日预言。随着我们一天天的活过去,我们的末日也一天天的临近。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玛土撒拉,我们死的时候,我们的世界就灭亡了。
只是以诺的儿子,挪亚的爷爷玛土撒拉不只是他个人的玛土撒拉,他更是全世界的玛土撒拉。他死的时候,全世界都灭亡了。但在这全世界的灭亡中,有一个船,有一个方舟,拯救了一些人,准确的说,拯救了8个人。方舟,正如他的名字所言的,这个船是方的,这样的一个船在世界末日中拯救了挪亚一家,并保全了世界生物的种子。挪亚,作为拉麦的儿子,正如他的名字的意思一样,休息,安息,他确实的使操劳的人们得到了安息,不再操劳。
创世纪 5-28 拉麦活到一百八十二岁,生了一个儿子,
创世纪 5-29 给他起名叫挪亚,说:“这个儿子必为我们的操作和手中的劳苦安慰我们。这操作劳苦是因为耶和华咒诅地。”
1.挪亚的方舟
我们开始的经文,仍然是从挪亚的出生开始。这个从出生就被看到“休息”“安息”的儿子,实在是很不一般,或者说,神要在他身上成就的事情,很不一般。我们天天读难免会觉得很平常,但,都要世界末日了,全世界都要毁灭的事情,这个一点都不平常,全世界都毁灭的事情,和“平常”这个词几乎没有任何联系。
在挪亚的身上所成就的很特殊的事情,是他的方舟。我们称之为挪亚的方舟,就像我们称律法为摩西的律法一样,但我们都知道,律法不是摩西的,方舟也不是挪亚的。他们都只是听到了,就顺从的照着所听到的去记录,去行动罢了。这一切,都是神的。
只是我们平常仍然称呼律法为摩西的律法,称呼方舟为挪亚的方舟。这是比较容易为我们所记忆的。听到这些词,我们就能想到,神的律法通过摩西,而神的方舟通过挪亚,赐给当时的人。只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而已。虽然是赐给所有人的,但只有极少数人能得到。就像神爱世人,赐下独生子一般,是赐给整个世界的,但,只有极少数人能得到。大多数人,注定对他不屑一顾。
虽然大多数人对方舟不屑一顾,但,方舟真的能容下大多数人吗?其实如果大多数人都愿意进入方舟的话,那么整个世界就是方舟了。然而那只是我们的想象而已,事实上是,只有几个人愿意进入方舟。方舟被设计之时,就只能容纳下少数人,而正如神所设计的一样,大多数人对方舟不屑一顾。
救恩是向所有人开放的,就像方舟是向所有人开放的一样,但事实上,不可能有几个人进入方舟,方舟被设计之时,就决定了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进入。但确实,是向所有人开放的,好像谁愿意进来就进来一样。然而,真的,对象只有几个人罢了。仅此而已。
我们来看看挪亚的8人位的方舟,因为只有挪亚一家8口进入那方舟了,剩下的都不是人,都是动物们,所以在这里我们的用词是“8人位的方舟”。挪亚的方舟,其实是神赐下的,这个方舟的开始,是神的恩典。挪亚的方舟,开始于耶和华的恩待。
创世纪 6-8 惟有挪亚在耶和华眼前蒙恩。
创世纪 6-9 挪亚的后代记在下面。挪亚是个义人,在当时的世代是个完全人。挪亚与神同行。
这是方舟的开始,挪亚在耶和华眼前蒙恩。即是蒙恩,我们就能知道,这是神的恩典,神喜悦他。而且在第9节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熟悉的单词,“与神同行”。这个在挪亚的太爷爷以诺身上曾经出现的单词,在这里再次出现了。虽然在中间的玛土撒拉和拉麦身上都没有出现过这个单词,但在这里,在挪亚身上,这个单词再次出现了。挪亚是和以诺一样,看末日无比接近的人。他们一个是在最远端没有等到末日,一个是在最近端亲身经历了末日,在这两个端点上,都会有人与神同行。
历史就是未来。那日子最开始的时候有人过着极端的生活,那日子最后的时候也会有人过着极端的生活,看到这样的两个端点上的人们的生活状态,我们就可以得知,如果这不是开始,那么这就是结束。就像现在的日子,如果不是那日子的开始,就是那日子的结束。不是开始,就是结束。
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的日子就是怎样。人子的日子开始的端点有人极端的变卖一切过凡物公用的团体生活,中间的人们则又回到了为地操劳的生活,而在另一个结束的端点,又会开始有人像一开始一样,像起初一样,极端的变卖一切过凡物公用的团体生活。我们看到末端的挪亚像开端的以诺一样与神同行,我们就能知道,末日真的近了。看到末世的人们像初代教会一样生活,我们也就能知道,那日子,临近了。离末日最远和最近的两个端点,人们的生活状态,几乎一样极端。
而在中间的,是拉麦的操劳。但正如拉麦所言,“这个儿子必为我们的操作和手中的劳苦安慰我们。”有一个儿子会安慰所有的操劳的神的选民。
挪亚的方舟的开始,是神的恩典,是挪亚的与神同行,然后神就把自己的话语赐给挪亚,指示挪亚要造一个方舟。神给挪亚指示造方舟的过程,是从创世记的6章11节开始到6章22节为止,这些是挪亚造方舟的详细规格和进方舟的手续。在这里给大家简略的描述一下:
方舟是300×50×30的长方形的三层的船,要进去的乘客是挪亚一家8口和一大群各样的动物。
2.进方舟的那日
关于挪亚的方舟的事情,我们已经描述了其规格和乘客,现在,我们来看看方舟真正的用处吧,方舟不是观光船,而是,救生船。是要从全世界级别的灾难中,拯救生命的船。只是这个救命的船,在末日来到之前,都不会有什么用处。
这个船虽然向所有人开放,但其实并不大,因此,这里面就有个很无奈的逻辑,那就是:如果真有很多人愿意悔改听神的话进入方舟,那么这个方舟就装不下了;如果这个方舟能拯救所有悔改的人,那么就说明大部分人是不愿意听神的话悔改进入方舟的。方舟的设计之初,就显明了他的窄小,能进去的人少。方舟是向所有人开放的,挪亚是向当时代的人传道的,正像彼得所说的:
彼得后书 2-5 神也没有宽容上古的世代,曾叫洪水临到那不敬虔的世代,却保护了传义道的挪亚一家八口;
但无奈的是,方舟的设计之初,就显明了,挪亚再怎么传义道,也不会有几个人愿意听他的。方舟的设计规格,就表明了不可能有几个人悔改听神的话。这就是无奈之处。换到现代也是一样。耶稣的方城,那正方体的新耶路撒冷,尺寸规格真的很小,面积只有半个中国的大小,要住进去从亚当开始的所有时代的圣徒,正方体的新耶路撒冷,那方城,真的很窄小。
再者,这个世界如果真有许多人愿意相信耶稣,那耶稣也就不需要预备天国了,因为相信耶稣的人住在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能得以保留。就像,有十个义人就能保留所多玛城一样。而耶稣要再预备一个天国,就说明这个世界要被毁灭,这也就说明不可能有太多人相信耶稣。只有极少极少的,不足以保留所多玛的人数。
这就是无奈之处。方舟是为所有人所见的,那义道是向所有人传的,救恩是向所有人开放的,但最终被拯救的,只有挪亚一家8口而已。这是很无奈的。大家都知道方舟,都相信方舟的存在,但是,愿意去到那里的,几乎没有。好吧,不是几乎没有,而是确实没有。除了被指示的挪亚和他一家8口人,那个上古的世代并没有别的人得救。
我们刚刚用到了一个词,叫得救,这是为了表明,进方舟得救,是被动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让我们看到了进方舟的人不可能太多。因为方舟的设计者就没有设计一个世界级的大船,只是300×50×30而已,单位是肘。一肘是指从中指尖到人的胳膊肘那里,这就相当于那时候的尺子了。如果大家用过自己的脚长或者一搾的长度来作为尺子,就很容易理解这个事情。一肘的长度大概是在45厘米,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得到方舟的数据了,计算过程给大家省略了,直接给结果:底部是:135米×22.5米,面积为3037.5平方米,高度是:13.5米,分为三层。如果是均匀分的话,每层为4.5米高。和现在的房子高度差距不大。但可能不是平均分层的,因为有些动物比较高,而有些会比较矮。具体细节我们不得而知。
这样就足以让我们看到了,方舟的设计者,设计的方舟,并不是很大,3037.5平方米或许我们没有概念,我们可以想象一个,10米宽10米长的100平方米的房子,大概就是那样的房子乘30个,再加上总共有三层,也就是说,方舟的空间,大概就是90间100平米的房子而已。并且这还要给许多的动物住,再加上要储存够吃一年多的食物,所以留给人的空间实在不多。无论是方舟,还是方城新耶路撒冷,在设计上,都是不大的空间。启示录中所描述的正方体的新耶路撒冷,如果按照同样的算法,其面积也就相当于半个中国的面积而已,虽然很高,但面积实在不大。天国是有限的,只有无底坑才是无底的。
这样的有限空间,被设计如此,就表明了设计者的心意,并不是为了所有人设计的。他是让人去向所有人传道,去往普天下传福音。但他比传道人更加知道,听道的不会有几个。他让人如此去传道,更多的时候,不是为了那些不听道的人,而是为了传道的人能够去传这些道。
可能没有人听,但只有他去传,他才能去思考神的道,去宣扬神的道,去追求神的道。只有他付出了足够的代价,他才能珍惜神的道。可能没有人听,但他要去传,不是为了没有人听去传,而是为了自己能认识神的道去传。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教导别人,很多时候,传道没有人听也不是大事,因为,这是我们最好的学习方法。教导别人,传道给别人听,不是别人最好的学习方法,但却是自己的最好的学习方法。所以去教导吧,去传授吧,不是为了没有人听,而是为了自己能够学习。学习神的话语,教导神的话语,这是我们在这世上能够做的唯一的有价值的事情,也是唯一的一件不可少的事情。神的话语,是那唯一一件不可少的。
传道就是这样的一个最好的学习神的话语的事情。挪亚传道的对象是所有人,但最终受益的,我们都知道,还就是挪亚个人而已。当然还有他的一家8口。至于他的家庭里还有没有别的人我们不得而知,但就这8个人而言,他们虽然都得救了,然而耶和华在挪亚的三个儿子中,只是成为了闪的神而已。传道的受益者,很多时候不是听道的人,因为人并没有听,传道的受益者,几乎只是传道的人,他们传道,由此,他们开始明白道,每天在这真道上渐渐更新,正像这真道的样子。
方舟的设计是有限的,传道的对象是无限的。但目的是一样,为了拯救他要的少数,为了拯救他要的小群。得救,这一个词,已经表明了,进方舟得救,是被动的。无论是让人造方舟,还是让人去传道,这一切的关于拯救的事情上,人都是被动的。包括,人进入方舟,也是被动的。在得救的事情上,我们是完全的被动的,这也就说明,我们不可能随着我们的意思得救。他设计的有限,他要救的人不多,我们只能随着他的意思,被他拯救。至于其他的人,灾难没有来到,他们就不需要拯救,灾难都没来,谁需要拯救啊。人都没病,谁需要医生啊。而灾难临到的瞬间想要得救,却已经晚了,无法得救。神故意的关上门,无论是拯救的方舟,还是天国的筵席,这门,都是他故意关上的。除了他让进去的人提前进去了之外,没有别的人能进去。挪亚进方舟的日子,向我们表明了这一点,关上门不让进,是神刻意做的。
创世记 7-13 正当那日,挪亚和他三个儿子闪、含、雅弗,并挪亚的妻子和三个儿妇,都进入方舟。
创世记 7-14 他们和百兽,各从其类;一切牲畜,各从其类;爬在地上的昆虫,各从其类;一切禽鸟,各从其类,都进入方舟。
创世记 7-15 凡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都一对一对地到挪亚那里,进入方舟。
创世记 7-16 凡有血肉进入方舟的,都是有公有母,正如神所吩咐挪亚的。耶和华就把他关在方舟里头。
正当那日,挪亚进方舟的那日,耶和华要拯救的都让进去了,然后,耶和华把门关上了,把挪亚关在了方舟里头,关在了救恩的里面。别人没法进来,他也没法出去。救恩,就是这样的完全的被动,所有的主动权,都在神的手里。
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的日子也是怎样。末日还没来到时,大家都是过着平常的生活。甚至到了挪亚进方舟的那一日,大家仍然是过着平常的生活。进方舟里的挪亚,好像是笑话一样。然而直到神的时候到了,一切就都结束了。神把挪亚关在了方舟的里面,把世人关在了方舟的外面;在十个童女的比喻中,他把五个聪明的关在了筵席的里面,把五个愚拙的关在了筵席的外面,这些事情都表明了,这一切的主动权,都在神手里。而我们得救,全凭着他的恩典。
神的公义彰显在那受惩罚的人身上,而神的恩典彰显在我们的身上。在这一点上,我们都应该向十字架上的强盗学习学习。
路加福音 23-40 那一个就应声责备他说:“你既是一样受刑的,还不怕神吗?
路加福音 23-41 我们是应该的,因我们所受的与我们所作的相称,但这个人没有作过一件不好的事。”
路加福音 23-42 就说:“耶稣啊,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
我们本该和所有的强盗承受一样的刑罚的,这是相称的,这是应该的,这是神的公义。但神的恩典临到,我们就和别的强盗不同了,我们竟然得在神的园子里了。这是恩典。我们和别的强盗并没有什么不同。但神对我们,和对他们,则大大不同。这是神给我们的恩典,完全只是恩典。
我们的救恩全仰望他的施恩,我们所有人都是如此,就算传义道的挪亚也是如此,全凭着神的恩典。传义道的挪亚得救的事情,在一开始,就直接说明了,他在耶和华眼里蒙恩。即是蒙受恩典,这主动权,就不是在他,而是在于神,神赐给挪亚如此的恩典。
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降临也要怎样。但挪亚和人子终究还是不同的。这不同,是神的形像和神的本像的不同,是模型和本体的不同,这不同在于,挪亚是像人子,而人子,他就是人子。虽然我们没有见过人子降临的日子,但至少,他给了我们一个模型让我们可以看到。
3.洪水灭世与烈火
挪亚作为人子的模型,挪亚的日子也被人子直接拿来说明自己的降临。我们虽然不知道人子降临要怎样,但人子把挪亚的日子拿过来给我们看了,告诉我们,人子降临就是那个样子。
马太福音 24-37 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降临也要怎样。
马太福音 24-38 当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
马太福音 24-39 不知不觉洪水来了,把他们全都冲去。人子降临也要这样。
人子不断的提醒我们,人子来的时候会有大预兆。但,人子又强调,人子来的时候像挪亚的日子一样,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并且,洪水来,是说,“不知不觉洪水来了,把他们全都冲去。人子降临也要这样。”
不知不觉。不知不觉。除了挪亚之外,其他所有的人都不知不觉。我们也都是不知不觉,不知道哪天来,不知不觉,毫无感觉,谁也不知道是哪一天。但不只是我们,其实挪亚也能算是不知不觉。因为挪亚进方舟的时候,天上连雨都没下,然后,神就把他关在方舟里头了。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挪亚或许有点感知,但无法看到,挪亚也能算得上是不知不觉迎来了末日。就在一些人的稍微有点感觉中,就在普世人们的不知不觉中,洪水来了,把他们全都冲去。方舟也没能幸免,也被洪水冲去,在水面上漂来漂去。但挪亚在方舟里头,生命得以保全。人子降临就像这样。
人子降临的日子是我们没有见过的,但人子告诉了我们,看挪亚的日子,就知道了。那就是人子降临的模型。但不再是水了,因为神已经决定不再用水审判全世界了。虽然现在也会有水灾,但毁灭全世界的,将会是烈火。
挪亚的日子是水灭世界,但人子的日子,是火灭世界。模型是象征着实体,那真正毁灭世界的,是我们的神带着他的圣者降临审判。我们的神乃是烈火。
出埃及记 24-17 耶和华的荣耀在山顶上,在以色列人眼前,形状如烈火。
希伯来书 12-29 因为我们的神乃是烈火。
彼得后书 3-10 但主的日子要像贼来到一样,那日,天必大有响声废去,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销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烧尽了。
我们的神,使用了许多的的词语来描述他自己:他是灵,他是风,他是话语,他是光,他是爱,在这里,又描述为,他是烈火。这些词语所描述的,都是没有形质的,没有一个是有形质的。他不是有形质的存在,他乃是无形质的存在。正如这些描述他的词一样,没有一个是有形质的存在。
彼得的预言告诉我们,一切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销化。所有的有形质的,包括我们的肉体,都要被那猛烈的热量熔化。
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降临也要怎样。一切都是照常,人们照常的争战,灾难照常的临到,世人也照常的吃喝嫁娶耕种盖造。一切都和昨天一样,明天又怎么会和今天不一样呢。如果有人说明天就是末日了,谁又能感受的到呢。但,直到挪亚进方舟的日子,不知不觉中,世界末日就到了。
现在正是那日子。一切有形质的都要销化,我们又岂可为了有形质的而努力生活呢。就像世界要被水毁灭了,我们就应该为了不能被水毁灭的方舟而努力。一切有形质的都要销化,我们的人生不可以为了必要销化的事情而努力,我们要为了不被销化的而努力,我们要为了不被烈火熔化的事情而努力。正如彼得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所告诉我们的。
彼得后书 3-11 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销化,你们为人该当怎样圣洁、怎样敬虔,
彼得后书 3-12 切切仰望神的日子来到。在那日,天被火烧就销化了,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熔化。
彼得后书 3-13 但我们照他的应许,盼望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
我们要努力的方向,不是必要灭亡,必要销化的旧世界,而是要,为人圣洁,敬虔,盼望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的新天新地。我们的盼望,是那个有义居在其中的新天新地。至于这个世界,没有义居在其中,这个世界没有指望,毫无希望。
挪亚的日子,神是用洪水灭了世界,但那天来到之前,人都是照常的过日子。人子的日子也是如此,世人照常过日子。但人子的日子实在太长了,比挪亚的日子更加的长,长到让人不再仰望。挪亚第一天造方舟,或许有人会因为挪亚这极其不一样的行动而有所思考,但,那日子太长了,末日却总没有来到。末日来到的那日之前,末日总没有来到。
人子的日子也是如此,关于人子的日子的预兆,打仗,地震,饥荒,瘟疫,难道我们没有看到吗?只是,人子的日子太长了,那么长的时间,都是这样,导致我们就当成很平常。平常的打仗,地震,瘟疫,饥荒,于是大家照常的吃喝嫁娶,耕种盖造,对神的日子没有仰望。但也没有办法,因为这样的日子,确实维持的很长很长。就像挪亚的日子一样,就像玛土撒拉的寿命一样,很长很长,长到,我们就觉得一切都会是照常。
直到,那一天忽然来到,或者说,不知不觉的来到。
我们从挪亚进方舟的日子就能看到了,神把他关进去了,他出不去,人也进不来。这就是最后的救恩。被关在外面的人是能敲门的,这是我们从主耶稣的比喻中所得知的。被关在挪亚方舟外面的人,又岂会不敲门呢,洪水来了,又岂会不去寻找方舟呢,但一切都晚了。方舟虽然平常触手可及,好像人想进就进一样,但那日来到,方舟就是遥不可及的了,除了神要拯救的预先进去的挪亚一家,再没有其他人得救。
创世记 7-11 当挪亚六百岁,二月十七日那一天,大渊的泉源都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
创世记 7-12 四十昼夜降大雨在地上。
创世记 7-13 正当那日,挪亚和他三个儿子闪、含、雅弗,并挪亚的妻子和三个儿妇,都进入方舟。
创世记 7-14 他们和百兽,各从其类;一切牲畜,各从其类;爬在地上的昆虫,各从其类;一切禽鸟,各从其类,都进入方舟。
创世记 7-15 凡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都一对一对地到挪亚那里,进入方舟。
创世记 7-16 凡有血肉进入方舟的,都是有公有母,正如神所吩咐挪亚的。耶和华就把他关在方舟里头。
创世记 7-17 洪水泛滥在地上四十天,水往上涨,把方舟从地上漂起。
之前的记录是说,让挪亚进方舟,再过七天,他要降雨在地上。然后,就在挪亚六百岁,二月十七日的那一天,水开始进入这个世界,正当那天,挪亚和他一家进入了方舟,各样动物也都和他一起进入了方舟,耶和华就把他关在了里面。耶和华把他关在了里面,这也同时是在说,耶和华把其他所有人都关在了方舟的外面。这就是那突然的一日。但要说突然,很突然吗?挪亚造方舟都造了一百二十年左右了。甚至,从以诺开始计算的话,都将近一千年了。
人子降临也是这样。很突然的就来到了。但要说突然,人子为我们去预备地方,都已经预备了将近两千年了。这一点也不突然。时候差不多了。
神让挪亚预备的的方舟是用来在洪水中得救的,但再一次的世界末日,却是要用烈火来销化整个世界,方舟可就没有用了。这一次,能拯救我们的,是那方城,是那能承受烈火的试验的新耶路撒冷,这是我们的救恩,这是我们的人生要努力的方向,这是我们所要仰望的。
我们现在都有着肉体,但这肉体是不能承受神的国度的,这肉体里面没有良善。我们的一瞬间被提,并不是提着肉体进入神的国度,肉体不能承受神的国度,神所提走的,是我们的真正的生命。我们真正的生命是什么呢?正如耶稣告诉我们的,他对我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那是我们活着的本质。
耶稣说,他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他的话是什么呢?正是他的思想,他的想法,以话语的形式表达出来。或者是把那话语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现代的人们普遍是以脑死亡来作为一个人死亡与否的判断标准,我们对神的创造的认识达到了一定程度,我们也能得知,一个人的生命,不是心跳,不是肉体,而是,他的思想,他的灵。约翰说:“亲爱的弟兄啊,一切的灵,你们不可都信”,这也就是在说,一切的思想,我们不可都接受,一切的话语,我们不可都相信。出于神的灵,出于神的思想,出于神的理论,出于神的话语,那才是我们要相信接受的。
我们活着的时候,我们的思想,都是通过脑袋来进行的,脑袋是我们思考的工具,是我们的灵的容器,就像书本是话语的容器一样。现代的观点是认为,脑袋死了,这人就死了。把书烧了,上面的话语也就没了。但真的没了吗?把圣经烧了,圣经的话语就没了吗?把电脑烧了,里面的信息就消失了吗?看起来好像是这样,但事实上,我们的灵和肉体的关系并不紧密,甚至时常敌对,我们的灵并不依靠于肉体,当肉体要死的时候,灵就离去。至于这个容器,爱怎么烧怎么烧吧,反正只是个容器而已,并不是灵。
我们的思想,就是我们的话语,就是我们的灵,就是我们的生命。按着耶稣的话来说,这是不可能消失的。杀肉体的并不能消灭我们的灵。只有神能把我们的灵扔到地狱里。所以我们要怕的只有一位。而其他的东西,并不能把我们怎样。
在洪水中的方舟,挪亚也能打造,但烈火中的方城,只有人子能打造。他所打造的烈火中的方城,就是他的话语,他的自己,他的话语,就是他的自己,那不朽坏的存在。他的话语,成为了肉身,那就是他的身体。而那方城,那圣城新耶路撒冷,也被描述为羔羊的新妇,他的新妇,正是他的身体,那话语所成的身体。
他的话语,是烈火也销化不了的。因为,那话语,就是从那烈火而出的。惟有我们神的话,永远立定;惟独神所复活的,永不朽坏。对于神来说,他的话,他的灵,都是他自己。
烈火中我们可以得救的方城,就是他自己,他的身体。他是不朽坏的,他是烈火所不能销化的,甚至,他就是烈火,那销化一切的烈火,正出于他。在他的里面,是我们的灵魂得救的盼望。他施行毁灭,他赐下救恩。
他是毁灭世界的烈火,他也是我们烈火中的方城。他的灵,他的话语,他的自己,他的身体,就是这方城,圣城新耶路撒冷,那是我们生命的救恩。
他有什么用?他的话语有什么用?本体还是太过于复杂,超过了我们能理解的范围了,我们还是看看模型吧。挪亚的方舟有什么用?洪水来了,把方舟漂起来了,那时才能知道有什么用。他作为我们烈火中的方城也是如此,那销化一切的烈火来了,他就起作用了,那时,我们才能知道有什么用。就像十个童女的比喻一样,新郎不来,预备油在器皿里确实没啥用。但等到有用的时候再预备,就已经晚了。
那一日不来,他一直显得没有用,或者好听点说,谁都不知道他有什么用。直到,那一日到来,我们才能发现他的作用,才能知道他的作用。那一日会来吗?我们不清楚。我们看不清楚本体是什么样,那我们就再把模型拿过来看一下吧。挪亚洪水的那一日会来吗?答案我们心里都清楚,就算过了几百年,就算过了将近一千年都不来,但,会来。本体也就是这样,虽然更复杂,复杂到超过我们的理解范围,但是还好,我们能看到模型,能看明白模型,这就有助于我们理解本体。
那一日必会到来。那一日到来,将会显出耶稣的作用。他的用处,在那一日,会让我们得知,因为,那就是我们生命的救恩。
正如他的名字挪亚一样,他使人们得着安息。正如他的名字耶稣一样,他使人们得着救恩。他不再是模型,不再是神的形像,却是神本体的真像,天地都要灭没,他却要永远长存。阿们。